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客

又有一家国际巨头品牌宣布加入播客队伍! 

就在刚过去的3月初,星巴克中国推出了品牌播客“塞壬电台”,宣布开始电波航行之旅。对于喜欢星巴克的消费者来说,稍显小众的音频节目在互联网时代不仅拿捏住了格调,也成为了星巴克品牌联系粉丝的新阵地。 

放眼整个播客产业,虽然整体讨论热度不及“播客元年”那时的爆炸性,但是经过几年的低调发展,已经有像星巴克、耐克、香奈儿等国际品牌纷纷切入播客领域,将品牌播客纳入了品牌整体营销宣传矩阵的一环。

事实上,相比其他形式,以声音形式呈现的品牌播客更看重内容。只有高质量的内容才能让品牌的播客受到用户的欢迎,这一特点也和观夏创始人沈黎“未来90%的品牌公司,一定是内容公司”的观点不谋而合。基于此,Morketing在观察了一些品牌的播客建设后,对风头正劲的品牌播客赛道进行了初步的感受。 

“耳朵经济”成为下一个新风口?

播客在形式上和传统无线电广播相似,但它只需要连接网络即可在线收听,是一种比较小众的流媒体形式。播客的概念比较宽泛,简单地说只要是内容创作者持续更新的音频节目都可以称之为播客,它就像是一类没有画面只有声音的抖音。 

近些年由于蓝牙音响、无线耳机等硬件的发展成熟,用户得以更方便接收和收听音频节目,这大大促进了播客的快速发展。早在2020年国内就有不少互联网平台对音频蓝海进行试水,比如腾讯的酷我畅听、即刻团队孵化的播客APP小宇宙、今日头条发布的番茄畅听等。 

在设备普及、技术成熟、互联网大厂的推动下,以“耳朵里的经济”著称的播客产业在最近几年迎来了突破式的发展,播客的听众数量也在急速攀升。 

有两个数据可以用来佐证播客产业的繁荣。根据市场研究机构 eMarketer 的数据,2021 年中文播客的听众数量就达到 8600 万,而2022中文播客的收听人数或将超过 1 亿人次,巨大的听众人数已经使得播客逐渐摆脱了小众爱好的范畴。 

同时在创作内容的播客数量上也出现了相应的增长,有数据显示,截止 2022 年 8 月,中文播客已经达到2.5万的数量。仅在播客APP小宇宙1月份公布的年度数据中,2022 年里就新增了2万余个播客。 

可以明显看出,播客产业的受众和内容创作者两端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播客成为了新兴的流媒体形式之一。

品牌播客,意在传递品牌价值

面对近亿用户规模的蓝海,各个品牌们自然没有任何理由放弃这片未被开垦的品牌宣传阵地。自播客在国内走红伊始,便有越来越多的品牌选择进入播客产业,以品牌播客的形式对受众进行营销种草或者更为长期的品牌价值传递。

以咖啡巨头星巴克为例,3月1日上线的品牌播客塞壬电台首期节目主题便是“当咖啡成为咖啡之前”,邀请了三位入职时间均超过9年的星巴克员工,讲述咖啡生豆品鉴师前往星巴克咖啡豆产地的见闻等。 

在嘉宾们围绕咖啡豆的产地和挑选畅谈的时候,关于星巴克对原料的精选把控等认知自然也就被传递给了听众,无形中影响了用户对于品牌本身以及咖啡豆等方面的认知。消费者在潜移默化中有了评价咖啡豆的标准,从而丧失对使用较低品质咖啡豆的品牌的兴趣,提高了对星巴克品牌的忠诚度,这或许就是用品牌播客传递品牌理念的价值所在。

知名运动品牌耐克在推出播客栏目《耐听》时也存在类似的小心思。作为全球许多顶尖赛事的合作伙伴,耐克能够轻易使用各大体育赛事一手资讯和访谈等资源用于播客栏目中。但是耐克的播客栏目并没有选择做体育,而是选择了制作运动文化的内容。 

从《耐听》的节目详情上来看,“做客栏目的不仅有职业运动员,各类运动爱好者,有博古通今的学院派,也有各领域的OG,我们会一起聊聊运动带来的一切”。可以看到,《耐听》虽然放弃了耐克在体育赛事资源上的优势,但采用运动文化的主题却联系起了更多的品牌用户。

热衷赛事的粉丝和普通的运动爱好者规模差距悬殊,而耐克通过主题的取舍就轻易扩展了播客栏目的受众范围。将播客圈定在与大众生活关联度极高的运动文化上,更接地气的姿态能够强化耐克品牌和用户之间的情感联结。

由于国外的播客文化比较普及,跨国品牌们对品牌播客的使用往往更加得心应手,也更加灵动。像号称不打广告的特斯拉也有自己的品牌播客,其内容以车主故事和读书分享为主,这其实意味着在国际品牌眼中,播客是打造品牌形象的手段而非广告宣传的渠道。 

国内品牌播客发展方兴未艾

当我们把视角转到国内品牌时能够发现,或许是因为本土化的优势,播客并非大品牌的专属,一些中腰部或者垂直领域的品牌也意识到了品牌播客的重要性,纷纷加入了进来。 

对于国内的品牌播客队伍,可以粗略的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行业的头部企业,第二类是新消费品牌,第三类是专业服务类的企业。

行业的头部企业这一类,比如飞书打造的播客栏目《组织进化论》,其栏目主要涉及职场和企业管理等话题。《组织进化论》的前期主要围绕飞书的OKR工作方法展开,之后根据播客受众的偏好,栏目增加了职场沟通的话题,在职场充电之余也得到一定的沟通提升。 

天猫和小红书这类具有电商平台基因的品牌纷纷下场做起播客栏目,并且因为自身的差异呈现出了不同的方向。小红书的播客《红了再说》对自身的达人优势进行了充分的挖掘,播客内容多是围绕小红书APP,会邀请一些高人气创作者和内部员工,话题聚焦在年轻人的工作和生活上。

天猫因为自身的强电商基因,博客栏目也更倾向于这一侧。天猫国际青年实验室在2021年的双十一期间,上线了八集叙事播客《有点东西》,讲述了八个物品背后的文化故事。不同于小红书的长期性栏目,天猫的播客比较像是双十一重要节点大促的延伸。

近些年出现的新消费品牌对于播客栏目似乎同样的热衷,像潮玩品牌泡泡玛特就推出了国内首档以潮玩文化内容为主的播客栏目《POP TOY RADIO》。节目所邀请的嘉宾多为潮玩领域从业者、流行文化从业者和研究学者等,从不同角度为听众呈现出潮玩世界丰富多彩的同时,也为品牌自身的发展创造了更大的市场空间。

与此同时,咖啡赛道的火热在播客领域内也有所体现,像新消费品牌永璞咖啡推出了播客《小岛广播站》、三顿半推出《星球电台》,实体连锁店大小咖啡馆也有自己的《大小电台》。

以咖啡为代表的新消费品牌们对播客的热衷或许能从受众的人群画像上得到解释。据《2021年播客听众调研报告》显示,播客听众的年龄分布主要在18-35岁之间,以生活在一二线城市白领人群为主。而新消费品牌的受众情况恰恰与播客听众出现了高度重合,巨大的潜在客户群体给了新消费品牌进军播客的动力。新消费品牌们希望通过深度内容,在用户群体心中建立品牌认知,从而反哺品牌的进一步成长。

最后一类是专业服务类的企业,这类企业往往以金融机构、咨询公司等垂直类、专业类的企业居多。专业服务类的企业本身具备较多的专业知识内容,但是由于对传播媒介的挑剔,流行的视频类渠道难以进行深度的内容输出,因此摈弃了画面的播客就能够成为他们输出专业知识,扩大品牌影响力的渠道。

金融投资知识类APP有知有行的播客《知行小酒馆》是一个经常被拿出来的例子。由于做品牌播客的时间很早,分享的内容又是和大家生活相关的投资理财类知识,《知行小酒馆》不仅成为平台上最有名的投资类播客节目之一,还以此为核心衍生出了新的播客栏目,形成了内容矩阵。

结语

其实可以发现,无论是哪一类企业,之所以会选择入局品牌播客都是看中了其内容输出能力。播客栏目可以拥有长音频、深度、陪伴感、轻松诙谐、专业等各种优点,但内容绝对是唯一的主线。

这一点在Morketing年初发布的《Morketing TREND:2023年10大营销商业趋势》一文中也有所论述。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消费者们对信息的挑剔程度日益上升,对品牌的信息轰炸式营销已经出现免疫或者反感,消费者开始追求所获得的内容质量,更加重视因优质内容与品牌产生的链接。

播客不仅以更加多元的形式成为了吸引用户的“小手段”,同时也以擅长的优质内容捕捉到了消费者的兴趣点,用强大的内容力强化了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有意义和差异化的形象。

总的来看,品牌播客并不适合直接对品牌进行过多的宣传,而是更多地以文化传递品牌理念。像泡泡玛特的播客栏目大谈潮玩文化并未将自己放在突出位置,但潮玩市场的整体繁荣反而能为泡泡玛特本身提供更多的发展可能。

与此同时,国内品牌播客在发展阶段上远未成熟,在品牌和播客之间仍有巨大的想象空间有待挖掘。换句话说,只要品牌本身具备愿意和行业内外、消费者群体们分享的优质内容,品牌播客都会是一个值得尝试的风口。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阅读全文>>

播客并非新物种,但直到近两年,才逐渐渗透进更多人的日常。

根据播客分析公司Chartable数据显示,中文播客的数量在2020年暴增了8.4倍,中国播客年度下载量较去年增长了3.3倍。据透露,2021年1月至10月,喜马拉雅上有近700万用户第一次收听播客,截至今年第三季度,在喜马拉雅托管的播客数量已超过23300个。

其他音频平台也都纷纷在播客领域发力,网易云音乐将“播客”增设为底栏五大入口之一,QQ音乐与播客App小宇宙开启深度合作,荔枝上线垂直类播客应用。此外,快手推出播客App皮艇,b站发起播客登陆行动……

图为播客收听平台

播客势头正劲,有人称其为“被低估的耳朵经济”,播客营销也一度成为行业关注并热议的话题。


略显不同的“耳朵经济”

事实上,已有不少品牌在播客平台推出自有频道或与其他播客合作,植入口播广告、合作定制内容、冠名赞助等形式试水播客营销,其中包含了各种平台类品牌与消费品牌等。

比如天猫就于去年推出了自己的品牌播客“文一西路夜谈”,不过与其他官方渠道的发声不同,品牌播客为了吸引听众,更多选择故事讲述与闲聊形式。去年双11天猫的“理想生活深夜地铁”项目,就以自有的品牌播客联合其他六家不同风格的播客,一起用声音向消费者“种草”新生活方式。在这个项目当中,播客作为品牌整合营销当中的一环,帮助品牌与用户们建立起更加深入的连接。

而新世相曾为推广复旦大学教授沈奕斐的课程,系统性投放了17家播客。据媒体报道,新世相方面称这次投放的ROI在第一周就达到了100%,加上用户翻找与重复收听,这个数字还会持续提升。

今年38节期间,内衣品牌内外联合随机波动与小宇宙平台,邀请辩手詹青云、妇产科医生张羽及内外品牌创始人刘小璐推出系列播客节目,将思考碰撞的女性对谈与品牌想要传递的价值相结合,从而唤起用户对品牌的价值认同与情感共鸣。

图为随机波动×NEIWAI内外

根据PodFest China发布的《2020中文播客听众与消费调研》显示,50.7%的播客用户承认,播客节目曾影响过他们的消费行为,比如购买播客中提到的产品,或者去主播推荐的咖啡厅或者酒吧等;同时,超八成用户对播客商业化持支持态度。播客公社《2021播客听众调研报告》也显示,84.3%的听众可以接受主播口播广告,26.8%的听众可以接受第三方提前录制广告,这也说明了播客营销具有较大的想象空间。

图源:《2021播客听众调研报告》

就播客的特点而言,它呈现出与时代格格不入的“慢”。从图文到短视频,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越来越直接与快速,直播的出现更是实现了实时交互;相较之下,播客无疑是逆潮流的,其传递信息的效率远不如视频,甚至赶不上图文。但播客的优势在于情感浓度、粘性、陪伴感,《日谈公园》创始人李志明曾提到:“图文模式是最准确的,视频是最丰富的,音频是最有温度的。”

而用户在使用播客时,往往是单向接收信息,有时还会把播客作为生活的背景音,这也决定了一期节目的时长可以长达一小时以上,内容也可以展开深入。天猫品牌播客《文一西路夜谈》团队曾在播客志的采访中表示:“现在去哪找一个长达60分钟的品牌沟通场景?”

在品牌们纷纷抢夺用户时间与注意力的当下,播客却可以轻易地实现长时间的持续陪伴。

根据《2021播客听众调研报告》显示,通勤、睡前和家务是用户听播客最多的三个场景,声音在这些场景下所产生的陪伴感,让听众对播客节目拥有较高的信任度与忠诚度。碚曦投资创始人(前WPP中国CEO)李倩玲曾表示,播客蕴含着一种主播和听友之间亲密的信任关系,很适合用来说故事,但它遵循的可能不是流量的逻辑,这种独特的“耳朵经济”,正在等待更懂它的品牌主。


更真实与深入的沟通

率先入局播客领域的品牌,多是有着深厚文化内涵或鲜明价值观的品牌。它们在播客领域的探索与尝试,更多是出于积累品牌价值、与用户产生深度联系的目的。

CHANEL早在2017年就推出了播客节目《3.55》,从讲述品牌创始人的故事,到探讨当下人们关心的文化艺术话题,以更真实亲近的方式与听众产生共振。

今年年初,美国户外品牌Patagonia上线了品牌的中国官方播客《巴塔电台》。这家素来非常重视品牌文化建设、尤其关注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希望通过播客让更多听众了解品牌的文化与产品,也更多了解和参与户外运动与环保。

图为品牌播客《3.55》和《巴塔电台》

三顿半、泡泡玛特等新消费品牌也先后推出品牌播客,围绕品牌相关的话题进行延展,在用户心中构建起对品牌更深入的感知。

针对播客的使用场景,品牌也在探索用声音为用户打造别样的沉浸式体验。

比如宜家澳洲曾推出过一档白噪音播客,通过经典的催眠/冥想类音乐,配上主播用催眠的声音口播宜家家具的瑞典名字,帮助用户改善睡眠。

而近日新锐内容厂牌Yiyouth针对其与UCCA Lab共同推出的「浪潮与浪潮」跨媒介青年潮流艺术展览,也与《艺术叨叨》《红油妙手》《不可思议Bookish》《咸柠七》等播客合作,对展览当中的艺术作品进行了更贴近日常对话的解读与探讨。

图为播客《红油妙手》《艺术叨叨》《咸柠七》

“红油妙手”的主播在现场采访到Yiyouth旗下有数青年观察局主理人何非亚,“艺术叨叨”则与展览作品《白鲸》的艺术家李亭葳聊了聊艺术创作,而“咸柠七”不仅录下了与策展人、艺术家的对谈,还拍摄了自己逛展的vlog。对听众来说,塞上耳机一边听播客中对展览的讨论,一边逛展,或许能够得到更加独特的场景化体验。


播客营销的可能

迄今为止,与短视频、直播等相比,播客显然仍是一个比较小众的领域。当眼睛被碎片化内容占满,只属于耳朵的时间是否有更多可能?

许多品牌跃跃欲试,但播客营销能为品牌带来什么,以及其是否真正适合品牌,却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不少深耕于播客界的从业人士认为,播客的商业价值并不体现在流量变现上,对于追求快速效益的品牌商家来说,播客的植入广告效果有限。声动活泼联合创始人徐涛就曾提及,播客一定不是个品效合一的东西,而是个打品牌的东西。JustPod的首席运营官杨一也谈到,企业进入播客很重要的目的是品牌形象的营销,是为了给这个渠道受众留下“行业标杆”的印象。

不过也正因中文播客才开始涌进专业化团队与公司,其未来还有许多探索的空间,正如环时互动创始人老金所说,播客的商业化需要更多想象力,因为声音本身可以很多元,而其构建的世界更是充满了想象,播客的边界还可以被不断拓展。创始人老金所说,播客的商业化需要更多想象力,因为声音本身可以很多元,而其构建的世界更是充满了想象,播客的边界还可以被不断拓展。

阅读全文>>
创业萤火
创业萤火
创业萤火
Copyright 2021 yinghuod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0017053号-1
安徽萤火点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栢悦中心2412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1-63844003举报邮箱: jubao@yinghuod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