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域

“李魔鬼要把所有女孩导进微信小程序了!”佳琦女孩晶晶兴奋地分享着她发现的“新大陆”。 

双11前一周,她在李佳琦私域运营小助手处了解到了一个“回血”功能。具体玩法是,可以将李佳琦淘宝直播间里的订单数据上传到所有女生小程序,换取会员积分,然后继续在小程序中兑换商品。 

“跨平台操作虽然有点麻烦,但兑换的东西还是有吸引力的。”她如是说。 

李佳琦在微信私域推广TB(淘宝)订单转换服务 

事实上,“TB积分兑换服务”并不是李佳琦私域小程序里的新功能。 

早在2021年,这个服务就已经被看作是李佳琦沉淀直播间用户的重要布局。只是当时仅是功能上线,并没有高调的运营动作。今年10月,李佳琦复出后,开始针对私域运营的淘宝订单转换服务进行着重宣传,而且为了让更多人参与,兑换门槛也进行了下调,以往需要积累数千上万乃至数十万积分才有商品可兑换,现在仅需几十上百积分即可参与。甚至用户仅靠短期签到领取积分,就能兑换到商品,力度之大不可忽视。 

目前,从最新的私域宣传内容上可以看到,不止李佳琦直播间,新上线的所有女生直播间同样支持这套积分兑换服务,而且也已经开始鼓励粉丝进入小程序兑换礼品。这意味着,这样的方式并不是某个直播间的特权,而是MCN机构的整体规划。 

值得关注的是,摸索到这套“私域转移”方法的机构还不止李佳琦背后的美one。快手主播辛巴的辛选、罗永浩的交个朋友,包括蜜蜂惊喜社、烈儿宝贝等头部机构和主播竟都在做同样的事。 

以头部主播们为纽带,来自淘宝直播、抖音、快手等各个平台的订单,都在被导入微信生态…… 

只运营不卖货,李佳琦把直播间用户导入微信

上一次李佳琦所有女生小程序受到行业关注,还是在今年1月。当时,定位于服务李佳琦粉丝的微信小程序开始为“京东好物街”小程序导流,在业内引起了轩然大波。不过,该服务在消息出圈后便被快速下线。 

如今,所有女生小程序的角色仍是李佳琦直播间的会员服务中心,通过李佳琦Austin公众号、私域微信群、官方企微账号等都可以进入该小程序。小程序中包含了完善的用户会员积分及积分商城系统、直播预告服务、商品试用积分系统、用户需求收集、公众号视频号种草内容入口,还有双11前被力荐的“TB订单转换服务”。 

所有女生小程序的服务体系 

据悉,所有女生小程序的核心功能是对李佳琦直播间的粉丝进行沉淀和运营,而淘宝订单转换功能承担的正是沉淀的环节。 

从功能介绍来看,用户在小程序中同时输入淘宝“直播间订单编号”和对应的“TB账号”就可以讲淘宝订单导入,并根据订单金额转换到相应的积分,比例大约为10元换1积分。为了鼓励用户在双11期间积极进行订单转换,小程序还专门为双11增加了额外积分。 

“TB订单转换服务”的积分兑换机制 

沉淀用户只是第一步,李佳琦在微信端的私域运营已经形成完整体系。 

目前,李佳琦在微信内已经搭建了三个系列的用户触点。李佳琦Austin系列公众号、视频号,所有女生系列公众号、视频号、小程序,以及所有女生小助理公众号。各类触点中,除直播宣传信息外,还会高频发布用户需求收集链接,收集用户在不同领域的产品需求和直播后的爆款返场需求。如每周二早上8:00会固定发布一条需求收集链接,隔日发布积分兑换爆品预告、试用产品预告以及专场直播日历预约等。 

除了淘宝订单积分转换,所有女生小程序还为粉丝设置了一套产品试用权限积分兑换系统。一面收集用户的详细需求画像,一面吸引用户了解直播间即将上线的核心新产品新品类,提前蓄水。 

所有女生的产品试用积分系统 

可以看到,一位典型的佳琦女孩在微信里的操作日常是,关注佳琦小助理朋友圈和李佳琦会员社群中发布的直播预告、种草内容和动态消息,参与小助手的需求收集,并通过所有女生小程序进行直播预约。在李佳琦淘宝直播间完成购买后,再返回所有女生小程序将淘宝直播订单转换成积分,兑换更多“奖品”。 

不过,所有女生小程序中还没有上线直接的电商转化功能。 

美one方面则反馈,TB订单转换功能早在2021年就已经上线,一直在做宣传。今年6月份到9月份没有宣传,才会显得10月份宣传力度大。 

罗永浩蜜蜂烈儿“齐聚”微信,部分已开播

事实上,李佳琦只是将外部订单导入微信主播之一。 

公开报道显示,罗永浩的交个朋友会员中心小程序自今年3月上线以来,便也一直标配订单转换服务。 

与李佳琦不同的是,交个朋友早期布局的的直播间矩阵集中抖音,因此前期导入的都是来自抖音直播间的订单。不过在双11入驻淘宝直播后,交个朋友便在服务说明中提示:“淘宝直播间订单换积分开发中,双11后开放历史订单转换。” 

交个朋友订单转换机制及私域分层社群 

由薇娅主播团队组成的蜜蜂惊喜社在小程序上的运营和产品逻辑与交个朋友类似,蜜蜂惊喜社小程序也一样拥有淘宝直播订单转换积分功能。 

蜜蜂惊喜社的淘宝订单转换服务 

一定程度上,在淘宝直播起家的烈儿宝贝几乎是在微信生态内布局“最深”的头部主播。用于粉丝服务的“烈儿星享”小程序也在通过淘宝订单转换积分将用户导入微信。不同的是,视频号烈儿宝藏局已经持续开播一个季度,开始了对导入用户的二次转化。 

烈儿宝贝在视频号开播 

不止淘宝直播和抖音,快手主播也在把订单和导入微信。 

快手主播辛巴扶持了大量徒弟主播,虽然直播阵地在快手,但辛选将用户运营放在了微信小程序“辛喜”上。2022年下半年,辛喜升级为兴趣社交种草平台,在会员积分、产品试用、直播预约的基础上,推出了圈子功能。而在这个平台中,用户可以绑定快手账号,直接将相关订单转换为会员积分。 

辛喜的订单转换服务 

快手另外一个头部主播瑜大公子的私域运营微信小程序“小Y星球”与所有女生小程序形态相差不大,同样配备了订单积分转换功能。值得关注的是,该小程序已经同时支持快手、抖音双平台的订单同步。 

瑜大公子的小程序支持快手、抖音双平台订单转换 

亿邦经过体验发现,虽然将外部订单导入微信沉淀用户的思路一致,但大部分主播设置in的兑换门槛还较高,积分如果不破千几乎没有选择余地,但李佳琦设置的门槛较低,哪怕没有成交,在小程序中坚持签到几天就能有收获,这样的运作策略能够更有效的起到拉新作用。 

“全网订单”流入微信,私域是存量还是增量?

“其实各机构对私域的转化期待没那么高,主要还是种草、测款、拓展新品类,为直播间做召回。”有小程序服务商如是说。在他指引下翻看一些主播小程序、社群工具会发现,其中部分已经有超过一年时间没有过更新。只是似乎布局微信,成了一个趋势标配。 

“不得不承认,尽管各平台都说有所谓的私域运营功能,但用户都在微信,这是改变不了的。”有MCN机构负责人指出,跟用户在哪商家就选择在哪做生意一样,用户的社交在哪主播也就会选择在哪里和用户社交。 

“主播们在各个平台都在做私域,抖音快手也有比如粉丝群、实时动态等,但触达数据还不太理想,甚至还不如导入微信私域的活跃度和直播召回转化率高。”有直播运营负责人如是说。 

只是,用户和订单数据都是平台的宝贵资源,跨平台应用真的可以如此“畅通无阻”? 

上述直播运营负责人表示,订单导入虽然是跨平台操作,但并不涉及数据的跨平台流通。“订单编号和淘宝账号是非常常规的信息,只要产生交易主播的数据库里就会有留存。所以小程序里的积分转换基本可以理解成是数据的在表格里的匹配,和平台没有关系。” 

“也有灰色地带。”有商家告诉亿邦动力,电商平台本身是有规定的,不允许将用户引导到其它渠道下单。“如果将淘宝用户交易数据沉淀到微信中,一旦转化很难说清楚是否存在跳单可能。不过淘宝是否追究,和微信的转化有没有真的做起来,以及主播和平台的其它合作协议都有关。” 

亿邦从多个直播机构处了解到,所谓“其它协议”和资源置换有关。目前,部分平台已经在引导主播将自己的私域流量变成平台的公域流量,而平台也会为此向直播提供一定的推广资源作为置换。这也是当下主播在跨平台经营上自由度越来越高的原因之一。 

但所谓资源置换并不“牢靠”。一位直播行业人士告诉亿邦动力,曾有头部主播以微信私域资源做作为和平台置换资源的筹码,但平台生态发展太快,当时谈好的的扶持在执行时的效果已经不如预期。 

主播对确定性的渴望不比商家差,而属于自己的用户是当下最大的确定性。 

“平台流量资源已经见顶,头部主播已经很难再在平台获取到成长性资源了。做私域沉淀用户,拉高用户价值至关重要。”上述行业人士补充道,“从私域产品形态上就能看出来头部主播对私域的重视程度了,大家都在加强技术团队,有些技术实力已经赶上中型互联网公司了。” 

目前,各大主播的微信私域正从基本的用户沉淀、直播召回工具逐渐升级为专业的用户运营平台,兼具社区、社交、种草、会员等功能,一定程度上已经可以辅助选品,解决直播间坑位少、销量波动大、库存风险高,以及无法同时满足用户和品牌双方需求等矛盾。 

“私域或许能让主播‘反客为主’。”有私域服务商表示,主播们的私域是自己的存量,但很可能是平台的增量,当大主播的“召回”变成了平台期待的新资源,或许主播和平台之间可以达到新的微妙平衡。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阅读全文>>

快速扩张

持续火热的烘焙赛道,近日再现大额融资,这次是不那么“新式”的烘焙“老兵”幸福西饼。

12月20日,幸福西饼对外披露已完成1亿元战略融资,老股东亚商资本领投,韵达旗下的福杉投资和春涧资本跟投。幸福西饼方表示,本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县镇乡村计划”的供应链布局和全链条数字化建设,未来还将启动上市计划。

快消君注意到,此次是幸福西饼的第五轮融资,上一次融资发生在3年前。2018年3月、7月,幸福西饼接连拿下B轮、B+轮两轮融资,金额分别高达3亿元和4亿元,创下烘焙零售行业单笔融资记录。而在更早之前的2017年也拿下了两轮融资,其中A轮融资金额达9600万。多轮大额融资背后,不乏美团龙珠、璀璨资本、网聚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

与今年备受资本热捧的新中式烘焙品牌不同的是,幸福西饼算是在烘焙赛道上“征战”已久。从2008年第一家线下门店在深圳开业,到如今进驻全国300多个城市,在头部阵营站稳脚跟,幸福西饼在13年间起起伏伏经历过多轮转型。

如今虽定位“互联网蛋糕”,但幸福西饼早前与好利来、仟吉西饼等品牌一样,走的是线下连锁店模式,主营面包、西饼、蛋糕等中西式糕点,以“新鲜制作”作为卖点。2008年首家店运营成功之后,分店就一家家开了起来,直到2012年,幸福西饼的门店数量扩张到了40多家,但始终没有走出深圳。

门店数量初具规模之后,高昂的房租和人工成本也随之而来,再加上区域和销售渠道比较单一,幸福西饼很快进入发展瓶颈。为破局,幸福西饼于2013年开始收缩实体店,借助O2O的风口转型做互联网蛋糕,通过自建中央工厂和配送半径为3公里的多点分布式卫星工厂,自建物流配送体系,线上则打通了美团、饿了么、淘宝、小程序、公众号等多个主流平台,重新搭建起了“线上下单+线下配送”的商业模式。

卫星工厂不似门店需要设立在人流大的商场或街区,幸福西饼也因此摆脱了高昂的房租和人力成本,开始轻装上阵,规模化扩张的序幕也由此拉开。尤其是2015年,“城市合伙人”的加盟制度放开之后,扩张步伐也随之加快。2017-2018两年间融资4轮,累计融资金额近8亿元,融资的频率之高、金额之大,也从侧面彰显了幸福西饼扩张的“野心”。

线上模式跑通之后,爱“折腾”的幸福西饼又开始谋变。2019年,眼看线上流量红利将尽,部分消费者开始回归线下消费场景,幸福西饼又杀回线下市场,重新做“新零售门店”。与线上商城主打蛋糕不同,幸福西饼的新零售门店主打面包、糕点和饮品,且坚持自营,在产品和运营模式上打差异牌,与线上形成互补。截至目前,幸福西饼已在深圳、广州、成都、长沙等多个一二线城市布局了超250家新零售门店。


继续下沉

从线下到线上,又从线上到线下,十三年间虽起起伏伏,但幸福西饼也算跑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公开资料显示,幸福西饼2018年已实现日均客单量4万单,拿下12亿元的年销售额。

截至目前,线上覆盖超300座城市,线下门店超250家,线上私域用户超2200万。

目前,我国烘焙食品市场规模和增长速度依然持续向上,欧睿国际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烘焙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358亿元,预计到2024年有望突破3800亿元,未来五年将维持在7%左右的增长速度。

显然,幸福西饼进一步拓展市场的空间还在,但如今的烘焙市场随着资本和商家的不断涌入,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2021年,当墨茉点心局、虎头局等新式烘焙品牌频繁获得融资、加速扩张的同时,东海堂、宜多芝等一批老品牌也因经营不善宣布退场,可谓“有人星夜赴考场,有人辞官归故里”。

面对前有老牌对手、后有新式追兵的市场境遇,幸福西饼的一大应对策略就是深入下沉市场。主打高性价比是其产品策略之一,快消君注意到,一个2磅左右的水果生日蛋糕在幸福西饼的平台上售价188元,减免优惠之后只需158元,而同样重量的水果蛋糕在仟吉西饼卖238元,元祖食品需要258元。

在对价格较为敏感的下沉市场,看起来,高性价比的幸福西饼确实更有市场。与墨茉点心局等新中式烘焙品牌门店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不同的是,幸福西饼的市场触角早已进入三线城市。据创始人袁火洪介绍,在幸福西饼已进驻的多个城市中,三线及以上地级城市覆盖率达到80%以上,其中包括拉萨、乌鲁木齐、佳木斯等边远地区。

不过,从此次融资的用途来看,三线城市显然不是幸福西饼下沉的尽头。袁火洪在接受36氪采访时提到了“县镇乡村计划”,即从2021年开始,幸福西饼计划以地级市为总枢纽、以区县为总端口来推进新一轮的扩张,计划到2024 年,业务覆盖全国2000个以上县级城市。

向县城乡村下沉,幸福西饼雄心满满,但其合伙人的加盟模式能否在县级城市跑通让不少业内人士生疑。毕竟,幸福西饼的加盟成本并不低,加盟商们前期投入少则几十万,多则几百万,如何做好品牌方与加盟商之间的利益平衡,避免陷入“割韭菜”争议,是该公司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事实上,早在2018年极速扩张的时候,幸福西饼就被曝出不少城市加盟商亏损严重,更有临沂、衡水等三线城市的加盟商因原料成本过高引发不满自揭内幕,让品牌陷入口碑危机,扩张进度也随之放缓。

那么,在三线城市都嫌高的成本,在县级城市又有多少加盟商能够承受?

另外,从咖啡和新式茶饮在下沉市场扩张受阻的情况来看,小镇青年似乎也不是那么好“收割”。说到底,烘焙跟咖啡、新式茶饮一样,并不是县城消费者的刚需,短期之内恐怕也不容易赢得他们欢心。

阅读全文>>

怎么才能算是「理想」的私域?

私域具体能提供多少「价值」,如何衡量价值?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找到了拥有超过 16000 个企业微信社群,近 5000 家门店,平均每个门店组建的社群人数近 1000 人私域流量池的百果园。

以今年初至今百果园的私域新动作 —— 从个人微信运营体系迁移至企业微信运营体系为例,他们做了两件事:

1、导流。通过门店引导、手动加好友等方式,截止到8月,他们已有企微社群用户 410 余万人

2、运营。流量进群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月消费拉升 7 倍:本来一个月消费 50 块,进群后一个月消费 350 块。

图源:百果园

对 410 余万的私域流量进行各个维度复盘之后,百果园已探索出一套「成熟」的方法论,并且仍然在进化。 

今天这一篇是对百果园私域的全面拆解解读:

在战术上 ,从管理部署到运营细节、0到100的各个关键节点、从私域需要什么人到需要什么能力、成本核算与收益... 

在战略上 ,对中高层管理者而言,企业构建私域的价值是什么?如果搭建私域仅仅是为了赚点小钱,它不可能会成为生存无忧的大企业的战略核心。 

换句话讲,一个理想的私域,究竟会对企业的产品、品牌、渠道、公关、供应链等等带来怎样的影响? 

为了挖透百果园,我们请来了 百果科技技术研发总监、优鲜互联总经理姚杨 (注:优鲜互联是百果园旗下子公司),并跟他进行了接近 4 小时的对话,最后实录出来接近 6 万字,后续再花费了近一周的时间浓缩为这篇文章。 

我们从两个角度出发让大家更清晰、更快速地 Get 到百果园的方法论: 

Part 1 我们总结的关于百果园的可复用私域方法论 

Part 2 我们与百果园姚杨老师的对话,是关于私域行业、私域数字化的个人见解 

从企业到行业,从战略到战术,从数据低潮到增长,完成全面的拆解。 


01百果园的可复用私域方法论

打造真实的消费场景

消费场景是什么?

零售业的发展总是围绕着「人、货、场」,而其中的「场」,往往被认为是交易场所,但它们距离真实消费场景,仍有距离。

例如,闲来无事去超市逛逛,如果没有明确需求,即便超市准备了几万个 SKU 也不一定能起到作用。

场景只是场景,场景里没有需求,就代表没有消费。

隐藏着决策动机的场景才是真实的消费场景,消费场景非「真实」,获客就是碰运气。

用户表面是在消费场景里晃悠,实际上他们在寻找/等待一个真正能够让自己消费的场景,他们需要被引导,或者说:给消费者一个合理掏钱的理由。

百果园是怎么打造真实场景的?举 2 个例子:

① 门店场景

关于百果园为什么可以做好私域,在旁观者看来,依靠近 5000 家线下社区门店的庞大触点就足够,这诚然是其他水果品牌无法比拟的优势,然而百果园近 5000 家线下门店,410 余万社群用户,这意味着每家店起码为自身经营的社群导流近 1000 个用户,作为门店,他们的流量来源固然是线下,这里首先涉及的第一个真实的消费场景、决策场景是:如何让用户到店(场景)里?

先来做个小调查:在你每天上下班的必经之路上开了一家新店,第多少次经过你会发现?第多少次经过你会感兴趣?第多少次经过你会独自进去?很难得出答案,基于三个原因:手机党、社恐(陌生区域)、习惯性线上购买。

已有门店,但要打破僵局,百果园的做法是——在新店装修期间,在门外摆一个小桌子送水果、品牌周边(如百果园水果刀),哪怕是一瓶矿泉水,既然你没有注意我,那我自己送上门,你只需要选择接受与否。而获取这些产品的条件就是:进群。

到了开店的时候,店长会提前在群里提醒开店日期,并发布活动吸引大家关注,一直到开店期间,持续在群里发布讯息,为用户创造购买理由。这跟我们现在提前做好「蓄水池」是一个道理。百果园数据显示,提前「蓄水」私域的门店销售额增长明显快于没有私域的门店的增长,甚至能够缩减投资回报周期。

② 直播场景

首先需要说明,我们认为,用户可以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是非常想消费的人,另一部分是没有需求的人,在这二者中间有一堵墙,而骑在墙上的这些用户则是第三部分人——可买可不买的人。如果能让这部分人从墙上下来(被转移为消费用户),增量就有了。

百果园直播充当的就是「把人从墙上拉下来」的作用。直播作为线上各种形态下的电商,是最能引发冲动消费的动作——不断产生决策场景,且有氛围感。这也是门店及其导购的意义所在,门店装修陈列的氛围美感与导购的游说,能够让用户加快决策落实。

在直播间里,主播的话语引导决策产生、直播间打造氛围,能把墙上的人扯下,更重要的一点就在于直播的「实时」,一在于实时进行的紧迫感,催促用户决策进行;二在于实时互动,除了主播,直播间还存在粉丝,他们的发言、立场和观点,往往也是在帮助企业去把这些墙上的人拉住,氛围感本身,也是营造从众效应。(具体可参考喜茶门前的排队队伍)在百果园,直播是每个门店必备的营销动作。

所以,满足「真实的消费场景」需要哪些条件?

①送上门

②创造购买理由

③不断生产决策场景

④打造氛围感

图源:百果园,一些店内的场景布置

百果园私域处处都是「真实的消费场景」,例如群聊中的接龙/秒杀环节:店长通常会在群里主动发起新品优惠接龙购买活动(数量有限),参与接龙的人实时营造氛围感,刺激用户需求。 

比如说榴莲促销,店长会把每个榴莲的重量、价格、图片发在群里,让大家接龙,而我作为一个百果园的用户,看着接龙队伍越来越长榴莲越来越少心情越来越着急,本来没有购买需求的我也总在最后一刻参上一脚,然后心里暗爽地看着晚来的人在群里哭唧唧求加单。等到第二天接龙再次来临,昨天想买而没买到的人就会毫不犹豫下单。

百果园基于微信生态构建用户会员管理体系,店员利用优惠券,一元购、积分换物等福利引导用户注册会员并加入社群,成功融入三公里生活圈;同时拼团活动是她的裂变法宝,百果园每个门店有 2-3 个社群,一个社群是 400-500 人,通过上万个群,覆盖了数百万会员,这就构建了社群用户的基础。

有些同学可能会想:为什么用户不愿意加微信?为什么加了微信就静默?为什么群不活跃?为什么转化率不高?是用户不爱打字?是用户不看手机?还是用户太忙?

「真实的消费场景」的产生,无非是因为消费者更懒了。你应该也有相似的经历,但凡需要思考的点多一点,如果非必要,都可能会放弃;但凡路径稍长一点,都有可能造成跳失。

这也是为什么博主们总是能够收割粉丝红利的原因:将经验直接喂到用户嘴里,甚至有可能还帮用户做好决策,消费者需要做的只是付款。

塑造「真实」最好还能加点让氛围更紧迫一点,例如,某品牌请一帮人来排队。

营销学经典《定位》提到,「品牌越来越多,必须有一个清晰的定位来抢占用户心智」,但现在的情况是,不只清晰的定位,作为卖方,我们还需要把「定位」推在用户眼前(这也是私域最大的价值),让用户缩短决策时间与范围,让他们真真实实地站在决策的中心,而非在「伪」消费场景中徘徊静默。

所以这里不仅仅是私域了,在处理所有营销场景时,请先问一句:这消费场景到底是真是假?

当然,不管是门店社群还是直播,百果园都赋能门店店长进行管理,顾客关系的维护、业务的跟进、履约等等统统都由门店店长进行维护,毕竟最懂用户的人往往是用户自己或是——在他身边的人。

问题又来了,我知道什么是真实的消费场景,我也知道该如何打造真实的消费场景,但问题是,在决策场景之中,怎么让用户产生决策的理由?

极致的需求洞察

真实消费场景的打造相当于一个引流的过程,即用户进入私域的过程,然而这距离我们受到顾客青睐还有很长的路:解决了流量,怎么触达?

当我在百度输入「有了流量下一步做什么?」,热心网友的回答让我的笑容凝固:「下一步就是想办法促进成交呀!」

流量、用户→ ?→成交、流量

怎么成交?1v1 私聊?相信不少同学都做过,成效如何?1v1 私聊如果基于与用户关系好,那可以,如果关系一般,对用户而言是 1v1 骚扰。

不急,我们先来看看百果园做了什么。这是来自官方的表述:

① 观察消费者消费习惯,在产品包装、份数大小等细节上进行了人性化的改进,并推出试吃果品、小份果品、组合果品等销售形式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

② 关联和打通相关数据,建立客户画像,用以支撑营销决策,为消费者提供更为个性化、更加贴心的服务。

从字面上理解,百果园做的是用户画像的分析,完成以 「产品」为核心到「客户体验」为核心的转变。

然而,如若百果园只做了这些「表面功夫」,那么他们得知的信息应该是:用户A喜欢购买价格较高的某品种的苹果,而从来不购买柠檬,可以判断他对价格不敏感,应优先给他推送新品种苹果的产品信息,而非促销信息。

假设有一天这名用户突然买了某种实惠雪梨,那么这个画像面临下岗。

数字化时代,这类但凡每年付个几千块买个 SaaS 都能解决的问题,为什么就没有第二家“百果园”产生?

因此这并不是简单的「画像」,百果园解决的是:这名用户为什么喜欢这款苹果?也即——用户出于什么「需求」购买?

是因为口感更脆,或是不爱削皮而这款皮薄,还是单纯喜欢「甜」而不喜欢柠檬的「酸」?这些特别具象化的用户对口感、体验、味道等等的偏好,难以被常规的大数据所识。

而百果园针对每一种水果本身正逐步利用人工智能布局架构化数据,例如:甜和脆的「量级」是多少,是 7 分、8 分、还是 9 分?销量/售价的函数关系如何?和其他品种的数据对比,用户对甜和脆的偏好度有多高?

回到用户与苹果的问题,假设用户购买的雪梨与这款苹果的数据相似,都是「偏甜、爽口、水分多」,通过精准的用户数据分析:下一次给TA推荐莲雾,购买概率也会相当高,因为莲雾偏甜、爽口且水分多。

数据维度更广更深,颗粒度更细,也就意味着得出的用户洞察越细致,越接近用户的消费需求。这当中所产生的营销有效性每提升 1%,都将产生直接的营收增长——用户「为什么不」与为什么「可」的理由你都知道了。

图源:百果园

在属性标签、行为标签已成常规操作的情况下,洞察用户需求是破局之举。

这是不是算一种内卷?

未必。百果园「利用人工智能建立了架构化数据」并不适合大部分企业,毕竟他们的前提是需要较大资金投入来构造自己的 IT 系统以及外购技术服务,就算是王健林,也要先设个小目标。

我们应该关注的是 运营的精细化。

用转化过程中的运营场景话术举个例子,一个简单的需求洞察过程:

话术①:当我们知道用户喜欢吃榴莲:「要不要买榴莲?」

话术②:当我们知道用户喜欢吃榴莲并爱瞎聊:「今天好热啊,要不要买榴莲?」

话术③:当我们知道用户喜欢吃榴莲并爱瞎聊还怕热:「今天好热啊,把榴莲冰一冰再吃像吃雪糕一样!」

话术④:当我们知道用户喜欢吃榴莲并爱瞎聊还怕热,上次还买过某款猫山王:「今天好热啊,把榴莲冰一冰再吃像吃雪糕一样!你上次买的猫山王又到货了~」

话术⑤:当我们知道用户喜欢吃榴莲并爱瞎聊还怕热,上次还买过某款猫山王,她喜欢的原因是那款猫山王「甜」:「今天好热啊,把榴莲冰一冰再吃像吃雪糕一样!你上次买的猫山王又到货了,我尝过了,这次的更甜一些。」

话术⑥:当我们知道用户喜欢吃榴莲并爱瞎聊还怕热,上次还买过某款猫山王,她喜欢的原因是那款猫山王「甜」,而且都是在周五买:周一到周五只发朋友圈,周五晚对她说,「今天好热啊,把榴莲冰一冰再吃像吃雪糕一样!你上次买的猫山王又到货了,我尝过了,这次的更甜一些。今晚给你留了哦~」

精细化程度到话术④,其实是大多数企业的现状,借助企微即可完成。

此处引用了《千亿零售企业「私域运营方案」公开:这3个知识点值得抄!》中的企微画像参考图。

这里不得不提到乔布斯的一句话——「我们站在了人文与科技的交叉口」,人文代表需求,科技代表能力,任何一个市场成立的前提都需要需求与能力匹配。 

而当下无论数据、技术(能力)亦或是人才,壁垒差距并不大。 

工具可以买,人才可以找,真正的垄断并不存在。 

然而在私域的场景中,需求侧的力量应当更大。简单而言,大家都彼此彼此的情况下,差异化其实就源于业务,源于需求。 

那么,为什么是百果园跑出来了?

把运营精细化到极致,0距离直接面对用户的需求,百果园不过做好了这一点。 

所以,抛开那些营销黑话,或是天花乱坠的分析,先回答上这两个问题: 

① 作为运营者,我们看到多少需求?

② 作为运营者,我们能满足到多少「需求」?

我们一直提倡做复盘方案,为了什么?身为打工人 同样为优化需求及业务,不断精细化运营过程,最后达到「一击即中用户的心」。 

答应我:解决了流量,也要解决运营。 

有了流量之后一定要玩起来,不然对系统而言只是负担。 

「分布式」企业文化

将百果园的成功归功于真实的消费场景和极致的消费洞察,显然是不够的,没有一家企业可以摆脱「文化」存活 , 除非我现在就不想写了 。

在对百果园进行了沉浸式的挖掘之后,得出一个结论:有生命力的企业文化,一定是分布式的。

百度解释:「分布式,即系统由若干个独立的功能节点组成,并且依靠网络连接。」可以简单理解为树状图模式,主干+若干分支,主干分支互为支撑。

这棵拥有 410 余万私域用户的大树,分支不多——管理、利益,两个大杈。

从前我们一直落点到运营的细微之处,然而从这个小点抽出来之后,却发现让操盘者窒息的是高层对于「操盘」这件事的不理解以及无法看清那些细微之处背后的真章。

例如,老板可能并没意识到当下的线上趋势已经往私域方向靠拢,需要增加的私域份额也许还在公域耗着,也许是在别的渠道上耗着,如开发 App 等等,然而对于消费者而言,拥有社交属性的小程序来得更直接。

但当我们接触企业越多,发现更大的问题其实是——老板看清了趋势,但在管理上的窟窿大到女娲都补不来,如组织架构、管理闭环、价值挖掘等等管理能力并没有通透,导致私域最终无法真正落地。

我们曾接触过一个典型案例:公司营销部门背着私域 KPI,但是企业微信用户数却挂在另一个部门,营销部门想,这不相当于为别人做了嫁衣?

在利益及行动不一致的情况下,又如何互相赋能?

互相制衡还差不多。

于是,百果园采用了平台+合伙人模式为例:让店长成为投资主体并负责店面经营,最大程度的激发店长积极性,这是属于百果园特有的特许加盟模式,同时规避了直营和传统加盟模式的弊端。

细化下去,你会发现百果园是「刚柔并济」。

「刚」在群发型任务,必须让员工执行群发任务(即公司政策任务)而这背后会统计数据,进行严格把控,以驱动员工执行公司策略(这一点下面展开);

「柔」在鼓励店长发挥经营活性,比如,今天百果园内部组织分享了小程序直播怎么做、为什么要做等等,把企业内部做得好的案例分享出来,鼓励大家尝试,然后再次「收集案例→分享」形成良性循环。

比如,百果园直播在初期也经过了多次摸索试错,例如试过由总部直播,由总部总控直播的节奏,效果不明显;也试过打造某公司高层的 IP,效果一般,因为高层不是明星,于用户而言并不属于「the one」,这个人,可有可无。

最后发现某店店长直播的时候,弹个小吉他,数据竟然比公司高层还要高个好几倍。这是个意外惊喜!

公司开始鼓励门店自己直播,一是基于门店店员是对于门店区域的用户而言,是独特的;二是,熟悉感、信任感,而且在线上下单还能被迅速履约,信任感加倍。

又比如,百果园的社群经营,同样是门店操刀。而且用户真正在跟品牌互动的群,都以门店为主,同样采取分布式运营的结构。

让加盟商成为利益共同体,在努力工作的同时享受相应的利润回报,很难不成。

你可以发现,每个百果园门店的社群、直播、促销、进货方式虽有大体相同,却又有各自特色。在总部与自身利益共同体的情况下,各自精彩。

在这里也建议,要想私域经营好,开始之初就需厘清实际私域经营者是谁、实际私域经营者与总部的利益结构,不管是 KPI 亦或是激励,利益挂钩之后,激励兑换之后,立场才能真正一致。私域才能真正顺起来。

百果园内部人员表示,「外购 IT VS 自建 IT」的难题无法绕开。

外购 IT 也即外采的软件,而软件乙方想要赚钱提供的 90% 都是通用需求,而非定制化需求,否则无法盈利(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证实,亏得要命),反过来思考——通用需求意味着,只能跟所有企业一样,无法定制与自身完全契合的工具,无法拥有「壁垒」。

还存在另一种情况,最初采购 IT 时线上线下负责部门不同,采购系统不同,最后发现无法打通,例如 A 系统无法用 Excel,B 系统只能用 Excel,那他们用什么语言沟通呢?白忙活。

百果园接近 600 人的 IT 团队,如果有足够的预算,固然二者兼具。此前百果园也面临社群用户迁移企业微信的「壮举」,幸运的是进程快见效快,在运营精细化和数字化的帮助下,短短 6 个月完成 400 多万用户的转移,新客月消费拉升 7 倍。

但对于无法「外购+自建」的小商家而言呢?姚杨老师建议:

① 私域里最基本的两件套不能少:企业微信(企业微信是私域的具体软件表现)、小程序(交付能力);

② 最好从私域搭建之初就落实会员数字化,把用户 ID 和各个系统打通,后续的运营精细化才能如期,也即前端、中台、后端及三方能力(企业微信等技术工具)也应从开始就考虑,而非中途下车加油。

图源:百果园 百果园私域系统架构图

7000 字可复用私域方法论到此为止,用一段话、一张图总结: 

在私域运营当中,对内需要梳理厘清实际私域运营人与总部之间的关系(管理配置)、利益结构,同时以 IT 为底层,打好私域数字化底层,保证后续步伐一致;对外,在与用户「交手」之初就必须打造「池」内环境,真实的消费场景是流量第一步,而运营精细化则为高质量私域用户服务。 

这一部分,完全就是一张扫除私域运营中的迷惑的地图。而下面的 Part 2,是百果园私域的成长历程和做私域的关键,这一部分会更加细致,细节到——哪些节点产生增长。


02对话姚杨,关于私域成长、私域数字化

百果园私域成长历程

零一裂变:百果园在做私域的过程中,最关键和印象最深的一些决策是什么?

百果科技 姚杨:第一,自建 IT 团队。当时是 15、16 年的时候,自建 IT 对于零售行业来说是很大的投入,需要很大的魄力,但这为了未来我们做自研数字化体系打下了一个很坚实的基础,如果当时还是以外购 IT 为主,做不到现在这么坚实;

第二,all in 小程序。小程序把需求跟交易、货架放在一起了。社交代表需求,货架代表交易能力,原来是什么?原来是我在聊天软件中聊出了需求,然后我想去做对应的事情,如打个车、买东西,我就得跳到对应的 App 里,而小程序则满足了消费者跟品牌的连接,路径短了,基于社交逻辑建立信任的这个点,小程序还能在群聊、私聊运用,这是最大的价值。

目前百果园是做了 App 跟微信小程序,微信小程序还是稍微迟一些才上的,虽然我们17年就在尝试,但真正 all in 小程序是在 2019 年。一开始我们还是对自己的 App 有挺强执念的,所以转变相对慢。

第三,all in 企业微信。其实我们只用了五六个月的时间的尝试,我们就大力度的决定要把整个营销阵地要往企业微信中转。

百果园这两年开始以私域为营销核心阵地,所以在私域的一些配置上是会越来越全的。

零一裂变:为什么决定 all in 企业微信?

百果科技 姚杨:2020 年底我们开始用企业微信,在三、四月份的时候我们在拉新,当时还没有看到结果。因为我们当时目标还是在南京的某个小片区做拉新,四、五月份,我们就看到相关用户已经开始出现了,新客进群的和没进群的差异非常明显,消费金额明显的提高了。我们只牺牲了个位数的毛利拉升了单店 GMV 10 倍的 ROI,这还是还没有完全转移到企业微信之前。

第一次的数据分析是进群的新客和不进群的新客,单月销费金额差了 7 倍,这就给我们内部高管和加盟商建立了信心,那在这个信心之上,最后就确定企业微信是今年的主要的营销阵地。所以我们今年很多的活动投放都会兼顾到私域里。

目前有 60-70% 的门店是认同这个事儿(企微私域)的,但是现在能把它玩转的只有 10-20% 的门店。所以我们现在在做的事是什呢?就是复制优秀店在群中的玩法给到其他的店,这是我们现在在聚焦的方向。

零一裂变:“玩转、玩得好”,在你们这里的这个好的程度是什么?

百果科技 姚杨:单店销售额直接翻 3 倍。另外有一个过程指标,群活跃度,也就是群里的聊天的情况,关于群活跃度我们有一个正向相关的逻辑:

①、群活跃度越高,GMV 拉升越高;

②、群渗透率,以本来没有群之前在这家店买过的用户数作为分母(也即店活跃用户数作为分母),进群的用户数作为分子,算出来就是群渗透率。群渗透率越高, GMV 拉升也越高。

企业怎么样去把私域这笔账能够算好,那么再结合商业模型的业态以及出单的成本,这里边你会给到哪些思考和建议?

零一裂变:您提到在 App 和小程序做取舍的时候,但我看你们目前应该还是以 App 作为主要阵地吧?

百果科技 姚杨:目前百果园小程序产生的月 GMV 和 App 的 GMV,总体占 20% 左右,App 跟小程序各占一半。

我们原来的 App 战略导致了小程序功能跟 App 功能是有差异的,App 的功能会更全。现在我们会慢慢的把小程序的功能拉齐,甚至小程序未来可能会是优先上新功能的地方。

零一裂变:当时你们在做关于企业微信的各种测试的过程中,主要发现了哪些变量才让你们快速 all in 到企业微信上面?

百果科技 姚杨:主要是新客的客单价的提升。其实我们分析的时候不只是分析新客,所有的客户分层都做了分析。分析核心是,看不同层次、不同消费量的用户在整个私域、在群中和非群中的消费表现。

具体表现在于,比如说,客单。我们统计周期购买频次、客单购买频次、总消费额(当然,这些都是带了毛利去算的)这几个核心指标都是呈上升趋势,然后又继续测试了两、三个月,就更加坚定了信心,因为小数据量不一定是对的嘛。因此,从开始测到稳定,其实花了五个月的时间。

私域数字化的关键

零一裂变:做企业微信脱离不了私域的数字化,基于此,构建好私域数字化应该具备哪些能力?构建这些能力之后,会员的数字化能力在整个私域中所担当的价值是怎么样的?

百果科技 姚杨:首先不管私域与否,但凡一个企业的商业逻辑是要基于复购、LTV 盈利,而不是基于单次售卖赚钱的商业逻辑,就一定要做会员数字化。

比如说汽车,这类品牌肯定希望你对品牌忠诚,但说白了,他们只卖你一辆车基本上也赚钱,这种是单商品逻辑,单商品逻辑不一定要考虑复购。

比如说水果,因为开一个店是很重的一个成本,那我们肯定是希望能让一个顾客的生命周期长,长期在企业中消费,去提供价值。那这种的话,就需要会员做长周期服务。业态决定了企业是否要做会员数字化。而会员数字化的核心,是基于企业对于会员的吸引力。表现在商品力和服务力的差异,最后转变成会员的忠诚及信任。

不是说谁应该玩私域就玩私域,玩会员数字化,只要业务、业态具备这类先决条件就应该去做。

接着说私域里面要具备哪些能力。

第一,要具备这个交付能力。所谓交付能力就是交易和交互(服务),假设你是一个卖商品的,那在私域中需要能够承载交易的载体,比如说小程序。如果你是做服务的,那在私域中,你至少要有预约功能。

第二,会员精细化能力。一定要有会员精细化、信息化的能力,运营能力也是一种系统能力,运营能力表现在什么呢?例如,以不同的维度来去区分自己的用户,不管是以会员生命周期的维度,新客几次消费、享受过什么服务等等。

举个例子,孩子王的会员属性十分强,而且他们的会员 LTV 是固定的。因为当孩子长大了之后,就会脱离孩子王,不再需要孩子王所提供的那些婴幼儿产品和服务了,也就是说,孩子王需要在每一个用户还在其生命周期内的时候,尽量去挖掘用户价值潜力,这是按用户的成长路径来划分的。

包括如果企业有分商品维度,那商品跟会员就存在一个会员偏好维度,在运营上就必须具备这样的精细化的思维。

最后是群分和触达的能力,具体体现在标签的逻辑,不管他是不是用标签实现的,他也可以用目录,就类似于操作系统文件夹的这种概念也可以,但他要能群分会员,分完之后,他又能按照不同的会员来去触达,然后触发完之后他要按不同的会员来去分析,就是这是系统上要具备的能力。

零一裂变:百果园做私域数字化过程中比较关键的节点、经验?

百果科技 姚杨:首先是要做会员。

第一,尽快引入会员。以百果园为例。百果园是一个水果店,但好在我们很早就开始推充值,而推充值本身给用户就建立一个印象:百果园跟普通的水果店不太一样。

对比夫妻水果店,此前,如果夫妻店要求你办个会员充值,会觉得很突兀。因为这个行业,没有这种先例,可能健身、美发这些需要会员,但买水果为什么需要会员?所以,如果我们在开始的时候是一家没有会员概念的企业,尤其对于水果这种低客单、日常的零售行业,突然做会员其实会比较突兀。用户对于品牌会员这个设计的认知建立,虽然可以循序渐进做品牌引导,但就需要持续比较长的时间去做引导。

第二,品牌最好把自己升级成新品牌、年轻化品牌。尤其是门店装修、陈列、线上品牌文案等等,年轻化品牌要做会员其实很“合理”,这是很奇怪的一个点,但是它的确是符合用户预期的。

就比如说,大家去喜茶,喜茶要求小程序下单,你会觉得很正常,因为它是新品牌,所有的形式包括支付都是新的,所以他要求用户,用户也同意。所以自然而然的,在线上下单的时候就已经注册了数字会员。

总结来说就是,如果要做私域数字化第一步是“会员合理化”,首先就是让用户对你做数字化会员的预期合理,提供用户需要的会员服务和权益,否则他会有抵触情绪。

其次是 IT。百果园做会员数字化中间其实经历过传统企业数字化的一个困扰,就是 IT 系统,传统企业原来用的都是不具备高并发性的 ERP(一般就是外购),这时候常常会遇到 2 个问题:

比如,会员权益并没有线上线下打通、线上下一体化。如果用户充了值,在门店充的值,却不能在线上用,这不合理,所以会员信息要打通;又比如商品库存没打通,用户买的货,如果是从门店发的,那门店的库存就得跟电商库存打通,不打通可能会超卖,门店已经没这个货了,但是线上还能下单,这时候就会引起反感。

但会员打通/库存打通,就意味着对于 ERP 会产生请求压力,如果 ERP 不具备高并发性,甚至可能都不敢每周推广,因为一推可能 ERP 就崩溃了,所以,做会员对 IT 系统是有挑战的,就在尤其是会员、ERP 库存上。

只有把这类系统的瓶颈解决之后,会员权益线上线下一体化之后,才能说是初步完成了会员数字化。

但是要把它这个真正的做出味道来还有一个点,数字化运营。这个就是整个企业的 pdca (plan/do/check/act)的过程,就是自己要不断的去设一些问题,假设一些东西,然后来去把自己的引导去做得更精准一些。

以百果园的「会员四次」为例。

这是从游戏行业发现的一个经验,游戏行业会在你前面几次操功能的时候,会有一个很细的引导,再往之后就没有引导了。同样的,在前面几次你做任务的时候,会有很明显的激励逻辑,不管音效、画面、积奖励,前期都会做一些区别于已有稳定用户的习惯培养。消费也一样,消费的习惯其实也就是我们培养用户对于企业了解的过程,况且用户对于品牌的认识也并不是一次两次能建立起来的。

「会员四次」是百果园在分析历史数据分析出来一个拐点,怎么分析?

看自己用户流失,用户流失跟用户下单频次的关系,可以形成一个 x、y 轴坐标,x 轴是用户历史下单数量,y 轴是留存率(留存率可能每个企业不一样,比如说月留存、日留存、周留存,会跟企业业态的不一样而不同)

设计出来之后就会发现一个拐点,拐点就是在多少次之后这个流失率就不会那么高了:假设买一次的时候流失率 80%,买第二次的时候用户流失率相对低一些,60%,然后可能到某一次之后突然有个拐点,这个流失率就降下来了,30%...以此类推。

这就是用户对于品牌认知所需的次数,有了次数之后,企业可以围绕着这个次数来去做营销。

比如,百果园是四次,那么我们就把这四次划分为四个阶段,那么我们就要分析,用户产生四次频次背后的消费逻辑是怎么样的?就需要我们通过数据分析,做匹配的运营,拐点出现之后我们要不断的去尝试,以两个假设的点(① 怎么切分用户?② 怎么营销?)不断匹配运营逻辑,不断在自己会员身上做的实验:

新客怎么玩好,老客怎么玩好、某商品的偏好者怎么玩更好?把这些体系建立起来之后,就是会员数字化营销的一套完整体系了。

零一裂变:私域跟私域数字化,您认为这里面会有差别吗?

百果科技 姚杨:我觉得私域和私域数字化,是相关联概念。

私域尤其是以公众号、社群、私聊为代表的核心通道,私域强就强在「精细化」,也就说我不需要面对 1000 万用户用同样的策略。如果你用同样的策略对待所有用户,营销成本高而转化很低。例如,用户很不喜欢吃榴莲,你企业却非要给他推榴莲,对于那些错误营销的用户而言,这完全就是劝退。

精细化是数字营销能做到的,精细化的前提一定是数字化。所以我个人觉得,私域、私域数字化、精准营销,其实是相关联的概念,只做私域,不做数字化,不做精准营销,那就没必要了。

零一裂变:私域数字化能力维度,可以展开讲讲吗?

百果科技 姚杨:私域数字化会随着 IT 供应商的深入而变化的。

但是截止到现在,大量的第三方做的功能还是比较浅。第一,他们只把企业微信的功能包装了一下,只是打通了整个产品的流量路径,什么意思?就是用户虽然能落到你的私域里了,但是他们还做不到精细化,他们可能把群、企业微信的群发接口调通了就给了企业,但这中间有很多管理过程要跟进,以及群发形式、群发标签等等这些事情都没做细,那又如何做私域?如何做到私域的核心(精细化运营用户)?那不就相当于只解决了流量,没解决运营,没解决触达。作用不大。这是现在大量的三方工具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但凡要做到会员数字化的时候,第三方尤其是 SaaS 化的第三方会比较难。因为很多中大型企业他不太愿意把会员扔到 SaaS 上。而且,每个企业的会员的精细化、细分的逻辑、统计的指标都不一样,不仅仅是 GMV、LTV,而是:下钻的逻辑是什么?「下钻」是一个数据分析的概念,但基于企业管理结构、管理诉求不相同,下钻逻辑就不一样了,这才是企业要真正面对的,而不仅仅是数据的问题。

最后的一点,也是重要的一点,也是我们刚刚提到的:很多公司不止是工具的问题,它还有运营、组织、战略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没解决,单靠一个工具也根本没办法完成。

零一在这里面,非常具有优势的一点就在于能帮企业解决运营问题。可以具体到某个阶段的某个具体问题,真真切切地把问题解决。尤其是很擅长流量侧的运营,零一当然也离不开工具,但是在运营阶段,帮助企业完成一个全周期的运营闭环,才是最落地、最有保障的。


03结语

百果园是全国规模最大的水果连锁企业,同时通过私域流量,转型成数字化新零售企业,它的很多做法在业内甚至全域成为典范,百果园成了一个“高瞻远瞩”的企业。但通过这次与姚杨的对话,通过对百果园的全面拆解后,才发现我们“误解”它了。

这个「传统企业转型成为领域引领者」的故事,同样是「十年功与一分钟」的故事:发现机会、入局、尝试、失败、复盘到增长,百果园也经历过无数次,更为此交过不少学费,他们做的不过是一次又一次的复盘和推倒重来。 

同样破除“误解”的还有——从前很多人说起百果园的时候必定绕不开它的数字化如何先进,然而一番对话之后才发现数字化的内核还是老生常谈的运营,而数据不过是运营的底层部分。 

那么,未来、或者就是看完这一句话之后: 

你要如何规划自己的私域之旅? 

阅读全文>>

欧莱雅与李佳琦、薇娅两位“大主播”的纠纷,是公域生意越来越难做的缩影,品牌纷纷意识到建立“自播”的重要性,是又一次“私域”觉醒。公域流量成本水涨船高,越来越多品牌调动员工、导购、代理商,挖掘公众号、小程序、微信社群、企业微信、朋友圈等私域资源,获取相对低廉的私域流量,不断将流量池做大。

如果说2020年是私域觉醒元年,2021年则堪称私域爆发大年。


2021年私域大爆发

私域发展已有多年历史,过去十几年间在海外兴起的DTC模式,就是私域的一种。如果看得更早一些,像山姆会员店这种以会员制起家的超市同样是私域玩家,创立于1983年山姆会员店重点服务付费会员,11月24日沃尔玛中国宣布,山姆会员商店宣布中国付费会员数已经超过400万,此前山姆会员店遭到了盒马鲜生、家乐福的联合投诉,足见其势能之猛。

不过,私域真正的爆发则是在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很多企业被迫将生意转到线上,而在加速在线化与数字化的进程中,私域流量成为首选项,一方面因为公域流量“竞价”存在竞价属性,成本水涨船高,对本就受疫情重创的商家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另一方面,经营私域可以调动导购等员工展开全员营销,这让很多人在疫情期间不至于失业。2020年有一定私域基础的商家日子相对好过,没有布局私域的则努力转型私域。

2021年,私域迎来了更大规模的爆发。一方面,更多品牌决定做私域甚至“私域优先”,以2021年风头正劲的新消费品牌为例,观潮研究院发布的《2021新消费品牌私域营销报告》显示,新消费品牌纷纷加码私域营销,微信私域渗透率整体已达80%,而在运营私域的工具选择方面,有约72%的新消费品牌使用有赞。另一方面,更多具备私域能力的平台崛起。2021年电商行业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去中心化”,简单地说不论是商家卖货还是用户购物,都不再只到少数个别平台。市场监管限制“二选一”让商品可以在不同平台销售,用户观看笔记、文章、视频、直播购物的习惯逐渐养成,于是我们看到了小红书、抖音、视频号、快手甚至知乎,都在加码电商。


于是我们看到了有赞等扎根私域经营的服务商的业绩增长。在有赞九周年生态大会上,有赞公布了独立后的有赞新零售的成绩单:截止2021年第三季度,超过6.3万家门店使用有赞产品,连锁门店商家交易额已超百亿。

对企业来说,“做不做私域”已不再是问题,“怎么做”才是。正因为此,我们看到年底的各类大会上,“私域”成为高频词,很多分享的都是“怎么做”的干货,比如刘润在年度演讲中说,互联网行业的反垄断,带来的机会就在于“流量生态的第三次打通。”互联互通后商家将迎来一波私域新红利;再比如有赞9周年大会上,有赞新零售推出新品牌扶持计划,发布数字化转型“10大观察”。

私域经营,企业纷纷上船,要准确到达目的地,离不开“灯塔”的指引。


那些私域经营的“灯塔”

熊猫不走是一家新锐烘焙品牌,在提供多样化蛋糕产品的同时,通过类似于“熊猫送货上门”这样的方式给为用户打造生日场景仪式感。

在人们的直观印象中,蛋糕特别是生日蛋糕,似乎是低频低复购的生意,毕竟一个人一年只过一次生日,做私域意义不大。不过,如果我们考虑到用户购买生日蛋糕的场景,可能会对此有新的看法:很多时候用户会给家人朋友购买生日蛋糕,还有些时候公司团建等场景也需要购买生日蛋糕。如果能够渗透到这些场景,就可以直接提高复购率。

如何做到?熊猫不走看到了私域的价值,其私域经营思路是让购买过蛋糕的用户持续复购,同时让用户在朋友圈自传播带来实际转化。由于熊猫不走专注于“营造仪式感”,因此其蛋糕被用户消费过程就成为具有自传播力的内容,用户往往会自发分享引发更多人好奇、兴趣与关注,基于此就可以在各类平台攫取私域流量。截至目前,熊猫不走基于有赞的私域服务能力,已从小红书、美团等公域渠道沉淀出300 万私域用户,复购用户占比 70%,年平均复购 3.7 次,过去1年营收超过 8 亿,其中私域营收占整体营收的 70%,如今其已进驻全国24座城市,在全国拥有用户超过1000万。

有赞发现,商家转型新零售、实现数字化升级时,呈现出“从个人消费延伸到家庭消费,提供全家桶式零售服务”、“构建会员体系从关注首购人群提升二购率入手”、“高质量内容和有温度的互动,是会员持续沟通和深度运营的核心”等趋势,这些在熊猫不走上均体现得十分明显,比如其将首购人群提升二购比例作为运营的关键目标,进而有效提升二购人群对于品牌的忠诚度和黏性。

文峰大世界则是总部位于南通的百货集团。2021年以来,文峰快速推进完成10万“导购转为销售员”,全员线上带货;通过有赞提供的企微助手、导购肋手等工具,快速开展社群运营;借助支付宝发起线下“五福”活动,成为支付宝小程序标杆案例。在一次营销中,其通过“线上买券线下核销”模式引流12w人到店,在品牌日活动时,15000 员工通过分享裂变、转发分销海报,3 天裂变了 85000 人。

很多商场百货在疫情期间关门歇业,复业后因为疫情反复则门可罗雀。百货线下场景具有无可替代的体验价值,不过在电商兴起后,效率低下、客流短缺等问题日益凸显,这些问题可通过数字化与在线化解决,现在看来私域似乎已成为百货复兴或者说生存的唯一解。基于大量的数字化实践有赞沉淀了一套百购行业私域解决方案:基于赋能合作商户和导购的升级,使商场组织和效率最大化,整合全渠道资源,从而真正实现新零售业务升级。 “打破柜台和柜台、商户和商户之间的壁垒,提升了整个商场的销售能力”“导购作为品牌零售商的大众代言人连接着成千上万的私域用户池。”这些趋势均在文峰大世界的私域探索上得到验证,文峰大世界也趟出来一条百货以私域经营为抓手实现新零售转型的路。

今年已经33岁的奥康皮鞋品牌家喻户晓,2010年奥康及时拥抱电商,随着鞋服在电商平台竞争白热化,奥康2019年开始积极转向新零售,酝酿从构建私域能力着手,用线上势能激活线下门店。2020年疫情期间奥康紧急上马小程序展开全域营销,后与有赞联手以私域为核心探索新零售,先是通过有赞小程序实现一区一店,有效地调动起区域公司的积极性;又运用有赞企微助手,将企业微信打通,和消费者形成有效链接,如今有赞小程序、企业微信和会员已形成其新零售“三驾马车”,数据显示奥康有赞微商城用户的复购率达到25%,企业微信粉丝数已经积累超过百万人。奥康的业绩得到提振,上半年实现营收15.22亿元,同比增长52.44%;净利润8269.93万元,同比增长349.56%。 

像奥康这样的有着多年发展历史的“老品牌”,现在的压力应该不小。一方面,品牌以及对应的营销、渠道、产品、组织等能力急需焕新。另一方面,类似于SheIN这样的快时尚以及新消费品牌来势汹汹,大有“乱拳打死老师傅”的阵势。因此,新零售与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奥康们的当务之急,在这一过程,不只是会发生渠道的变化,同时企业组织、产品研发、供应链、服务与品牌理念都会逐步完成蜕变。为了帮助传统鞋服企业正视私域带来的数字化价值,有赞还提出了鞋服行业新零售的四大关键指标:离店销售增量,会员消费力提升,门店同店比增长,导购提效和增收。。

而在农夫山泉、新希望乳业、德克士、上海家化佰草集、TCL、三只松鼠、babycare等私域经营领先玩家身上,都在做类似的事情:以私域经营为抓手,实现数字化转型、新零售升级,甚至倒逼组织升级、品牌焕新和产品创新,私域经营对它们来说,已不再只是流量层面的事,而是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


哪些行业更适合做私域?

眼下,公域是存量,竞争红海化,私域则是增量,是富矿。正因为此,后者成为当下热点。理论上每个行业都可以挖掘属于自己的私域红利,不过,很多企业摸索私域很长时间却不见成果,也反映出“做私域难”,原因也很容易理解:公域流量也就是自来水花钱即得,自然简单。私域流量则是打井,打井耗时耗力,如果没选对出水口可能会折腾。因此,商家做私域要选对方向、方法与工具,有赞发布的新品牌扶持计划“领航员计划”,从运营、系统、生态与拓客四大方面给予有赞生态体系内的100个新锐品牌以全面支持,为其量身打造私域运营方案并跟进落实,就是要解决相关问题。

而从“2021年私域运营最强企业”榜单来看,私域做得好的企业都有一些共同特征,值得行业借鉴:

首先是“重服务”行业,比如酒店和美业都是高度依赖人的服务型行业,“人”决定了体验,服务人员与顾客更有机会建立私域连接,基于此商家可以有更多私域营销的机会,比如美容美发从业者可以分享自己的“作品”,通过内容种草吸引用户到店与复购。

其次是强导购行业,也就是说传统线下零售场景中,离不开“导购”这一角色的行业,比如汽车、房产、美妆、家居、鞋服、家电等,用户在购买时会有各种问题需要导购解答的。与其对应的是零导购或者弱导购行业,比如可以无人零售的便利店。为什么强导购行业私域机会大?因为“导购”就是私域的关键枢纽,只不过其角色从线下导购转化成线上的销售员,通过朋友圈、直播等形式在线销售。

有赞发布的数据显示,导购在新零售业务体系中的价值进一步被放大。过去的三个季度,通过导购推广带来的成交达到43.9亿,其中头部导购的效应正在显现,有1372位导购线上推广业绩超过百万。江苏文峰集团更是通过新零售平台,在2021年通过导购直播1000场,培养出了销售额过千万的明星主播。

最后是会员制行业。2021年是会员制的春天,山姆会员店中国区会员数突破400万,盒马、家乐福等纷纷加码会员店;今年刚上市的孩子王、上半年业绩狂涨30%的屈臣氏都将会员制玩得行云流水。会员制本质就是针对会员用户提供专属服务,包括差异化服务,这正是私域可以发挥的能力,因为好的服务一定具有“私域”属性,用户经营也是私域“公域导流-私域成交-会员沉淀-用户经营”的最后一步。会员制爆发,既是私域爆发的结果,也会进一步促进私域的繁荣。


写在最后:

关于公域与私域的讨论已经持续很久了,现在行业的共识是:私域要做,但不能只做私域。

公域与私域的区别,行业内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公域流量是自来水,花钱购买所见即所得,但水价被平台方控制,往往会水涨船高。私域流量则是井水,商家自己打井出水很难,但一旦出水则终生用水免费。对于商家来说,做公域还是做私域不是一个二选一的问题。因为私域流量不是“无源之水”,商家要尽可能获取一切流量再将其“私域化”。对于品牌来说,只靠门店、社群、公号这样的存量私域流量是不够的,品牌要借助微盟等第三方服务商的营销与工具服务,四面八方聚拢流量,包括私域流量与公域流量,最终实现全域流量私有化,这也就是“公私合营”的趋势。

在后疫情时代,电商去中心化趋势更加明显,私域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对于商家来说,现在上车依然不晚。而要做好私域,除了要作为一把手工程高度重视外,更重要的是找对“出水口”,再持之以恒地打井直至出水,这一过程,工具、方法与团队将起到关键作用,解决这些问题正是有赞们未来的机会所在。



阅读全文>>

“私域不等于腾讯,是一种品牌经营状态,品牌商家对于渠道有更强的控制力,它更多代表着品牌自控、自营、自主管理的生意模式”,腾讯智慧零售商务副总裁范奕瑾近日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

  2020以来,私域流量竞争升级,一方面在于电商平台为代表的公域流量已饱和,成本高企,另一方面则是小程序的爆发式增长让这一赛道变得拥挤。2020年,微信小程序交易额同比增长超100%,商家自营小程序GMV同比增长高达255%。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8月,月活TOP500的APP中,已经有252个布局了小程序,小程序正在成为APP突破流量瓶颈的重要支撑。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涌入小程序,私域流量的玩法将如何升级?

  打造10GMV破百亿小程序

  在业内人士看来,字节跳动(抖音、头条)、阿里巴巴、百度、新浪微博等主流互联网平台,都是以公域流量为主,私域场景为辅,腾讯则主打私域流量。目前除了腾讯微信小程序、QQ小程序外,支付宝小程序、百度智能小程序、今日头条小程序、抖音小程序均已完成布局,但微信仍是市场头号玩家,私域流量绝大部分是微信流量。

  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8月,微信小程序在微信月活用户中的渗透比例已经达到84.6%,月活用户规模超过千万的小程序数量已经达到115个,其中,行业时长集中度也显著上升,手机游戏、移动购物、生活服务、移动视频分别占据21.8%16.8%16.4%14.2%

  不过,私域的崛起也为零售数字化带来交易承接、公私域连接和线上线下连接这三个方面的新挑战。据介绍,为了应对这些挑战,腾讯智慧零售团队推出腾讯云Mall、腾讯营销云、腾讯有数和腾讯优码四大产品,通过交易整合、营销整合和连接整合三大路径,帮助商家应对难关。目前围绕产品搭建起的交易、营销、商品、数据、码五大中台,也会正式开放给合作伙伴。

  据腾讯智慧零售预估,截至今年底,预计小程序GMV过百亿级的合作伙伴会有2家,超10亿的商家将有30个,破亿商家将超70个。腾讯智慧零售副总裁陈菲表示,团队目标是打造10个GMV达百亿、50个十亿和200个亿级微信小程序。

  从私域阵地到数字化运营阵地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小程序数量和交易规模的壮大,腾讯也在布局中心化的小程序流量入口。例如汇集众多品牌小程序官方旗舰店和优惠信息的购物入口小程序“腾讯惠聚”;以品牌特色购物为出发点、联合大牌发放优惠营销IP“企鹅吉盒”小程序;以及聚合餐饮品牌代金券,提供品质外卖的“企鹅吉市”小程序等,意在用丰富的社交玩法为品牌私域导流。

  “以往我们更多的是提供各种工具搭建交易场,事实上从客户的角度来讲,各种行业的痛点差别非常多,现在我们希望‘扶上马’之后再‘送一程’,不仅提供一个工具,还能陪伴客户共同成长”,腾讯智慧零售商务副总裁范奕瑾向南都记者表示,3年来腾讯智慧零售团队在发生一系列变化,包括行业运营人员投入增加、行业切分做得更加细致,同时提供了更多运营解决方案,如“四力增长平台”等让客户怎么更好地把工具用起来。

  腾讯智慧零售商务副总裁范奕瑾

  腾讯智慧零售数据显示,2021年其合作的商超便利、服饰时尚和美妆领域商家小程序GMV分别实现超50%、90%和100%的增长。随着越来越多品牌的私域业态趋于成熟,私域开始进入深耕细作的下半场,小程序的角色也在向着数字化阵地发生转变。

  “整个小程序经营有两大核心的目标。一个是帮助客户做更多的独立站,发展小程序作为毛利更高、用户管理更好、更可控的渠道。另一个是今年我们看到的一大趋势,客户不会只把小程序作为线上官方旗舰店和线上销售渠道,而是将线下复杂的业务流程优化提效,能带来更多降本增效的工具。”范奕瑾表示。智慧零售一方面帮助品牌商家“做加法”,即生意的增量,另一个是“做减法”,即对传统线下流程和效率的优化等。

  在范奕瑾看来,通过平台电商线上带货不一定是企业数字化能力的真正体现,打造自营小程序需要全方位的数字化能力。

  “品牌商家在平台电商模式下把线上业务做起来,和企业具有线上业务能力是两回事。在传统电商模式下,品牌商家把货给平台,数据、技术、流量、营销活动等都由平台提供,而发展小程序自营阵地或者品牌自营阵地,对企业线上业务能力和数字化能力是真正挑战。因为对于IT系统、用户资产累积、运营能力是极大的挑战,很多企业还不具备这些能力。”范奕瑾称,帮助商家进行数字化改造、打造真正的线上业务能力是腾讯智慧零售的重点方向。

  一码多用实现“人、货、场”数字化

  基于这一定位,腾讯智慧零售在2021腾讯数字生态大会期间,发布了腾讯优码3.0版本,囊括会员通、门店通、正品通三大核心能力。

  “经过三年打造,在面向消费者的场景中,优码升级了会员通和正品通两个产品。会员通能更好地帮品牌积累私域池和洞察消费者,优化未来营销投放路径。正品通将利用腾讯在对抗”灰产“方面积累的能力,防止串货。在企业场景中,我们全新推出了门店通,帮品牌更好地连接和管理线下门店。”腾讯智慧零售企业产品总经理喻帅称。

  腾讯智慧零售企业产品总经理喻帅

  腾讯优码于2017年诞生,从一个解决营销风控问题的产品,发展为全链路的商品数字化解决方案。目前已服务了近百个品牌,连接商品超200亿件,连接终端门店超200万。

  作为腾讯优码的深度应用企业之一,太古可口可乐曾在营销活动期间,通过优码联动朋友圈广告与线下核销场景,吸引消费者进入小程序活动页领券并参与线下核销,活动期间核销比例高达50%。同时优码门店通也参与了太古可口可乐的全量门店潜力机会评估,帮助品牌发掘优质门店。

  此外,喻帅向南都记者表示,传统商超管理临期商品效率低,如因管理问题没有及时下架被消费者购买以后还面临十倍索赔的风险。腾讯优码可以实现商品生产日期和POS机相连,在完成结算的瞬间可提醒收银员这是过期商品或是临期商品,不能出货和结算。据其介绍,目前一张二维码可以承载多重信息,常用于营销互动、防伪溯源、渠道管理等,未来还将开发更多功能。

  “会员通、正品通、门店通实质上对应的是人货场三大要素,将针对商品从生产到供应链到消费者的每一个阶段,提供适应不同场景的产品组件,支持品牌与经销商提高全链路数字化运用能力”,喻帅表示。

阅读全文>>
创业萤火
创业萤火
创业萤火
Copyright 2021 yinghuod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0017053号-1
安徽萤火点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栢悦中心2412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1-63844003举报邮箱: jubao@yinghuod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