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可以被认定为挪用资金罪?

来自创业知识 内容团队
2025-07-02 10:24:10

本罪针对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具体包括三种不同身份的自然人:一是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

本罪针对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具体包括三种不同身份的自然人:一是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监事;二是上述公司的工作人员,即除公司董事、监事之外的经理、部门负责人和其他一般职工;三是上述企业以外的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职工,包括集体性质的企业、私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的职工,以及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所有其他职工。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只能成为挪用公款罪的主体。

本罪针对的是特定主体,即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

具体包括三种不同身份的自然人,一是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监事。

二是上述公司的工作人员,是指除公司董事、监事之外的经理、部门负责人和其他一般职工。上述的董事、监事和职工必须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

三是上述企业以外的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职工,包括集体性质的企业、私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的职工,另外在国有公司、国有企业、中外合资、中外合作股份制公司、企业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所有其他职工以及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只能成为挪用公款罪的主体。

挪用资金罪的主体范围是什么?

挪用资金罪是指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借贷给他人使用,超过3个月未还,或者进行营利活动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七条的规定,挪用资金罪的主体范围包括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且该行为必须发生在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中。

该罪名的成立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挪用本单位资金;

2. 挪用资金超过3个月未还;

3. 进行营利活动。

挪用资金罪是一种职务犯罪,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挪用资金罪是一种严重的经济犯罪行为,对单位及个人都会造成严重的法律后果。因此,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该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确保资金的安全和合法使用。

以上是对“挪用资金罪”的简要介绍和结语。该罪行针对的是特定主体,包括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等公司的工作人员,以及上述企业以外的企业或其他单位的职工。成立该罪需要满足三个条件:挪用本单位资金、挪用资金超过3个月未还、进行营利活动。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该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确保资金的安全和合法使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规定,挪用资金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3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

文章关键词:
创业萤火
创业萤火
创业萤火
Copyright 2021 yinghuod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0017053号-1
安徽萤火点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栢悦中心2412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1-63844003举报邮箱: jubao@yinghuod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