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余

什么是盈余管理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盈余管理的具体目的一般表现为四个方面:

1.筹资目的.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直接目的就是筹资,当公司首次发行股票时.《公司法》对企业有严格的规定,如必须在近三年内连续盈利,才能申请上市.为达到目的,企业便采用盈余管理,进行财务包装,合规合法地取得上市资格.同时,经过盈余粉饰的报表还有助于企业获得较高的股票定价.再如上市公司准备配股的时候.

中国证监会的有关文件规定,公司最近三年内净资产收益率每年都必须在10%以上,属于能源、原材料、基础设施类的公司可略低于9%.为了达到配股及格线,上市公司便会积极利用盈余管理调整净资产收益率以达到配股的目的.

2.避税目的.公司盈余管理的避税目的是十分明显的.合理避税之所以成为可能,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的税法体系还不十分完善,税收优惠政策颇多;另一方面是由于公司管理者在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的选用上有较大的灵活性.

比如我国企业所得税实行33%的比例税率,同时又规定了两档照顾性税率,对企业管理者而言,税法的规定便为其开展盈余管理提供了弹性空间.管理者会通过选用适当的会计政策和方法调减应纳税所得额,从而有资格按照顾性税率缴纳所得税.

3.获取政治成本的目的.政治成本是指某些企业面临着与会计数据明显正相关的严格管制和监控,一旦财务成果高于或低于一定的界限,企业就会招致严厉的政策限制,从而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

为了避免发生政治成本,管理者通常会设法降低报告盈余,以非垄断等形象出现在社会公众面前.如微软公司就曾通过递延确认实际所得收入来下调盈利,以逃避美国反垄断机构的指控.

4.规避债务契约约束的目的.债权人与企业签订债务契约是为了限制管理者用债权人的资产为企业获利但却有损于债权人利益的行为.通常包含一些保证条款以保护债权人利益,如不能过度发放股利、不进行超额贷款、计提一定比例的偿债准备金等等.有些商业银行甚至规定不得向亏损企业贷款.

盈余管理的特征

盈余管理的特征有哪些?从上面的盈余管理的概念,我们可以得到盈余管理有两个基本特征,那就是动机性和干预性.

1.动机性.它是指管理人员要有动机去进行盈余管理.首先,在管理人员心目中要存在一个较为理想的会计结果,当然这个结果就是管理人员希望达到的目标;其次,只有当企业操控前的实际业绩达不到理想结构时,管理人员才有肯能进行盈余管理去调节利润,否则盈余管理就完全没有存在的必要,这里需要注意的就是,即便实际结果与理想目标存在差距也并不意味着管理人员就一定有动机去进行盈利管理,记住盈余管理遵循成本--收益原则.动机的形成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实际结果要与理想目标之间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管理盈余消除差异行为的收益要大于其相应的成本.

2.干预性.它是指具有阴雨管理动机的管理人员通过采用会计手段或者安排交易等做法去实际干预财务报告结果的行为事实.干预性特征依赖于干预的可行性与干预的存在性.干预需要借助于职业判断与交易安排等手段进行,只有这些手段能够帮助管理人员实现目标利润并且操作起来切实可行,干预才有可能进行,可见,可行性是干预的前提条件;在存在可行性之后,只有管理人员对企业的盈余真正实施了操控,存在着干预行为的事实,才算具备干预性特征.故存在性是干预的最终标志.

什么是盈余管理就介绍到这,对此大家应该了解的差不多了,小编就盈余管理的概念,以及盈余管理的特质进行了分析,盈余管理能调节利润,作为财务人,一定要学会分析哦,大家对此还有疑问的,可以点击窗口咨询在线老师答疑!

比例税率

阅读全文>>
盈余公积怎么算
法定盈余公积按当年净利润计提,不是按营业利润,也不是按利润总额计提,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计算公式是:法定盈余公积=当年净利润*10%

盈余公积是指公司按照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各种积累资金。盈余公积是根据其用途不同分为公益金和一般盈余公积两类。公益金专门用于公司职工福利设施的支出。按现行规定,上市公司按照税后利润的5%至10%的比例提取法定公益金。
以上是创业萤火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盈余公积怎么算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阅读全文>>

提取盈余公积金的正确顺序?

企业在提取盈余公积之前应当先完成以下任务,企业实现的净利润首先可以用来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然后才能提取盈余公积,提取的时候应当先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然后是任意盈余公积。当提取的盈余公积达到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五十的时候,就可以不提取了。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是怎么提的?

1 计算年度末公司净利润根据企业收益表中计算出的净利润,净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

2 计算本年度应计提法定盈余公积计提法定盈余公积=净利润×提取比例(10%)

例如某企业2019年年度净利润为1000万,则本年度应计提法定盈余公积=1000*10%=100万

3编提取法定盈余公积会计分录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100万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100万

法定盈余公积是按净利润提取吗?

是的,法定盈余公积是根据当年的净利润来计提,按年度计提,有利润就提无利润不提

净利润是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的余额,所得税是按应纳税所得额乘以所得税率来计提并缴纳的,目前所得税是按季度预缴年度汇算清缴的方式来征收

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分录?

分录如下:

1、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计提法定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2、月末结转时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利润分配——计提法定盈余公积

法定盈余公积,是指按照企业净利润和法定比例计提的盈余公积。它的提取比例一般为净利润的10%,当法定盈余公积累计金额达到企业注册资本的50%以上时,可以不再提取。

提取盈余公积的分录?

企业对于已经实现的利润,首先要弥补以前年度亏损,以前年度亏损弥补完后,企业可以按规定提取盈余公积。

根据企业财务通则的规定,企业在进行利润分配前,应当计算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借记利润分配一一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科目,贷记盈余公积一一法定盈余公积科目。

根据股东会决议,计算提任意盈余公积,借记利润分配一一提取任意盈余公积科目,贷记盈余公积一一任意盈余公积科目。

结平已分配利润,借记利润分配一一未分配利润科目,贷记利润分配一一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利润分配一一提取任意盈余公积科目。以上计算提取盈余公积的会计分录,会计人员要掌握,要对相关各方有一个明确的交待。

什么时候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盈余公积是根据本年利润提取的,所以是在会计年末一次计提。

1、企业按规定提取盈余公积时,按提取盈余公积的数额。

借: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一般盈余公积

2、企业按规定提取公益金时,按提取公益金的数额

借: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公益金

3、企业将提取的公益金用于集体福利设施支出时

借:盈余公积—公益金

贷:盈余公积—一般盈余公积

4、企业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时,按时当期弥补亏损的数额

借:盈余公积—一般盈余公积

货: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转入

5、企业用提取的盈余公积转增资本时,按照批准的转增资本数额

借:盈余公积—一般盈余公积

贷:实收资本或股本

阅读全文>>
创业萤火
创业萤火
创业萤火
Copyright 2021 yinghuod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0017053号-1
安徽萤火点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栢悦中心2412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1-63844003举报邮箱: jubao@yinghuod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