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速

化妆品行业单月零增速,成了下半年热议的话题。

一向高增长的化妆品行业为何会突然降速?刚刚过去的“双11”,行业又展现了怎样的竞争态势?这种分化背景下,又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机会?


1调整

化妆品是过去几年国内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2020年,国内化妆品零售总额从1825亿元增长至3400亿元,占我国社销总额的比例从0.70%上升至0.87%。

最近国盛证券发布的研报更是预计,仅化妆品核心消费人群 (15-59岁城镇女性群体) 的消费规模将于2025年达6531亿元,未来5年年复合增速为15.2%。

考虑到国内GDP未来预期达不到6%的前提,超过15%的化妆品行业俨然是资本关注的黄金赛道。

但是,今年下半年以来,化妆品行业却踩了急刹车,7月份零售额增速降至个位数,8月份出现0增速现象,无疑给化妆品行业的景气度蒙上一层阴影。

▲ 来源:国家统计局

理性看待,化妆品增速缓坡其实并非完全是坏事,一方面是由去年同期的高基数所致,另一方面还与化妆品行业新的转型方向有关。

首先是高基数。去年下半年国内疫情缓解后,不少企业为弥补受损业绩,纷纷加大促销力度,化妆品放量明显,高基数下同比增速自然放缓。

其次是与化妆品内部新的“变局”相关,这分为产品与渠道两部分。

从产品端看,今年5月1日《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正式实施,其中对20种化妆品功效宣称的评价项目做了要求规定。

这意味着,没有功效评价报告,相关化妆品不能进行功效宣称,也不能备案。这直接对下半年化妆品新品推出造成较大影响。

从渠道端看,线下渠道的持续萎缩与线上渠道的流量去中心化对化妆品企业渠道布局提出较大挑战。

一方面,化妆品线下渠道持续萎缩。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2015-2020年,化妆品包括传统商超、KA及CS (化妆品专卖店) 渠道合计份额从37%降至28%。

欧睿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化妆品电商渠道增长30.10%,美妆专营店增长0.15%,商超渠道下滑3.11%,百货渠道增长0.15%。

从上市美妆企业来看,2020年上海家化、珀莱雅、丸美股份线下渠道收入同比分别下滑19%、23%及20%。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家化线下持续承压,珀莱雅线下下滑38%,丸美股份线下则继续下滑10%。

另一方面,尽管线上渠道份额从21%升至38%,但流量去中心化趋势明显。数据显示,今年前十个月,国内主要电商美妆份额淘系下滑19个百分点,与之对应的是京东与抖音均获得不同程度的扩大。

淘系之外平台的分流效应,让部分高度依赖淘系的化妆品品牌业绩受到影响。

政策与疫情均是影响本次化妆品行业增速调整的主要原因,而调整背后也蕴藏着巨大的转型机遇。

首先是产品端,在“功效宣告”新规下化妆品已经开启“功效时代”;其次在渠道端,流量的碎片化中,对化妆品企业的运营灵活性提出更高要求。

今年以来,化妆品行业一级市场的投融资热度也迅速降温。

品观数据显示,今年下半年以来,该领域的融资数量约30起,获得融资的美妆品牌商仅占10余家,融资规模在百万和千万级别为主,与2019年平均单笔融资金额3.37亿的火热盛况相去甚远。

不仅如此,新锐国货彩妆出现了一批关店潮,CRXX、KATH、抓猫、仙妮蒂卡等品牌关店或者寻求转型。


2分化

在行业调整的同一大背景下,化妆品品牌之间的销量及业绩却表现出明显的分化趋势,这一现象在“双11”电商大促期间表现得尤为突出。

“双11”化妆品销售额数据显示,国货品牌与外资品牌,甚至国货品牌之间的销售额增速均呈分化趋势。

从整体看,国货品牌销售额增速要大幅领先外资品牌。魔镜市场情报数据显示,今年“双11”在占美妆份额超一半的护肤品类中,其TOP50品牌销售额中,国货整体增速达78.9%,远高于外资品牌整体增速26.8%。

从具体品牌上看,像薇诺娜、珀莱雅、玉泽、夸迪、自然堂等国货大众化妆品“双11”天猫销售额增速保持在50%-300%之间,同梯段的国际品牌欧莱雅、Olay、美宝莲增速在-50%-20%之间。

尽管目前国内高端化妆品市场被外资品牌牢牢占据(占比90%),但大众化妆品市场成了国货突围的主要方向。欧睿咨询数据显示2011年-2020年,本土美妆品牌在化妆品大众市场的市场份额从28%上升到45%,近三年几乎每年上升一个百分点。

这其中,国货头部品牌崛起的趋势很明显,薇诺娜、珀莱雅、玉泽三大品牌的“双11”销售额排名不断向前靠拢。

我们认为:国货化妆品品牌增速之所以要高于外资品牌,一部分由于外资化妆品体量较大,不过更重要的,还是国货品牌对消费者需求的敏锐洞察及流量的精细化运营。

以贝泰妮为例,公司主品牌薇诺娜以特护霜、防晒霜等超级单品切入敏感肌市场,凭借优异的产品功效,迅速占领了敏感肌皮肤专家的消费心智。同时,公司在渠道转型也非常迅速,一方面包括天猫在内的线上份额持续扩大,另一方面开拓医院药店渠道之外的线下渠道,如进驻屈臣氏、连锁药店等。

国货化妆品品牌之间的分化趋势亦十分明显。今年“双11”,薇诺娜、珀莱雅、玉泽、夸迪、自然堂等8家国货精品化妆品品牌都有超过50%的同比增速,但花西子、完美日记、HFP等本土新锐出现超双位数的下滑增速。

新锐品牌的“受挫”,主要与彩妆品类的竞争加剧有关。

不难看出,上述增速下滑严重的新锐品牌主要集中在彩妆品类。

过去,这一领域在赛道机会与流量红利下获得迅速成长,但相对于护肤品,彩妆产品复购率较低,流量运营并不能构成护城河,当国际大牌复制内容种草与短视频直播带货后,其份额便被严重蚕食。

彩妆“双11”天猫销售排名显示,替代完美日记、花西子的是圣罗兰、雅诗兰黛和3CE等国际大牌。

这也是未来国内彩妆新锐品牌们的共同挑战。


3突围

正如前文所提,化妆品行业的调整与分化,既是利空也是利好,利空是给行业景气度蒙上一层阴影。利好则在于,在政策监管及流量分化倒逼下,化妆品行业迈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这个新阶段包括两方面,其一,化妆品企业从过去追求商业模式创新、营销投放过渡到注重产品功效与研发。其二,渠道的线上化与流量的去中心化趋势,给依赖线下渠道的传统化妆品企业提供了转型契机。

首先,注重产品与研发已经成了不可逆转的趋势。《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的正式实施与成份党的壮大无一不倒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大单品以细分场景产品的开发。

我们看到国内的主要化妆品公司纷纷在加码研发。

其中贝泰妮拟在昆明斥资1亿元设子公司开展试验技术研究等相关业务;珀莱雅则与全球原料头部厂商帝斯曼、德国巴斯夫、亚什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丸美股份与路博润、CRODA禾大、DSM帝斯曼等国际知名原料商的战略合作;上海家化与全球领先的化工公司巴斯夫确立科技创新合作关系……

而从研发费用投入看,2020年国内研发投入较高的上海家化、华熙生物均为1.4亿元左右,研发费率分别约2%、5%,尽管比率上与外资品牌相差不大,但净额上不在一个量级。

在这种境况下,国货化妆品要想在研发上突围最好另辟蹊径,比如增添本土成分或结合本土消费者需求进行创新。 近两年比较火热的“功能性护肤品、次抛精华、冻干面膜”就是本土需求创新的一种示例。

研发视角下,重点关注研发能力强、具有大单品以及正在形成产品矩阵的国货化妆品公司。

如贝泰妮,公司主品牌薇诺娜是今年 “双11”天猫美容护肤TOP10中唯一国货品牌 (排名第6) 。薇诺娜旗下不仅有舒敏保湿特护霜这样销售占比达30%的大单品,同时冻干面膜与清透防晒乳也成为公司的第2、第3大单品。此外公司还开发了婴童护肤品及男士护肤品。

再比如华熙生物,公司依靠透明质酸的原料优势,已经培育出润百颜与夸迪两大年销售额突破十亿的大单品,同时公司开发的爽肤水品牌Bio-Meso肌活与涂抹面膜品牌米蓓尔在今年“双11”均取得了超过200%的销售增长,产品矩阵正在成型。

本土功能性护肤品新锐品牌溪木源的突围也不容小觑,2019年成立的溪木源创立之初就坚持功效的专业导向,目前公司所有产品均有功效评价报告。而到今年8月已完成超3亿元C轮融资,Coatue、真格、弘毅投资等顶级机构疯狂跟投,目前估值接近40亿。

传统化妆品老大哥上海家化与珀莱雅的实力更加不可忽视。

其中上海家化有玉泽、佰草集两个大单品,今年“双11”排名比较靠前。其余公司旗下的护肤新品典萃“双11”天猫销售额同比增长5倍,公司传统的个护品牌六神也表现稳定。

珀莱雅布局护肤与彩妆两大品类,而公司在核心板块护肤品类除了主品牌珀莱雅之外,同时还开发出“科瑞肤”中端护肤品牌以及偏向年轻消费者的“悦芙媞”大众护肤品。公司去年推出的双抗和红宝石系列已成为销售主力,两个系列紧密结合的“早C晚A”概念已成功出圈。

而在渠道“上移”变局中,应重点关注线上渠道转型迅速的企业。

2020年,我国前五的本土化妆品 (护肤+彩妆) 集团分别为百雀羚集团、伽蓝集团、上海家化、上海上美及珀莱雅。五家头部品牌均面临着品牌年轻化、渠道线上化及集团多品牌化的考验,其反映在业绩上就是增速难以跑赢化妆品大盘。

欧睿数据显示,2020年,百雀羚、伽蓝集团欧睿口径下集团分别增长1.52%及1.91%,未能跑赢化妆品大盘的8.40%。上海家化今年前三季度营收相较于2019年增长1.66%,品牌及渠道持续调整中;上海上美也处于2019年初以来的线上渠道转型中。

这其中珀莱雅的线上渠道转型最为成功,今年前三季度,珀莱雅的线上渠道收入同增74.25%至24.57亿元,在整体营收中占比增至81.85%,线下渠道收入占比同降37.83%至5.45亿元,占比18.15%,公司在持续优化线下渠道产品结构,不断提升网点质量。

上海家化今年前三季度线上渠道同比增长45%,不过整体收入占比仅40%,线下渠道占比较高,但增速不到10%。渠道转型与流量精细化运营成了上海家化困境反转的关键。

除了线上渠道的转型外,线下新渠道如集合店与医药渠道,也成了在新形势下化妆品企业突围的机会。

我们相信“功效时代”开启后,将经营重心转移至研发与产品后的国货化妆品企业,才是国货之光的真正寄托。

阅读全文>>

上市至今11年,永辉超市第一次交出如此差劲的成绩单。

11月28日,永辉超市发布的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营收698.35亿元,同比下降3.9%;亏损21.78亿元,同比大降207.37%。其中,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分别亏损11.06亿元和10.95亿元。受业绩下降拖累,年初至今,永辉超市的股价下跌了45.53%,市值蒸发约300亿。

关于业绩,公司给出三个官方原因,可以概括为内因和外因。

上半年,永辉内部主动调结构降库存,通过优化商品结构,减少无效的库存占用,提高了库存周转率与资金使用效率。

外因方面,则主要受到了疫情及社区团购的冲击。

其实早在2020年第二季度开始,永辉超市的业绩增速已经开始明显下滑,这与互联网巨头发力社区团购的时间几乎重合。



01 社区团购,炮火“凶猛”

所谓“社区团购”,是这两年零售行业最火的业态。它指的是社区范围内的一种区域化、本地化的团购形式,用户在平台下单,第二天去自提点自取。 

2020年下半年,互联网巨头美团、滴滴、拼多多、阿里巴巴等开始涌入社区团购行业,它们资本实力雄厚,挖人、搞补贴,用价格优势抢夺地盘,给线下商超带来不小冲击。

其实,永辉自出道至今遇到对手无数,从地方品牌商超对手到生鲜电商再到盒马等新型商超,永辉经历过太多次市场厮杀了,唯独这次,将社区团购的冲击明明白白写出来。

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前置仓模式市场规模达337亿元,同比增长84.2%,社区团购模式达890亿元左右。同年, 永辉超市业绩增速大幅放缓,扣非归母净利润却惨不忍睹,同比下滑45.35个百分点。 

跟这些对手相比,为什么社区团购给永辉超市带来的“杀伤力”更大呢?最直接的原因是,社区团购价格更低。数据显示,社区团购整体上比线下商超便宜20%-25%;而生鲜电商整体上则比线下商超贵20%-25%。 

社区团购能做到价格便宜,不外乎两个原因:1、平台输血补贴;2、低库存甚至零库存的商业模式升级。补贴之惨烈一言难尽,我们在此不多赘述,重点来看商业模式的改变。

跟生鲜电商相比,社区团购最明显的改变是供应方式的创新:预售、自提和次日达。

预售,顾客有了采购需求后下单,公司根据订单备货发货;自提,社区团购企业会将货品统一发往每个小区的集中自提点,下单次日由顾客自己到自提点提取货品。

这样做,首先是省去配送费。不管是叮咚买菜还是盒马,目前都是30分钟配送到家且免配送费,这部分成本如果没有大规模的单量支撑,很容易亏损。到店自提让用户上门,完全能省去大量配送费和包材成本。

要知道,配送到家对企业来说,可是一项大支出。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最重的成本都是履约成本,2020年,这两家企业履约成本占营收的比重分别为29%和32%。 

其次是降低库存损耗。今天下单,次日到店自提,商家就有时间按需采购,从而降低门店的库存积压和生鲜损耗。众所周知,即时配送到家的前置仓模式,需要提前备货,如何精准备货就成为一大考验:备少了缺货,影响用户体验,备多了就成为损耗。到店自提则不需要预估备货,对于商家来说,经济、效率优势并存。

这样一来,价格自然更低。永辉如何应对?

永辉有个特点,喜欢“见招拆招”:你出了新花样,我也学习学习,实践实践。 

2018年底,对标谊品生鲜、钱大妈等社区生鲜品牌,永辉超市推出永辉mini,并喊出“家门口的永辉、新鲜的永辉”的口号,但实际发展并不如意,掀起关店潮,这是后话;

2021年,参考沃尔玛山姆会员店,永辉推出了“民生仓储会员”,截至 6 月底,全国开业的仓储店已达 20 家,销售额 1.5 亿元,同比增长139%, 店均日均客流达6181人次,同比增长136%。

从“超级物种”到“永辉mini”,再到不收取会员费的“仓储会员店”,永辉超市亦步亦趋,看什么火就学习跟随,明面上是“与时俱进”,实则并未沉下心来,结合自身情况推出适合自己的发展战略。 

02 还有谁逛永辉?

在零售行业中,客源永远是最重要的,一切模式,都以“争夺客源”为根本目的。稳住客源对永辉来说是当务之急。 

关于永辉超市的用户画像,数据显示其用户群体比线上平台用户画像年龄更大,以喜欢图便宜、买新鲜菜的大爷大妈作为基础流量,同时以低频、高消费的中高端客户带动整个生意,面临的竞争必然激烈。

然而大爷大妈们是公认的摇摆群体,很容易就被“烧钱赚吆喝”的社区电商吸引走了。一个佐证是,今年上半年,永辉超市的七大区均出现营收下滑,下滑明显的四区、六区,分别是兴盛优选、钱大妈等社区团购强势攻入的区域。 

永辉做出的尝试是推出“到店线下+到家线上”模式,瞄准了城市中购买力强的中高端消费者,可在线下体验、门店吸引力方面,和电商的盒马鲜生、会员店超市如COSTCO(好市多)、山姆会员店等等竞争都没有明显优势。 

因为永辉门店的分布比会员制超市广,更适合大众消费,但大众消费的主力是年轻人,年轻人到店体验明显在减少,消费以到家为主。

作为“中老年人的心中偶像”,永辉要突破,得抓住年轻人。 

80-90后的年轻人被996、效率文化绑架,做饭时间少得可怜,更别提每日亲自去超市采购。有娃的家庭则面临房、车、看病、上学的压力。时间上,不允许逛超市,经济上,谁家更划算便选谁家,但在消费口味上,又极易被精致、新鲜的小众商品吸引。

这考验着两方面能力:选品能力和供应链能力。

在品类上,永辉先输一着,远离了年轻人。

生鲜作为永辉的“看家本领”,向来是强势品类,但品类固定,解决的多是餐桌上的需求,满足年轻人需求的创新品类非常少,比如年轻人喜爱的向日葵。社区团购则完全不同。他们背后站着的电商巨头,手中有海量品类资源,有更精准的用户画像,供应链的效率稍微一提上去,整体的卖货效率就上涨不少。 

但在供应链方面,永辉有过人之处。多年的摸爬滚打,它培育出自己的供应链品牌——永辉金融、永辉物流、永辉食品工业等,有利于发挥协同效应、把握频控、降低采购成本。 

举个例子,在采购源头,永辉对生鲜采用“直营+直采”模式,形成“农超对接”,在源头上保证商品质量。比如花菜,传统商超的损耗率在15%左右,而永辉通过集中标准化管理,能将把损耗率降至3%-4%。 

研究永辉的财报会发现,它在2015-2018年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19.83%、20.19%、20.84%、22.15%,是逐年提升的。官方解释为对上游议价能力更强导致,说白了,就是供应链在集成优化后的正常效应。

而社区团购的平台们,这样的专业化、精细化管理稍显逊色。比如在社区自提点,顾客A可能会把自己订单上350克的花菜错拿成顾客B的700克花菜,被错拿的B顾客只能申请“无货”退单或者重新补货,这种无谓的损耗每天都在大量上演。

03 结尾

永辉的供应链致力于在生鲜、食品领域精细化、标准化,但与社区团购相比,显得应变能力不足。社区团购的供应链讲究快节奏、品类多,这对于年轻用户才是最有吸引力的。

新零售冲击下,原有的线下商超都面临着转型的压力,永辉也必须尝试通过管理、技术等方面的改革,跟上时代的变化。永辉这个模式相对传统的企业,依然面临着持久、深重的转型压力。

8月5日新上任的CEO李松峰,是技术人员出身。他上任后给永辉超市的定位是:一个以生鲜为基础,以客户为中心的全渠道数字化零售平台。这个改变是否能成功实现?我们拭目以待。

阅读全文>>

11月10日,央行公布的金融数据显示,10月,人民币贷款增加8262亿元,同比多增1364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5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970亿元,10月末,社融同比增长10%,与上月末持平。

  专家普遍认为,10月信贷投放总量高于市场预期,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加大。虽然企业信贷需求依然偏弱,但零售贷款表现好于对公贷款,个人住房按揭贷款逐渐恢复。

  社融增速企稳

  “总体来看,10月信贷、社融增速低位企稳,扭转了此前持续下滑的势头。当月新增信贷和社融都出现同比多增,意味着边际宽信用过程已经启动。”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

  10月,社融结束了此前连续3个月同比减少的态势。“9月以来,按照财政部新增专项债尽量在11月底前发行完的要求,专项债发行速度有所加快,同比出现多增,这给社融带来了一定支撑。其余项目,如委托贷款、信托贷款等则继续维持减少态势。” 中国银行(3.060, -0.01, -0.33%)研究院研究员梁斯表示。

  在民生银行(3.920, 0.00, 0.00%)首席研究员温彬看来,10月信贷和社融增速企稳,增量略超预期,体现了金融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从节奏来看,10月信贷投放波动性有所加大,呈现“前低后高”特征。究其原因,光大证券(14.950, -0.15, -0.99%)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认为,一方面,近期央行加强窗口指导,对四季度贷款增量要求同比多增;另一方面,“9·30”信贷冲量有季节性特征,十一后长假带来的摊还效应会造成贷款增量先负后正,但今年10月贷款波动性有所加大,上半月负增长态势凸显,而下半月冲量态势较为明显。

  银行发力零售贷款

  10月,居民短期贷款新增426亿元,同比多增154亿元。居民中长期贷款新增4221亿元,同比多增162亿元,结束了连续5个月同比少增的态势。这些数据,也体现了零售贷款投放较好的景气度,居民新增信贷偏紧态势得到缓解。

  “其中,信用卡仍是发力重点。对于按揭贷款而言,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投放发力,部分地区增加较多,融资需求满足度提升,而定价也有所下行。后续,随着政策的传导和中小银行的加入,11月按揭贷款投放预计更加乐观。”王一峰说。

  近期,银行零售业务表现亮眼。截至9月末,邮储银行(5.360, -0.05, -0.92%)管理零售客户资产12.2万亿元,年新增近万亿元;VIP客户超4000万户,财富客户规模346万户,较上年末增长20.59%。招商银行(52.610, -0.21, -0.40%)前三季度实现非利息净收入1007.72亿元,同比增长21.57%,在营业收入中占比为40.08%;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757.34亿元,同比增长19.69%。截至9月末,北京银行(4.420, -0.02, -0.45%)信用卡客户累计达441.6万户,同比增长20%,新增卡激活率同比提升6个百分点。

  9月末,央行与银保监会联合召开房地产金融工作座谈会,首次提出“准确把握和执行好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在10月21日的在国新办发布会上,银保监会统计信息与风险监测部负责人刘忠瑞表示,要保障好刚需群体信贷需求,在贷款首付比例和利率方面对首套房购房者予以支持。

  “监管部门从防范风险、保障刚需的角度纠正金融机构房地产信贷中出现的问题,居民获取中长期贷款的难度减小。7月至9月,居民部门新增信贷同比缩减的情况得到控制,10月相比去年同期还有约300亿元的小幅多增。”交通银行(4.640, -0.02, -0.43%)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表示。

  与此同时,住房金融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也在发挥着作用。王青表示,10月以来,房企信用风险继续暴露,银行对房企的信贷投放较为谨慎。

  “房地产贷款多增部分主要为按揭贷款,开发贷款多增共识性不高,房企后端融资放松确定性比前端更强。下一阶段,房地产市场需要尽快稳定销售,加速资金回款,对冲需求萎缩,缓解现金流压力。”王一峰表示。

  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稳健基调

  “宏观政策要继续做好跨周期调节,加大力度提振内需。货币政策继续保持稳健基调,一方面通过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另一方面运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普惠金融、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等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温彬表示。

  在唐建伟看来,10月新订单、在手订单、新出口订单等三大订单指数仍然低于荣枯线,指征需求趋势性放缓;房地产市场交易方面,调控依然不会放松。但近期央行强调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并将引导商业银行适度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此外,央行已于近日宣布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将用增量资金加大对清洁能源等重点领域投资和建设的支持力度,预计未来信贷和社会融资情况可能有所改善。

  《金融时报》记者近日从多家银行获悉,银行业将不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工行行长廖林在2021金融街(6.020, -0.12, -1.95%)论坛年会上表示,要对标对表制造强国战略,把准主攻方向和着力点,做好制造业金融的规划设计、前瞻布局。把握好投融资投向、规模和质量,发挥好金融资源的杠杆引导作用,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扩大高质量产品供给,培育增长新动能。

阅读全文>>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费天元)11月9日,中信证券召开2022年资本市场年会。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判断,2022年中国经济运行将真正迈入“后疫情时代”,预计能实现5.4%左右的增速,剔除基数等不可比因素,应好于今年5.1%左右的两年平均增速。


诸建芳认为,展望2022年,随着各国疫苗接种率的提升和经济内生性动能的修复,全球经济增长扩张态势有望延续,预计全球实际GDP增速将由2021年的5.7%小幅放缓至4.5%,逐步向趋势增长水平回归。


诸建芳强调,在疫情风险越来越可控的前提假设下,中国经济应该延续平稳恢复的总基调。结构上,预计房地产延续趋势性下行,基建投资在财政政策的支持下小幅好转,制造业投资维持恢复向上趋势。预计出口虽然有回落但总体幅度不大,消费从当前的较低水平逐步恢复到潜在水平附近。

阅读全文>>

      今年上半年,在A股三大股指均实现累计上涨,投资者跑步入场、交投活跃度明显提升的背景下,券商业绩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之一。目前,A股上市券商半年报已披露完毕,上市券商普遍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经纪业务、自营业务对业绩贡献显著。

  半年报数据显示,头部券商地位依然稳固,共有13家上市券商营业收入超百亿元,合计营收规模占所有上市券商总和的近七成。中信证券居“领头羊”位置,其营业收入达到377.21亿元,紧随其后的分别为海通证券、国泰君安,营业收入分别为234.71亿元、219.18亿元。值得关注的是,在营收增速方面,多家中小券商的表现尤为亮眼。如中原证券、红塔证券和浙商证券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速均超过50%。

  净利润方面,“吸金王”仍然属于中信证券,其净利润达到121.98亿元,也是唯一一家净利润超百亿元的上市券商。除了中信证券,上市券商还有6家上半年净利润规模达到50亿元以上,依次是海通证券、国泰君安、华泰证券、广发证券、招商证券、中金公司。

  从业务层面看,随着市场交易的持续活跃,经纪业务、自营业务对券商上半年业绩贡献最为显著。在财富管理转型的大背景下,金融产品代销、资管业务收入的增长也颇为可观。

  经纪业务上,中信证券位居头名,其经纪业务净收入达到67.42亿元,同比增长34.61%。国泰君安、中国银河位列二、三位,上半年经纪业务净收入分别为42.38亿元和35.96亿元。收入增速方面,浙商证券同比增速最高,达53.13%。东方证券、中金公司和中信建投等公司同比增速也在四成左右。

  自营业务上,中信证券是唯一一家自营业务净收入过百亿元的券商,收入高达114.29亿元。接下来依次是中金公司81.63亿元、华泰证券71.91亿元。在自营业务净收入排名前十的券商中,自营净收入占营收比例最高的为中金公司,高达56.46%,有6家券商的自营收入占比超30%。由此可见,自营业务仍是上半年券商营收的“主力军”。

  此外,从券商披露的半年报来看,上半年财富管理业务也成为各大券商发力的重点方向,多家券商金融产品代销收入迎来大幅增长。

  从收入规模上看,中信证券以超10亿元的金融产品代销收入稳居行业第一,中金公司、广发证券分列第二、三名,代销金融产品净收入均超5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从增幅看,多家券商代销金融产品收入可谓突飞猛进,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和广发证券的同比增长均超过100%,而国泰君安的同比增长更是超过400%。

  展望下半年,不少券商在半年报中提及对下半年财富管理业务的“打法”,提升资产配置能力、加强科技赋能或成为券商财富管理业务转型的抓手。

  例如,中信证券表示,公司将继续全面贯彻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和帮助客户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经营宗旨,深化财富管理转型发展,提升资产配置服务能力,推动财富客户及其资产规模稳定增长,优化业务收入结构,进一步提升财富管理收入占比;探索搭建数字化运营服务体系,提升获客留客效率,做大客户市场规模。

  中信建投证券则表示,下半年将持续完善投资顾问和金融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提高资产配置服务水平;强化科技赋能,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智能化的一站式财富管理服务。

阅读全文>>

本报北京8月10日电  (记者韩鑫)工信部近日公布今年上半年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运行情况,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发展态势平稳,业务收入增长较快,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完成业务收入6951亿元,同比增长25.6%,增速较1—5月回升1.2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速达19.7%。

  上半年,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业利润与研发费用保持两位数增长,细分领域呈现不同增长态势。规模以上互联网企业实现营业利润658.6亿元,同比增长27.4%,增速较1—5月提高14.3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速达14.4%。规模以上互联网企业投入研发费用346.3亿元,同比增长13.9%,增速同比提高3.2个百分点。

阅读全文>>
创业萤火
创业萤火
创业萤火
Copyright 2021 yinghuod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0017053号-1
安徽萤火点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栢悦中心2412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1-63844003举报邮箱: jubao@yinghuod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