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保金计算

  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缴纳“残保金”方面的困扰。那么,什么是残保金?关于残保金,企业都需要了解哪些事项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1、何为残保金?

  残保金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是为保障残疾人权益,由未按规定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缴纳的资金。其通常由用人单位所在地地方税务局负责征收,未设地方税务局的地区,由国家税务局负责征收。

  2、如何免缴残保金?

  企业若想免缴残保金,那么就需要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安排残疾人就业,并使其达到一定的比例。具体来说,其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方面的标准:

  (1)人数要求

  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比例不得低于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1.5%。但其具体比例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而定。当前,北京安排残疾人就业比例为1.7%,上海为1.6%。这即是说,企业只有达到上述比例,才能够免缴残保金。

  (2)雇佣要求

  企业免缴残保金的雇佣要求为:用人单位将残疾人录用为在编人员或依法与就业年龄段内的残疾人签订1年以上(含一年)劳动合同(服务协议),且其实际支付的工资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方可计入用人单位所安排的残疾人就业人数。另外,用人单位安排1名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1至2级)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1至3级)的人员就业,可按照安排2名残疾人就业计算;用人单位跨地区招用残疾人的,也应当计入所安排的残疾人就业人数。

  3、残保金费用如何计算?

  通常,残保金按上年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未达到规定比例的差额人数和本单位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之积计算缴纳。计算公式为:残保金年缴纳额=(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人数×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比例-上年用人单位实际安排的残疾人及就业人数)×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如:上海一家公司,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为916960元,公司上年度在职职工总数为300人,无残疾人。那么,其所需缴纳的残保金数额=300*916960*1.6%,即4321696元。

  4、企业不按时缴纳残保金有何后果?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缴纳保障金的,按照《残疾人就业条例》的规定,由保障金征收机关提交财政部门,由财务部门予以警告,责令期限缴纳,逾期仍不缴纳的,除需补缴欠缴数额外,还应当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5‰的滞纳金。滞纳金按照保障金入库预算级次缴入国库。

  以上为企业所需了解的残保金相关事项说明。当前,关于企业残保金缴纳,我国还出台了一些减免政策,如自工商登记注册之日起3年内,对安排残疾人就业为达到规定比例、在职职工总数20人以下(含20人)的小微企业,免征残保金。因而,有关企业残保金方面相关规定和政策,企业还应多多加以关注和重视。

阅读全文>>

众所周知,残保金是为了保障残疾人权益,由未按规定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缴纳的资金。因此,在现实社会经济中,很多企业都对残保金缴纳相关事项格外关注。那么,残保金优惠政策有哪些?如何计算和申报?接下来,本文将带广大企业对此进行具体了解!

1、残保金减免政策

(1)在职职工总数30人(含)以下的企业,自2020年1月1日起至2022年12月31日,暂免征收残保金。

(2)在职职工超30人的,自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实行分档征收。

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比例达到1%(含)以上,但未达到1.5%的,按规定应缴费额的50%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比例在1%以下的,按规定应缴费额的90%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这个各地也有不同,如河南税务规定,安排残疾人就业比例1.6%(含)以上免征。

(3)除了政策减免外,符合条件的还可以缓缴。

用人单位遇不可抗力自然灾害、连续两年亏损、破产或者其他突发事件遭受重大直接经济损失等原因需要减免或者缓缴保障金的,应当在办理保障金年度申报时,向负责本单位年度申报审核的区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申请减免或者缓缴保障金。

2、残保金的计算

残保金年缴纳额=(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人数×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安排残疾人就业比例-上年用人单位实际安排的残疾人就业人数)×上年用人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

(注意:如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超过所在市社会平均工资2倍以上,按所在市社会平均工资2倍标准计算残保金。)

举个例子:

(1)A公司应安排残疾人就业人数=40*1.5%=0.6人,实际安排残疾人就业人数6/12=0.5人(按残疾人当年实际在职月份折算);安排残疾人就业比例=0.5/40=1.25%>1%;河北省要求的残疾人就业安排比例是1.5%,A公司实际安排残疾人1人,安置比例大于1%小于1.5%,按政策规定石门公司可以享受50%的减免。

(2)2019年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216961696/40=516960元<68068元(假设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2倍为68068元),应以516960为计税基数;

(3)A公司2019年应缴纳残保金=(0.6-0.5)*516960*50%=2500元。

以上是对残保金优惠政策有哪些以及残保金如何计算和申报的相关说明。对于企业来说,如若对上述残保金相关事项不够了解,便可对文中介绍内容作详细把握!

阅读全文>>

一、定义

残保金全称为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是指在实施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地区,凡安排残疾人达不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比例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城乡集体经济组织,根据地方有关法规的规定,按照年度差额人数和上年度本地区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交纳用于残疾人就业的专项资金。

二、相关知识

残保金是适用于中国国情,按年度缴纳的专项资金。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有关残保金的相关知识内容吧。

残保金是由未按规定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用人单位,即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向主管税务机关进行申报和缴纳的。

国家规定,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达不到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1.5%比例的,应当缴纳保障金 。

比如说,如果企业有100个员工,那就需要1.5个是残疾人员工,如果达不到,就必须缴纳残保金。

是不是所有用人单位都要缴纳残保金?

不是,有一些情况是可以减免或缓缴残保金的。

比如:1、自工商登记注册之日起3年内,对安排残疾人就业未达到规定比例、在职职工总数30人以下(含30人)的小微企业,免征残保金。

2、已进入破产程序或已办理歇业手续的用人单位,可申请免缴残保金。

3、用人单位遭遇台风、火山爆发、洪水等不可抗力自然灾害连续两年亏损、破产或其他突发事件遭受重大直接经济损失的,可以申请减免或者缓缴残保金。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缓缴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减缴数额不得超过1年的残保金应缴额。

三、有关于残保金的计算:

残保金年缴纳额=(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人数×所在地政府规定的安排残疾人就业比例【大部分城市比例为1.5%】}-上年用人单位实际安排的残疾人就业人数))×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

今年,有啥不一样?

去年年底经国务院同意,六部门印发了《关于完善残保金制度更好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总体方案》,这个文件大家不需要去看,对咱们来说重点就3点:

1、明确30人以下的企业不需要再缴纳残保金,而以前是30人以下且成立3年内。

2、分档征收。

3、最重要的一点:劳务派遣形式的用工过去计算在劳务派遣公司,改为计算在被派遣用工的单位。

残保金是一份重要的专项资金,征收残保金不仅为残疾人事业发展积累了资金,同样积极深入的拓宽着税收服务领域,为促进残疾人事业更快更好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希望这遍文章对您有帮助,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财税方面的知识或需要财税方面的服务,可以登录创业萤火官网,我们期待您的到来。

阅读全文>>
创业萤火
创业萤火
创业萤火
Copyright 2021 yinghuod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0017053号-1
安徽萤火点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栢悦中心2412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1-63844003举报邮箱: jubao@yinghuod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