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

在企业运营过程中,经营状态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反映了企业的经营状况以及是否合法合规。而经营状态存续则是指企业在经营期间,其经营状态一直保持在正常状态,没有被吊销或注销。那么,企业经营状态存续的含义及影响因素是什么呢?如何保持企业经营状态存续呢?

企业经营状态存续的含义及影响因素分析

企业的经营状态分为正常、异常和注销三种状态。其中,正常状态是企业经营的最基本状态,代表企业按照法律规定进行经营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而经营状态存续则是指企业的经营状态一直保持在正常状态下,没有发生异常或注销。

影响企业经营状态存续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以及遵守法律法规的情况。如果企业能够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范经营管理,保持良好的信誉和声誉,那么企业的经营状态就会一直保持在正常状态下。

如何保持企业经营状态存续,避免被吊销营业执照?

要保持企业经营状态存续,避免被吊销营业执照,需要企业从多个方面入手。以下是一些保持企业经营状态存续的建议:

1. 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企业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得违法经营或者违规操作,否则会引发各种问题,导致企业的经营状态发生异常。

2. 做好经营管理:企业应该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加强内部管理,规范经营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确保企业的经营状态保持正常。

3. 保持良好信誉:企业应该保持良好的信誉和声誉,尽量避免出现投诉和纠纷,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4. 定期核查营业执照信息:企业应该定期核查营业执照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合法性,避免因为信息错误而被吊销营业执照。

总之,企业经营状态存续是企业的一种运营形态,它反映了企业的经营状况以及是否合法合规。企业要保持经营状态存续,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保持良好的信誉和声誉,定期核查营业执照信息等,确保企业的经营状态一直保持在正常状态下。

阅读全文>>

12月18日,伴随着南京江宁区街道麟珑汇盒马鲜生的落地,赶在2022年元旦之前,盒马全国门店数突破了300家。

此前《北京商报》称,12月盒马将迎来开店潮,预计一个月内连开14家店,平均约两天就会开出一家新店。预计到2021年底,盒马鲜生门店数将突破300家。

如今,盒马鲜生比预期提前半个月达成了目标。从今年6月开始,盒马鲜生就进入加速期。重新启动新城市拓展,陆续入驻了郑州、合肥、济南和南昌等地,开进全国27个城市。

在盒马先后推出的10余种店型中,除了主力店型盒马鲜生外,一样进入盒马速度的还有盒马X会员店和盒马邻里两个业态店型。

盒马X会员店首家开设于2020年下半年,定位为大包装售卖的仓储式卖场。在当下仓储会员店模式爆发的节点,是盒马当下优先重点发展的一个业态。按照盒马总裁侯毅的计划,2021年盒马X会员店要再开10家。

盒马邻里则是面向社区服务的自营自提点,是盒马NB事业部的核心产品。盒马NB事业部今年7月份正式成立,NB全名为社区商业,是盒马的第三个事业部,由盒马总裁侯毅负责,直接向阿里CEO张勇汇报。

在此前的媒体见面会上,侯毅表示,盒马把盒马鲜生、X会员店和盒马邻里作为现在的三条增长曲线。

在打磨迭代10余种零售业态后,最终决定通过这三种店型来服务中国零售市场。先后经历2019年零售填坑,2020年疫情下降速,在疫情逐步趋于稳定且常态化的今天,盒马交出了自己6岁的零售答卷。

只是站在当下来看,这份答卷显然没有盒马刚入场实体零售时亮眼。不管是盒马X会员店还是盒马邻里,均是当下零售业态早已自我形成的商业服务形态。

在2015年推出盒马鲜生被业界视为新物种后,如今的盒马早已不再是“新”的代名词。不仅没有再推出堪称新物种的零售业态,被侯毅认为是盒马对于零售行业理解的三种店型,能否担得起三个增长曲线也是未知数。


01盒马鲜生褪色

如果从一个现象级网红的叙事视角来看,对于6岁的盒马来说,有两个成长阶段。第一个是2016-2018年的自带新物种光环阶段,第二个是2019-2021年的多元化填坑阶段。

第一个阶段,盒马的自带光环主要来自三层效应叠加。

首先是马云的新零售概念和时代大环境。2016年12月,在新零售概念出圈以前,国家发布的《电子商务“十三五”规划》把“十三五”时期看作是释放“互联网+”力量的重要窗口。

借助“互联网+”的时代力量,通过电子商务模式促进传统实体零售转型升级,线上线下融合一体成为零售发展的新方向。

其次,作为阿里新零售的实验标杆,不同于当时阿里内部已经通过投资的易果生鲜等传统零售商超,只是进行数字化转型改造。盒马鲜生是出走京东的侯毅加上阿里张勇支持的成果,因此也被认为是当时中国Top1+Top2两大电商平台基因重组的落地,可谓出身自带新物种基因。

最后,伴随着盒马鲜生的出世,学习其以生鲜+餐饮为消费体验升级的形式开始在全国泛滥,进一步拉高了盒马生鲜的光环。

2018年的盒马,提出的口号便是“舍命狂奔”,计划2018年完成100家门店,2019年开出500家门店,十足的初生牛犊形象。

不过商业生意的本质并不是网红光环,在走过2018年的高光之后,2019年下半年,盒马开始褪去新衣。

最终的战绩是在2018年7月底,新物种盒马鲜生在全国14个城市开出64家店。不过500家门店的目标没有如愿,根据张勇在盒马管理会上的数据是,2019年3月份开出130家店。

不只透露了当月的门店数量,2019年3月,依次亮相的两篇发言内容,也预兆了下半年的盒马失速。

一个是侯毅在业内论坛上发言:填坑之战,承认新零售友商被带到坑里了。另一个是张勇在盒马管理会上内部发言:盒马要保命狂奔,跑得久一点。

作为新零售案例中最重要的那个样板,两篇发言,也让新零售跟随者都不再狂奔,盒马的处境也开始变得微妙。

有零售业内人士表示,这个时候不带新零售光环,不再用仰视盒马鲜生的视角去看,即使在盒马鲜生2018年的全速时期,3年开出近80家门店的速度,其实在当时也并不快。

根据《新经销》统计,永辉2018年全年开出160家门店(不含永辉生活门店);2018年主打社区生鲜超市的生鲜传奇,四年开出100家门店;在开店速度上,狂奔的盒马鲜生并没有和传统零售企业拉开身位。

在这之后,2020年盒马鲜生撤出福建地区,第一增长曲线遇阻,同时叠加疫情常态化的商业环境,盒马开始“被迫”密集推出新模式。


02盒马X会员店难撑

2019-2021年,新物种光环逝去三年的时间里,侯毅先后尝试并推出盒马鲜生标准店、盒马X会员店、盒马邻里、前置仓模式盒马小站、靠近社区的盒马菜市、盒小马、选址多在近郊的盒马MINI等10种业态。

经过不断打磨迭代,最终两个均探索不足一年的单店模型,盒马X会员店和盒马邻里分别成为继盒马鲜生之后的第二、三条增长曲线。

不同于盒马鲜生的探索性,后两者更多的是对于当下零售业态的跟随,能否成为真正的增长曲线并不好说。

如果以选址作为盒马多业态的分类标准,在「新熵」看来,盒马10多种业态,大体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以购物中心为选址考量的盒马鲜生+盒马X会员店。从零售商业模式的迭代角度来看,前者属于卖场模式,后者属于仓储会员模式,因此也分别被业内人士称为盒马的第一、二条增长曲线。

购物中心之外的另一个选址模式就是社区。在盒马鲜生和盒马X会员店之外,盒马目前所有的其他多元化业态,均围绕社区展开。

但是,盒马X会员店的选址不同于国外仓储会员店多选址在市外郊区,而是主要以商圈核心的商业体为主。在最近侯毅的一次访谈中,其表示现在主要选址策略就是选最好的Mall,和万科、银泰五大战略合作商合作。

这就意味着盒马鲜生面向一、二线城市的大型购物中心;盒马X会员店作为补充,主要分布在高中线城市的小型商业体和低线城市的大型商业体周围。

二者的拓店速度和天花板均取决于全国城市购物中心的数量,因此在经济大环境下行的背景下,注定不会有根本性的商业增长跃迁。

对于实体零售业态来说,增长曲线的成立条件是门店能否触达更多未触达的人群,而不是同一人群的多维度触达。前者考量的是市场覆盖率,后者考量的是复购率。

市场覆盖率的争夺发生在攻城掠地的成长期,复购率则发生于精细化运营的成熟期。对于第一曲线盒马鲜生刚达到300家门店的盒马来说,显然还处于成长期。

所以对于第二增长曲线的判定,起到决定作用的就应该是,新的单店模型是否能够覆盖之前未覆盖的空白市场,而空白就藏在社区。

不管是此前主打菜市场的盒马菜市、还是主打前置仓的盒马小站再到现在升级迭代的自提点盒马邻里,本质都是围绕社区展开的商业服务生态。

所有业态的调整和打磨也均围绕社区商业环境变化,是真正不同于以商业地产为选址业态的位置跃迁。

不同的选址考量带来的位置跃迁,也同样在改变盒马的天花板。前述提到商业体的数量是盒马第一曲线的天花板,那么对于盒马社区业态来说,中国的社区数量就是其社区业态的理论增长极限。

毫无疑问,相比依然以商圈为选址核心要素的盒马X会员店,显然以社区为选址的多元业态才是盒马真正的第二增长曲线。


03 盒马邻里转入巷战

线下实体门店行业,有一句俗语:商业地产大同小异,街边选址千差万别。意思是以商业体为选址考量要素,有利于提高选址的标准化和全国区域的拓店能力。

比如海底捞早期以街边店为主,但在上市以后,扩张的单店模型中依托大型商业体的商场店成为主力店型。

不过随着高线城市的流量红利消失,商业体单店选址模式开始成为下沉渗透能力的制约因素。这也是早期以购物中心发展起来的新消费品牌,如喜茶、奈雪等,即使推出面向下沉市场的低价产品后,依然难以渗透的主要原因。

对于高线城市的实体店品牌来说,拓店能力主要建立在过去以购物中心为主要单店模型的基础之上,到了下沉市场会发现,没有那么多购物中心可以标准化复制。另一方面街边店选址的非标准化,又会进一步拖慢拓店速度。

直到2019年兴盛优选跑出的社区团购模式,吸引来主流市场的注意力。

即使人民日报在2020年下半年发文称“不要抢萝卜白菜”,美团、拼多多等资本依然前仆后继地冲进去,主要原因是:社区团购的单店模型一旦跑通,也就意味着以社区为基本单位,可以快速标准化复制拓店,覆盖以社区为基本单位的整个中国市场。

从选址的维度上来看,结合疫情非常态下的零售行为,社区显然是中国最基础的零售单元。假设一个人购物总量一定的情况下,每一个社区零售单元的销售额都是对于其他零售业态销售额的抢夺。

不过在社区业态的尝试上,盒马邻里或许并不会是盒马的终局。社区业态店型打磨上,盒马在一年时间里先后推出盒马小站、盒马mini、盒马邻里等多种迭代店型。

盒马小站是2019年推出的前置仓模式,盒马mini是店仓一体模式,盒马邻里是自提点模式。

对比社区团购,按照人、货、场的三要素维度拆解:盒马小站强调货,没有可以体验的场,也没有足够的人流量,也被称为前置仓模式。盒马关闭小站的理由是,成本低可以快速复制,但是没有场,纯粹走线上流量补贴烧不到头。

盒马mini则是人、货、场都有,但是没有一个点特别突出,属于社区便利店的模式,相比社区团购成本高,扩张慢;盒马邻里则是比社区团购更强调场的体验,但是在人、货上并不突出,成本比社区团购较高,但是扩张可以采取自营和加盟,速度稍快。

作为盒马社区业态的3.0版本,盒马邻里也被称为“新店商”,被业内人士认为是连锁商超反向收割社区团购的零售交互业态。

不过这一业态刚刚诞生不到半年时间,能否真得跑通并不好说。12月初盒马邻里就开始遇阻,在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区域市场收缩,被解读为是进行局部策略调整。

 自身的模式能否跑通之外,在社区业态这个领域,面对的对手打法也开始不同。不同于新零售时期,结合阿里的数据优势,盒马鲜生的成功曾被认为是空对地的降维打击。

如今转身进入社区零售的巷战,盒马面对的不再是相同体量的资本、数据较量,而是灵活、机动,层出不穷的新玩家冒出。比如社区团购+零售小店=社区电商;社区仓库+同城骑手=前置仓;社区团购+地产物业=物业团购。

在这里,社区零售是个生意,最核心的资产不是GMV和明星企业,而是社区团购思维和社区团购基础设施。不管中后台怎么个定位和架构,前端依然是个体单元,谁能吸引个体,解放个体,赋能个体,都需要时间来检验。

阅读全文>>

正如很多对“元宇宙”持悲观态度者的想法,市场实在是苦无新概念久矣,才会抓到个仿真羊就可劲儿薅,今年的内容市场也是如此。长剧类型相对固化,早两年的互动剧概念初步被证明是个伪风口。 

短视频终于扶起来了微短剧,但“土甜爽”玩法似乎也只是把长剧极致化、浓缩化。至于新的内容形式,是大家都没钱发通稿了吗?总觉得越来越少新风吹进耳朵里。 

相对于长内容,更加强了信息茧房效果的短内容真的藏很深。但媒介更迭,势不可挡。今时今日,你可以说自己抗拒住了抖音、快手的诱惑,从未下载过。可这也不代表就能真的与短视频割席,毕竟,手机里的其他APP已早早投降。同理,对于碎片化的娱乐、碎片化的受众,从业者迟早要转变心态,予以重视。 

通过一波爆款轰炸,如今我们对微短剧有了初步印象:土甜爽、扇巴掌,网文改编,网红尬演,如今还在琢磨付费。而那些还没来得及搞出自己爆款的冷门物种,不知是有机会一举成名天下知,还是在一亩三分地圈地自萌乃至自行消亡。

 

二次元与黑科技

相较于单集时长动辄四十几分钟的真人影视剧,动画本就是一种短内容。如今更是有许多二次元创作者投身短视频,也来争夺碎片化时间。 

动态漫画,顾名思义,让漫画动起来,丰富其视听,但又比真正的动画更短小、成本更低。2015年,动态漫画在国内首次得到行业与资本关注,诞生了燃也文化、抖动文化、抖漫工作室等垂直选手,之后又回归小众、低调发育。 

网络漫画借移动互联风口而兴起,短视频出现后,腾讯动漫、快看等头部平台都敏锐察觉了其优势。 

快看漫画2017年便入驻抖音,利用动态漫画形式的PV进行引流。2019年,腾讯动漫发布了“漫动画”改编企划,要将旗下人气作品批量转化,并通过QQ看点、微视、yoo视频等产品分发出去。2021年,快看漫画升级为“快看”,要利用3分钟竖屏的“漫剧”新产品推动漫画行业进入视频时代。 

过往,动态漫画充当的是IP孵化的一环。微视的《通灵妃》在原著漫画与真人短剧之间就经过了动态漫画与正式动画的两级跳。不过,对于快看这样以二次元社区为目标的平台来说,“漫剧”本身就是一种核心内容,能够解放用户双手、带来新鲜感,将用户留得再久一些。 

同理,在哔哩哔哩的生态(主站-哔哩哔哩漫画-猫耳FM)中,这类内容被称为“有声漫”或与广播剧划为一栏的“动态漫”,制作已经相当精良,且很多都是付费内容。 

左:快看,右:哔哩哔哩漫画

与此同时,抖音、快手两大主要短视频平台上也有许多二次元内容。 

利用游戏制作工具自制动画是同人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剑网三、天涯明月刀、逆水寒等大型网游都推出过官方的游戏编辑器,方便玩家们化身编导、进行创作。 

过去这一行为更像是为爱发电或者亲友间的自娱自乐。但在抖音快手上,这一类游戏动画短剧抓住了古风爱好者们的心,并得以采用与真人短剧一样的模式变现。目前已有MCN下场签人,整体在走向正规化、产业化(不代表完全摒除了版权风险)。 

“大宋映画”为逆水寒编辑器

除了这些由UGC转PGC的游戏短剧,也有专业MCN在短视频上像孵化真人网红一样打造二次元IP——或者用时下流行的概念来说,虚拟偶像。在2020年12月的一次统计中,已经有许多动漫账号的粉丝数达到千万级、走上了接广告变现的道路,且身价不菲。 

大禹动漫旗下的“一禅小和尚”入驻抖音以来发布了近600条视频,之前都是按主题归类,今年10月起则开始尝试连载短剧。 

虚拟偶像新顶流柳夜熙,正是通过一则剧情短视频出道的。2分钟有剧情、有角色,精度堪比电影,成功助其打响头炮。据报道,其背后的创壹视频正是一家以后期特效制作起家的MCN,团队目前在150人左右,超过一半都是后期技术人员,相当一部分有影视公司的从业经历。 

在柳夜熙的“虚拟美妆达人”定位之前,还有一个“会捉妖”的前缀。不难看出,团队之后还会通过连载“短视频大片”来为其丰富人设。不难想见,这位“卷王”不会只卷美妆与虚拟偶像赛道。 


短视频中有善演技者

内容形态有自己的生卒年月,讲故事却贯穿整个人类历史。在拥有这样那样的黑科技之前,人类最基础的讲故事形式是口口相传,连说带比划,叙述加模仿。 

从视频连线到直播、短视频,视频的场景、形式从未如此自由随性,拍摄视频也从有一定的设备或技术门槛,变成每一个人的日常行为。某种程度上,人类又被拉回到一种“面对面”交流的状态中。短视频中很常见的一种类型就是单人直视镜头表演或者播讲文案。 

相应的,短视频中涌现了一批主打一人分饰多角的戏精博主(当然了,还有男扮女装这条隐性流量密码)。其中有些会根据不同角色象征性地换装、切换场景,或者通过后期加快节奏,也有一些在这基础上还要更简化,从头到尾一个机位。曾经火爆一时的“钟美美”少见地hold住了专业演员们苦苦求索的一镜到底,节奏把握极好。 

早些阶段,这些博主表演的多是碎片化的段子。但观众看久了总会记住那么几个固定角色,也就有了脑补故事的支点。 

博主“马小马儿” 在短视频平台上连载过一部校园剧,一人分饰8-9个角色,都是一个班级中可能会出现的“典型人物”——淘气的学渣、乖巧的班花、活泼女汉子等等。 

看单集,基调是轻松的。整部追,则能够理出暗流涌动、交错复杂的感情线。结局男主角移情别恋更让许多观众意难平,甚至搞起了同人。 

另一位博主“左凤琴的快乐生活”的视频就属于形式比较极致的那种。有剪辑、有加速,但全程只有一个固定机位,一个演员以一个角色——犀利又不失关怀的东北中年女医生“左凤琴”出镜,只靠台词和反应带观众走剧情。 

传播最广的一节是黄佳丽的故事。剧情中,她是左凤琴好友吴丽的女儿,年纪轻轻一个人来医院看病,因为父母重男轻女在诊费上一直拖,最后死在了手术台上,十分令人唏嘘。 

某种程度上,“左凤琴”们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微短剧为何能够生长起来,得到不止是下沉市场受众的喜欢。人间烟火,底层苦乐,对生活中典型人物的悉心揣摩——而不是以热搜为导向的刻板扭曲。这都是国产剧拥有过又失落的东西,借着短视频的随意和粗粝,竟偶尔能够复现。


用手机打开桌面影视

前些日子,网上流行一个半调侃半认真的说法:说就是死,也要留一口气把手机毁掉,一定要避免身死又“社死”的悲惨结局。 

技术的便捷让我们越来越离不开各种电子设备,并在有意或无意之中把太多经历、关系、心情、秘密都留存其中。如今情侣交往常要以“是否可以互看手机”为重要的亲密度考察和三观审核标准(也算三不五时就能掀起网络论战的互联网新议题),手机桌面的戏剧性已经完全碾压上一个世代的“出差提前回家”。 

这种线上隐私也给影视创作者带来了新思路,“桌面影视”应运而生。也就是观众全程看操作者打开各种文件、网页或者与他人进行交流,从而不断解锁信息、推动剧情,这样一种“套娃”片。或者最简单来说,就是看录屏的感觉。 

桌面影视最早可以追溯到2013年的美国恐怖电影《巢穴》。但真正得到正式命名、引发大规模的关注报道,还要等到2018年《网络谜踪》与《解除好友2:暗网》走红。 

前者在2018年底曾经引进国内上映,仅获得3000万票房。一方面,当时网上早有高清片源。另一方面,可能这种形态和大银幕不够兼容,让观众坐在座位上看近两小时的电脑屏幕,有点太夸张。包括在国外,2018年之后也没有再出现类似的热门影片。 

直到疫情到来,宅家隔离促使一些创作者脑洞大开,利用这种条件的限制去创作内容。 

英国BBC在2020年推出了一部6集喜剧《舞台剧》(Staged),讲导演同演员受疫情影响,不得不在线上排练,但是宅家办公、干扰层出不穷的故事。剧集形式就是连麦,大家都真名出演,有一种类似真人秀的真实感。 

美国Apple TV+在2021年推出了一部科幻题材的非典型广播剧《骇人来电》(Calls),内容就是通话,再用各种声波可视化的效果来烘托气氛。两部剧的单集时长都在15分钟左右。 

国内的首部桌面影视出现在2020年,是由2018年冷门口碑剧《疯人院》导演老算打造的悬疑网剧《云端》。两季共16集,很巧,单集也在15分钟左右。 

该剧在当时并未引发太多关注,除了小成本无大咖等常规因素,硬糖君大胆断言:在手机普及率超过电脑的我国,电脑桌面远不如手机桌面有共鸣。电脑是用来工作的,手机才是全部生活。都不用什么花里胡哨的设定,丢手机、手机被旁人解锁翻看,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光想想就自带惊悚效果的情境。 

可能是硬糖君涉猎还不够广,目前注意到的第一部手机桌面短剧是网易LOFTER上的《那什么的张勇》,讲述高中生张勇和他的男神同桌陆时之间的故事。形式基本就是微信群聊、语音电话,不过经后期包装得更为花哨。 

至于为什么这种创新剧形式会出现在LOFTER上,其实也并不意外。利用简单工具(其实就是微信)伪造角色对话与朋友圈的“捡手机文学”本就是一种当下流行的同人创作形式。简陋是简陋,但胜在真实感。主流八卦市场不也三不五时要流传一些微信对话体桃色谣言吗?几十页的聊天记录,这时候也不嫌字多太累了。那让聊天记录自主滚动起来,图文也就变成了短剧。

短视频是当下最火的载体,新内容也就都围绕其做文章,或可将其统统视为微短剧。微短剧方兴未艾,是土是潮,要待各环节从业者在未来去定义。如果我们必须要接受短内容,那么希望能够出现更多基于短视频特性的创新玩法,不要或不要太早重蹈长剧覆辙。 

阅读全文>>
创业萤火
创业萤火
创业萤火
Copyright 2021 yinghuod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0017053号-1
安徽萤火点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栢悦中心2412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1-63844003举报邮箱: jubao@yinghuod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