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润

净利润是概念比较宽泛的,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的净利润,即收入减去成本所得的利润;另一种是按报表的要求计算净利润,即在传统的净利润的基础上,减去或加上其他项目,如折旧和摊销、财务费用等。

传统净利润计算公式如下:

净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根据报表核算要求,净利润计算公式如下:

净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折旧和摊销-其他综合收益。

每一项的具体数值都需要企业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会计核算原则来确定,以保证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可靠性。

拓展知识:净利润不仅仅反映单个企业的经营好坏程度,还可以反映整个行业及政策的发展状况。因此,净利润的变化也可以帮助理解行业趋势及政策的变化。

财务报表

阅读全文>>

日前,A股快递公司纷纷交出了前三季度成绩单。

据红星资本局梳理,前三季度,几家快递巨头企业营收都实现正增长,平均营收增长率23%。在净利润方面,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其中,申通快递(002468.SZ)净利下滑2.38亿元,降幅竟达到4671.20%。

从企业的前三季报来看,“价格战”的影响犹在。今年一季度,顺丰控股(002352.SZ)罕见出现业绩“爆雷”,各家快递企业“增收不增利”普遍存在。价格战下,快递行业格局生变。百世集团熬不住了,将旗下中国快递业务以68亿元出售给了极兔。

而在政策方面,为了整治行业“乱象”,快递业监管政策加速出台。展望今年第四季度,有业内人士认为,在政策红利和派费调整的双重作用下,行业单价有所上行,行业整体将进入良性发展通道。

净利增速承压 

“价格战”影响仍在

红星资本局梳理发现,在营业收入方面,顺丰控股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358.61亿元,同比增长23.97%,业绩实现领跑。

圆通速递(600233.SH)前三季度营收305.42亿元,同比增长30.41%;韵达股份(002120.SZ)前三季度营收286.01亿元,同比增长23.88%;申通快递(002468)营收169.10亿元,同比增长14.95%。

前三季度,四家快递公司的营收都实现了同比正增长,平均营收增长率为23%。


快递企业前三季度业绩

在净利润方面,较去年同期,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顺丰、圆通、韵达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均实现正增长,分别为17.98亿元、9.54亿元、7.81亿元;申通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出现了负增长,较去年同期下滑了2.38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同比去年,上述四家快递公司三季度净利润增速皆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其中,顺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速为-67.89%、韵达股份净利润同比增长率为-23.41%、圆通速递净利同比增速为-31.16%、申通快递归属母公司净利的降幅竟达4671.20%。此外一季度顺丰罕见出现业绩“爆雷”,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亏损9.89亿元,同比下降209.01%。

快递企业前三季度业绩

对于亏损加剧一事,申通在此前的业绩预告中表示,由于前三季度整个快递市场的变化以及公司的相关投入与支出使得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业绩承压。

实际上,除了2018年,申通已经连续五年出现净利润负增长。申通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以及2020年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64.96%、17.93%、37.73%、-31.27%和-97.42%。到了今年一季度,净利润增长率扩大为-253.39%。伴随不断滑落的净利润增长率,今年以来申通股价也不断下滑,截至目前,申通股价为7.72元/股,创一年来新低。

9月快递单票数据齐上升

或迎修复拐点

从快递业务单票收入来看,韵达连续多月单票收入同比出现下滑。实际上,不仅是韵达,今年圆通、顺丰、申通等公司也出现单票收入持续下滑,低价竞争仍为行业面临的困境。

自2008年以来,快递行业价格战就没有停歇过。同质化竞争下,各家快递企业采取压缩利润空间的“价格战”来竞争。“价格战”下各家快递公司苦不堪言。红星资本局从一些网点的快递员处了解到,近两年在价格战的压力之下,快递员转行、招工难等问题一直存在。

好消息是,从近几个月的数据来看,下半年来,申通、韵达、圆通的单票价格都曾在单月出现正向增长。

国家邮政局在关于2021年前三季度邮政行业经济运行情况的通报中指出,三季度以来,受末端派费上涨和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快递单价呈现环比上升,浙江、广东、河北、福建、河南均出现上涨,其中浙江快递价格连续三个月上涨。

在政策面上,为了整治行业“乱象”,今年快递业行业监管政策加速出台。2021年4月浙江省政府通过了《浙江省快递业促进条例(草案)》,8月底,申通、中通、圆通、百世、韵达和极兔等6家快递公司相继宣布,从2021年9月1日起每票派件费上涨0.1元。

另据国家邮政局公布的2021年9月邮政行业运行情况,9月全行业单票收入9.75元,同比下降4.3%,但环比8月提升了4.4%。这意味着,快递行业内价格调整已是大势所趋,快递价格正迈向一个缓慢上升通道。

“双十一”预售开启

快递进入旺季  

展望第四季度,快递业或将迎来每年需求量最旺盛的季节。

双十一前,快递费上涨已经成为了惯例,今年也不例外。据公开信息显示,近日各大企业总部相继发布通知,从11月1日起上调派费与中转费,这是自9月份以来,各家快递企业第二次宣布上涨派费。

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快递行业价格战正在逐步回归理性,本次旺季提价政策将具备一定的可持续性,行业整体的营收和盈利水平将逐步改善。

招商证券近期研报显示,目前线上消费需求仍然旺盛,行业业务量增速稳定,在政策红利和派费调整的双重作用下,行业单价有所上行,整体将进入良性发展通道。

阅读全文>>

  截至8月22日,149家科创板公司披露了2021年半年报。其中,118家公司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79%。从行业分布看,净利润增幅较大的公司主要集中在电子半导体、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


  半导体板块需求旺盛


  晶丰明源净利润同比增长3456.99%,目前增幅领跑科创板。公告显示,2021年1-6月,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0.6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7.1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456.99%。公司表示,报告期内产品销售数量增加、单价提升。同时,产品结构优化,参股公司投资收益增加。

  资料显示,晶丰明源是国内领先的电源管理驱动类芯片设计企业之一,主营业务为模拟半导体电源管理类芯片的设计、研发与销售。公司现有产品包括LED照明驱动芯片、电机驱动芯片、AC/DC电源芯片等。其中,LED照明驱动芯片包括通用LED照明驱动芯片、智能LED照明驱动芯片;AC/DC电源管理芯片包括内置AC/DC电源芯片及外置AC/DC电源芯片。

  上半年,公司所处行业下游需求旺盛,公司产品整体销量较上年同期增长89.37%。同时,上游原材料价格提升,为了平衡产品成本与客户需求等因素,公司对产品价格进行了调整,单价提升带动产品综合毛利率由上年同期25.03%增至46.76%,增加了21.73个百分点。

  同时,公司对产品结构进行了优化。上半年,行业上游产能供应紧张。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配合公司产品策略,公司提高了智能LED照明驱动芯片的交付优先级,智能LED电源驱动芯片占整体销售收入比例由上年同期36.91%增至44.33%,增加7.42个百分点。

  华润微以10.68亿元的净利润成为科创板电子板块“盈利王”。半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55亿元,同比增长45.4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68亿元,同比增长164.86%。

  

        华润微是拥有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等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能力的半导体企业,产品聚焦于功率半导体、智能传感器与智能控制领域,为客户提供丰富的半导体产品与系统解决方案。公司主营业务可分为产品与方案、制造与服务两大业务板块。公司产品与方案业务板块聚焦于功率半导体、智能传感器与智能控制领域。制造与服务业务主要提供半导体开放式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等服务。

  华润微表示,报告期内接受的订单比较饱满,整体产能利用率较高,各事业群营业收入均有所增长。同时,产能利用率和销售价格均有所提升,公司整体毛利率同比提升6.97个百分点。


  新能源产业链向好


  大全能源上市后的首份半年报亮眼。上半年,公司实现净利润21.61亿元,盈利规模在科创板暂时居前。

  大全能源的主要产品为高纯多晶硅,主要应用于光伏行业,处于光伏产业链上游环节。多晶硅经过融化铸锭或者拉晶切片后,可分别做成多晶硅片和单晶硅片,用于制造光伏电池。

  半年报显示,大全能源实现营业收入45.12亿元,同比增长111.9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61亿元,同比增长597.96%;扣非净利润为21.55亿元,同比增长603.04%。该数据超过了公司此前的业绩预测。大全能源表示,上半年营业收入涨幅较大,主要系下游需求旺盛,多晶硅料市场紧俏,使得销售单价大幅上涨所致。而多晶硅价格上涨较快,超过公司预期。

  同样作为新能源产业链企业,由厦门钨业分拆上市的厦钨新能于8月5日上市。上半年,厦钨新能实现营业收入65.68亿元,同比增长113.80%,净利润为2.51亿元,同比增长163.15%。

  厦钨新能主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主要产品为钴酸锂、NCM三元材料等。2020年,公司钴酸锂正极材料产销量居我国钴酸锂材料行业首位,NCM三元材料产销量居我国NCM三元材料行业前五。公司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总体产销量居国内行业首位,也是全球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领域的重要制造商之一。

  容百科技上半年业绩同样亮眼。公司预计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亿元-3.4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2.46亿元-2.86亿元,同比增长452.67%-526.36%。对于业绩增长的原因,容百科技表示,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提升至10%以上。其中,高镍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加速渗透,高镍材料占比快速提升。公司主营产品高镍及超高镍三元正极材料上半年出货量同比增长约135%,二季度销量环比增长约50%。规模效应叠加高镍前驱体产能利用率提升,公司盈利能力继续提升。

  国信证券研报指出,容百科技作为高镍行业龙头,出货量持续增加,预计第二季度公司正极材料出货量约1.4万吨-1.5万吨,对应第二季度单吨盈利为1.2万元-1.4万元/吨,环比持续提升。公司浙江、湖北、贵州和海外基地快速扩产,预计年底正极材料产能达12万吨,出货近6万吨。2022年公司出货量有望持续翻倍以上增长,市占率进一步提升。


  研发投入持续高增长


  作为以“硬科技”为底色的科创板企业,研发投入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上半年,多家科创板企业研发投入持续增长。

  以大全能源为例,在业绩增长的同时,公司的研发投入保持增长。上半年,大全能源合计研发投入1.2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06.07%。大全能源表示,公司重视研发并持续投入,以确保核心竞争优势。

  晶晨股份主营业务为多媒体智能终端SoC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售,主要应用于智能机顶盒、智能电视、AI音视频系统终端、无线连接及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等领域。上半年,公司投入研发费用3.8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23亿元,同比增长47.24%;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19.19%。晶晨股份表示,报告期内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推动产品和技术不断升级,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华润微上半年研发投入为2.83亿元,同比增长24.61%。同时,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长,由上年同期684人增至808人。

  报告期内,南亚新材持续加大在无线通讯、消费电子、智能驾驶等领域的研发投入,提升技术和产品竞争力,同时联合高校资源及海外资源,积极探索基础材料应用开发,研发费用同比增加4616.46万元,同比增长132%。

  从目前情况看,生物医药类公司表现突出。在12家披露了半年报业绩的医药类公司中,超八成企业实现利润增长。同时,研发投入普遍保持增长,以普门科技为例,公司专注于治疗与康复设备等领域的开发及技术创新。公司表示,为了满足新产品开发、技术创新、产品迭代、技术储备和人员储备等战略发展需要,报告期内在研发领域的投入大幅增加。2021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7112.48万元,较上年度同期增长66.87%。占营业收入比例提升至19.97%,增加3.53个百分点。上半年,公司在研项目41个,同比增加21个;2020年上半年研发项目20个。

  在金属材料领域,西部超导的净利润同比增幅达136%。对于业绩增长的原因,公司表示,高端产品市场需求旺盛,同时公司规模效应显现。

  半年报显示,西部超导上半年研发投入为8325.9万元,同比增长38.66%。西部超导表示,持续高水平的研发投入是公司保持技术领先性的基础。报告期内,公司根据研发计划,在钛合金材料、超导产品和高温合金材料方面的研发投入增加。公司取得多个研发成果,包括某钛合金材料经鉴定,关键技术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某型超高强韧钛合金材料关键性能稳定控制,满足型号技术要求;公司Ti6Al4V钛合金材料通过了中国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的资质认证,未来将逐步实现产品批量交付;突破了某大规格高强高韧高淬透性钛合金材料工程化制备技术,已被成功选材应用;持续突破了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用高温合金材料工程化制备技术,典型产品已有多个型号批量交付。

阅读全文>>
创业萤火
创业萤火
创业萤火
Copyright 2021 yinghuod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0017053号-1
安徽萤火点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栢悦中心2412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1-63844003举报邮箱: jubao@yinghuod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