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点评

近日,有不少网友发现,短视频平台上集中出现了一批低价的团购套餐,9.9元吃100根串串、0.1元吃2个炸鸡腿、5元购买2-3人份的火锅套餐……这类个位数价格的引流套餐,基本充斥在每个直播间里。

无独有偶。

年初,一则“19.9元拍写真”的套路,引发网友关注。据上海高院微信公众号消息,两名在校大学生看到某短视频平台上,某古风摄影商户推出19.9元的写真套餐,她们被“美到窒息”的画风吸引到店消费后,却在拍摄中被层层“加码”,消费一路升级至2.6万元。经过多轮维权,最终法院判决影楼返还大学生1.86万元。

壹览商业打开大众点评查看这家影楼的评价,发现早有用户记录了低价诱惑后的真实反馈,例如“跟着低价优惠把你骗过去,然后给你推销,大家千万别被骗了,真的不要过来拍摄”这类评价更是充斥在评价区。

一条条真实的用户差评,试图戳破网红种草下的隐形泡沫。


01

正如法国剧作家博马舍所说,“若批判不自由,则赞美无价值”。

郑州某连锁品牌店的大众点评上,一些来自短视频平台商单的差评,则以更直观的形式,暴露了低价团购后的真实体验。有用户留言,“直播间里买的券不能叠加用,做不了活动就不要做!”

壹览商业在大众点评浏览前段时间引发关注的“文峰美容美发”门店时,发现消费者对上海文峰的差评,更是对过往传统美容美发行业乱象的提炼和总结。在“推销办卡”这一销售导向的经营模式下,只要消费者进店,就从洗头开始推销,目标就是促成办卡。在这些店内,全员销售导向,通过推销办卡获得提成,消费者关注的服务,反而不是最重要的。

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作为信息孤岛的消费者,即便在线下体验消费被 “坑”了,也没有渠道可以反馈个人踩坑经历,让更多人免于跌入同样的套路。

而到了互联网时代,因为互联网信用评价机制的存在,这些有理有据的真实评价们有了归宿,集合在一起,给消费者展示出线下服务的真实全貌,无论是繁花似锦,还是一地鸡毛。

对于理性的消费者来说,这类普通人基于真实体验给出的种草价值,远比网红探店来得实用。

壹览商业认为,这些敢于在互联网世界里说出真实感受、道出真相的人,可以将他们称为“吹哨人”。正是他们的存在,才能让本地生活服务的商家门不断关注到值得优化和进步的方向,让关注口碑的消费者及早避开雷区。

在本地生活的其他行业里,也有类似的“吹哨人”存在。孙聪(化名)告诉壹览商业,他去年在公司附近办了一张健身卡,但才去练了两次,就发现健身房挂出了装修的告示,后来则是什么人也联系不上,基本是跑路状态。他在大众点评写下了这段惨痛经历,希望给同在这家品牌办卡的其他消费者吹响警钟。

越来越多的“孙聪们”愿意将真实体验反馈分享在互联网上,通过高效、直接的表达,形成民间监督力量,以“大众帮助大众”为消费者提供决策参考。


02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消费者已养成先种草再到店消费的决策习惯。

在如今的互联网上,最不缺的就是用算法流量、网红营销浇灌出来的杂草横生、滤镜重重。而真正的种草,不吝赞美一件事物的美好,也勇于表达出不愉快的真实体验。

这背后,离不开一套成熟的互联网信用评价体系。

这套体系把对于事物的评价话语权由专业精英/小部分人转向大众。普通用户基于真实消费体验打分,分享真实的体验感受。当好评与差评共存时,消费者才会对一家线下门店产生更立体与直观的认识。

越是人间百态,越接近生活真相。

易宁(化名)给壹览商业讲述了近日的一段亲身经历。她看到某平台上的网红们集中推荐一家日料餐厅,看得上头了就想去店里尝试下。她打开大众点评,却刷到不少点评网友们分享的真实踩坑经历,服务混乱、菜品好看不好吃……看到过来人细数着去掉滤镜后的真相,易宁放弃了打卡的念头。

通常来说,网红们为了把东西卖出去,过度营销、过度滤镜的情况屡见不鲜,却有意回避展示真实全貌。

普通消费者则不同,真实花钱体验,分享真实的感受,有好的体验当然值得书写,差的体验更不会放弃表达。毕竟,再好的产品和服务,也不可能取悦所有人。

大众点评采用的UGC评价机制,则为普通用户反馈真实体验提供了低门槛的表达平台。由此吸引了一批真实消费后,愿意回流到大众点评为爱分享的“吹哨人”。他们不以销售产品为导向,通过无私分享,担起真实种草的时代重责。


03

金杯银杯不如口碑,当普通大众开始用手对服务的优劣进行投票,对于分散的、缺乏标准的本地生活服务行业来说,形成了无形的约束。好是激励,差是鞭策,好不至于藏在巷中无人识,差则需反躬自省努力提升。

以本文开头的文峰美发美容为例,它们在大众点评上的星级评分,大部分都在2星-3星之间。据曾经在本地生活服务行业工作多年的某行业人士透露,文峰曾经也试图拥抱互联网合作转型,和美团、大众点评、阿里本地生活等都有过合作。

但文峰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推销办卡的经营模式,用户到店消费的评价不见改善起色,“当时文峰投诉了几个月,要求删除差评、下架门店”。从现在来看,当时美团应该是抵住了压力,公开展示了大众消费者的真实评价,文峰也因此中断了和美团、大众点评的合作。

可见,上海文峰有如今的遭遇,真正的原因还是长时间不正视“吹哨人”存在,不顾消费者需求造成的。

在过往,美容美发行业的“办卡储值消费”模式非常普遍,甚至产生了一个误区:只有让顾客办卡才能激活现金流和用户粘性。

作为传统的手艺行业,这种依托预付费“拆东墙补西墙”模式,正面临新的转型,越来越回归服务本质。一个最直接的反馈是,大众点评上,“不办卡”“不推销”成为用户在理发店、美容院等门店评价中提到的高频关键词。

“吹哨人”的声音正在被越来越多本地生活的商家们关注到。

比如,当前越来越多美发品牌开始去同质化来建设自身壁垒,出现主打专业服务或特色信息的门店,比如沙龙、综合店、工作室等多种形态。因为对用户体验的极度追求,这类特色门店的服务质量得以在众多美业竞争者脱颖而出。北京某造型门店的发型师,会根据顾客上次到店时间、是谁服务的、习惯偏好、消费能力等信息,为再次到店复购的顾客提供定制化服务。

以上种种,都透露出一个趋势,随着年轻人个性化需求的增加,在互联网世界敢讲真话的吹哨人会越来越多。

“吹哨人”的存在,以大众点评为代表的信用评价机制才能发挥出最大价值,为供需两端带来动态平衡和正向循环。

互联网时代,良币驱逐劣币的道理并没有改变。重视用户体验和反馈的商家们,才有机会走得更远。

阅读全文>>

当代年轻人都是怎样给自己解压的?/大众点评截图

“嘿,我发现了一个周末解压的好去处。在这里,你可以放声尖叫、狂砸瓶子、暴打渣男,玩累了就躺在水床上好好放松一下。”刷视频时,你一定看到过这样的探店推荐。

对于刚分手的陈菲来说,“暴打渣男”这四个字对她有着莫大的吸引力。于是,她循着视频中的地址,第一次走进了解压馆。

原来,暴打渣男就是变相的拳击运动。在拳击小屋里,陈菲戴上手套,拼命击打着面前的“渣男”人偶。

这个人偶其实是沙袋,只不过被做成了人形,还穿上了一件写着“渣男”二字的T恤。/记者摄图

把眼前的沙袋想像成脑海中的那个渣男,陈菲每一拳都用尽全力。泄愤时间持续了30分钟,最终她体力不支地坐在地上,脱下了汗渍渍的手套:“我已经好久没有做过这么激烈的运动了。”

筋疲力尽后,陈菲却觉得一身轻松。本来打算找闺蜜哭一鼻子的她,居然笑意盈盈地离开了。

作为一种新型娱乐场所,解压馆的功能性很明显,就是通过各种项目让人们酣畅淋漓地释放压力。

如今,各式各样的娱乐场所让人眼花缭乱,比起单纯的好玩,“解压”二字更能赚足年轻人的眼球。

走出解压馆,有人卸下了一身愁绪,也有人大骂它是“智商税”。这个新生事物究竟如何?新周刊记者实地体验,看看解压馆的真实面目。

人人都需要“泄愤服务”

为什么人在愤怒、焦虑时,会想要摔打东西?

有人这样描述自己生气的过程:头脑不能正常思考,四肢会不受控制地动起来,心里好像有团火在熊熊燃烧……

从医学角度来说,强烈的愤怒与极大的焦虑就会让人处于极度不安的状态中,这意味着我们的身体可能会被唤起应对外界危险时的本能反应。

这时,大量血液会流向人的四肢而不是头部,于是我们需要一些运动来释放四肢的能量。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破坏东西是一种心理代偿行为。

把自己的情绪投射在物品上,比自己实际去解决那个引发自己坏情绪的人或事物伤害要小,而且能达到发泄情绪的效果。

解压馆的出现,就是为了应对人们这些无法自我消化的负面情绪。

实际上,解压馆是个舶来品,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引发关注的“发泄屋(愤怒屋)”。

发泄屋是门“情绪生意”。它通过为人们提供私密的空间和能够打砸的物品,收取费用,从而赚取利益。

可被砸毁的物品上都标有价码。/网页截图

2016年,英国首个发泄屋在诺丁汉郡开张。经营者扎克·斯潘塞此前是一名铲车司机,他将一间废旧教堂重新装修后就开启了他的“泄愤服务”。

在愤怒屋里,顾客可以在20分钟内用球棒、铁棍或是锤子打砸各式物品。根据物品的多少与种类,他最多收取顾客35英镑。

扎克·斯潘塞表示,住在附近的居民都很愿意光顾,因为在这里,大家能够尽情释放自己平日积攒的怒气。

店主本人亲自上阵。/网页截图

2019年,国内首家发泄屋出现了。这家名为Smash的发泄屋,开在798——北京具有地标性的文化街区上。

Smash发泄屋学到了国外一众愤怒屋的精髓,即让人们通过暴力破坏来释放压力。

除了酒瓶、碗碟这些常见的打砸物件,这里还提供假人模特、老式电视机、DVD、电饭煲、键盘、打印机等“古董物件”。

它们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日常生活中我们的随处可见、愤怒时就在手边、想砸却不敢砸的物件。

根据经营者讲述,人们都对这种新鲜刺激的解压方式很感兴趣。在发泄屋刚开业的那段时间里,每月都会有超过600个年轻人前来发泄,当然也有小部分中年人。

尝到了“发泄生意”的甜头,2019年起,解压馆相继在中国多个城市迈出了试探的步伐。目前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成都等地,全国至少有19家解压馆。

然而,脱胎于发泄屋的解压馆在发展的过程中融入了更多的娱乐方式。

当解压馆成为集游戏、运动、VR、影音、拍照等活动于一体的新式娱乐场所时,收费自然不再仅仅取决于打砸物品的价格。

贵了真的不解压

根据今年3月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18岁至34岁的青年焦虑与抑郁水平都比其他年龄层高。

报告指出,月收入2000元以下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其他较高收入群体。也就是说,“缺钱”“贫穷”可能就是当代年轻人最大的压力来源之一。

这种情况下,年轻人在花高价给自己解压倒像是个滑稽的恶性循环。

你愿意花钱在解压馆里过一把有钱人的瘾吗?/b站视频截图@ 斯文炊雪

查询全国各地的解压馆可以发现,它们都以门票的形式收取费用,价格大都集中在50—150元之间。

虽然是一线城市,广州的解压馆并不多。打开某点评平台,定位广州,以“解压馆”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仅能得到7条结果。

其中只有一家是解压馆,其余皆为星空艺术馆、失恋博物馆、汉服体验馆等主题场馆。

从地址定位可以看出,与其它几个主题展应该属于同一家场馆,因为它们都位于广州老商圈——北京路的某个商场内。

到达目的地后记者发现,这家解压馆果然与其它主题馆开在一起,并且以联合售票的形式推出了许多套餐。

单买解压馆的门票为80元,联合星空艺术馆、失恋博物馆、汉服体验馆之后的票价分为138元、158元与168元等多个档次。

各套餐之间的区别为是否包含“分娩体验券”“VR体验券”等需要额外付费的项目。

星空艺术馆里的房间。/记者摄图

“光买解压馆的门票其实玩不到什么,里面只有两三个屋子,你进去很快就转完了。买联票是最划算的,这些馆你就都能玩到了。”买票时,工作人员极力推荐联票。

一再坚持下,同事小龄还是只买了解压馆的门票,因为她就是冲着解压馆里的项目——“Boom发泄屋”去的。

发泄屋是解压馆的精髓。/记者摄图

穿戴好防护服,把酒瓶摆在汽油桶上,然后拿一根棒球棍用力地把它击碎。听着清脆的碎裂声,小龄表示,“爽没爽不知道,但是真的心疼了”。

原来,Boom发泄屋里打砸的物件并不包含在解压馆的门票里,而是需要额外付费的。

看了价目表,你想砸多少? /记者摄图

砸一个酒瓶3块钱、摔一个DVD 45块钱……当压力被明码标价时,小龄发现这一棒子下去,自己的压力更大了:“还不如找个没人的地方自己摔瓶子。”

虽然解压馆里的项目越来越多,但对于顾客来说,连带的消费也越来越多。

只求单纯的解压,已经很不划算了。

披着“解压”外衣的

网红打卡地

根据线上平台的描述,广州这家不到200平方米的解压馆里,塞着9个项目。

其中,真正与解压沾边的只有Boom发泄屋、暴打渣男、呐喊屋、治愈水床、伐木累这五个项目。

其余的3D针墙、尖叫鸭、千人千面都只是为了让人们打卡拍照而设置的场景。

现在许多商场里都设置了3D针墙的趣味板。/记者摄图

不仅这一家,从b站up主@斯文炊雪分享的视频中可以看出,广东省中山市的一家解压馆里的项目也是集陶泥、飞镖、主题拍照等活动于一体。

也有记者曾探访过北京的一家解压馆,根据描述,那家解压馆还包括了保龄球、蹦床、赛车游戏机等36个项目。

如今大部分解压馆除了保留发泄屋等王牌项目外,还设有投篮、射箭等运动类项目,以及水床、分娩体验、VR体验等新奇项目。除此之外,黄金浴室、粉色泡泡屋等主题拍照场景也被囊括其中。

比起“认真解压”,商家们好像更想打造一个高颜值、多功能的室内娱乐场来满足年轻人的需求。

简直就是一个娱乐场所集锦。/b站视频截图@斯文炊雪

然而,一味追求繁多的项目类型,不仅打开了价格走高的天窗,还会使整个场馆的功能变模糊。

比如,受到场地限制的运动类项目,只会因为拥挤而更显鸡肋。

想打篮球的人不会放弃免费的篮球场来到室内的格子间投篮。想练习射箭、射击的人自然也会选择更加安全、专业的场所。

除此之外,VR、分娩仪等体验类等项目也并不独属于解压馆,人们为何要通过购买解压馆的门票来进行体验?

走出Boom发泄屋,记者看到两个年轻女生在“千人千面”的项目前,拿着不同的面具拗造型拍照;在“暴打渣男”的拳击屋里,也有女生摆出击打的pose让男朋友给自己拍照。

评论区有网友表示:“不拍照的话,十分钟就能逛完。” /记者摄图

功能属性减弱后,解压馆向着网红属性一骑绝尘。

设置一个格子间,摆满小黄鸭;在桌子上洒满金币、扑克;在满是镜子的房间里,布置变色的LED灯带。

少女心十足,却缺乏互动性。/记者摄图

根据解压馆内的游客表示,他们都是在视频平台与社交媒体上看到了这家解压馆的宣传。五光十色的场景、让人眼花缭乱的项目都刺激着他们的好奇心。

然而在被问到是否还会再来玩时,几位游客不约而同地摇了摇头。

在许多解压馆的评论区中,大部分人都表示这样的地方去一次就够了,因为它最大的作用就是“打卡”。行业内也有经营者表示,顾客的复购率很低。

对标解压馆的其它娱乐消费场所,同为这两年兴起的剧本杀、密室逃脱,都已经依靠其独特的体验形成了具有粘性的爱好者圈层,产业链也逐渐完善成熟。

阅读全文>>
创业萤火
创业萤火
创业萤火
Copyright 2021 yinghuod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0017053号-1
安徽萤火点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栢悦中心2412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1-63844003举报邮箱: jubao@yinghuod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