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5 日,教育部官网公布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成都、郑州、长治、威海、南通 9 地 " 双减 " 工作进展,主要包括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校内教育改革等方面。
在规范校外培训机构方面,北京、上海等部分地区披露了具体的压减成果。
其中,北京市线下学科类无证机构压减率 98%,原有各类培训机构压减比例 60%,无证机构动态清零的区 12 个,并累计对 120 多家机构予以通报、对多名教师调离教师岗位,对多家违规企业顶格罚款 1500 余万元;
上海市大幅压减培训机构数量,义务教育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 21.73%,从业人员减少 3.5 万人;
郑州市今年以来,共排查校外培训机构 5307 个,下发停办通知书 2612 份。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地区针对校外培训机构 " 退费难 "" 关门跑路 " 等情况提供相应处置措施。
如郑州市约谈已复课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12 月 31 日学费无法清零的,10 月 25 日前必须退还相关费用;
威海市推行第三方资金监管和风险储备金相结合的监管模式,严控账户最低余额和大额资金流动,强化收费风险管控,防止培训机构出现 " 卷款跑路 ";
沈阳市建立预收费信息台账,及时动态掌握预收费及消课情况,有效避免因退费难出现群体性事件。
另外,在义务教育课后服务方面,郑州市、沈阳市、威海市等部分地区披露了财政投入金额以及计费标准。
其中,郑州市各区县(市)财政共拨付课后服务经费 4.8 亿元;沈阳市从 2017 年秋季学期起,每年安排近 1.8 亿元开展 " 弹性离校课后服务 "。
上海市、威海市等地披露了义务教育课后服务的计费标准。
上海市按在校生每生每年不低于 100 元的标准安排教育经费用于校内课后服务的设施设备、材料购置等支出;
威海市按每生每小时 2~4 元的标准,以增加绩效工资总量的方式由财政拨付。2016 年以来,全市各级财政累计拨付总额 1408.5 万元;
南通市以小学每节课 70 元、初中每节课 80 元标准发放教师课后服务补助;
沈阳市则探索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参与课后服务试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购买赛艇、攀岩、编程、独轮车等校外资源供学校使用,并按照每年每生 1000 元的标准予以经费保障。
在课后服务覆盖面上,有数据报告的上海市、沈阳市、南通市、成都市、郑州市,均达到较高的覆盖比例。5 地参与课后服务的学生及教师比例均在七成以上。
随着 " 双减 " 政策持续推进,大量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加快 " 营改非 " 转型,网易有道、新东方等头部教育机构先后宣布剥离 K9 业务。
10 月 25 日,新东方在线公告称,集团将停止经营中国内地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服务,服务人群为中国内地幼儿园至九年级的学生。终止预计于 2021 年 11 月末之前生效。
截至发稿,新东方在线跌 0.8%,报 4.98 元 / 股,总市值为 50.03 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