导读:所谓的营业执照,指的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颁发给个人经营者,又或者是企业单位的一种允许从事某种经营活动方面的凭证,是受到了法律保护的,如果没有营业执照营业,就是无证经营。那么,只办了营业执照的后果有哪些?下面看看小编介绍吧!
一、只办了营业执照的后果
(一)进入工商黑名单
营业执照如果一年之内不进行审核,工商局就会对营业执照进行自动吊销,并且执法部门会将
法人
和股东列为非正常黑名单。三年内不能担任企业法人。
(二)税务稽查完税情况
如果公司在有营业额的情况下,但在税务部门那边没有税收的凭证,并且还有需要缴纳的税款,就会产生滞纳金,目前的标准是每天万分之五。如果是个体户每月交了定额税,就不会不存在这个问题。
(三)银行开户造成的影响
银行开立的公司专户,每年都是要进行审核,并要需要缴纳管理费。如果不注销,银行可能将法人纳入征信黑名单,对法人的信用评级产生影响。如果是个人营业执照并且在银行中没有专属的帐户。在税务没有申请一般纳税人或小额纳税人,只每月在税务购买定额发票,以上情况,且公司账目不涉及债权、债务问题,公司不作注销,最坏结果就是三年内不能担任法人。基本上不会涉及法律风险并且这样的公司其实取消也很简单。
二、什么是营业执照
营业执照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发给工商企业、个体经营者的准许从事某项生产经营活动的凭证。其格式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统一规定。
三、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停复业登记
个体工商户停业/复业税务登记主要是指,依法纳税的纳税商户需要暂停营业,应该在停业之前像税务机关进行停业申请登记。停业的期限不能超过一年,并且已经关闭商业登记的纳税人应当在恢复经营前向原税务登记机关进行报告申请恢复登记。
(一)纳税人在申报办理停业登记时,应如实填写《停业申请登记表》,说明停业理由、停业期限、停业前的纳税情况和发票的领、用、存情况,并结清应纳税款、滞纳金、罚款。税务机关收存其税务登记证件及副本、发票领购簿、未使用完的发票和其他税务证件。
(二)纳税人在停业期间发生纳税义务的,应当按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申报缴纳税款。
(三)纳税人停业期满不能及时恢复生产经营的,应当在停业期满前向税务机关提出延长停业登记申请,并如实填写《停、复业报告书》。
(四)纳税人在申报办理复业登记时,应如实填写《停、复业报告书》,领回并启用税务登记证件、发票领购簿及其停业前领购的发票。
以上是一篇关于“只办了营业执照的后果”方面的文章的介绍,主要介绍了办了营业执照不营业的后果,还有营业执照的概念以及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停复业登记,对于营业执照方面的法律问题,可以自行咨询的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