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票报销

在企业经营期间,涉及业务往来时,多需要开具和收取发票。而发票都有抬头。那么,有关于发票抬头的相关问题你了解多少?接下来,本文来对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介绍!

1:发票抬头多字或者少字可以吗?

答:不可以。如果发票抬头写错或少写了,不得涂改或再次添加文字。

2:增值税发票抬头可以是空白吗?

答:发票填写不全,是不能作为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合法凭证。

3:发票抬头可以用简称吗?

答:发票抬头必须如实填写购买方的完整名称,不可以写任何形式的简称,只有发票抬头的信息完整正确才可以税前扣除。

4:普通发票,抬头是个人的但是税号那栏填写的是公司税号,可以用吗?

答:不能用来公司报销,用以公司报销的发票必须开具公司全名与公司社会统一信用代码。

5:普通发票抬头需要填全吗?

答:普通发票抬头填入公司名称及税号就可以正常使用,不填地址及电话号码也可以。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2017年第16号公告明确:开发票必须填报纳税人识别号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不管专票还是普票)。销售方为其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时,应在“购买方纳税人识别号”栏填写购买方的纳税人识别号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不符合规定的发票,不得作为税收凭证。

6:进销项发票名称可以不一致吗?

答:不可以。作为商贸企业一般纳税人,本身不加工,所开的销项发票要求必须有对应的进项发票,而且名称必须一致。

总结起来有几点需要注意:

(1)开票时一定按照实际商品进行开具,不得变更名称,不能按照客户不合理的要求开具;

(2)作为商贸企业,一定保证所开具的商品有对应的进项发票,不得虚开,随意开票;

(3)商品名称一定要选择合适的税收分类编码,不得随意选择;

(4)要按照实际金额开具发票,保证三流一致,即:发票、货物、资金三个方面保持一致。

7:公司还未注册,发票抬头该如何开呢?

答:如果公司名称已经核准,可以使用该名称进行开具发票。公司执照下来之前,产生的费用可以走开办费,发票抬头写法人代表个人的名字。如果商家能够先开具欠票收据,等执照下来之后再补开正规发票也可以。如果被税务局认为不合理即使入账也不可以抵所得,财务需要做调出处理。

8:餐饮发票抬头开错一个字,已经跨月还能怎么补救?

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开具发票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限、顺序、栏目,全部联次一次性如实开具,并加盖发票专用章。上面这种发票不能使用,需要让开具方重新开。

9:员工出差的飞机票发票抬头是个人能报销吗?

答:(1)出差的,填具差旅费报销单报销,行程单抬头是个人,发票应该是公司;(2)非出差的,可并入工资总额中,随工资报个税。

以上是对发票抬头相关问题介绍,对于对此存有疑问的企业,有必要对上文介绍内容作具体了解!

阅读全文>>

当前,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涉及到报销问题,不仅个人垫资报销有风险,差旅费、餐费、福利费等企业的常见费用报销中也都存在很大风险。那么,费用发票报销的风险有哪些?下面本文来带您对此作具体了解!

1、是否需要代扣代缴个税

公司向个人支付款项时,一定要考虑,这笔款是否需要扣缴个税。

企业报销的办公用品、餐费、加油费如果与公司的规模、经营情况不匹配,则很有可能被稽查要求补税。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个人在企业报销属于自己的费用,具有福利性质,本质上还是取得与受雇有关的所得,应该按照工资薪金缴纳个税。

《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九条规定,扣缴义务人应扣未扣,由税务机关对扣缴义务人处应扣未扣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2、增值税能否抵扣

拿到费用的报销单,企业财务人员应该考虑增值税能不能抵扣。进项税的抵扣必须同时满足2个条件:

(1)取得合法有效的抵扣凭证

(2)没有用于免税项目、集体福利等不能抵扣进项税的项目

3、企业所得税能否扣除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管理办法》规定可税前扣除的合法凭证,不仅限于常用的发票,还有财政票据、完税凭证、收款凭证、分割单等。

有一些费用虽然按照会计相关管理规定可予以报销,但所得税上不能税前扣除,应该主动做调增。

例如,铁路电子客票丢失后,企业所得税存在不能扣除的风险。

4、是否存在会计和税法的差异

很多人把会计处理和税法混为一谈,实则二者存在一定差别。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是,税法上规定500万元以下固定资产可以一次性税前扣除,很多人在会计处理上就一次性提折旧计入费用,固定资产的净值也变成了0。

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会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对于会计和税法的差异,应该通过“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负债”等科目入账。

5、公款私用、恶意报销的风险

个人消费在公司报销或者串通第三方故意抬高价格来恶意报销、公款私用,对于国企、私企都是危害特别大的一种情形。

所以,企业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规避这一风险:

(1)制定预算,以预算制度来约束费用的报销;

(2)报销费用不能仅依据发票,同时还要有大额采购申请、验收单、合同、入库单等原始单据;

(3)应该索取发票清单;

(4)设定专人采购、专人审核、定期采购;

(5)采用公户支付,可以使用支付宝、微信等便捷支付的方法。

以上是对费用发票报销的风险介绍。对于对此不够了解的企业,可对文中介绍内容进行具体把握!

阅读全文>>

当前,在企业经营期间,一些企业会采取不合规的方式来规避个税。殊不知,这样看似降低了企业的税负,也变相地降低了个人的税负,但实际上却极大增加了企业的税务风险。那么,企业给员工发工资,有哪些行为千万不能碰呢?下面本文来带您对此进行具体了解!

1、使用私户/现金发放工资

以私户方式发放工资,通常不在账上记载,更别说代扣代缴个税了。

以现金方式发放工资不便于查看资金流向,大量使用现金发放工资,易招致监管部门的关注。

2、人员信息不实

人员信息不实一般有两种情况:

(1)虚构员工人数,虚发工资

这种形式一般都是通过现金发放工资来实现,通过虚构员工人数,虚发工资,实现套取公司资金及少缴纳企业所得税的目的。但随着个税申报系统的完善,目前基本没有操作空间了。

(2)隐藏员工人数,享受优惠政策

隐藏员工人数,从而达到小型微利企业标准,来享受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

3、通过发票报销方式冲抵工资

让员工找票来报销,以报销的方式发工资,实现少缴纳个税的目的,降低公司用人及其他成本。比如员工以住宿、餐饮、加油等发票报销工资及工资性质的各种补贴。

这种操作方式是违法的,一旦被查,后果很严重。

4、拆分高收入人群工资

公司将高收入人群(例如总经理,副总)将其工资薪金进行分拆,计入公司其他员工的工资薪金中,以分拆后的金额进行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申报,实现降低个税的目的。

5、工资薪金所得不符合规定

单位将员工的工资拆分成基本工资、奖金、各种补贴等,以下列方式发放实际具有工资性质的津贴、补贴实现少缴或者不缴纳个税的目的。

(1)以误餐补助名义发放工资等性质的补贴、津贴

单位以误餐补助名义发给员工的补贴、津贴,实际不属于误餐费用的,应当并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

(2)以差旅费津贴名义发放工资等性质的补贴、津贴

单位以差旅费津贴名义发给员工的补贴、津贴,实际不属于差旅费津贴的,应当并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

以上是对给员工发工资的违法行为介绍。对于处于经营期间的企业来说,如对此方面问题存有疑问,便有必要对文中介绍内容作具体了解!

阅读全文>>
创业萤火
创业萤火
创业萤火
Copyright 2021 yinghuod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0017053号-1
安徽萤火点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栢悦中心2412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1-63844003举报邮箱: jubao@yinghuod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