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

重庆JC公司因25%的股份被外资并购而由内资企业转为外商投资企业。利用境外公司返程投资,实现内资变外资,在政策上享受到中资企业无法比拟的超国民待遇。对于利用境外壳公司返程直接投资设立外商投资企业的行为尚无相关政策进行有效管理;而已执行的《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完善外资并购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虽从法规上规范了并购投资行为,并要求对其严格审查,但实际操作中存在不少问题,。

  近来,一些地方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出现境内居民为享受外商投资企业相关优惠政策,先通过在境外设立“壳”公司,再以外国投资者身份投资境内的“返程投资”现象,且愈演愈烈,其中存在的问题值得关注。

  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对此展开调查时发现,返程投资主要有“返程直接投资”和“返程并购投资”两种模式。以“返程并购投资”为例:重庆JC置业有限公司于2004年8月成立,系内资民营企业,境内居民甲、乙分别持股75%和25%。2004年10月,甲在香港成立香港HC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并担任其董事长和法人代表。2005年1月,乙将所持有的“重庆JC公司”25%的股份以等值外币转让给香港HC公司,同时,甲将其持有“重庆JC公司”75%的股份转让给与乙共同组建另一中资民营公司重庆OM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至此,重庆JC公司因25%的股份被外资并购而由内资企业转为外商投资企业。返程投资两种模式表现出共同的特征:

  一是境内居民个人均未通过正常审批渠道办理过境外投资审批及投资资金汇出手续;

  二是境内居民个人都选择了注册审批较为宽松的香港作为境外企业注册地;

  三是境内、外公司均为境内居民个人控股;

  四是境内企业刚好达到可享受外商投资企业优惠政策的最低要求。

  造成“假外资”返程投资现象一再发生的诱因是什么呢?业内人士指出,主要是眼下外商投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资料显示,我国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现行优惠政策主要体现在:税收减免;各地政府对其在土地和水电等方面的价格优惠;较为宽松的外汇管理政策,如可借入外债等。因此,利用境外公司“返程投资”,实现内资变外资,在政策上享受到中资企业无法比拟的超国民待遇。

  此种“异化”,不仅违背我国促进招商引资的初衷,助长更多“假外资”的滋生,更不利于公平市场竞争环境的形成。有关人士就此分析指出,监管措施有限,“假外资”返程投资有机可乘。目前,对于利用境外“壳”公司返程直接投资设立外商投资企业的行为尚无相关政策进行有效管理;而已执行的《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完善外资并购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虽从法规上规范了“并购投资”行为,并要求对其严格审查,但实际操作中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由于并购合同往往只有并购双方的企业名称和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签字,并不能反映出双方的股东情况;

  二是境外公司股东变更手续简便,无需在境内审批部门备案,境外“壳”公司完全可以通过名义上的股权变更实现境内外非同一管理层的表象,达到规避法规管理的目的。审批不严和越权审批,也导致“假外资”返程投资得以实现。

  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作为审批主管单位的外经贸部门,在办理外商投资企业审批手续时,往往要求外国投资者提供资信证明、合法开业证明(商业登记证、公司注册证)等,但并未对外国投资者的控股方“验明正身”。审批环节“表面”符合要求,从而让那些境外“壳”公司返程投资畅通无阻。

  在前述的“返程并购投资”案例中,为使外资并购行为符合“被并购境内公司股东必须在原公司享有股东地位1年以上”的要义,境内居民甲将持有的“重庆JC公司”75%的股份转让给自己控股的另一家中资民营公司,从“重庆JC公司”成立到甲、乙双方分别转让股权的时间均不足4个月,政策寻租意图十分明显。

  与此同时,《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要求,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审批机关为省级以上的对外贸易经济主管部门,但实际管理中,越权审批现象时有发生。由于基层审批部门对并购交易中涉及的问题认识不足,加之受招商引资任务的影响,必然会为一些“问题项目”放行。应当引起关注的是,境外资金流入的真实性难以把握,极易成为“黑钱”、“热钱”跨境流动的通道。由于在香港注册公司手续简便,对注册资本的数额和来源要求极低,境内居民为套取国内外资优惠政策进行“返程投资”,往往利用境外“壳”公司在境外筹集到资金再以投资款名义流入境内,也不排除境内居民通过“地下钱庄”转移境内资产的可能。

  外商投资企业投资款来源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无法得到证实,极易成为“黑钱”、“热钱”流入境内的通道,客观上也增大了跨境资金合法性的监管风险。针对“假外资”返程投资愈演愈烈的现象,业内有关人士认为,应尽快取消外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改变地方政府将引资作为政绩考核依据的做法,逐步缩小内外资企业政策差异,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要完善法规,实现有效管理。要从立法层面规定中方多次转股的最后控股方底线,使审批部门有限制的依据。

  外汇管理部门在作并购等“个人返程投资”外汇审批登记中,应加强对其背景的了解,严把审核关。应规范外资引进,杜绝“假外资”。在实施招商引资过程中,各地区应从注重“量多”向注重“质优”转变。外经贸主管部门在审批外资项目时,应加强对境外投资者资质和真实性的审查。地方政府也应从“以优惠政策引资”模式向“以完善的投资环境引资”方向发展。应加大监管力度,提高资本流动监测分析能力。建立实时跨境资本流入流出监测体系,提高对异常情况的快速反应能力,密切关注外汇资金流入变化。建立和完善外汇收支非现场监管体系,实现对外汇收支全面、持续、高效的监测、分析和预警,从而提高外汇收支管理的有效性。

  (责任编辑:Admin)


阅读全文>>

在如今物业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注册商标成为了许多物业公司必不可少的一项战略举措。商标的注册不仅可以保护物业公司的品牌形象,还能有效地防止他人滥用和模仿,维护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然而,是否所有的十大物业公司都注册了商标呢?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个问题。

1. 十大物业公司都进行了商标注册吗?

十大物业公司是指在物业管理领域具有较高声誉和市场份额的公司。它们通常在各个城市或者全国范围内都有着广泛的业务分布,并且被认为是物业市场的领导者。然而,关于十大物业公司是否都注册了商标,我们并不能给出一个简单的答案。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目前公开的信息。根据市场调查和专业媒体的报道,我们可以发现,在十大物业公司中,绝大多数都进行了商标注册。这些公司充分认识到商标对于企业的重要性,积极地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以展示自身的实力和形象。

2. 商标注册的好处

为了强调商标注册的重要性,我们必须先了解商标注册的好处。首先,商标注册可以将物业公司与其他竞争对手区分开来。通过注册独一无二的商标,物业公司可以在市场上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增强消费者对其的认知。其次,商标注册可以有效地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一旦商标被注册,它将成为专属的财产,任何人未经允许都不能使用或复制。这样一来,物业公司就可以避免他人的模仿和滥用,维护自身的竞争优势和权益。

此外,商标注册还能为物业公司带来诸多经济利益。首先,商标注册可以为企业创造了一个新的商业机会。注册商标后,物业公司可以授权他人使用自己的商标,收取一定的使用费用,从而实现增值收益。其次,一旦商标被注册,物业公司还可以打击盗版和侵权行为,维护自身的市场份额,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

3. 商标注册的成本与难度

然而,尽管商标注册有着诸多好处,但是并非所有的物业公司都愿意去注册商标。商标注册不仅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还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对于一些规模较小的物业公司来说,商标注册的成本可能会超出他们的承受范围。此外,商标注册的难度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取得一个可注册商标并不总是很容易,可能需要通过一些复杂的程序和审核。

因此,尽管大多数十大物业公司都进行了商标注册,但是也有一些公司选择暂时不去注册。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而是出于商业考量和战略考虑。将有限的资源用于业务拓展和客户服务可能是他们更为重要的优先事项。

4. 结论

综上所述,虽然大多数十大物业公司都进行了商标注册,但并非所有公司都选择注册商标。商标注册无疑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可以有效地保护企业的品牌形象和知识产权。然而,商标注册的成本和难度仍然是一些物业公司选择不注册的因素。无论是否进行商标注册,物业公司都应该认识到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并制定相应的保护策略,以确保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阅读全文>>

1、注册公司为什么收费那么贵?了解背后的原因

注册公司的费用相对较高,主要是因为需要支付一系列的行政费用。在中国,注册公司需要缴纳的费用包括登记费、年检费、税务登记费、社保公积金等各种费用。此外,还需要支付相关的律师费、会计费等专业服务费用。这些费用的总和,往往会让初次创业的企业家望而却步。

2、注册公司的收费为什么比较高?详细分析这个问题

在中国,注册公司的费用比较高,原因有多方面。首先,***机构需要收取各种行政费用,以维持其正常运转。其次,律师、会计等专业服务机构的收费也比较高。这些机构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为企业提供专业服务,因此其费用自然也会相应提高。此外,注册公司还需要支付相关税费、社保公积金等费用,这些费用也会对注册公司的总费用产生较大的影响。

3、为什么注册公司的费用那么贵?从不同角度解读这个现象

从不同角度来看,注册公司的费用之所以那么贵,也与市场竞争和企业发展密切相关。在一个市场竞争激烈的行业,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资源来进行创新、扩张,因此注册公司的费用也会相应提高。此外,随着企业的发展,注册公司需要处理的事务越来越多,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也会相应增加,这也是注册公司费用不断上涨的原因之一。看了上面说的几点我们知道,注册公司的费用高低,与***机构、服务机构、市场竞争和企业发展等多个因素有关。

阅读全文>>

  企业财会工作人员在进行日常账务处理的过程中,经常会涉及到登记会计账簿等事项。而且,财务人员在登记完各类账簿后,还要对其进行妥善保管和留存,以备检查。可以说,会计账簿记载了企业的经济活动的详细情况,同时也是企业进行纳税申报的主要依据。那么,在会计账簿中,常见的虚假情况主要有哪些呢?接下来,中山代理记账将对其进行简要介绍。

  中山代理记账认为,会计账簿中的虚假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未按规定进行账簿登记。即会计人员在登账时,没有按照记账凭证的内容和要求记账,而是随意改动业务内容,进而混淆企业日常业务应有的对应关系,以掩饰其违法乱纪的意图。

  2、故意涂改、损毁会计账簿。这是说企业会计账簿中存有故意涂改的痕迹,造成账簿不慎被毁的假象,以达到掩饰不法行为的目的。

  3、不正当挂账。此种作假方式是利用往来科目和结算科目将经济业务不结清到位,而是挂在账上,待时机成熟在回到账中,以达到不露声色隐藏事实真相的目的。

  4、收入不入账。所谓收入不入账主要是指财会人员隐匿收入,不报账、不交公而私自占用。

  5、结账作假。该种手法主要是指财务人员在结账过程中,通过提前或推迟结账以及结总增列或结总减列等手法故意多加或减少数据,或为了将账目做平,人为地调节账面数据,以达到不法目的。

  6、账账不符。事实上,企业各类账簿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勾稽关系。但一些企业财务人员由于会计核对不合规,往来债权、债务长期不清,再加上会计人员对国家财税相关政策理解不准确,因而会出现账账不符的问题。

  7、账证不符。账证不符是指企业账簿记录与会计凭证不相符合,多记、少记、重记、漏记、错记等造成的会计信息虚假的情形时有发生。

  8、账实不符。实际上,会计人员进行账务处理,需要确保账簿记录与实物保持一致。而在现实会计账簿登记过程中,很多企业依然存在有账无物、有物无账等情况。

  中山代理记账提示,企业若想在日常经营发展过程中有效维护财务安全,财务人员在进行账簿登记时就要注意对上述情形进行积极规避,以防止引发财税风险。不过,若企业在账簿登记或进行账务处理时遇到疑难问题,也可以寻求正规中山代理记账进行详情咨询!

阅读全文>>
创业萤火
创业萤火
创业萤火
Copyright 2021 yinghuod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0017053号-1
安徽萤火点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栢悦中心2412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1-63844003举报邮箱: jubao@yinghuod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