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指物价上涨,对消费者造成不利后果,因为它会对消费者家庭预算形成巨大影响。它会导致消费者可支配收入减少,因为收入水平不变,消费者购买能力也会因此减少。它可能也会对投资者造成影响,因为股票投资者、债券投资者和外汇投资者都可能受到影响。

还有,它可能对宏观经济造成负面影响,特别是短期内的宏观经济稳定性。在通货膨胀环境下,就会导致利率上升,因此会抑制经济兴起,因为贷款将变得昂贵,花费将会削减,投资将会减少,因此整体经济将会受到影响。

最后,它可能会对***收支也产生负面影响。***可能无法保持持续的收支均衡,因为它可能无法在支出和收入水平上达到均衡,因为收入可能落后于支出,给***带来财政负担。

拓展知识:除了宏观经济因素,通货膨胀也可能受到政治、社会、技术和地理因素的影响,因此***可能根据不同的因素采取不同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例如控制货币供应,改善通货政策,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负,增加投资等政策措施。

阅读全文>>

货币大幅贬值,通货膨胀愈发严重。自前段时间的全国多地蔬菜价格上涨,个别地区出现了“菜比肉贵”的现象,其实也是有一定的通膨压力造成的。而消化(或者储蓄)通膨的蓄水池一个不再管用、一个想让它管用但还需要时间。

尤其是2020年疫情造成的经济和就业形势的下滑,物价疯涨,本质上也是货币通膨的现象之一。还有就是今年的天灾,今年南方地区的台风和暴雨较往年明显增多,中原和北部地区的洪涝灾害,导致几个重要的蔬菜产区的产能有所减少,这也是造成通膨的重要原因之一。

反观全球,近期,全球性的通货膨胀影响了多个国家。具各地游客、消费者及记者所述,全球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通胀率创下近5年新高,今年,全球整体的通胀率将达到4.3%,创10年来的新高。

美国甚至采取了超强财政刺激计划和超宽松货币政策,但这一定会引发通货膨胀,而美国已经失控。

那么通货膨胀对我们普通人究竟有什么样的影响呢?钱越来越不值钱,物价却越来越高,所以它会直接影响到大部分人的生活,通膨本身是一把割韭菜的镰刀,刀刀致命,不过也不能把它单独归结于物价上涨,货币贬值这个看法还是不全面了,而温和的通膨对经济是有好处的。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不论做些什么,都会无法避免被收割。所谓的“苦日子”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来,但在到来之前还是有一段安稳日子给我们过的。

那我们判断这个时间到来的一个标准就是什么时候这个通胀从一个预期变成真正的通胀,什么时候这个实际利率开始上升,它就是一个日子由平稳日子变成苦日子的标志性的信号。

阅读全文>>

当下所谓的“石油危机”与上世纪70年代大不相同,那时是中东阿以战争威胁导致供应中断,现在则更多地表现为价格炒作。短期的供求失衡导致油气价格飞涨,在全球通货膨胀背景下,由于投机炒作造成价格剧烈波动。除了投机因素,供应不足也引发市场担忧。

“石油危机”这个词似乎很久远、早被遗忘,现在却被屡屡提及。

当下所谓的“石油危机”与上世纪70年代大不相同,那时是中东阿以战争威胁导致供应中断,现在则更多地表现为价格炒作。短期的供求失衡导致油气价格飞涨,在全球通货膨胀背景下,由于投机炒作造成价格剧烈波动。

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价格跌宕起伏千变万化,背后都有资本投机的影子。一些主要投资银行更是长袖善舞,比如高盛,历来是油价看多的主力。该公司预计布伦特原油将在今年年底达到每桶90美元,明年还有上涨空间。高盛的判断依据在于,全球石油需求将在新冠肺炎疫情后快速复苏,明后年的石油需求将创下历史新高,而供应由于传统化石能源领域的投资严重不足而出现短缺。

至于油价未来趋势,加拿大皇家银行认为,石油市场目前仍处于多年结构性强周期的初期。瑞银预计原油市场将至少在明年第一季度之前保持紧张状态,全球需求将在12月份恢复到每天1亿桶的水平,因此瑞银预计布伦特原油接下来到明年3月份的交易价格将触及90美元/桶,然后稳定在85美元/桶。摩根大通鼓励投资者坚定买入。随着货币供应量迅速扩张,美国经济可以支撑150美元/桶的油价。实际上,华尔街对油价走势存在重大分歧,一些人认为石油和天然气的大规模反弹是暂时的,而多头一直表示,一个非常寒冷的冬天将支撑油价走下去。不过,价格预测从来都是高风险的行当,谁又能准确预判市场真实走势呢?

正是在这些大投行的鼓动下,短期油价前景非常诱人,原油市场投机风潮日盛。最近几周,原油看涨期权数量猛增,据华尔街有关数据,一些押注近乎“疯狂”:布伦特原油2022年12月到期每桶200美元的看涨期权在某一天内就交易了1300次;自今年年初以来,纽约WTI每桶100美元看涨期权数量激增了5倍,截至10月中旬统计交易合约已超过14万份。

过度投机引发原油现货市场价格高涨。10月25日,WTI原期货指数价格盘中触及每桶85美元的重要心理关口,这是美国原油基准自2014年10月以来的最高交易价;布伦特原油价格也创7年来新高。

抛开投机因素,石油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市场最大的担忧还是供应不足。新供应投资不足将是中长期的主要问题,传统化石燃料的投资锐减是现实存在的。

在“绿色正确”的语境下,世界各地都在努力推动经济转型,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企业一直面临减产压力,比如英国石油公司已经义无反顾地大举投资绿色能源,不断抛售减持化石能源资产。根据摩根士丹利研究报告,去年全球化石能源上游投资降至3500亿美元,为15年来最低,虽然目前油价高企,未来投资也不会大幅增加。传统石油巨头一方面要面对分红压力,尽量保持现金流;另一方面则是兑现净零排放目标的承诺,缺乏追加投资的动力。此外,飓风艾达摧毁了美国大约3000万桶的产量,而页岩油生产商在多年来拼命扩大钻探、追逐产量增长后,现在也没有投资新钻井的意愿。毕竟,世界能源大局已经出现改变,绿色能源才代表着未来。

石油供应跟不上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欧佩克+”机制仍然牢牢控制着产出。因为目前油价正处在“舒适区”,该卡特尔并不急于提高产量。沙特石油部长阿卜杜勒·萨勒曼预计到明年年底“欧佩克+”机制的石油供应总量可能会大幅增加。目前,“欧佩克+”机制产量按计划增加40万桶/日,一些成员实际上难以提高产量,这导致供应持续紧张。据国际能源署估计,“欧佩克+”机制的闲置产能总计为900万桶/日,但由于尼日利亚和利比亚的生产问题、对伊朗和委内瑞拉的制裁,以及俄罗斯和沙特一年多主动减产等因素影响,当市场需求真正回升时,实际产出却相当有限。

在需求方面,近几个月来,后疫情经济复苏提振了全球石油需求,导致库存下降,全球库存目前已经低于平均水平。美国商业原油库存为4.27亿桶,比每年这个时候的5年平均水平低约6%。经合组织8月份的商业库存比5年平均水平少了1.62亿桶。

根据欧佩克最新报告,预计全球石油需求到21世纪30年代中期将为每天1.08亿桶,而全球石油需求峰值在2030年之前就会到来。为此,欧佩克主张,在未来25年内应进行大量投资以满足需求,预计该行业累计需要11.8万亿美元与石油相关的长期投资。



不过,欧佩克仅仅代表了产油国的心声,却无法引起市场投资者和消费者的共鸣。当前普遍的情绪是,我们不想使用煤炭,我们希望使用越来越少的天然气,我们希望远离石油。但是,油价最好不要上涨!

既然供求平衡在未来几年很难实现,那么,通过其他手段控制市场价格过快上涨是否可行?

今年8月份,拜登政府敦促“欧佩克+”机制增加石油产量以应对过快上涨的油价。当然,“欧佩克+”机制拒绝了这一提议。因为美国选民不喜欢高油价,通常会归罪于白宫。在汽油价格飞涨之际,美国能源部提出释放总共6.2亿桶战略石油储备的可能性,以此平抑价格。拜登政府表示已准备好使用“工具箱中的所有工具”来对抗高昂的能源价格,其中就包括禁止原油出口。不幸的是,干预作用通常非常有限。

沙特和俄罗斯似乎已经忘记了去年初曾大打价格战,并宣称他们之间是“最亲密和最亲爱的”朋友,他们已然取得控制价格的主导地位。不过,任何暗示双方即将分手的迹象都可能导致油价崩盘。

这就是当前“石油危机”的来龙去脉。危与机向来是并存的。谁先谋定而动,下好先手棋,谁便掌握了主动。

阅读全文>>
创业萤火
创业萤火
创业萤火
Copyright 2021 yinghuod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0017053号-1
安徽萤火点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栢悦中心2412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1-63844003举报邮箱: jubao@yinghuod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