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原

数千万元商票兑付逾期,“猪茅”牧原股份30万股东一夜惊魂。 

尽管公司公告解释了逾期原因,但股民仍心存疑虑,资金避险情绪占据上风。

昨日,牧原股份大幅低开,最终以48.97元/股报收,跌5.12%。 


商票逾期风波

等到媒体和股民已开始广泛关注之时,“猪茅”牧原股份才想到,用公告的方式,来回应外界对公司商票兑付逾期的质疑。 

作为一家年营收过500亿,市值2000多亿的大型企业,为何会发生区区几千万元商票逾期? 

根据上海票据交易所披露的《截至2021年11月30日持续逾期名单》,共384家承兑人出现兑付逾期,其中,涉及牧原股份旗下共32家子公司。

在公司内部核查之后,23家子公司在11月30日集中完成了兑付,涉及金额4518.53万元,仍有9家公司逾期兑付,金额合计1707.27万元。7日晚间,公司公告,逾期商票已全部兑付完毕。 

对此,牧原股份(002714.SZ)解释称,出现商票兑付逾期的原因,主要是未收到持票人的提示付款申请,以及持票人清算方式不符合银行要求所致。 

公司表示,已与持票人、银行沟通,保障商票的顺利兑付。 

同时特别强调,公司生产经营和现金流情况正常,三季度末公司货币资金余额99.50亿元。 

蹊跷的是,牧原股份用票据给供应商付款由来已久,截至今年9月末,公司应付票据余额高达69.52亿元,为上年同期的3倍有余。为何之前没有出现过大规模商票逾期的情况?为何逾期集中在年末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公司手握货币资金近百亿,但同期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合计高达253亿元。最近几年,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负债持续快速增长,到今年9月末,资产负债率已达57.77%,比上年同期增加14.43个百分点。

似乎是为了打消外界对公司财务状况的疑虑,12月7日,公司同时发布多份公告。其中,向控股股东牧原实业的关联借款额度由20亿元增至50亿元;拟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授信额度不超过700亿元。 


难挡猪周期

在国内生猪养殖市场,牧原股份以“自繁、自育、自养”的全产业链模式,区别于其他主要同行。在这一波生猪行业的大变革中,公司异军突起,成为了新晋猪王,在各路资金的追捧之下,“猪茅”荣誉加身。 

特别是在这一轮超级猪周期中,牧原股份的自养模式体现出了强大的威力。2020年,公司以562.8亿营收,搏得274.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78.31%和348.97%,高达53.97%的净利率,甚至已超越贵州茅台(52.18%)。 

今年以来,国内生猪价格持续下行,经国家出手收储、并鼓励多吃肉,最近几周猪肉价格略有上扬,但比年初仍已腰斩。 

过去两年疯赚的猪企们,已跨入到了下一个猪周期,普遍变得难过起来。今年前三季度,头部猪企纷纷血亏,前猪王温氏股份,以-97.01亿元归母净利润,成为了行业亏损王。 

“重资产”模式下的牧原股份,其优势是对产业链的自我把控能力,即便如此,仍难挡猪周期的大势。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在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3.71%的情况下,归母净利润下降58.53%,第三季度业绩-8.22亿元,为最近三年来首次单季度亏损。 

公司商品猪销售价格,从年初的26.95元/公斤,直降至10月的11.88元/公斤,11月反弹至15.96元/公斤。 

在此期间,牧原股份股价持续回调。今年2月22日,公司股价一度攀上92.53元的历时高位,之后一路震荡下行,12月7日收盘最新股价为48.97元。 

机构股东的嗅觉向来都是最灵敏的,已在加速撤离。短短3个月间,牧原股份机构股东已从6月末的611家,骤减至109家。同期,公司股东数从21.13万户增至29.98万户,大量散户成为了接盘侠。 

质疑不断

即便本次商票逾期风波可以顺利过关,但外界对牧原股份的质疑始终存在。 

农业股因为行业的特殊性,历来就是财务造假的重灾区。牧原股份的同行以及河南老乡雏鹰农牧就是前车之鉴。 

今年3月,雪球大V“天地侠影”发文《牧原会是惊雷吗》,从财务数据、关联交易、商业模式等方面,对牧原股份进行了强烈质疑。就此,交易所专门下发问询函,要求公司解释。 

几天后,公司以33页回复,对毛利率显著高于同行、少数股东ROE低、与控股股东之间关联交易的必要性,以及重资产模式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回应。 

公司总算没有出现实质性的问题。不过,因在发行可转债相关材料中,未如实载明这一重大事项,公司董事长、实控人秦英林被监管部门实施监管谈话措施。 

一波刚平、一波又起。 

11月26日,某券商人士在投资者交流群中,提醒牧原股份“涉及财务造假风险,应该很快就要暴雷。”聊天的截图信息传出,随后4个交易日,牧原股份股价连续下挫,累计下跌7%,市值蒸发过百亿。 

昨日,受商票兑付逾期消息影响,牧原股份以跌5.12%收盘。 

阅读全文>>

随着猪肉价格的回暖,生猪的价格也开始全面走高。

就在猪肉市场向好的当下,“猪茅”牧原股份却突然传出了旗下企业商票逾期的消息。那么,是否浓眉大眼的“猪茅”确实存在问题?

对此,牧原股份回应称,由于部分持票人未及时发起提示付款申请或选择的清算方式不符合银行要求等原因,导致公司无法按时兑付商票,目前公司生产经营与现金流情况一切正常,未来将加强票据管理,避免类似事件发生。

也就是说,本次牧原股份旗下企业商票逾期只是“虚惊一场”。

据悉,上交所12月2日披露截至2021年11月30日商票持续逾期名单中,牧原股份旗下一共有31家企业在列。

而根据媒体统计截止到11月底,牧原股份旗下31家公司累计逾期发生额约为2125.73万元,逾期余额为1666.88万元。

根据牧原股份三季度财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牧原股份营收562.82亿元 同比增长43.71%;净利润为87.04亿元 同比下降58.53% 。实际上,作为猪肉的龙头股,其三季度业绩虽然下滑明显,但是在同类企业当中仍属于绝对领先的地位,相较于新希望、温氏股份等企业,牧原股份的护城河相对较深。

因此,牧原股份也不大有可能因为一两千万,而放任旗下企业商票逾期。另外,每年四季度都是猪肉销售的旺季,随着天气的转冷,冬至前腌腊、灌肠均比较流行,对于猪肉的需求也大大刺激了生猪销售。

今年下半年以来,随着猪肉价格的回暖,各大猪企的股价也出现了一波较大的反弹,其中牧原股份最高反弹超过了30%、新希望最高反弹超过了50%、温氏股份最高反弹则超过了40%。

根据搜猪网数据显示,10月份,生猪的出栏价从10.97元/公斤涨至最高15.99元/公斤,上涨5.02元/公斤,涨幅45.76%;11月份,生猪的出栏价则从16.04元/公斤反弹至17.89元/公斤,涨幅超过了11%。如果从10月初算起至今,生猪的出栏价格涨幅则超过了70%。

11月4日,牧原股份披露的最新机构调研信息显示,生猪价格快速上涨是市场因素的共同作用,明显超出了市场预期。不过公司对于未来二三个季度生猪行情依旧保持谨慎的态度,启动非公开发行股票业务同样是基于对公司未来经营所面临市场环境的审慎态度。

据悉,当下牧原股份的生猪养殖成本在15元/公斤左右,预计今年全年牧原股份生猪的出栏量将在4000万头左右。

牧原股份还表示,目前其员工的总人数保持在14万人左右,人员总数比较稳定。实际上,随着猪周期的来临,这几年牧原股份的融资情况较前几年要好很多。12月6日,牧原股份公告称为确保公司有足够的生产经营和投资建设资金,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拟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授信额度总计为不超过700亿元,具体融资金额将视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生产经营和投资建设的实际资金需求确定。

在本次商票逾期事件之前,牧原股份财务数据曾被质疑过,今年下半年牧原股份也在在建工程上加大了管理的力度。牧原股份称,今年下半年对公司完工进度低于50%的非必要在建工程暂停施工,对完工进度超过50%的在建工程实施一事一议。明年新增资本开支将优先满足公司该部分在建工程的完工。

综合而言,随着猪肉价格的不断反弹,明年猪企的盈利能力应该会得到大幅改善。同时随着猪企产能不断地释放,未来几年猪企或许会重新成为资本眼中的“香饽饽”。

阅读全文>>
创业萤火
创业萤火
创业萤火
Copyright 2021 yinghuod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0017053号-1
安徽萤火点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栢悦中心2412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1-63844003举报邮箱: jubao@yinghuod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