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夏贝尔

刚宣布破产的拉夏贝尔最近似乎迎来了一丝曙光。

先是淘宝直播间涌入40万人捡漏,粉丝和销量都得到暴涨。12月6日,在拉夏贝尔发布了破产方案后,公司又迎来了两个涨停板。

这家曾经的女装巨头最近意外地因为破产而得到了不少关注。回顾号称“中国ZARA”的崛起历程,是什么使其走到今天?在破产方案公布之后,拉夏贝尔又能否起死回生呢?


拉夏贝尔“已无余粮”

打开拉夏贝尔的直播间,“1件9折,2件8.7折,3件8.5折,凑单低至7.1折”的活动反复被主播提及。据了解,除了直播之外,拉夏贝尔苏宁官方旗舰店还在进行“满700-600”的活动,促销力度非常之大。

在直播间里,除了询问商品信息之外,拉夏贝尔的破产方案也被网友们反复提及。单看直播间里的热闹景象,让人忘记这似乎是一家即将倒闭的企业。有人认为,拉夏贝尔搞不好会和鸿星尔克一样,通过“卖惨”成功翻身。

但实际上,不同于鸿星尔克,仅得到流量加持,对拉夏贝尔来说还远远不够。

11月22日晚间,拉夏贝尔发布公告称,公司被债权人申请破产清算。根据拉夏贝尔三季度财报显示,目前拉夏贝尔的净资产为-8.79亿元,已经资不抵债。因此债权人认为,公司已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缺乏相应的还款能力。

而据此前报道,公司累计涉及未审结/未调解诉讼案件58起,未决诉讼案件涉案金额高达5.3亿元。因涉及较多诉讼案件,截至今年10月底,公司旗下共有144个银行账户被冻结、17家子公司股权被冻结、4处总价值约17.04亿元的不动产被查封。

另外,最新发布的财报显示,拉夏贝尔今年前三季度营收3.65亿元,同比减少78.16%,净亏损达到2.89亿元。直至今年三季度末,拉夏贝尔仍负债近40亿元。另一边,因急于扩张开店产生的装修工程费、家具费,拉夏贝尔也尚未结清。

面对着如此多的债务和诉讼纠纷,拉夏贝尔账面“已无余粮”。

12月6日晚间,拉夏贝尔发布了公告,针对子公司拉夏太仓、拉夏休闲近三年运营情况及财务状况,以及如本次拍卖完成,对上市公司经营、财务具体影响等系列问题一一作出了回应。

拉夏贝尔方面表示,若本次股权拍卖完成,相关经营网点将不再纳入公司实际运营范围,可能导致公司收入水平进一步下滑。

实际上,对于目前的拉夏贝尔来说,最好的办法是能够启动破产重整,而非破产清算,上市的壳资源仍具备一定价值,如果能尽快找到接盘的投资人,拉夏贝尔还有起死回生的可能。


总裁一职成为“烫手山芋”

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拉夏贝尔显然不具有什么吸引力,除了巨额的债务和亏损,公司的管理也十分混乱。

据媒体统计,从去年开始,拉夏贝尔的的总裁一职已经更换了5人,而最快的只任职了一个月就选择了离职。

此外,拉夏贝尔的高层也陷入内斗和不和的传闻。2020年5月,段学峰由邢加兴提名上任董事长,但在去年12月,邢加兴却提出召开股东大会罢免段学峰,但未获其他股东回应。今年1月,任职只有7个月的段学峰辞去董事长职务,在接下来上任的人员中,不乏公司的设计师、软件开发出身的董事等,但任职的时间却一个比一个短。

也就是说,不到一年的时间,公司就更换四任董事长。而目前,创始人邢加兴已失去了对拉夏贝尔的控制权。2021年半年报显示,邢加兴及其一致行动人上海合夏投资有限公司,合计持有的拉夏贝尔1.86亿股股票已被拍卖。

这样一个烫手山芋,连自己人都扔来扔去,对外怕是更难找到合适的接盘人。


是什么导致拉夏贝尔败退?

回顾拉夏贝尔的崛起之路,多多少少和“时运好”有一些关系。

2001年,邢加兴创立了品牌“拉夏贝尔”。邢加兴亲自把关服装设计,在起名的时候,邢加兴特地起了一个优美的法语,以此来衬托优雅知性的品牌形象。

但在成立之初,拉夏贝尔的商业模式以代理和加盟为主,生意做得不温不火。直到后来“ZARA”模式给了邢加兴启发,他才选择了和ZARA一样的“街边直营店+快时尚”的打法。

在成立的第五年后,拉夏贝尔撞上了“非典”,由于需要居家防疫的原因,许多线下服装店因此倒闭,而大一点的服装店很多则选择收缩战线,唯独拉夏贝尔在此时选择了进行一次豪赌——疯狂新开门店。扩充品牌矩阵。

拉夏贝尔是幸运的,非典得到控制后,国内消费反弹,大幅扩张的拉夏贝尔吃到了流量红利。

2013年,拉夏贝尔成功在港交所上市;2017年,拉夏贝尔又成功登陆A股市场,成为国内首家A+H上市的服饰公司。也是在当年,拉夏贝尔的营收超过了100亿,一度成为国内营收最高的女装上市企业,而当年其门店数也达到了9448家,创造了国内服装门店数的历史。

但事实上,在2017年之后,拉夏贝尔就踏上了连续性亏损之路。其2018年首度亏损1.6亿元,2019年净亏损扩大至21.7亿元,2020年再次亏损18.4亿元。

从某种程度上讲,拉夏贝尔能有曾经的辉煌,的确要归功于ZARA模式的本土化运营,但过多的门店给公司造成了不小的负担。

据统计,2017年,拉夏贝尔的营收为90亿,净利润5亿。但直营店的规模达到了9448家,算下来,平均每个店一年创造的业绩收入为95万,贡献的平均利润仅有5.3万,这个利润对一家门店来说并不可观。

此外,数据还显示,2017年,拉夏贝尔的存货达到了3311.3万件,库存商品的期末账面价值高达23.4亿。

为了去库存,拉夏贝尔在2020年开始大甩卖,再也无心顾及创新,衣服的款式都比较老旧。而此时,国内快消品消费正在升级,国货们都在绞尽脑汁的推出新款,开发潮牌。

失去了创新能力的拉夏贝尔,自然也随之失去了创建新增长曲线的能力。


快消品牌难逃宿命

实际上,搜索相关信息不难发现,在一众快销品牌中,遭遇生存危机的不只是拉夏贝尔一个。

在疫情之下,大批服饰零售品牌难逃至暗时刻。“一代鞋王”达芙妮宣布退出实体零售,曾是商场宠儿的Puella、Forever 21、ochirly、Five Plus、7 Modifier、ONLY、POTE、TRENDIANO等早期曾高速扩张的成熟品牌,也是难逃一“劫”,转而频频撤场退租。可以说,一度风光无限的快销服装行业已经来到了悬崖边上。

但另一边,也有不少传统服饰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反应迅速、转型成功,乘着国潮崛起的东风,强化电商战略和产品研发,利用品牌美誉度巩固了一批忠粉。在近年的服装市场中,包括安踏体育、李宁、特步国际等运动品牌服装企业,营收与利润持续增长。另外,传统服装类品牌中,海澜之家、森马服饰、太平鸟等品牌仍保有其市场份额。

回顾这些品牌的败走之路,和拉夏贝尔的溃败原因十分相似——门店销售下滑、库存积压、亟需抓住年轻客群,陷入创新困境,都成了摆在服饰品牌们面前的多座“大山”。

如今,新生代已经成为服饰主力消费人群,消费也从品牌营销驱动转变为消费者驱动。面对两个完全不同的消费群体,如若快销品牌们不能及时对产品升级,建立起更能连接消费者的销售渠道,生存处境想必会更加艰难。

此外,品质是否有保障、性价比高不高也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品控难保证,势必会消耗消费者的信任,毕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选择其他品牌所花出的成本和代价并不对消费者构成什么影响。

最重要的是,快消品牌们要如何解决“一大抄”的难题,在企业的发展后期,快消品们难免会陷入“创新力不足、品牌没特色”的困境之中,而这背后首先是国内服装行业设计水准的落后和设计人才的匮乏。

因此,如果没有持续向上的内驱力,破产清算的,绝不会是拉夏贝尔一个。

阅读全文>>

11月24日早间,“拉夏贝尔被申请破产清算”话题突然蹿上微博热搜榜第一,让不少曾经买过该品牌产品的网友深感意外。


有网友评论称“家里现在还有他家的衣服呢!”,获近7000点赞。此外该话题热门评论中,有网友称“怎么会这样嘞,一直还蛮喜欢在他家买衣服的,挺适合学生党”,“这个品牌还是不错的,口碑依然好,为什么会被申请破产清算?”...

昔日的女装巨头,曾被称“中国版ZARA”,拉夏贝尔成立于1998年,2014年在港交所上市,2017年又登陆A股市场,成为首个“A+H”股服装品牌。A股市值曾飙升至120亿元,2017年营收近104亿元,一度成为国内营收最高的女装上市企业。


如今拉夏贝尔再次引发公众广泛关注,没想到会是以“被申请破产清算”这样的标签出现。


不过,熟悉资本市场的网友可能知道,拉夏贝尔近期确实是麻烦不断。11月22日晚间,*ST拉夏发布公告称,公司被债权人申请破产清算。不过,*ST拉夏表示,公司未收到法院有关本次破产清算的任何裁定,本次债权人申请公司破产清算存在非常大的不确定性。


截至11月24日发稿,*ST拉夏总市值仅8.71亿元,距离其市值高峰时已蒸发超110亿元。


“中国版ZARA”被申请破产清算


11月22日,拉夏贝尔从乌鲁木齐市新市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新市区法院”)转来的快递获悉,公司债权人嘉兴诚欣、海宁红树林、浙江中大(上述三方合称“申请人”)向其递交了《破产申请书》。


其中,浙江中大在申请书中指出,被申请人已经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已经完全符合法律规定的破产条件。为实现申请人债权,保障申请人合法权益,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请求法院宣告被申请人破产,并以破产财产对申请人进行清偿。

对于上述事项,*ST拉夏表示,根据相关规定,因核准本公司登记机关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司的破产案件一般应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申请人向新市区法院(基层人民法院)申请公司破产清算,其请求不符合相关法律程序,公司将及时向新市区法院提交破产清算的异议申请;同时,公司未收到法院有关本次破产清算的任何裁定,本次债权人申请公司破产清算存在非常大的不确定性。


此外,公司仍将持续积极与债权人、法院等进行沟通,争取尽早消除不良影响,尽最大努力维护公司、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的利益。


如最终相关法院受理公司破产清算申请且公司被法院宣告破产,根据相关规定,公司A股股票将面临被终止上市的风险。目前公司A股股票已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及其他风险警示,若公司2021年度出现《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13.3.12条规定的情形之一,上海证券交易所决定终止公司A股股票上市。


原实控人被记入证券市场诚信档案


*ST拉夏因自身治理问题,11月16日,再收到新疆证监局责令改正措施决定书。公告显示,证监会新疆监管局在针对拉夏贝尔进行现场检查后,新疆监管局发现上市公司存在公司内部控制、财务会计核算、规范运作等问题,而上述问题也直接影响到公司相关信息披露的准确性。


在公司治理方面,*ST拉夏因资金支付相关内部控制运行有效性不足导致关联方资金占用;募集资金管理不规范,补充流动资金期限届满后,公司未将资金归还至募集资金账户。此外,还包括制度建设不健全、股东大会运作不规范、部分董事会召开程序不规范的问题。

信息披露方面,《2020年度业绩快报》与《2020年年度报告》中披露的净资产、净利润数据存在较大差异。部分关联交易审议披露不及时;重要子公司被接管信息披露及相关合并报表范固调整不及时。


会计核算和年报编制方面,2020年财务报告存在会计差错;商誉减值测试中个别参数选取依据不充分;2020年年度报告中存在部分内容披露不完整、不准确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根据相关规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新疆监管局决定对该公司采取责令改正的监督管理措施。


除此之外,另一份决定书则指向*ST拉夏原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长邢加兴,所涉事项与上述提及的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相关。


据了解,2019年7月至8月,*ST拉夏通过第三方银行账户向原第二大股东上海合夏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合夏)累计转出资金950万元,用于偿还上海合夏的对外借款。上述事项构成上海合夏非经营性占用*ST拉夏的资金,违反了相关规定。


邢加兴作为*ST拉夏原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长,与上海合夏互为一致行动人,并是其对外借款的实际使用人,对上述行为负有主要责任。最终,新疆证监局决定对其采取责令改正的监督管理措施,并记入证券市场诚信档案。


旗下两家子公司被拍卖,上交所紧急下发问询函


11月10日,拉夏贝尔发布公告,宣布公司全资子公司拉夏贝尔服饰太仓有限公司100%股权及上海拉夏贝尔休闲服饰有限公司100%股权将被司法拍卖,以支付红树林和极成光电的货款、诉讼费及保全费。


据了解,本次拍卖标的为拉夏太仓95%股权、拉夏太仓5%股权及拉夏休闲100%股权。拉夏太仓95%股权当前已经在京东拍卖官网显示,起拍价为20万元,报名需缴保证金2万元。目前有864人围观,22人关注。

此外,拉夏贝尔持有的拉夏休闲100%的股权的起拍价也是20万元,当前有15人关注,698人围观。


但是在11月11日,上交所便对此下发问询函。要求其补充披露拉夏太仓、拉夏休闲近三年运营情况及财务状况;如本次拍卖完成,评估对上市公司经营、财务等具体影响;充分提示本次司法拍卖相关风险。如本次拉夏太仓股权被司法拍卖后,相关委托借款后续偿还安排,上市公司是否有足够能力偿还相关债权;拉夏太仓、拉夏休闲是否存在其他对上市公司提供抵押、对外担保的情况。


上交所指出,根据公司三季报,公司净资产仍为负值。根据退市新规,如公司披露2021年年报后,仍触及相关退市指标,将直接被终止上市。请公司结合自身经营、财务情况,尽快改善基本面,核实并披露是否存在其他应披露未披露的重大事项,充分提示存在的终止上市风险,避免误导投资者。


11月18日,*ST拉夏发布公告称,将延期回复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公司子公司股权司法拍卖相关事项问询函。


144个银行账户被冻结,4处不动产被查封


10月28日,*ST拉夏发布公告,公司近期新增了2起诉讼案件,至此公司已累计涉及58起诉讼案件,总涉案金额高达5.3亿元。


因涉及较多诉讼案件,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共计144个银行账户被冻结,冻结金额约为1.26亿元;公司下属17家子公司股权被冻结,涉及案件执行金额合计约6.73亿元;因涉及31项诉讼案件影响,导致公司4处不动产被查封。


10月28日晚间,拉夏贝尔公布的三季报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公司资产总计28.89亿元,负债合计38.61亿元,资产负债率达133.63%,为上市以来最高。前三季度,拉夏贝尔实现营业收入3.65亿元,同比大降78.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9亿元,同比增长63.92%。


同时,拉夏贝尔披露了公司三季度服装行业相关经营信息。三季度,公司各主要品牌营收同比增速普遍大幅下降,不过,随着营业成本同步下降,多数品牌业务毛利率比上年同期有不同程度增减。


此外,拉夏贝尔公告,公司此前自查发现原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邢加兴的一致行动人上海合夏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合夏”)存在占用公司950万元资金的情形。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已向邢加兴、上海合夏、上海湘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发出督促函,要求其尽快偿还950万元资金及不低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资金占用费。同时,公司制定制度以规范和加强公司资金管理。后续公司将继续督促占用方积极筹措资金,落实还款计划,尽快偿还占用公司的资金。


目前,因2020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被出具否定意见,涉及诉讼事项导致公司主要银行账号被冻结,以及2018至2020年连续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均为负值,且2020年度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分别触及《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0年12月修订)第13.9.1条第(三)、(五)及(六)款的规定,拉夏贝尔A股股票已被上海证券交易所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股价表现方面,也处于低谷状态,6月份以来该股累计跌超34%,股价较历史高点跌超90%。截至发稿,*ST拉夏市值仅8.71亿元。这也意味着,*ST拉夏市值距离高峰时已蒸发超110亿元。

阅读全文>>
创业萤火
创业萤火
创业萤火
Copyright 2021 yinghuod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0017053号-1
安徽萤火点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栢悦中心2412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1-63844003举报邮箱: jubao@yinghuod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