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

华为在哪里注册公司?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华为作为全球领先的信息和通信技术(ICT)解决方案提供商,其影响力遍及全球。然而,它的注册地点却没有像其他跨国公司那样容易界定。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华为在哪里注册公司,并分析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注册地点的选择

华为作为中国最大的私营企业,其总部位于中国深圳,这是众所周知的。然而,如果我们要追溯华为在哪里注册公司,就必须考虑到其全球化战略的特点。

首先,华为在全球范围内设立了众多的子公司和分支机构。根据公开资料,华为在全球设有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分支机构,其中包括中国大陆以外的各个国家和地区。这种分散注册的策略可以为华为提供更好的利益保护和业务保障,确保其在全球市场的持续竞争力。

其次,华为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广泛的研发中心和实验室,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这些研发中心和实验室通常都是在华为在特定国家注册子公司的基础上设立的。例如,华为在美国注册了华为技术公司,并在美国的多个城市建立了研发中心和实验室。这种注册地点的选择策略有助于华为吸引全球顶尖的科技人才,充分发挥各地的研发资源和创新优势。

第三,华为作为全球领先的5G技术创新者,也需要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进行合规运营。为了满足这些合规要求,华为必须在相应的国家和地区注册公司,并遵守当地的法律和监管规定。这也是华为注册公司地点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影响与意义

华为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注册公司的策略,对于其全球化运营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与意义。

首先,华为的分散注册策略帮助其摊薄风险。在跨国经营中,面临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治、法律和经济风险。通过在全球范围内注册分支机构,华为能够将风险分散并减少对某一地区的依赖,保障了其全球业务的持续性。

其次,华为的注册地点选择也体现了其对各地人才和创新的重视。通过在全球范围内设立研发中心和实验室,并吸纳当地的科技人才,华为能够充分利用全球各地的创新资源和人才优势,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

此外,华为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注册公司也有助于其与当地政府和企业建立更好的合作关系。通过与当地政府合作,华为能够更好地了解当地市场需求和政策环境,为其在当地的业务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发展机会。与当地企业的合作也有助于华为扩大其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市场影响力。

结语

华为在哪里注册公司,是一个既引人入胜又复杂的问题。华为的全球化战略和分散注册的策略,使其在全球范围内注册了众多的子公司和分支机构。这种注册地点的选择对于华为的全球运营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通过摊薄风险、吸纳全球人才和创新资源以及与当地政府和企业合作,华为能够在全球市场中保持持续竞争力,并推动全球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

阅读全文>>

近日,华为宣布将于本月31日在北京举行新品发布会,全新的荣耀Magic2将亮相。根据我们今天收到的爆料信息,我们发现华为在前期的预热海报中推出了全新的LOGO设计。

在所有的宣传海报中,并没有看到原来荣耀那款蹩脚的英文字体,而是采用一款全新的无衬线字体,字形也没有过多的刻意设计,同时还将中文“荣耀”完全剔除。新选用的字体虽然没有特别之处,但相比之前规整紧凑了不少。

不出意外的话,本月底举行的发布会上,华为荣耀将全面启用这款全新的LOGO,同时我们也发现,荣耀手机的官方商城已经有部分图片换上了全新的LOGO。

免责声明:

1、文章部分文字与图片来源网络,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2、因编辑需要,文字和图片之间亦无必然联系,仅供参考。涉及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3、本文章内容如无意中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联系方式:请邮件发送至faq@szgobest.com。

阅读全文>>

香港公司:开拓海外市场的新利器

随着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速,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而香港作为世界上最自由和开放的经济体之一,成为了越来越多企业走出国门的首选之地。香港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健全的法律体系、稳定的政治环境以及高效率的金融体系,成为了各国企业进军亚洲市场的重要跳板。香港公司通过发挥自身的特点,成为了开拓海外市场的新利器。

从香港公司到全球品牌:华为的成功之路

华为作为中国领先的通信设备制造商,是香港公司的优秀代表之一。从1987年成立至今,华为一直坚持自主创新,不断推出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逐渐在国内外市场上建立起了良好的声誉。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华为开始将目光投向全球市场,并在2007年成功进入欧洲市场。如今,华为已成为全球领先的通信设备制造商之一,其品牌价值也已超过1000亿美元。华为的成功之路,彰显了香港公司在走向全球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香港公司:走向全球化的突破口

香港公司之所以能够成为走向全球化的突破口,除了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良的基础设施外,还在于其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香港企业在国际化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验,并将其应用于自身的经营管理中,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适应能力。同时,香港企业还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海外企业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拓宽了企业的国际视野和市场空间。

总的来说,香港公司在走向全球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香港公司成为了开拓海外市场的新利器,为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向全球化提供了有力支持。

阅读全文>>

1、深圳公司:探究中国经济奇迹背后的关键力量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作为一座年轻的城市,深圳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经历了从一个小渔村到一个现代化城市的蜕变。深圳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的开明政策和企业家的勇气和创新精神。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大力推动市场经济改革,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优秀人才。深圳的经济快速发展,也吸引了一批批有远见、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这些企业家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创新技术,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2、从深圳公司到全球化巨头:华为的崛起之路

华为是深圳的一家企业,成立于1987年,最初只有20多个人。在深圳这个开放、创新的环境下,华为迅速成长为一家全球化的科技巨头。

华为一直坚持技术创新,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资源进行研发,并不断推出领先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和市场的认可。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电信、企业、消费者市场,成为世界领先的通信技术供应商之一。

华为的崛起离不开深圳这个开放、创新的环境,也离不开华为一直坚持技术创新的精神。华为的成功经验也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3、技术创新引领未来发展:深圳公司打造中国科技新高地

深圳是中国的科技新高地,拥有大量的高科技企业和优秀的科技人才。***大力支持科技创新,提供了优惠政策和创新环境,吸引了大量的创新型企业和人才。

深圳的科技企业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不断推出领先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赢得了国内外市场的认可。这些企业也在不断拓展海外市场,成为了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力量。

技术创新是未来发展的关键,深圳的成功经验值得其他城市和企业借鉴。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引领未来的发展。

阅读全文>>

在被任正非续上“不造车”的紧箍咒之后,余承东毅然全情投入到了工作中。

4月17日,在华为nova 11系列及全场景新品发布会上,余承东宣布装配华为智驾 ADS 2.0的问界M5智驾版正式上市,由此问界M5补足了此前缺乏高级别辅助驾驶能力的短板。

忙完17日的华为发布会,4月18日,余承东马不停蹄赶往上海车展参加了阿维塔的品牌升级发布会。

发布会上,阿维塔宣布进一步深化与华为合作,今年下半年阿维塔将全系迭代华为ADS 2.0、搭载原生鸿蒙车机操作系统。另外,阿维塔还将按计划在今明两年连续推出新车。

上海车展上,华为余承东除了为问界、阿维塔站台外,还来到吉利展台与吉利汽车集团(00175.HK)CEO淦家阅会面,并进行了长达40分钟的交流,有媒体猜测双方不排除洽谈加深合作的可能。

华为“不造车”的宣誓已然落下,余承东在“无路可走”中寻找一条新路:

在不自主造车的前提下,专注于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网联领域的软硬件一体化技术研发,与车企合作伙伴依据产品定义来进行全用户生命周期的研发、迭代与服务、体验的升级,加快商业应用和闭环,最终在做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供应商的方向上,蹚出一条华为在汽车产业链上独有的发展路径。

而在一个多月前,市场一度认为华为要造车的节奏呼之欲出。余承东的种种言论、操作已经让“华为在造车”成为消费者的朴素认知,显然不是增量部件供应商应有的角色。

尤其在3月8日,华为与赛力斯(601127.SH)合作打造的AITO汽车在多个社交平台发布的宣传海报中使用了“HUAWEI问界”的宣传语,以此替代了“AITO问界”。与之同时,华为终端官微也发布了该海报,同样采用了“HUAWEI问界”字样。

直接把“HUAWEI”放在了汽车品牌的前头,市场认为华为造车窗户纸要捅破了,华为要真正主导汽车产品了。而且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2020年11月份签署的“不造车”文件就要到期了,华为不造车也得造了。

不过,仅隔20余天,华为的态度就急转直下。

据消息,3月31日,华为创始人、董事长任正非签署决策公告,再次强调“华为不造车”,“有效期5年”。

除此之外,任正非还对华为标志在汽车设计上的露出提出了严格要求。“强调不能使用华为/HUAWEI出现在整车宣传和外观上。”

当天下午,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华为年报会上进一步补充说明,“有些部门、有些个人和合作伙伴在宣传中滥用华为品牌,这件事一直在查处过程中”,“华为用三十多年的发展构筑的品牌,不能被随意滥用”。

这无疑在避免让公众认为华为主导了汽车产品的发展。至此,华为品牌在合作车企中的应用正式划出了红线。

尽管余承东妥协了,当天下令拆除华为店内赛力斯车涉及HUAWEI品牌所有宣传物料,但他似乎难以掩饰自己的不甘。

当晚,余承东在华为内网发布了2条留言:“这个时代变了,这只会让我们更加艰难!若干年后,大家都会看明白的!留给时间去检验吧!”“对一个行业,只有深入洞察,深刻理解,才能把握住正确的方向!标记一下,若干年后再来看吧!”

余承东这番话说得很委婉,但还是能看出余承东表达出的遗憾,如果不造车会让华为更艰难。

或许在余承东看来,在造车成为市场大趋势的情况下,扮演增量部件供应商的角色始终无法主导行业,无法做出代表华为真实实力的智能电动汽车。

据多家媒体报道,4月1日,在2023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余承东直指,“任总的路线错了,博世路线不行,这个目标是难以实现的。”一度让外界认为是看到了华为的“内讧”。

一系列事件表明,华为内部或许正在重新梳理与车企的关系,是否未来将出现全新合作架构,也未可知。任正非和余承东都在为华为考虑,不造车这个决定正确与否,就像余承东所言,留给时间去检验。

01 华为初心:聚焦ICT

早在2014,华为年成立“车联网实验室”,面向智能网联电动汽车的应用场景储备技术。2016年起,华为重点构建围绕在车联网的技术和生态优势,广结车企,开展合作。

2019年4月,华为首次以“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供应商”的身份登陆上海车展。当时华为的轮值董事长徐直军为了消除车企顾虑,第一次对外提出“华为不造车,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

2019年5月,华为正式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隶属于ICT 管理委员会管理。在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前,华为汽车业务主要是在企业BG下,由汽车行业方案部负责对外合作。而随着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的成立,表明华为将智能汽车方案作为未来扩张的战略重心之一。

时任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部门总裁王军表示,华为开展智能汽车领域的业务,建立在华为30多年来在信息通信技术(ICT)领域的深厚积淀上。华为现阶段做的是未来“智能汽车”的基础活,也就是围绕芯片和操作系统来做智能汽车的零部件,帮助车企“造好车”。

可以看出,“华为不造车,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一直是华为的初心,是华为的战略布局决定的。华为志在车联网、芯片等底层基础技术的突破,寄希望在汽车领域扮演着类似其在ICT领域那样的大B端供应商,进而获得行业领导地位。

02 战略性收缩

此后,如我们所知,华为遭遇了美国的制裁大棒。

继剥离荣耀、手机业务受挫之后,华为的下一个目标变成了汽车,几乎成为了板上钉钉的事。

在此期间,市场上关于华为造车的呼声一直很高。在华为内部,也有专门的部门研究新能源汽车和智能车载系统,给外界的感觉好像华为造车已经近在咫尺,呼之欲出了。

2020年10月26日,任正非签发文件明确“华为不造车”,其中警告“以后谁再建言造车,干扰公司,可调离岗位,另外寻找岗位”。此决议有效期为3年。华为以文件形式正式宣布不造整车的决议,也可看成华为再一次的战略性业务收缩。

华为首次以文件形式明确“不造车”,来源:华为心声社区

在“华为不造车”的签发文件里,也伴随着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的一次组织变动,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正式划分到消费者BG,隶属消费者业务管理委员会管理。

2019年5月—2020年10月华为组织架构,来源:华为官网

如上图所示,这意味着,汽车BU在华为公司的架构中平移到了另一个板块,从ICT业务转至消费者业务,并与之整合。华为一方面为汽车解决方案BU带上了“紧箍咒”,另一方面也在推动汽车业务直接面向消费者。

2021年4月17日,首款Huawei Inside(HI)智能纯电轿车极狐阿尔法S发布。与此同时,华为与金康赛力斯联合打造的赛力斯华为智选SF5上市。同时,华为线下专营店开始展出极狐阿尔法S、赛力斯SF5,并进行售卖。

华为线下渠道为合作车企打开,成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融入到消费者业务中的直观表现,从汽车行业的幕后第一次走到台前。

只知华为,不知品牌。这是华为体验店内最新展出的新车AITO问界M5给部分消费者留下的印象。从这个时间点开始,市场上已经不断有声音认为,华为已经事实性“造车”,但仍然以供应商的角色自居。

03 余承东全面执掌

2021年5月,余承东新增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 身份。从这一调整看,这将推进华为消费者业务和智能汽车业务进一步整合和协同。如余承东所言,“要把华为终端BG的To C的经验用到 To B。”

余承东不止一次想把汽车业务做大做强,再创辉煌,弥补智能手机业务跌倒的损失。2022年以来,余承东在公开场合为华为智选模式的问界品牌摇旗呐喊,问界品牌与余承东紧紧关联。

另一边,阿维塔是首个全系搭载Huawei Inside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品牌,由长安汽车(000625.SZ)、宁德时代(300750.SZ)、华为三家公司联合打造,这也让它从一出生就备受关注。

自此,华为在与车企的合作探索中,初步形成了三种合作方式——零部件模式、HI模式(Huawei Inside模式)以及智选模式。

华为内部三种模式下的选择和竞争,某种程度上是华为汽车业务早期团队在人员、认知和理解上的分裂导致的。

HI模式下,终端用户是车企的。车型的设计定位、整体体验由车企来主导。智选模式下,终端用户也会属于华为,产品定义、设计、品牌营销、渠道销售也都是华为重度参与。由此,华为更可以将汽车与手机业务融通,最终形成更加壮大的电子消费业务,其利益之大,可想而知。

作为华为手机崛起的最大功臣,余承东在转战车BU之后,显然对于直接面向消费者的业务模式更加娴熟。在华为渠道、营销的加持下,余承东在毫不吝啬地夸赞问界品牌的车,并且通过亲自体验驾驶,俨然给人问界品牌当家人、代言人的感觉。

对于余承东来说,问界汽车的销量显得尤为关键,这关系到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的整体业绩,关系到已经投入巨大研发费用能否获得源源不断的现金流。

他在不同的场合倾诉:华为在汽车业务上投入了很多,每年投入差不多100亿元人民币,直接研发人员有7000多人,间接的华为平台人员投入可能超过了1万人。2022年,余承东披露,汽车是华为唯一亏损的业务。

余承东表示汽车业务是华为唯一亏损的业务,来源:科创板日报

所以,余承东永远在考虑的是产品落地和商业模式闭环的问题。此刻,余承东似乎认为不断深入主导、参与造车,才能找到出路。于是也不难理解,到了今年3月,问界越发激进地露出“HUAWEI”品牌标识了。

04 合作模式还在进化

从2022年来看,HI模式更看重自动驾驶,而智选模式更看重智能车机。

此前,问界系列车型搭载了HarmonyOS智能座舱车机操作系统,却没有搭载华为的智驾系统,仅配备L2级别的辅助驾驶能力。而在近日新推出的问界 M5 智驾版上,新增了“智能驾驶天花板”——华为ADS2.0,再加上鸿蒙车机,让其成为余承东口中的“双智天花板”车型。

而在HI模式下的阿维塔则恰恰相反,阿维塔搭载了华为智能驾驶系统ADS1.0,却没有搭载原生HarmonyOS智能座舱车机操作系统。近期与华为合作升级之后,阿维塔也将于今年下半年使用原生鸿蒙车机软硬件系统,实现华为相关技术的百分百输出。

此外,在渠道销售上,阿维塔于2022年年底开始积极入驻华为门店。那么,问界、阿维塔在华为最核心的“双智”技术、渠道销售上都在抹平差异。

到了2023年,余承东不仅统领智选模式的发展,也兼顾HI模式业务的发展。今年2月,有媒体曝光徐直军和余承东到访阿维塔,并在阿维塔CEO谭本宏的陪同下,一同参观了阿维塔新车。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华为的HI模式和智选模式发生了融合,都在竞相推进合作深度。有业内人士表示,这对于华为来说,相当于是放弃了以往两条腿走路的做法,将以往分散的优势力量集中,更加深入地参与到汽车行业,从而实现有效的市场销量和收入回报。

华为与车企的合作模式还在不断进化中。显而易见的是,华为ADS2.0落地成为华为最近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的重头戏,而落地的方式则是搭载在问界、阿维塔、极狐阿尔法等13款车型上。这已然类似于宁德时代推出麒麟电池之后的模式与感觉。

华为发布会PPT,来源:微博@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余承东在公开场合着重强调“双智天花板”,同时言语间也对更多提及北汽、奇瑞、江淮(600418.SH)等合作车企。

05 特殊路径

时至今日,在与华为合作的阿维塔、赛力斯公司中,并没有华为参股。

据SinoAuto报道,在华为内部,虽然任正非已经定下来“不造车”的论调,但徐直军和余承东也一直有自己的想法,两位分管技术与销售的任正非左膀右臂希望在汽车行业撬开更大的生意。为此,徐直军一直协调内部关系,希望寻找合适机会,由长安汽车一方与华为内部团队共同向任正非提出持股经营的想法。

遗憾的是,经过一系列努力,徐直军从内部获悉,持股经营阿维塔的可能性越来越小。最终,任正非却拒绝了入股经营的建议,而他所给出的解释则是,华为只会作为一个技术提供商,为各大厂家赋能,如果参与入股的话,会让外界误解华为的造车理念。

一般而言,自主造车与做供应商不可兼具,存在一定的商业模式冲突。

在汽车领域,博世、大陆虽然掌握汽车产业诸多核心零部件供应市场,有造车能力却绝不会下场造车。比亚迪作为一家车企,也会做动力电池、电驱动系统、电子器件的Tier 1,但是只是在满足自身需求基础上的对外供应,主业必然会聚焦造车。

如果余承东自作主张挂了“HUAWEI”标志进行卖车,那几乎将华为摆在了一众车企竞争对手的位置,这或将不利于HI模式、零部件供应商合作模式的拓展。

更为特殊的一点,华为不自主造车的核心原因,是华为管理层觉得造车的投入太大,变现时间长、不确定性大。目前,华为在美国的制裁下,要努力解决业务连续性的问题,要考虑现金流问题。因此,华为不应该把钱投在造车这件事上。毕竟不造车,不会影响华为的生死存亡。

即使华为想要下场造车,要面临的挑战重重。如何打好差异化,如何带来颠覆性创新,更为重要的是,华为如何在汽车制造、三电成本、自动驾驶BOM成本上与特斯拉抗衡。这些都是比做供应商难度高很多倍的复杂系统性问题。

有业内人士表示,华为尚未想明白,足够让其成为新势力头部的重磅产品应该是什么样子,应该怎么打造。与其造一个市场竞争力不强、销量不佳的产品,影响到华为品牌形象,还不如不造车。仅从问界当前的市场表现来看,华为自主造车想要冲破当前“特斯拉+比亚迪”的行业双寡头的局面,可能性不大。

如此的推演下,即便不考虑华为管理层对于造车业务的认知和判断,造车对于华为来说也是一件极度冒险的事。

那么,华为专注做增量部件供应商的好处有哪些呢?做供应商,前期就可以收回一部分利润,同时可以更专注做附加价值更高的核心技术部分。也许,华为在舍弃传统造车的方式,而通过打造更高维度的汽车生态来保证自身技术的落地生根,保证自己在汽车产业中的参与。

随着北汽、奇瑞、江淮汽车相继成为华为的合作伙伴,华为的汽车生态在逐步拓展。也许,华为在“不造车”之下,其汽车业务的发展前景并不会太悲观。

今年年初,武汉东风汽车(600006.SH)的创纪录低价促销、清理汽车库存事件,让人们切身感受到了传统车企的转型之痛。在这些传统车企被迫走上电动化智能化道路上时,就不得不抓紧华为的手。毕竟可以“一站式”补齐智能化、电动化能力的第三方供应商并不多。

总之,华为正在艰难探索除了自主造车以外,无人走过的第二条“造车”道路。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阅读全文>>

3月29日 ,有部分华为手机用户表示,近期关注到华为以其会员中心的名义给用户发送涉及借贷款内容的信息。

有用户对此提出质疑,随后,记者联系华为钱包相关人士求证,该人士回复称:“华为钱包仅向会员提供信贷科技引流服务,不参与实际借款额度评估,信息定价和放款资金等金融环节,金融服务均由合作持牌机构提供。”

华为也“操心”会员借款事宜?

“华为钱包专属额度高达30万元,申请简单,极速放款,借还灵活,会员中心诚邀您前往。”华为会员中心给上述手机用户发送了这样的内容信息。

在信息的下方有一处“点击查看可借额度”的按钮,点进去之后就会跳转到“华为钱包”的APP,显示的内容则为“申请开通”,并弹出手机用户的姓名,身份证以及手机号,并有一栏“本人已阅读并同意签署关于华为钱包借钱与隐私的声明和华为钱包借钱用户协议”需要进行勾选。

若华为手机会员按下了“下一步”的按钮,则会跳转到“人脸印证”的步骤,在同意验证的情况下,对会员面部信息进行采集,并提示标注面部信息将用于借钱的授信,签约及提款业务的身份识别认证。

对于上文所描述的借贷服务,是否由华为亲自经营?“我们是与第三方进行联动,目前与度小满有钱花,乐信分期,360,民生银行四家平台进行合作。全线上操作,放款快;第三方金融机构将根据综合情况判定实际授信额度。”上述华为钱包人士表示。

记者点开“华为钱包”APP发现,在主页面有两项内容与信贷有关,分别是“借钱”与“信贷严选”。 其中“信贷严选”向个人提供度小满有钱花、苏宁任性贷等第三方金融机构; 向小微商户提供广发银行的小微E秒贷,华夏银行的龙商贷等。

“为降低风险,小额贷款业务向网络化、数据化发展,需要借助于科技企业。 通过与华为这样的手机大厂进行合作,相关金融机构可以获得更多的客户信息,并通过大数据开展技术分析,从而降低业务操作的经营风险,提高公司收益率。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认为。

会否泄露会员隐私引来质疑

“看到华为钱包这样的信息推送,其实感受并不好,毕竟手机上登记保存了不少自身的核心信息,这难免让人怀疑这些核心信息是否存在被泄露的可能。”上述相关华为手机用户向记者表达了担忧。

“我们一定会保管好会员的信息,并不会提供给其它平台。”针对用户如此的疑问,华为钱包相关人士如是回复。

“华为手机用户绝大部分都是华为会员,会员信息汇集成的庞大数据不专属于手机商或运营商,未经许可不应随便被商业利用。至于华为称不直接参与小贷运营,并不影响其已为相关持牌金融机构的运作提供了巨大的信息基础。”广东圣马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田勇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全球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认为,从商业上而言,华为的举措可以看作是一种资源的重复利用,通过会员数据和交易场景等资源,吸引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从而实现资源的再次开发和利用。但是,这种商业模式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挑战,比如数据安全、隐私保护、风险控制等问题,需要公司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政策加以管理。

在华为2021年报中,有这样一段话描述了该公司的销售融资业务:公司已建立起覆盖全球的销售融资团队,搭建金融机构与客户的沟通合作桥梁,为客户提供专业的融资解决方案。公司销售融资业务致力于风险转移,所安排的出口信贷、租赁、保理等业务主要由第三方金融机构承担风险并获取收益。公司制定了系统的融资业务政策和项目审批流程,严格控制融资风险敞口,仅针对部分项目与相关金融机构进行了风险分担,确保业务风险可控。

不过,针对华为钱包与会员借贷的相关业务事项,在华为的最近一期年报中并没有找到更多的信息。

阅读全文>>

2023年3月23日,华为方面正式召开春季旗舰新品发布会,一口气带来了包括P60系列与Mate X3在内的多款旗舰新机。

如果在过去的两三年里,一直有关注华为旗下的智能手机产品动向、特别是他们此前在2022年的产品节奏,那么当你看完了今天的这场新品发布会后,可能就会意识到一些不同寻常的改变。

时间和配置背后,其实有着不简单的信息量

众所周知,华为旗下的P系列与Mate系列作为“双旗舰”,各自有着不同的侧重点,而且过去也一直会在亮相时间上有着明显的差异。通常P系列会在年初的2月发布,而Mate系列则是在秋季的9月左右登场。

但此前在2022年,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导致P50系列直到7月底才正式发布。而且从它的硬件、特别是影像配置上,确实也能看到一些妥协的痕迹。正因如此,相比之下此次的P60系列就很直接的让人有了“重归正轨”的感觉。

请注意,我们说的并不仅仅是亮相时间。因为更重要的信息,还隐藏在了此次P60系列的硬件配置中。

比如说,在上一代的P50系列里,它们全系都配备了1/1.56英寸的IMX766作为主摄CMOS,而且两枚副摄既不算“大底”、也不再具备标志性的“RYYB”像素排列。

相比之下,P60系列一方面换用了一款全新的4800万像素“超聚光主摄”(尺寸不明,但此前曾有传言称是首发IMX898),并且全系具备十档物理可变光圈。另一方面,无论是P60的1300万像素超广角+1200万像素潜望式长焦,还是P60 Pro的1300万像素超广角+4800万像素潜望式长焦,均换成了RYYB方案的CMOS传感器。

这是什么概念呢?要知道“RYYB”这个像素排列,本就是华为向索尼定制的独家设计。这不仅意味着P60系列的副摄感光能力相比此前的P50系列理论上会有巨大提升,更为重要的是,它也代表着华为方面再次成功的从上游供应链拿到了独家定制的零部件。

更进一步来说,也正是因为RYYB传感器是华为“独家”,所以使用它既代表着要付出不小的前期研发成本,同时也意味着要有足够的出货量作为背书,才能够确保盈利。从这一点来说,我们推测华为虽然去年在产品节奏上受了一定的影响,但市场表现可能并不差。而且从P60系列全系更换CMOS、特别是更换定制CMOS这件事上,其实也展现如今华为对于手机这条产品线依然很“认真”,并舍得去做研发和供应链的投入。而这,则可能是真正让不少人会感到安心的一件事。

愈发独立的技术体系,是无奈、但也是进取

除了影像配置重回“独家”之外,在P60系列、乃至Mate X3上也能看到比过去更多、仅服务于华为自家生态的功能和技术。

比如在P60系列上,除了全新的影像系统外,还配备了此前在华为平板、PC产品线上首发的多屏同色技术方案。这就意味着在使用了P60系列机型拍照,再传输到华为的平板、电脑或其他(高端)手机上后,将会看到几乎一致的色彩表现。

又比如说在视频拍摄能力上,在当下其他顶级影像旗舰普遍追求“杜比视界”标准时,华为依然在坚持使用自家的HDR Vivid标准,作为高动态范围视频的默认格式。老实说,如果使用的并非华为的平板或电视,那么这个HDR格式可能并不见得很方便。但反过来说,对于华为的忠实用户而言,这种高度限定的“生态设计”却也确实能够提升设备间的协作体验。

其实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P60系列和Mate X3此次所配备的88W/66W快充方案,比如鸿蒙系统之间的跨设备互联,甚至还包括Mate X3上首创的应用上下分屏模式。这些功能也好、技术也罢,如果指望将其搭配其他品牌的设备去使用,基本上都不会有多么好的兼容性。

但必须要承认的是,这种极其独立、特殊的功能、技术和生态体系,反映出的也正是如今华为高度自主的供应链和技术研发方向,以及他们对于自家“全家桶”用户体验的自信。

坚定走高端路线,但产品策略似乎有所改变

最后,我们来聊聊华为这次发布的产品构成。

很显然,与去年仅有“中杯”和“大杯”的P50系列相比,P60系列迎来了久违的“超大杯”。但如果将其与此前的(有超大杯的)P40系列相比,就会发现它其实还有一些额外的改变。

一方面,P60系列此次的“超大杯”并不叫做P60 Pro+,而是换用了完全不同的外观设计、同时增强了影像(超广角升级为4000万像素)和电池(更大容量、更长寿命的电池)方案,并被命名为“P60 Art”。而且它的定价,要显著高于此前P40系列的“超大杯”。

那么这意味着什么?简单来说,P60 Art很容易就会让人联想到华为在Mate系列中的RS。它的价格高高在上,但是造型也确实与普通版本有着极大差异,让人一眼就能看出“顶配”的身份、是类似于品牌图腾一样的存在。所以这既注定了产量不可能太大,但另一方面也比只是简单追求配置的“超大杯”,可能更加迎合部分高端消费者的喜好。

另一方面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此次整个P60系列在公布价格和配置时,都只透露了闪存容量的大小,而并未提及内存。甚至直到本文截稿前(3月23日下午),在官网都查不到P60系列机型的内存具体大小。

在我们看来,这要么意味着P60系列的内存大小在实际上市前,还有发生变化的可能性,要么就代表华为已经完完全全将旗舰产品的对标对象,瞄准了隔壁的iPhone。毕竟在如今的手机行业中,能让消费者完全不在意内存大小、就掏钱购买的品牌,也着实不多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阅读全文>>

萦绕着过去三年的一场疫情,让不少用户和孩子都不得不把手头的工作和教育从线下转移到线上。高涨的网课与办公需求,导致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迅速成为不少家庭的标配,也让原本沉寂许久的平板电脑行业焕发了一阵生机,自2021年起,平板电脑全球销量连续两年呈现上涨态势,甚至在当时经常会出现卖断货的情况。 

可惜好景不长,时紧时松的防疫政策和用户娱乐方式的变化,让消费者对平板电脑逐渐褪去了热情;另一方面,消费者的购买需求在短期内已经释放,在常规升级的新机与旧机未有实质性差距的情况下,更是难以勾起换新欲望。受此影响,过去一年时间里,五大品牌苹果、三星、联想、亚马逊、华为的出货量几乎清一色下跌。 

近日,市场调查机构IDC发布了2022年平板电脑和Chromebook市场报告,结果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2022年全年平板电脑市场仅萎缩了3.3%,同年第四季度居然还出现了0.3%的平缓增长。忧的是,一度以为要有起色的Chromebook市场全年降幅达到了48%,已经回到了不如疫情前的水平。 

(图源:IDC) 

从IDC公布的数据来看,平板市场需求逐渐降低可以说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考虑到今年还有一加、谷歌等知名厂商现货入局,可以预见今年的中国平板电脑市场将会进入白热化的竞争阶段。 度过上升期的红利后,对于各大手机厂商来说,平板电脑市场的争夺才刚刚开始。

苹果夺魁,华为遭制裁仍上榜

正如本人此前所述,消费需求的下滑,是今年消费电子市场的典型特征,不论是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还是可穿戴设备都是如此。然而,正如俗话所说,对比产生美,在一大票两位数下滑的消费电子市场中,仅萎缩了3.3%的平板电脑市场看起来居然还有些眉清目秀的感觉。 

不过,即便是在出货量小幅回涨的情况下,苹果和三星依然是唯二在该季度呈现正增长的企业。 前者依然维持着自己在平板电脑市场的霸主地位,2022年全年实现了7%的小幅增长,占据38%的市场份额,这也是去年唯一一家实现全年出货量增长的公司。 

(iPad 10,图源:苹果) 

“对于苹果来说,去年供应链的问题严重限制了他们的出货量,”TechInsights的互联计算部主任埃里克-史密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即便如此,他们还是在上下半年各推出了一款重量级产品,包括采用M2芯片的最新iPad Pro和第十代iPad。虽然价格备受吐槽,但还是取得了不错的销售额。” 

紧随其后的依然是三星,尽管这家公司在2022年第4季度出货量同比增长了7.1%,但是最终2022年全年出货量为3020万台,同比减少了4%,占据了19%的市场份额,领跑安卓市场。 

(Galaxy Tab A8,图源:三星) 

从具体销量来看,尽管三星方面去年主要宣传的是主打14.6英寸超大屏设计的Galaxy Tab S8 Ultra,但反而是中低端产品线Galaxy Tab A8系列的流行使三星能够进一步巩固他们在平板电脑市场的领导地位。只是随着更多国产厂商的入局,三星这块“自留地”必然会受到不小冲击。 

国产厂商方面,除了国际市场布局颇深的联想外,屡遭制裁的华为也依然留在前五的位置。对比去年,华为全年出货量910万台,同比减少了7%;而联想的全年出货量虽然达到了1160万台,但是同比下跌居然达到了近35%,亦即在短短一年内失去了近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 

 (小新Pad Pro 2022,图源:三星)

事后看来,联想新品配置不增反跌、放弃平板机海战术,这两点成了他们市场份额暴跌的主要原因。至于华为这边,因为平板用户拥有蜂窝网络需求的其实并不多,因此不能使用5G网络这个缺点变得无足轻重,华为自身针对平板系统的一系列优化功能自然成了吸引用户购买的核心竞争力。 

中低端市场才是挽回局势的关键?

从去年的市场报告来看,即便是在回归下滑曲线的时候,苹果依然还是平板市场里面不可战胜的存在。这家厂商在高端平板市场的地位,就如同iPhone在旗舰机市场,纵使三星/联想/华为等厂商先后推出了定价5000以上的旗舰平板,却受限于安卓系统的局限性无法再跨出一步。 

那么问题来了,在冲击高端无望、用户需求下滑的情况下,为何去年平板市场还能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呢?

答案在于“转型”,相较于一致冲高的2021年,我们在2022年看到了更多的中低端平板。初次入局的OPPO带来了千元起步的OPPO Pad Air、一脉相承的真我带来了配置略高的realme Pad X、小米端出了配备高刷屏幕的入门级平板Redmi Pad。比起高端办公商务,更多的厂商将心思放在了扩大中低端市场,保证出货量上。 

(Redmi Pad,图源:小米) 

不得不说,性价比仍是Android厂商的杀手锏,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尤其如此,毕竟用户在选择更高规格的平板电脑之前会三思而后行。比起一味冲高,各种高刷大屏、手写笔记全部配上的高端产品,薄利多销的“观影神器”似乎更加符合平板电脑这种产品的定位。 

除了“中低端”,预计“差异化”将会成为未来平板市场的新关键词。要知道,现在平板电脑市场虽然不卷,但产品发展的方向却差不多,反而是很多年前流行的小尺寸平板电脑越来越少了。预计在折叠技术的推动下,更加便携/更大尺寸/更像电脑的平板产品将会先后涌现。 

走向消亡的Chormebook

除了发展平稳的平板市场外,Chormebook市场则是本次公开报告中的另外一项重点。

如果说2021年让Chormebook行业看到了那么一点光明的话,那么2022年绝对就是Chormebook长夜将至的信号。对比2021年,Chormebook行业在2022年的表现非常不好,其在2022 年全年的出货量录得48%的下降,在2022年第四季度减少 24.3%。 

(图源:IDC) 

Chormebook是谷歌在2011年推出的轻型廉价笔记本电脑,和常见的Windows笔记本不同,Chormebook运行的是ChromeOS操作系统,该操作系统以运行基于云的谷歌应用程序而著称。因其低廉的价格、缺乏娱乐性和完善的功能,获得了国外教育行业的高度认可。 

正因如此,Chormebook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美国学校的采购。疫情初期,在使用惯性的驱使下,仍有部分家长坚持购买Chromebook供孩子进行线上学习,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功能更加泛用的平板电脑似乎成了更好的选择,而大量廉价平板设备的出现更是严重挤压了Chormebook的生存空间。 

(Lenovo 500e Yoga Chromebook) 

对于Chormebook的未来,联想全球首席运营官Marco Andresen曾表示,Chromebook市场依旧还有生命力。“教育市场的暂时饱和,导致了Chormebook的出货量急剧下滑,然而,市场仍然相当大,考虑到所有售出的教育设备在若干年后将不得不被替换,我们仍然要密切关注这个市场。"” 

问题在于,当这批Chormebook走向寿命终结时,市面上最流行的教育设备依然会是Chormebook吗?

总结

不可否认,目前平板电脑市场已经逐渐趋于饱和。毕竟平板电脑从诞生之日开始就面临着一个尴尬的局面,始终面对的是那些“锦上添花”的需求,作为一款手机/电视/电脑的替代品,在平板电脑没有创造出绝对实用的场景之前,是很难重现手机市场的辉煌。 

至于Chormebook这边,谷歌拯救该系列产品的决心还是很明确的。除了Android英语的支持外,谷歌还在ChromeOS 105中加入了游戏叠层(Gaming Overlay)功能,在让Chormebook兼容数量庞大的Andorid游戏的同时,开始积极测试Valve的Steam平台,力求用全新游戏生态拯救Chormebook。 

(源自宏碁蜂鸟系列的“旗舰”Chormebook) 

问题在于,能够流畅运行游戏的Chormebook,价位自然不会便宜。而在失去廉价这个优势后,又有多少人会在ChormeOS和Windows之间选择前者呢?答案似乎不言而喻。 

不管怎么样,在未来的一两年内,所有的手机厂商都会陆续推出平板产品,届时国内平板市场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至于平板电脑能否取代Chormebook原有的地位,又该如何去撼动苹果以及华为的地位,还得看这些厂商们在价格以及生态方面的努力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阅读全文>>

如果科技大厂间的相爱相杀也有支线剧情,那专利战大概可以连拍十几季。

任正非是最早意识到这一点的中国企业家之一。2013年,他曾在华为内部作出预警:「未来5-8年,会爆发一场‘专利世界大战’,华为必须对此有清醒的战略研判和战略设计。」

站在当下回看,这一研判的确蕴藏着远见:最近几年,华为与三星、苹果与高通、诺基亚与OPPO、爱立信与苹果,先后掀起全球巡回式的专利诉讼战。这类诉讼通常旷日持久,动辄数十亿美元;博弈结果无非两种,要么达成和解继续载笑载言,要么围魏救赵另谋出路。

但任正非预判最巧合的地方在于时间节点:8年后,华为成为搅动「专利世界大战」的新变量——这家ICT厂商宣布2022年开始收取5G专利授权许可费,并在上个月密集公布了首轮战绩:与三星、OPPO、诺基亚签订专利交叉授权协议,且与国内多家厂商也在谈判当中。

在此期间,华为还通过诉讼手段向美国移动运营商Verizon、亚马逊等公司强硬维权。

在主营业务受挫后,专利正从业务层面的「安全罩」走向台前,成为一门隐秘的、加快变现的生意。不排除在即将发布的华为2022年年报当中,专利收益将有浓墨重彩的一笔。

但对于其他手机厂商以及智能汽车等行业来说,情况或许变得更复杂了。

01「终极武器」

华为所处的通信领域是技术竞争尤为激烈之地。在各大厂的兵器库当中,专利大概就像灭霸的「无限手套」,属于终极武器。

最早祭出这一招的大概是美国摩托罗拉。1989年4月,摩托罗拉公司将一个装有16公斤文件的大纸箱寄到了芬兰,指控竞争对手诺基亚侵犯了9项专利。

「大哥大」给诺基亚好好上了一趟普法课,最终诺基亚乖乖支付学费1000万美元。

有了前车之鉴,很多产品型公司都有自己的技术专利布局,出发点大多是以专利为「城墙」,保护自身业务安全;只有少数通信企业能把专利变成商业模式,通过高价值专利,掌控整条产业链的话语权,比如高通、爱立信和诺基亚。

在这几家公司的商业模式中,专利许可费一直扮演着现金牛的角色,像高通2021年的专利收入6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380亿元。

曾有媒体测算,高通一年的专利收入能占到全球专利许可费的近三分之一,以至于有人吐槽,高通是一家兼营芯片业务的律所,律师比工程师还多。

诺基亚也是「家底丰厚」的赢家之一:如果说1G是摩托罗拉的天下,2G的主角则是诺基亚,尽管后来的3G、4G时期,高通风光无限,但诺基亚依然是水面下的那条巨鳄,稳握数量可观的核心专利族。

即使错失了整个智能机时代,这家北欧巨头还是靠技术红利续写了轻松躺赢的剧本——2021年仅专利授权一项收入高达106亿元。

至于中国企业,从技术标准和专利储备情况来看,在5G到来以前大多处于被动局面:3G/4G核心技术仍掌握在上述科技巨头的手中,国内手机厂商小米、OV等很难绕开单向「缴税」的产业链角色,在全球各地被起诉成为各家全球化过程中的重要一课。

用雷军的话说,知识产权争议是智能手机公司成长过程中的成人礼。2014年,正当小米在印度卖爆的时候,爱立信曾迎面一拳专利重击,让小米的国际化雄心险些夭折。

作为出海「课代表」的华为和中兴,两家虽在通信领域有积累,可通过交叉授权防御通信类友商的狙击,但在终端产品上,同样需要支付不菲的专利费用。

以华为为例,在2021年手机业务遭重创之前,华为获取的专利收入一直低于支付出去的专利费用;就在2020年11月,华为还向高通公司一次性支付了18亿美元的三年专利许可费。

其实任正非发表「大战」预言之后,华为在战略设计上便开始作出应对。在全球4G专利中,华为占比约有10%。在全球5G专利中,截至2021年2月,华为占比15.4%,位列全球第一。

当然真正重要的不是专利数量,而是专利含金量。在代表更高话语权的5G标准必要专利中,据国际知名律所Bird&Bird统计数据,爱立信、三星、高通位列前三,分别占比15.8%、14.1%、12.6%,华为和中兴位列第五、七位,占比分别为10.9%、8.6%。

任正非多年前憧憬过,「当有一天我们走到世界领先的位置时,就可以来合理分配价值链了」。

可以说,华为在全球5G标准必要专利中的江湖地位,是其坐上专利收费谈判桌的筹码。

在5G之外,华为在Wi-Fi和音视频编解码器等领域也拥有一定话语权。

但真正迈出「收税」这一步,或许还是因为形势的逆转。自2019年美国实施制裁以来,华为不仅在美国市场遭受重大挫折,手机等终端业务直接被扼住喉咙。随着5G芯片存货消耗殆尽,华为手机市场份额持续萎缩,2022年全球出货量已经滑入「others」序列。

这意味着过往通过产品实现研发投资回报的道路遭遇重挫,通过知识产权变现多少还能弥补一些损失。

《降噪NoNoise》获悉,专利交叉授权协议通常三年一签,如果双方条件对等,往往不涉及金钱往来。但许多专利谈判以终端出货量为基准,华为手机销量萎缩意味着原本通过专利交叉授权协议实现的技术交流,突然失去了平衡。

反映到专利收支上,从2021年开始,华为连续两年专利收入超过专利费用。这种情况下,原本用于防御的专利「城墙」,也就成了研发投入的变现管道。

这也呼应了任正非传导「寒意」时提到的公司经营思路的转变——追求利润和现金流。

02 激进

华为在专利变现上的激进有迹可循。

一方面,以「持久战」的心态跟竞争对手逐一谈判,2022年达成20份专利许可协议,这其中包括与OPPO、诺基亚、三星的交叉授权协议。

在与OPPO达成协议后,华为对外强调,多数厂商都向华为表达了专利付费的意愿,但具体的费率仍在谈判当中。在汽车领域,已有15家车企获得无线技术方面的专利许可。

华为也通过专利运营公司扩大变现渠道。近期动作最大的一次,是2022年将Wi-Fi 6标准必要专利许可授权给意大利公司Sisvel来运营——通过后者设立的Wi-Fi 6专利池,华为、飞利浦等公司坐享专利许可回报。

另一方面,通过扩大全球专利诉讼「目标」,奠定创新者形象。如在起诉亚马逊,在德国曼海姆和慕尼黑针对Stellantis汽车集团(旗下有菲亚特、克莱斯勒、标致、欧宝等)提出蜂窝标准必要专利诉讼;美国WiFi设备制造商Netgear、德国 WiFi 路由器制造商AVM也成为华为诉讼对象。

还有美国移动运营商Verizon,华为2020年在美国起诉前者专利侵权,索赔10亿美元。这起备受关注的诉讼,以去年7月双方达成和解收场。

在内部,任正非亲自给这项业务定调。2022年4月6日,华为员工论坛发布了一则由任正非签发的《专利许可业务汇报》会议纪要,里面提到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不求速胜,也不怕败,收多收少都是成功的。最主要的是通过沟通和谈判,理清双方的关系。

Counterpoint Research研究副总裁尼尔·沙(Neil Shah)分析,华为拥有大量5G专利,也大力投资6G。蜂窝式通信协定是未来联网生态体系成败所需的关键科技之一,这意味着即便华为在部分主要市场被排除在5G装置或5G网络业务之外,它在移动通讯协定上仍有影响力,可以透过授权给其他厂商来建立可观的业务。

至于这种影响力的钱景如何?我们可以参考全球调研机构Strategy Analytics的报告预测:从2025年开始,5G手机每年将为专利持有者带来近200亿美元的全球专利使用收益。

从具体收费标准来看,华为相对「克制」——明确单台5G手机许可费不超2.5美元。而诺基亚2018年公布的5G专利收费标准是每台手机3欧元,爱立信2017年公开的5G多模手机专利费标准是在2.5美元到5美元之间,最为强势的是高通——5G多模手机按售价3.25%收取。

华为此前预计,2022年全球约有3.5亿台5G手机和1500台网联车获得华为许可;约有3000万家庭用户宽带接入终端获得许可,占全球45%的数据通信连接获得华为许可。不过考虑到专利交叉授权协议的存在,以及协议内容的保密性,华为具体能从5G专利许可中获取多少现金收益,外界难以估量。

毕竟利益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流动。以2022年11月华为与三星达成的专利交叉授权协议来看,有媒体爆料,三星向华为转让了98项美国专利,这或许是为了抵扣双方专利价值或者终端市场的差额。

在与OPPO达成专利交叉授权协议后,有科技媒体分析称,考虑到OPPO的出货量,这对华为来说是一大笔收入,暗示OPPO方面将支付一定许可费用。

有一点可以明确,专利收入远不及华为从产品销售中赚到的钱。2020年,华为终端业务4829.16 亿元,在总收入占比54.2%;到2021年,这部分收入直接腰斩,在总收入占比下降到38.2%,但也有2434亿元。

相较之下,华为过往的专利收益可以说杯水车薪:2015年到2018年,4年收入14亿美元;2019年至2021年,3年既定目标是12亿美元,实际略微超过。

2022年的专利收入变动更具参考价值,因为5G专利许可收费是从2022年开始。这一数据目前尚未公布。

不过华为强调,自己仍是产品营收为主的公司,知识产权变现只是让研发投资有回报。公开信息显示,华为每年在研发上的投入占收入的10%~15%;2021年更为激进,研发支出1427亿元,约占收入的22.4%,这一年华为提交的专利申请也比前一年增长了27%。

华为多了一个变现模式,对其他手机厂商而言未必是幸事。对于那些专利储备较少的厂商,华为5G收费或许意味着成本的增加,虽然费率标准大概率低于诺基亚和高通。

当然如果手机厂商准备自研5G芯片,打造自己的「海思」,那获得华为授权未来或许能降低对高通、联发科的依赖,或提高合作议价权。

03 大搏杀

当探讨企业间技术专利的合纵连横时,《降噪NoNoise》很想强调一点,少打几张民族牌,多关注一个基本事实:和平协议或者诉讼战的背后,更多是商业利益的搏杀。

近在眼前的是华为与OPPO的「和平协定」。有人将其视作中国手机厂商开始「抱团」,倒是小米集团战略合作部总经理徐然的回应意味深长。

被问及如何看待华为与OPPO的协议时,他说,两家公司达成专利许可协议不是单点问题,且OPPO与华为许可协议签署时机也非常重要。「小米也有理由相信,无论是华为还是OPPO,一定是考虑了除双方交叉许可简单关系之外的一些其他因素。」

事实上,OPPO在与华为签署协议前,正被诺基亚在全球缠斗。2021年7月1日,即OPPO与诺基亚4G协议到期的次日,诺基亚在英国、德国等11个国家对OPPO发起专利侵权诉讼。

这是目前全球最大规模的5G专利纠纷。

OPPO随后反诉诺基亚有4件5G专利侵权,并宣称诺基亚此前要求的续约费「高得离谱」,让手机厂商不可能有盈利空间。

这场让全球20个法院忙个不停的大型诉讼战背后,说到底还是商业利益的博弈。

眼下5G商用越来越成熟,但关于5G专利收费并无统一标准。3G、4G时代,专利权利人比较强势,连苹果都对高通定的收费标准忍无可忍却也无可奈何;诺基亚若拿下OPPO,在后续同其他厂商的5G专利许可谈判中对具体费率便拥有了更多主动权。

OPPO当然不愿意被人「鱼肉」,尽管因为输掉几场判决、决定暂退德国市场,但OPPO也在另外几场诉讼中凭借自身专利储备以及知识产权诉讼经验,占得上风。

近年来,OPPO的知识产权团队已经扩充到上百人,也打过一些国际硬仗,比如在与夏普的专利侵权诉讼中获胜。

OPPO此时与华为签署协议是否有围魏救赵的考量,还要看双方具体协议内容,以及华为与诺基亚专利交叉许可协议的约定。

至于华为,也并非苦情戏、孤独硬汉戏的男主角,或者如任正非所说,「我们太忙了,忙到没时间收专利费」——早年华为与竞争对手中兴互诉专利侵权,把官司打到了欧洲;「非洲之王」传音在IPO前,也收到过华为的起诉书;亦有诉讼型NPE在国外使用华为专利起诉过小米和OPPO。

说到底,技术竞争抑或合作,还是服务于商业利益。

利用专利诉讼狙击竞争对手的桥段,苹果也运用得炉火纯青。2010年,苹果对HTC发起的专利诉讼,将后者赶出美国市场,HTC从全球手机第一阵营跌落后一蹶不振,直至最后退出手机市场。

当然这些都在游戏规则的范畴之内。为了遵守游戏规则,小米曾斥重金从微软买专利,联想收购摩托罗拉,看中没落贵族的2000多项专利,苹果牵头以45亿美元并购破产的北电网络,无非垂涎后者无线通信、4G的LTE等核心专利。

如果把时间轴向右拖动,发酵于2018年的联想5G标准投票门事件,大概是5G专利大战的前传,而且还是剧情奇葩的冰山一角。

彼时,一个关于5G编码技术标准投票中联想站高通、导致华为两票之差落败的传言,让联想被打上「卖国」的标签。姑且不说5G标准制定的组织方3GPP遵循的是「共识」,而非「票数」多少,单就当时形势而言,联想其实有点儿冤。

2016年的编码技术标准提案分为两个阵营:联想及摩托罗拉的技术专利储备侧重LDPC技术,这个阵营有高通、三星;华为则是Polar技术阵营的主导者。

如果从商业维度来看,两家选择支持不同技术方向的方案,本身无可厚非。确定一个技术方向,便意味着在这一方向布局的专利有望升级为全球标准专利,研发投入也就有了价值。

联想若支持Polar方案,意味着未来有可能要支付更多专利费。这明显有违商业常识。

所以联想最初站LDPC一边,这也是传言的起源。

其实后来,由杨元庆拍板,联想转而支持了华为的Polar短码方案,所以联想陷入「投票门」舆论漩涡后,华为会帮着澄清。

联想的转向当然有商业之外因素的考量,但若将联想最初的投票行为视作胳膊肘向外拐,未免有点儿牵强。

还原这起事件的过程,也让人们看到其实从5G标准制定阶段,一场暗战已经开始酝酿。

5G时代相当于一场重新洗牌,以华为、中兴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在游戏规则制定中拥有更多话语权,成为搅动局面的新势力,当然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事情,但归根结底,技术竞争还是由商业利益驱动。

正如华为开启的5G专利收费,抑或未来在其它知识产权领域的活跃,我们都不必大惊小怪。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阅读全文>>

鸿蒙正在从消费市场,拓展到to B的行业市场。背后的主力推动者包括华为和几家从事开源鸿蒙发行版的企业,他们正在几个行业进行商业闭环的试点。

鸿蒙进入千行百业,应该说2022年是元年,很多东西都是从零到一开始打造的。”开鸿智谷总裁解伟俊告诉数智前线。开鸿智谷是国内上市科技企业拓维信息旗下,做开源鸿蒙发行版的公司。

今年11月华为在东莞举办的开发者大会上,华为也专门安排了行业市场的会议和展位,这在之前是没有的。去年,鸿蒙只在展览中展示了煤矿和智能制造的少量情况,并不系统。

从江苏赶到东莞来调研鸿蒙的吴玮告诉数智前线,在余承东主题演讲的前一天,他去听了几个行业会议。“我觉得金融、公路交通最成熟,而我所在的电力行业,路还有点长。”

01 最快的是金融

鸿蒙进入行业市场,并非一帆风顺。

最初,华为将代码托管给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期望通过开源的市场化手段,去开拓行业,但发现很多时候这种自由式的发展,是很难在行业中做起来的。”从事智能制造的刘煜告诉数智前线,包括一些系统底层的相关开发,需要华为团队的支持。

“华为后来成立了一个叫‘使能部’的庞大团队,进行支持。”刘煜称,使能部涵盖了金融、教育、公路交通等六七个行业。

但令很多人没想到的是,金融是其中进展最快的一个赛道。

“金融行业规划引入鸿蒙,应该是两年前,主要是支付这一块。”新国都产品部商业产品经理廖健告诉数智前线。新国都是国内支付终端的主流企业之一,也是上市公司。

金融行业的快速推进,最关键的是银联的参与和相关标准的推出。金融行业重视安全问题,这两年在方方面面都在进行国产化替代。支付行业相对来说也比较封闭,在今年五六月,银联的加入以及相应标准的推出,包括有意引导采购国产化操作系统的支付设备,让整个支付行业都动了起来,执行的效率和推进的速度也非常快。

“金融机具这一块,国内厂商基本上都已经加入进去了,也有不少设备通过了银联的安全认证,以及鸿蒙的兼容性认证。”廖健告诉数智前线。东莞的开发者大会上,华为展示了其中一些支付的小设备,目前业界已经有好几十款;而银行、酒店和商场里的使用的智能POS机这类大型设备,也已经有好几款通过认证。

数智前线获悉,一些支付企业已开展商用试点,进一步解决体验性、流畅度问题,一旦这些问题得到解决,将进入规模化复制。

02 三个行业的闭环试验

除了金融,在公路交通、教育和煤矿,鸿蒙也取得了进展。

两个主要的开源鸿蒙发行版企业——开鸿智谷和深开鸿,都已开始了隧道的试点应用。

为什么会选择隧道?解伟俊对数智前线分析,中国是交通强国,每年基建改造的投入非常大。之所以围绕隧道场景展开工作,是因为隧道平均一公里大概有1000个设备,包括灯、检测器、传感器、风机和卷帘门。以往,这些设备之间没有实现互联互通,有些公司都垮了,设备还在跑,“问题非常多”。

经过摸索,鸿蒙目前在隧道中主要做了两件事:首先是替换了国外的PLC控制器,这些设备之前基本是西门子的。现在,用基于国产芯片、鸿蒙系统的控制器来替代后,在同样功能下,降低至少30%以上的成本。

其次是利用鸿蒙的互联互通特性,在巡检、应急指挥上做创新应用,比如按需照明。之前即便很少有车辆通行,隧道的灯也是整天亮着。根据统计,某省在隧道上每年电费就有几个亿,浪费严重。利用鸿蒙自动组网、自动发现和协同的特性,隧道里的灯可以与前方的一些摄像头联动起来,发现有车开过来,就自动调节灯光。

再比如,如果隧道内发生了事故,隧道中的设备,可以自动联动到车道情报板上,这些情报板通常挂在隧道入口的正上方,可以用绿色通行和红色禁行标识来提示前方路况,避免二次车祸的发生。

“我们用鸿蒙,实际上对隧道进行智能化升级。”解伟俊告诉数智前线。目前,开鸿智谷在山东高速正在做试点。数智前线获悉,山东高速也是中国高速公路信息化程度最高的,代表了业界的方向。

深开鸿陈雪长则告诉数智前线,鸿蒙是万物互联的,本质上解决的是数据采集问题。鸿蒙可针对隧道里的设备进行改造,实现远程的可视可控,减少设备“带病”运行的几率。而交通路网数据多,设备的联动和预警,类似郑州去年暴雨造成的灾害,是可以避免的。

在教育方面,鸿湖万联开展了试点。鸿湖万联是软通动力旗下子公司,也是开源鸿蒙发行版的一家主要企业。

“3年前,我们就开始规划了,去年底,选定了智慧编程这个点,毕竟推广鸿蒙要从娃娃抓起。”鸿湖万联宋嘉良告诉数智前线。经历一年时间,已经推出了针对小学信息课等的鸿蒙教育产品。

这是一个积木化的编程平台,通过托拉拽模块,就能实现对机器人的一些指挥。这些积木块都是鸿湖万联从头到尾开发的组件。此前,市场上基本都是Scratch的天下。

目前这款产品已与深圳罗湖区的几所小学达成了试点协议,同时在西安进行了试点。“像全面国产化的教具,很多学校兴趣比较高。”宋嘉良称,这一学期试点之后,结合反馈,再决定下一步的拓展步骤。未来还会加入Python和C语言,针对中学和职高推出类似产品。

另一家发行版公司开鸿智谷,在教育中则选择了学校信息设备互联互通这个方向,主要解决数据采集问题。比如,他们用了一个“学生证”,在体育课上与跳绳碰一碰,采集每个学生跳绳的数据。“现在还属于早期,这样的试点和场景创新,我们尽可能在一个点上形成商业闭环,未来就是一个复制推广的过程。”解伟俊说。

业内人士发现,学生对物联网很有兴趣,但不少学校的教学是陈旧的,这也让鸿蒙的教材教具,受到学校欢迎,并实现批量销售。

在煤矿市场,这是鸿蒙最早进军的行业。华为采取了高举高打的策略,先是2021年9月,与国家能源集团打造了全国首个以鸿蒙为基础的矿山OS;之后又与神东集团合作进行井下设备的鸿蒙化。神东是中国最大的煤炭企业,旗下的矿井数量众多。

天玛智控参与了国产设备鸿蒙化的工作,它隶属于中国煤炭科工集团。“从2021年初开始,已经做了两年。”天玛智控曾光告诉数智前线,在液压支架设备上已经搭载了鸿蒙,实现了部分远程控制应用,目标是达到井下作业少人化。“当然,井下设备整体有上千种,底层传输协议、接口种类很多,完全打通所有系统,我觉得还需要时间。”曾光称,“现在是刚刚起步。”

03 2025年鸿蒙行业化或初具规模

操作系统能不能立起来,在于生态。对于这两三年,在行业中进行鸿蒙化的团队来说,他们感觉最难的也是生态。

作为生态的一部分,去年东莞开发者大会上,很多国产芯片已经适配鸿蒙,让它们都能装上鸿蒙系统。这被业内称为“南向生态”。

数智前线获悉,开鸿智谷已将公路交通、教育中应用的8款主要芯片,全部鸿蒙化,“南向生态的障碍,已经扫除了”。天玛智控则称,最初起步慢,与芯片适配有关。现在在他们涉及的矿井设备中,国产芯片也基本鸿蒙化。

生态的另一部分是应用,这被业内称为“北向生态”。一些局部的应用,已经移植到鸿蒙系统之上。但更广泛的应用移植,仍需较长时间和商业的推力。

相比于其他操作系统,鸿蒙生态还不成熟,也给不少企业带来了投入的压力。一位从事智能制造的人士称:“我们需要先投入,生态不成熟,就意味着商业没法形成闭环。”

“我们认为2025年之后,整个鸿蒙生态将具备规模的基础。”解伟俊称。业内认为,目前各行业对自主可控的需求,让鸿蒙在行业中受到重视。比如,电力行业也是一个对安全要求极高的行业,电力的终端设备也很多,这些也成为鸿蒙可以开拓的市场之一。

不过,从南京赶到东莞开发者大会的电力行业人士吴玮称,鸿蒙的技术如何与电力场景结合,还需要仔细研究,整个市场也缺乏案例。他目前在鸿蒙上已花了大量时间,但他发现,开源鸿蒙给到开发者的资料还不够系统和完善,“如果花同样时间,其他系统可能早就清晰了,但鸿蒙仍有很多让我感到模糊不清的东西”。

“我对鸿蒙系统的主要期望是,开源社区管理的一些项目和代码应该更规范、清晰。”另一位在开放鸿蒙相关应用的开发者告诉数智前线,“开源社区就应该像一个图书馆,把图书分类做得清晰,这边是文学类、那边是历史类,让开发者在使用开源鸿蒙的时候,能够更容易、简单的上手。”

数智前线获悉,由于目前鸿蒙生态刚刚起步,工程师投入的成本相对较高,代码、驱动很多要自己从头到尾写出来的,工作量其实非常大。一位门禁类产品开发商称,基于鸿蒙他们开发的产品,成本大概在2300元,但是友商基于成熟系统的产品,报价只有2200元。“也就是说,我们的成本,已经比别人盈利的价格要高了。”

作为国内首个商业化推广的物联网操作系统,鸿蒙面临的挑战还很多。行业人士预计,明年鸿蒙生态可能还是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一个过渡阶段。伴随几家开源鸿蒙发行版企业在单点上实现商业模式闭环,明年开始,将有一些应用进行规模化复制,也将会有更多一些行业和场景纳入鸿蒙的赛道。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阅读全文>>
创业萤火
创业萤火
创业萤火
Copyright 2021 yinghuod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0017053号-1
安徽萤火点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栢悦中心2412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1-63844003举报邮箱: jubao@yinghuod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