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谊兄弟

2021年12月27日,华谊兄弟电影官方微博宣布《爱很美味》电影版启动开发。

作为2021年国产剧中的一匹黑马,《爱很美味》收获了豆瓣近13万人评分,并以8.2的高分收官。

据悉,导演陈正道和主演李纯、张含韵、王菊等原班人马将集合回归《爱很美味》电影版。

然而同一天,天眼查App显示,华谊兄弟的关联公司天津滨海新区华谊启明东方暖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华谊启明东方”)新增一条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2850万元人民币。

资料显示,华谊兄弟公司由王中军、王中磊兄弟在1994年创立,1998年投资著名导演冯小刚的影片《没完没了》、姜文导演的影片《鬼子来了》正式进入电影行业。

有意思的是,媒体通过查阅天眼查App获悉,2021年2月起,王中军不再担任华谊启明东方法定代表人。12月20日,王中军退出深圳凯华联谊文化投资有限公司董事职位,值得注意的是,张国立、冯小刚、王忠磊等也退出了股东行列。

另外,王中磊还退出星咖特购网络科技(北京)集团有限公司股东行列。

密集退股,成为了华谊的另一道“风景”。

此前,有报道显示,2019年开始,王中军通过卖掉一批艺术品,来解决公司的流动性问题。他说,2018年嘉德拍卖的夜场“一半是我的画,但卖掉了我很开心”。“为了公司的安全性,我什么都可以卖掉,这没什么丢人的。”

2020年,据媒体报道,王中军还以2.2亿港元放售其持有的香港中半山富汇豪庭2座高层A、B室相连单位,总共3738平方呎(约348平方米)。

危机之中,王中军也曾向柳传志等人寻求过帮助。

曾经的影视一哥怎么了?

就此,《时代周报》记者徐美娟和书乐进行了一番交流,贫道以为:

华谊在影视业上成为了“空心大佬”,密集退股或许和此前二王质押股份、变卖艺术品的情况相似,即筹措资金让华谊“过关”。

事实上,华谊兄弟目前最大的困难是有爆款无爆收。

华谊兄弟近年来参与了许多热门影片的投资,但收获不多,加上一些票房顶流的国产影片大多和华谊无关,其在影视圈的存在感已经不足。

资料显示,2018年下半年和2019年,华谊兄弟主控主投的影片缺失,上映的影片整体不达预期。只有2020年上映的《八佰》拿下31亿整体票房。

2021年,《你好,李焕英》上映取得了超54亿的整体票房,但华谊兄弟作为参投方,整体业绩受到的影响有限。

另外几部已上映的电影《超越》、《盛夏未来》、《铁道英雄》等,均没有取得太高的票房成绩。

不得不说,过去过度依赖如冯小刚等导演来进行类型片文艺生产的方式,已经在当下越来越多元化的影视浪潮中落伍。

王中军就曾表示,“我买了他(冯小刚)的16~17部电影,只有《1942》从账面上是赔钱的,剩下全部是盈利的。”

但现在而言,这个玩法没办法继续了。

要想翻身,在影视圈特别是人脉上依然有号召力的华谊兄弟,需要有新的爆款、新的类型片来完成定向爆破,重刷存在感。

如果能够在2022年达成,就可以翻身。

至于备受关注的华谊星剧场项目,愚以为,和早前的华谊小镇类似,星剧场也目标是让影视IP落地,变成可持续创收的实体(实景)项目。

按照报道宣传,华谊兄弟敕勒川星剧场有四大公园组成,其中新城市客厅用多种高科技的手段,以最美博物馆、最美科技馆、最美图书馆、最美电影馆、最美文化馆等形式全方位的满足了本地居民对文化精神需求。

但这种操作目前国内并没有真正成功的范例,显然不能参考镇北堡这种“古旧”成功,而实景演出也受到疫情常态化影响,加上在IP力量上也难以和诸如迪士尼、环球这样的IP密集阵和成熟运营相抗衡,前景并不光明。

阅读全文>>

华谊的衰落验证了一件事:观众只在意好电影,不在乎出品方是谁。

《铁道英雄》作为主旋律电影,华谊期望它能重现《八佰》的辉煌,拯救自己的62亿负债。可上映18天票房勉强勉强刚过亿,排片占比仅有4%。而华谊在《铁道英雄》的总投资超过3亿,票房至少要拿到8亿左右才能回本。

除了《铁道英雄》以外,今年华谊出品的多部电影票房不佳。国庆档的动画电影《拯救甜甜圈时空大营救》,上映23天票房仅为3540万,制作成本都收不回来。虽然华谊联合出品的《我和我的父辈》票房亮眼,但华谊的分成比例极低,仅能从十亿票房中分成150万元至190万元。

今年10月12日,华谊发布公告,公司实控人的王中磊计划6个月内减持5558万股,约是华谊总股本的2%。而在此之前,王中磊就因公司现金流不足,将所持华谊股份80%被质押,他哥哥王中军所持华谊股份的95%也被质押。

华谊连年不利,连续3年巨亏62亿,公司股价累计下跌近90%。除了质押股份以外,王氏兄弟为了还债变卖了香港一处别墅,还有毕加索和梵高的油画,但负债额依旧高达16.5亿。

而华谊的失败从某种程度来说,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一直以来,在中国娱乐圈内,有个所谓“京圈”,在80年代就已经初具规模,贯穿整个中国电影高速发展黄金时期。它是一个个导演、演员、编剧、制片人的小圈子组成的“经济共同体”。涉及到电影电视剧的制作、投资、发行,关系利益错综复杂,就连国内唯一拥有影片进口权的中影集团,它的董事长韩三平就是京圈发起人之一。

京圈之中有陈凯歌、冯小刚、姜文、葛优等等耳熟能详的代表人物。圈内的大佬爱用“自己人”、“熟面孔”,也就是所谓的御用演员。资源多、机遇多就成了京圈的代名词。娱乐圈千方百计想要跻身京圈的小演员数不胜数,就连当红的影帝影后,很多都有京圈背景。

而华谊就是这个“京圈”的先锋队,京圈的作品大多都是由华谊投资出品。这些名导名演也为华谊捞足了票房,让华谊成为娱乐圈第一公司。

华谊为了绑紧和京圈的关系,甚至高溢价收购大量挂名公司:2013年,华谊2.5亿收购了张国立名下的浙江东升,溢价率高达36倍;2015,华谊7.5亿收购了成立仅一天的东阳浩瀚,溢价超出100倍;同年又斥资10亿收购了冯小刚名下东阳美拉70%股权;除此以外,还收购Angelababy、冯绍峰、李晨的几家挂名公司,这些挂名公司总花费近40亿巨资!

高溢价收购,形成了巨额的商誉,比起资产减值损失,商誉减值损失更大。而曾经让国内明星挤破头的京圈,也是风光不再。爆款电影越来越少,老套的故事变成了烂梗,再也不能抓住年轻观众的心。

王中磊曾说:“华谊的天下,有一半是冯小刚打下的。”曾作为京圈代表、和华谊一哥的冯小刚,也是今非昔比,经历一连串的负面事件,再也撑不起“冯氏贺岁片”的名头。连续两部影视作品《只有芸知道》和《北辙南辕》,票房低、收视率差,最终惨淡收场。甚至因为部分情节过于浮夸炫富,引来差评如潮。

极为讽刺的是,这一对曾经亲密无间的战友,因为冯小刚的票房失利,华谊就以对赌协议为由,索要高达1.68亿的账款。

反观华谊的竞争对手:博纳影业势头迅猛、北京文化异军突起、光线传媒不甘示弱,这三家公司接连押中《战狼2》《流浪地球》《哪吒魔童降世》《你好李焕英》等多部40亿票房以上电影,净盈利额屡创新高。而这些电影,背后都没有京圈的身影。

比起对手的辉煌战绩,华谊就逊色的多,甚至国内票房累计前十的电影中,没有一部是华谊制作出品。

华谊依靠京圈完成原始积累,在国内影视行业萌芽之际,垄断半个娱乐圈;又在一众老炮儿哑火,爆款内容缺失下,陷入休克。真可谓是成也京圈,败也京圈。

在观众口味日新月异的背景下,曾经的电影风格对于年轻人的吸引力不够。倘若王中军、王中磊还不做出改变,推陈出新,那华纳恐怕就要不姓王了。

阅读全文>>
创业萤火
创业萤火
创业萤火
Copyright 2021 yinghuod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0017053号-1
安徽萤火点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栢悦中心2412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1-63844003举报邮箱: jubao@yinghuod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