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医疗

疫情“黑天鹅”翅膀煽动,暴击了一些行业,也催化了部分行业。

凭借核酸检测“出圈”,杭州博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博日科技”)于近日通过港交所聆讯,有望冲击2022年港股IPO第一股。

作为国产PCR的一匹黑马,博日科技的业绩实现跨越式增长,挤进中国PCR设备市场TOP3。「不二研究」在其招股书发现:受疫情催化影响,2020年营收同比增长757%,净利润同比增长623%;今年上半年,其净利高达3.5亿元,超过2020年全年的净利总额。

疫情催化作用下,PCR赛道成为爆发的新风口,但头部竞争激烈。借助核酸检测的东风,博日科技迅速崛起;这股东风同样催化了竞争对手,其亟需继续突围。

IPO仅是一个新开始。疫情催化效应之外,博日科技如何向资本市场展示业绩及经营能力的可持续性,将是一个更严苛的新考验。


核酸检测出圈,去年数百倍增长

博日科技成立于2002年,最早涉足的产品是PCR基因扩增仪;此后,其产品线扩展到PCR(聚合酶链式反应)分子检测领域领域,并形成从样本采样、保存到核酸提取、检测的一整套PCR解决方案。

新冠疫情爆发后,核酸检测逐渐被公众熟知,目前的核酸检测主要通过PCR检测实现,其通过对特定的RNA/DNA片段进行扩增,实现对病原体的检测;现在的主流检测技术为第二代技术:qPCR(实时荧光)。

博日科技也因此迎来增量机遇,其在招股书坦承:2020年爆发的COVID-19疫情导致中国及海外对PCR产品的需求大幅增加。

招股书显示,博日科技由日本商人山村章、中国商人王默坚联合创办,山村章是日本制造企业Ferrotec的创始人;当前,博日科技董事长贺贤汉同时也担任Ferrotec的董事、总裁及集团执行总裁。

在IPO前,贺贤汉持股的58.58%,为控股股东;山村章持股18.95%,为第二大股东。

据灼识咨询报告显示,2020年,博日科技国内销量以14.5%的市场份额位居中国PCR设备市场的第三位;其海外销量在中国出口PCR设备的公司中排名第一。

疫情催化之下、PCR市场爆发,博日科技的业绩也因此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

据招股书显示,2018-2021上半年,营收分别为0.71亿元、1.44亿元、12.34亿元及7.88亿元;其中,2019年、2020年及2021上半年的营收增长率为105.71%、756.94%、120.73%。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277.2万元、3014.2万元、2.17亿元、3.55亿元;其中,2019年、2020年的净利同比增长率为987.37%、623.33%。今年上半年,较去年同期净亏损2.05亿元扭亏为盈。

有个注脚是,博日科技在2019年及2020年,分别派发股息1500万、6070万,在当期净利占比49.7%、27.9%。

从毛利率维度,与医药行业高毛利率特点一致,博日科技的毛利率保持较高水平且稳步提升。2018-2021上半年,其毛利率分别为43.1%、52.9%、63.8%及64%。

博日科技在招股书解释称,毛利率增长主要由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及若干原材料的采购价格的下降,及利润率相对较高的试剂产品的收益增加,占总收益的比例增加所致。

疫情肆虐之时,也是业绩实现跨越式增长。作为一家受疫情催化的医药公司,其业绩可持续性待考,研发费用率或是判断其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维度。

2018-2021上半年,博日科技的研发费用为978.2万元、1079.3万元、8427.8万元、3043.1万元;当期营收占比分别为13.8%、8.2%、6.8%、3.9%,研发费率呈下降趋势。


仪器&试剂各半壁,7成收入来自经销

目前,博日科技的产品线主要围绕PCR检测的各个环节布局,包括仪器、试剂、耗材及移动实验室等。

从营收构成而言,来自仪器、试剂两者的收入,撑起整体营收;来自耗材的收入较少,营收占比仅在个位数。

招股书显示,2018-2021上半年,仪器收入为0.64亿、1.13亿、6.75亿、4.02亿,当期营收占比90.6%、78.1%、54.7%、51.0%。

同期,试剂收入分别为0.06亿、0.31亿、5.20亿、3.67亿,当期营收占比分别为9.2%、21.6%、42.1%、46.8%。

此外,耗材收入在2018-2021上半年分别为:18万、38.7万、3918.1万及1747.4万,当期营收占比为0.2%、0.3%、3.2%及2.2%。

「不二研究」发现,来自试剂的收入逐年增加,与仪器收入的差距逐渐缩小;从2020年起,仪器与试剂各占半壁营收。

具体而言,仪器产品包括核酸提取仪、基因扩增仪、qPCR检测仪;试剂包括样本保存液、核酸提取试剂、PCR检测试剂;耗材则包括检测中用到的多孔板、吸头等。

从销量维度,2018-2021上半年,PCR仪器销量约2.2万件、2.7万件、9.6万件及3.2万件。其在2020年销量约为2019年的4.2倍;尽管今年上半年的仪器销量同比下降,但已超过2018全年及2019全年销量。

同期,试剂销量分别约349.3万份、890.6万份、8078.1万份、7710.8万份。其在2020年销量约为2019年的9倍;今年上半年的试剂销量继续攀升,与去年全年销量相距不远。

以适配二代检测技术的qPCR仪为例,由于核酸检测试剂盒的需求骤增,博日科技的自产试剂盒,也带动品牌qPCR仪的爆发式增长。

据招股书:2019年,其qPCR仪销量为875台,2020年增长至4850台,翻了5倍;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增至14.5%,超过罗氏等外企巨头。

硬币的另一面,尽管博日科技的产品线几乎全部爆发式增长,却暗藏存货水平过高的风险。2018-2021上半年,其存货分别为1030万元、1973.1万元、9390.0万元、9343.7万元,整体处于较高的存货水平。

另一方面,尽管博日科技在招股书展示,其直接销售的終端客戶包括畜牧业、 OEM客戶、医院及独立实验室等,但「不二研究」发现,其约7成收入来自经销商。

2018-2021上半年,博日科技来自经销的销售收入为4550.8万元、9804.5万元、78951.6万元、41970.7万元,在当期营业收入占比分别为64.2%、67.9%、64%、77.3%。


PCR赛道风口,头部竞争激烈

规模庞大、增长迅速,这是全球PCR产品市场的主要发展态势。

据招股书披露,全球PCR产品市场由2015年的55亿美元增至2020年的187 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7.7%,预计2030年达到388亿美元。

中国PCR产品市场的增长更为迅速,从2015年的5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的3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5.9%,并预计在2021-2030年仍将保持较高增长率,复合年增长率为10.9%。

PCR虽是潜力巨大的风口赛道,但风口往往意味着“风疾浪高”,博日科技面临的竞争压力不容小觑。

据灼识咨询报告,细分到PCR设备领域,排名TOP4的头部竞争者占据74.5%市场份额,头部公司间差距较小、竞争激烈,稍有不慎即面临市场份额被侵蚀。

细分到 PCR试剂的竞争则更为激烈,截止2020年,有超过100名行业参与者;若按收益计,排名TOP5的头部竞争者占据约54%市场份额。

若从qPCR应用场景划分,主要分为临床、非临床两大类。前者包括新冠病毒检测、流感病毒检测、HPV检测等;后者包括如海关检测、非洲猪瘟检测等。

两大类应用场景,均有众多国外医药巨头以及国内竞争对手布局。于博日科技而言,能否在新冠试剂盒之外,获批更多的其它检测试剂盒、且用于商业化,关系其在行业的未来竞争地位。

「不二研究」据其招股书发现,截止报告期内,除了新冠病毒试剂盒,博日科技仅甲/乙型流感、非洲猪瘟两款试剂盒获批,其它产品仍在临床试验或商业化的过程中。

另一方面,作为中国出口PCR设备海外销量的第一,其出口销量增长也伴随外汇风险上升。

2018-2021上半年,博日科技来自海外的销售收入分别为2630万元、2830万元、4.55亿元及2.44亿元,当期营收占比为37.1%、19.6%、36.9%及31.0%。

博日科技也在招股书中坦言,由于其经营开支主要以人民币计值,而来自境外来源的收益主要以美元计值;因此,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变动可能会对其营业利润产生不利影响。

在「不二研究」看来,PCR赛道鱼大水大,风浪也大;疫情爆发是博日科技的业绩催化剂,但同样催化了同业的竞争对手。成长为真正的“大鱼“、构筑核心护城河之前,博日科技亟需继续突围。

对于此次IPO募资,博日科技拟用于加强研发实力、用于潜在收购、进一步扩大产能、发展第三方检测服务等。


疫情催化的“东风”,总有静止时

疫情的B面,催熟了PCR风口。

创立之后“低调”十九载,博日科技凭借核酸检测“出圈”;选择此时登陆资本市场,或是最好的时机。

二次递表之后,博日科技终于通过港交所聆讯;在岁末年初的时间节点,有望冲刺2022年港股IPO第一股。

半年净利3.5亿,营收、净利数百倍增长……诸多光鲜数据之外,投资人也在不断拷问其业绩的可持续性。如何在疫情催化剂失效之前,寻找到新的业绩支撑点,已是博日科技等被疫情“催熟“公司的一个迫切命题。

我们始终有信心:疫情总会结束!东风总有静止时,作为PCR风口下的一匹黑马,博日科技未来能否继续突围?

阅读全文>>

说到暴利行业,人们心目中可能有不一样的答案,但是对于口腔牙科来说,人们的认同感就比较高了,像义齿成本很低但利润率非常高,这已是业内共识。

国内一家从事固定义齿、活动义齿和正畸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以及口腔修复类医疗器械产品经营销售业务的深圳市家鸿口腔医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家鸿口腔”)于2020年12月9日正式递交创业板首发申请,拟募资2.9751亿元。排队一年后,深交所安排其在今年12月24日上会,可最后却以“临阵退缩”收场。

12月23日,家鸿口腔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文件。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第六十七条,深交所决定终止对其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审核。同时,国信证券撤销保荐。

事实上,家鸿口腔曾于2015年就挂牌新三板,只是首次年报披露就犯了信披违规的大忌。而对于近期,家鸿口腔也陷存在与大客户关系“微妙”、海外营收近六成却没有长期销售合同、应收账款激增等多重问题,继而也致使外界对其为何撤回申请的真正原因产生了广泛讨论。


耐人寻味的泰康拜博

其实,家鸿口腔在撤回IPO申请之前,已经历了两轮深交所问询。值得注意的是,两轮问询中家鸿口腔均被问及与泰康拜博医疗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康拜博”)的关联交易问题。

首轮问询中,深交所问及家鸿口腔与泰康拜博的交易是否具备商业实质,是否存在利益输送;二轮问询中,深交所注意到家鸿口腔对泰康拜博的销售单价持续下降、毛利率高于其他客户,要求其说明该定价的公允性、是否存在利益输送。

《每日财报》发现,家鸿口腔前五大客户中唯一一家境内公司就是泰康拜博,后者也为公司股东,且为第六大股东,本次发行前泰康拜博持股比例为4.91%。

招股书显示,2018-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家鸿口腔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7.24%、44.45%、41.17%和39.44%。

同期内,家鸿口腔分别对泰康拜博及其控制的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023.88万元、2097.25万元、1731.86万元和1083.69万元,占当期销售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11%、6.77%、5.84%和5.71%。

进一步而言,在金属类、钢托类、胶托类产品销售中,家鸿口腔对泰康拜博的销售价格大幅高于境内其他客户。

按招股书资料,2018-2020年,家鸿口腔对泰康拜博销售种植修复类产品的毛利率分别为60.23%、40.91%、43.74%;对其他客户的毛利率为54.56%、38.16%、38.02%,平均高出近5个百分点左右。

综上逻辑可见,家鸿口腔对关联方泰康拜博销售的种植修复类产品的平均单价、毛利率均高于境内其他客户,自然摆脱不掉利益输送的嫌疑。

对此,家鸿口腔解释称,泰康拜博的平均单价和毛利率高于境内其他客户,主要系向泰康拜博销售的种植体上部CNC纯钛支架牙和CNC纯钛固定桥体位两种产品的中标价格较高所致。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3月,泰康拜博将其所持家鸿口腔600万股份转让,转让价格为6.33元,短短一年持股溢价超38%,而同期个人投资者吴迪也将其所持家鸿口腔150.0万股份分3次进行转让,转让价格分别为12元、14.52元、14.52元,远超泰康拜博转让价格。

对此,其与受让方之间是否存在股权代持等利益安排也成了一大疑点。

另一方面,家鸿口腔应收账款持续走高。近三年,该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4490.05万元、7521.98万元、9048.13万元和1.13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9.50%、14.73%、16.51%和19.27%,从2019年起,家鸿口腔应收账款大幅增加,在2021年上半年应收账款破亿。据悉,应收账款多来自其前五大客户,其中就有泰康拜博的身影。

而应收账款的整体上升,也或意味着其每年增长的净利润多为“账面富贵”,虽有盈利,但并未转化为真金白银流入公司,具体流向了谁的口袋耐人寻味。

图源:招股书


市场服务费蹊跷

家鸿口腔主要从事固定义齿、活动义齿和正畸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以及口腔修复类医疗器械产品经营销售等业务,下游行业为口腔医疗服务行业,产品最终应用于患者的口腔修复。

疫情以来,因口腔修复需医生与患者近距离接触,存较高传染风险,故大量口腔医院和口腔诊所被临时停业,进而也殃及到家鸿口腔的核心业务。

2018年-2021年上半年,家鸿口腔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5亿元、3.1亿元、2.91亿元和1.85亿元,其中,境外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1.7亿元、1.89亿元、1.66亿元和9826.7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8.20%、61.82%、57.09%和53.03%,家鸿口腔境外销售收入占比较大,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

值得一提的是,境外客户并未与公司签订销售合同或框架性销售协议,而是通过与牙模一同邮寄的方式下达订单,家鸿口腔在收到订单后进行生产。要知道,采用这样的合作方式,就意味着境外客户随时有可能与公司终止合作。

事实上,家鸿口腔异常的费用数据,也是一大“看点”。据悉,为了开发和维护境外客户,家鸿口腔每年还要支出一笔市场服务费。2018年-2020年期间,这笔费用分别为797.98万元、1164.6万元和976.54万元,同时期服务客户的销售收入为1.23亿元、1.13亿元和1.09亿元。

可见,虽然近年来服务费呈增长趋势,但公司相对应的销售收入却在下降,这一情况显然有违商业常理。

这一疑问也得到了深交所第二轮问询的佐证,家鸿口腔解释到,公司与境外服务商之间的合作系正常商业往来,不存在利益输送或代发行人承担成本费用的行为,境外服务商不存在商业贿赂与不正当竞争的行为。

在采购端,家鸿口腔也多被掣肘。据高禾投资研报显示,美国等国原材料供应商在产品质量和加工水平优于中国原材料供应商,中国义齿加工企业所用的原材料普遍依赖美国等国家的原材料供应商。

以2020年为例,家鸿口腔向前五大供应商中的境外供应商采购0.47亿元的原材料。这也意味着,家鸿口腔无论是从客源,还是从原材料都深度依靠境外市场。

总体来说,深交所对家鸿口腔的问询比较一针见血,并且多种的逻辑推敲下矛头也难以离开家鸿口腔,因此,其临门一脚之际“撤退”的操作或也不一定是坏事。

阅读全文>>
创业萤火
创业萤火
创业萤火
Copyright 2021 yinghuod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0017053号-1
安徽萤火点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栢悦中心2412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1-63844003举报邮箱: jubao@yinghuod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