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L

“拿到了新十年的首冠,也翻开了全新的篇章。由这支JDG率先拿下冠军。”解说米勒气宇昂扬地在直播屏幕前发出评论。

4月15日晚间,比分3:1,JDG战队击败BLG战队,拿下2023 LPL春季赛冠军,成功卫冕,实现联赛两连冠。

图源@英雄联盟赛事官方‍‍

人们言谈间的“败者组神话”没有出现,BLG战队未能打败JDG战队。JDG战队官方微博赛后发文:“人们需要一个反派,我就来当这个反派。”

硝烟开始消散,胜利的欢呼与失意的叹息都归于平静,英雄联盟职业联赛新十年的第一个冠军已经诞生,这注定又是一个会被写进无数人电竞记忆中的时刻。

毕竟,这场比赛的意义并不止于这天晚上的赛场中。

它关系着即将到来的第19届亚运会,英雄联盟在这届亚运会上首次作为正式竞赛项目之一登场,2023年春季赛和季中冠军赛(MSI)的成绩会成为选拔电竞国家队的重要参考依据。

这也是MSI改制后的首次LPL决赛,虽说是冠亚军两支战队携手去往英国伦敦参加MSI,但一号种子与二号种子之间要面临的压力与赛事节奏都是不同的,且由于参赛队伍增多,人们对这届MSI的关注也是日渐高涨。

另一个角度,今年MSI的最大改动便是在入围赛及正赛阶段全面引入双败赛制,LPL与LCK早已先后开始调整联赛赛制为双败,长久以来的争议也没有完全停止,想必在这次世界性的赛事上,双败制也能带来些刺激、戏剧性十足的故事。

如今,两支战队都将出征伦敦,唯有期待一个好消息,也让我们对之后的亚运会对决多些信心。

改制后的MSI,会有什么新故事?

早在2023年1月10日新赛季开启时,英雄联盟赛事官方就已分享了许多消息,包括MSI与全球总决赛(S赛)的举办地和赛制更改情况。其发布的文章《深入探讨英雄联盟电竞赛事国际赛事赛制》提及:“在考虑改变季中冠军赛和全球总决赛的赛制时,我们工作的重点是举办更多精彩的比赛,增加跨赛区对抗的机会。”

这会兼容不同赛区派出的队伍,在BO3或BO5比赛中,更好地适应当下英雄联盟的版本。

MSI“季中冠军赛”,设立在春季赛与夏季赛之间,此时,各个赛区对当前赛季都已有了初步了解,邀请各赛区春季赛冠军展开对抗,目的是让各个战队与玩粉丝们都能通过这一冠军赛了解到彼此之间的实力,各赛区的“最强战队”也能进一步扩大、实现自己的影响力,争夺荣誉与奖励。

关于MSI的讨论总存在一些负面的声音。一方面由于参赛队伍有限,为各赛区冠军队伍,整体影响力水平不如参赛队伍更多的S赛,且奖励和荣誉的诱惑也缺乏吸引力,早有“鸡肋”之称;另一方面,通过春季赛对决虽然能让参赛队伍大致了解版本趋势,但夏季赛的补丁也难以预测,经常出现队伍在MSI表现亮眼,到了世界赛却打不出好成绩的局面,这让观众对MSI是否能体现赛区实力有了质疑。

图源@英雄联盟赛事官方 

今年的季中冠军赛将于5月2日至21日,在伦敦伊丽莎白女王奥林匹克公园铜箱馆竞技场举办,参赛队伍十三支,由LCK(韩国)、LPL(中国大陆)、LEC(EMEA)以及 LCS(北美)赛区各两支队伍, CBLOL(巴西)、LLA(拉丁美洲)、VCS(越南)、PCS(东南亚、大洋洲)以及 LJL(日本)赛区一支队伍组成。赛制也转变为了全面的双败赛制,从入围赛开始便进行双败淘汰赛,从BO3到BO5,后续的胜败分组赛则是全程采用BO5双败,通过总计十四场BO比赛,最终决出冠军。

参赛队伍数量虽然次于2018年MSI的十四支,但考虑到赛区之间的兼并调整,实际参与的赛区是大大缩水的。比如2022年年底,拳头游戏官宣将欧洲赛区、土耳其赛区、独联体赛区、中东和非洲赛区(MENA)合并为 EMEA 赛区,加强赛区竞争力与内部活力,这是拳头游戏为了整合赛区资源、提升竞技水平的举措,也是为此次国际赛事改制做出的准备。

在2017年之前,MSI的参赛队伍均为六支。2017年开始,英雄联盟电竞迅速扩张,拳头游戏在各国(或地区)开始设立赛区开展职业联赛对抗,但因为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原因,许多赛区成绩并不理想,偶有“乱拳打死老师傅”的情况出现,这种发展模式并不健康,故而有了持续的赛区调整升级。

目前来看,MSI上,更多强力赛区队伍和增加跨赛区队伍将会带来更多精彩的对决,增强比赛的对抗性,也会提高战队实力。

图源@JDG京东电子竞技俱乐部 官方微博

国际赛事需要更多国家或地区的参与,才能撬动广泛的关注,获取更多商业收益。

可以参考世界杯,2023年3月中旬国际足联会议落幕,FIFA主席因凡蒂诺正式宣布2026年美加墨世界杯的赛制安排,即新一轮“扩军”:总计48支参赛球队将在美加墨三国进行总计104场比赛,整届赛事持续40天时间——扩军之前,参赛球队为32支,世界杯正赛时长在30天上下。这意味着更多地区的球队能进入世界杯,我们能看到更多世界杯比赛,其影响力与商业收入也必然走上新台阶。

商业是体育联赛极为重要的考量,“扩军”实际是实现和扩大商业影响力的一种重要方式。在英雄联盟电竞中,由于赛事发展的国际格局限制,MSI也采用了同样的扩军方式获得新生命力。

亚运前瞻

这次LPL季后赛有一个梗,如果某位中国籍选手打出了亮眼的操作,Carry了整局比赛,人们就会纷纷评价其“太想去亚运会了”。

BLG战队AD选手Elk被视为重要人选之一。他和队伍跌下败者组,又杀回决赛。这位2001年出生的选手已经征战职业联赛多年,不能称之为“小将”,虽有过“最佳新秀”等荣誉,但始终没能拿出证明自己实力的成绩,终于,在BLG的季后赛里,Elk展现了极为突出的比赛统治力,杀入MSI,网友们纷纷感慨是亚运会的吸引,让其打出了更好的操作水准。

虽然,往年在每次国际赛事之前也有此类的调侃,但亚运会正式比赛的含金量、荣誉感都让人极为重视。2018年的雅加达亚运会,英雄联盟电竞尚还是表演项目,韩国英雄联盟国家队败于中国队,冠军属于中国队,消息传回韩国,其国内舆论一片哗然。五年后的2022杭州亚运会(延期至2023年9月举办),正赛金牌成为极为具有吸引力的荣耀。

图源@英雄联盟赛事官方 

从过往的赛区实力数据来看,中国大陆、韩国两大赛区之间的竞争最为激烈,在亚运会上针对英雄联盟赛事冠军的竞争焦点,也聚焦在中韩两国之间的队伍竞争上。

宣布英雄联盟将加入杭州亚运会正赛后,韩国一直希望赢回来,在2020年的一次回应中,韩国国防部相关人士表示,如果在电子竞技正式项目夺冠,职业选手将可以判定为“艺术体育要员”。该群体是兵役特例对象,也就是广义上的“免兵役”。这一消息无疑是对韩国职业选手们的一次激励,如此背景下,有的LPL韩籍外援选手也开始“回流”,争夺成为国家代表征战亚运的机会。

就在4月14日,韩国电子竞技协会发布了第十九届杭州亚运会电竞国家队的选拔标准,其中,英雄联盟项目选拔标准重新制定,选手数据指标审查期限从4年变更为2年,即选择近两年成绩最为突出的选手,越靠近2023年的赛季表现占比越重,层层选拔,数据指标维度明确充分。

相比之前的四年标准,年限缩短,更关注选手的当下表现,对于职业寿命较短的选手来说更具合理性。

图源@JDG京东电子竞技俱乐部 官方微博 

韩国电子竞技协会已经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起了9月的亚运会,有种志在必得的目标感。某种程度上,这是2022年选拔争议之后的反思与调整。

2022年4月,韩国媒体OSEN发文称,2022杭州亚运会英雄联盟韩国国家队主教练kkOma,已主动从韩国电竞协会KeSPA辞职。在此之前一天的发布会中,kkOma曾公开表达对日程与选拔方式的不满,当时展开的集训也让不少选手感到安排不合理。

亚运会将在9月份-10月份之间展开,与往年S赛开展的时间差不多,世界赛选手们代表俱乐部和赛区出战,而亚运会则是代表国家出战,且又因为英雄联盟项目需要团队协作,国家队成员们需要花不少时间在培养默契与配合度上,这便很难安排,难免出现赛程安排上的矛盾。

图源@人民电竞官方 

以足球为例,每年FIFA官方都会统一宣布“国际比赛日”的时间安排,让俱乐部和各国足联进行协调,将俱乐部赛事和国家队赛事统筹安排,这样能让世界范围内的各项赛事有序地开展下去。但这样的经验毕竟是别的竞技项目难以复制的。

目前来看,在中韩两国都集中精力在亚运会时,即便S赛整体调整为亚运会之后,但比赛质量与公平性也还是很难保障,这个问题或许需要多方协调安排找到解决方法。

新的时刻,即将到来

4月15日,除了比赛给人以刺激,LPL10周年的回望也让人感怀时光。

决赛开始前,举行了LPL十周年纪念颁奖典礼,官方对十年间取得代表性成绩和做出卓越贡献的选手,及生态工作人员给予认可和致敬。当他们出现在舞台上时,勾起了不少老玩家的回忆,每一个重要节点的回顾,仿佛镀上一层怀旧的光。 

图源@英雄联盟赛事官方 

大家都没有忘记属于LPL的体育精神,2018年洲际赛,那句“打个第五盘回来”的韧性与团结;2018雅加达亚运会表演赛冠军,“国家队”称呼的沉重;2018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冠军IG,以及LPL首冠结束,无望的赛区和无冠的噩梦。 

LPL的第一个十年从江苏太仓启航,如今的LPL已经铸造了诸多传说,其中有少年的励志故事,也有所谓传承与羁绊,更有被争相讨论的商业高峰,它走到了虹桥天地演艺中心,走到了更多人面前。许多故事成为了“历史”,但更多故事被刻进了LPL的基因里。

LPL的新十年已经开启,这个赛季不缺故事,我们看到青春风暴的新IG展现出赛区年轻人的风采,也有OMG时隔多年让粉丝们再次唱起《星球之光》,还有BLG一路打到决赛的野心与壮志,场上有熟人,也有新朋友,LPL的未来还有新的篇章等着所有人一起书写。

而当下,属于电子竞技的新故事已然开始准备书写,它聚焦的,是不远的亚运会。在电子竞技走入主流视野的跋涉之中,这是最难,也最让所有热爱者大受鼓舞的,所有从业者都屏息期待着的时刻,正在一步步到来。

(本文封面图源@JDG京东电子竞技俱乐部 官方微博)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阅读全文>>

Deft的Last Dance,以最漂亮的姿态完成了谢幕。

在刚刚结束的2022《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下文简称“S12”)中,来自LCK赛区的DRX战队以3:2的比分击败了Faker领衔的T1战队,成为S系列赛历史上第一个拿到冠军的四号种子。

赛前,已经有不少媒体将这场比赛称作“最浪漫的决赛”。最后一位仍然留在赛场上的“三星十子”Deft,和正在向第四个冠军发起冲击的Faker,两位来自同一所高中、征战多年的传奇选手会师决赛,大家都有一定要胜利的理由。

Deft VS Faker (图源英雄联盟总决赛宣传片)

每年都有一支队伍,拿到世界赛的“天选剧本”。可能是赌上职业生涯的闪现,可能是“勾叉叉勾勾”的胜利公式,而今年,拿到天选剧本的队伍是DRX——这支差点倒在资格赛门口、一路走来几乎不被任何人看好的队伍,接连在淘汰赛阶段击败了卫冕冠军EDG、LCK一号种子Gen.G和“大魔王”T1,最终捧起冠军奖杯。

虽然对于LPL观众来说,这场比赛无关赛区的荣耀,心里的天平也不需要向哪边倾斜。只不过,当我们看着已经在赛场上征战多年的两名老将,仍然保持着对胜利的渴求和极高的竞技状态,仍然有能力杀进这个象征最高荣誉的赛场时,或许可以感受到电子竞技最纯粹的魅力,那才是我们最初热爱它的原因。

赛区差距

时间倒回10月30日的半决赛,来自LPL的最后一支战队JDG迎战LCK三号种子T1。第一局是看起来很顺畅的胜利,后面则是接连三场溃败,第四局的时长甚至不到25分钟。JDG没能复刻“一串三”的S11奇迹,遗憾地倒在了决赛门口。

另外一场半决赛是LCK一号种子和四号种子的内战,在JDG被淘汰后,网上流传着这样的段子:对于“元年粉”(2018年后接触LOL赛事的观众)来说,他们的青春结束了,但对于LPL的“老粉”来说,这次青春是真的回来了——“欢迎回到LPL的黑暗时代”。

毕竟上一次在世界赛决赛上演的LCK内战,还要追溯到2017年。那年的世界赛让很多LPL观众很难忘怀,闯进半决赛的两支LPL队伍WE和RNG分别输给两支LCK战队,最终在北京鸟巢上演了让无数人心碎的LCK内战。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LPL的主旋律就是“抗韩”,从2015年EDG击败SKT获得第一个MSI冠军,到2018年IG获得第一个世界赛冠军,再到今年RNG战胜T1,获得队史的第三个MSI冠军。即便LPL已经在S赛上获得了四年三冠的成绩,提起LCK,仍然是一座大山。

事实上,今年的赛区差距,从小组赛就开始显现。虽然今年又是粉丝期望里的“最强一年”,但LPL的惯例是小组赛一定会“爆冷”,去年是四连败的FPX和加赛落败的LNG,今年则是输给外卡战队GAM,未能从C组出线的二号种子TES。

在随后的淘汰赛阶段,赛前被所有人都看作是“好签”的对阵名单,也并不能弥补战队硬实力上的差距:T1完成了对RNG的零封,GRX则完成了对EDG的让二追三。

各队队员都或多或少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RNG和EDG更是几乎全员阳性。选手们也在赛后采访时提到,因病导致训练时间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状态。

而LCK赛区在经过了几年的“阵痛期”后,再次展现出强大的赛区统治力。和去年一样,今年LCK的四支队伍全部闯进八强,唯一一支未能进入四强的队伍DK,则是被同赛区队伍淘汰。

这次世界赛,LCK成了当之无愧的主角:冲击第四冠的老将Faker,连续三年闯入决赛的辅助选手Beryl,生死局拿出冠军皮肤的Ruler……年轻选手崭露头角,征战赛场多年的老将则在创造着新纪录。

不过,在LOL这个游戏里,中国大陆赛区和韩国赛区,已经是最接近“双子星”的存在了。今年世界赛,比LPL实力下滑更明显的,是其他赛区的疲态。

同为四大赛区,北美赛区(LCS)和欧洲赛区(LEC)今年的表现都不尽人意。北美赛区作为东道主,在小组赛第一轮未尝一胜,总成绩为0-9。欧洲赛区也风光不再,老牌战队FNC和G2分别以2-4和1-5的小组赛成绩遗憾出局。今年八强里,只有RGE一支欧美队伍,在淘汰赛阶段被JDG以摧枯拉朽之势打了个3-0。

FNC战队(图源@英雄联盟赛事)

对这两个赛区而言,选手梯队的建设是最要命的问题。在赛前媒体公开的S12平均年龄最高战队排行榜中,LCS的二号种子100T以24.4岁位列排名第一,LEC有三支战队都超过了22岁,而LPL和LCK则没有战队登榜。LCS赛区因为薪资高、压力小,被称为“养老赛区”,C9的打野选手Blaber在赛后采访中委婉地提到:“希望北美的竞争更激烈一些。”

赛区之间显著的差距,直接地影响着比赛的收视率。根据外网Esports Charts公开的半决赛收视数据,今年的整体数据相比去年半决赛,最大跌幅来到了40%(不含LPL赛区直播平台数据)。

LCK统治级别的表现,让赛事过早地失去悬念。还好DRX在半决赛上爆冷击败Gen.G,为这个故事增添了一点波澜,否则T1和Gen.G两支队伍将继LCK的春夏决赛后,在世界赛再次会师决赛。

或许在今年9月之前,没有LPL的观众会设想到如今的结局。随着LPL队伍接连离开世界赛,很多人开始思考,LPL“第一赛区”的名号,到底掺了多少水分?

事实情况是,从2020年开始,LCK已经吹响了反攻的号角。那一年,SN战队连打两场内战闯进决赛,输给年轻选手Showmaker领衔的DK战队。去年,卫冕冠军队伍DK再次闯进总决赛,而四强则是“三LCK围剿LPL”——和今年一样的配置,如果没有EDG连下两城的励志故事,“第一赛区”的称号可能早就得还回去了。

当然,LPL的确在过去几年内,展现出了昂扬的面貌,在各大世界赛事上都获得了不错的成绩,三届S冠的含金量更是毋庸置疑。但是,突破之外还有突破,当对手始终在前进的时候,仅仅保持状态都是不够的。

目标当然还有很多,比如很多人期待的“全华班冠军”,能体现赛区统治力的决赛内战,以及拥有一支像SKT一样完成“三冠王”成就的传奇队伍。

我们当然希望看到LPL队伍一直以胜利的姿态,出现在一年一度的世界盛会。但如果一次失败,能够解决一些被掩盖在荣光之下的问题,为整个赛区的发展带来正确的方向,那么即便再等待一年,也是值得的。

什么叫专业?

索拉卡、黑默丁格......世界赛开始前,或许没有人能预料到这几个冷门英雄会成为今年赛场上的常客,而它们由都是LCK战队率先掏出来并发挥出色的,其他赛区选多少有几分“邯郸学步”的味道。回看往年的世界赛,LPL战队的夺冠之路上也有不少“抄作业”的影子,用解说米勒的话来说就是“LCK成了出题的人,我们成了解题的人。”

这背后是赛训团队专业化能力的鸿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韩国系统化的电竞发展历程铸就了其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而国内电竞发展速度固然快,但都是依靠大资本在短期内迅速堆砌而成的,有着底蕴上的差距。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对身为“亚洲四小龙”韩国的经济造成了巨大打击。韩国开始重新思考发展方向,提出“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基干产业”,大力发展文化和互联网产业。

同年,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网游《星际争霸》发布,大量失业的韩国青年涌入《星际争霸》寻找避风港,全国网吧数量迅速增长。1998年1月全国网吧数量只有100家,而《星际争霸》上市后的10月和12月,网吧数量分别增至3000家和15150家。而从1998年到2005年,韩国共投资201.7 亿美元打造全球领先的IT基础设施,拥有了当时全世界最高水平的宽带网络(平均带宽20M)。

强对抗性和强策略性的《星际争霸》,具有天生的电竞基因,因此其电竞赛事也很快受到了关注。1999年,由政府牵头的韩国职业电子竞技协会KeSPA成立,专做游戏内容和游戏赛事转播的电视台OGN也于同年成立。

KeSPA对标竞技体育模式,在电竞俱乐部引入了诸如教练、领队、心理咨询师、经理等一系列角色,形成了高度分工的体系。同时,官方承认了电子竞技从业人员的正规职业身份,它和其他社会职业一样是韩国青年平等的就业选择,而不必蒙受“玩物丧志”的观念指责。根据2019年的一项调查显示,韩国电竞行业从业者中,大学学历达到了66.1%,30-39岁的达到了57.5%。

由此,韩国在《星际争霸》项目中取得了统治级的地位。作为一个RTS游戏,相比于后来出现的“固定地图、固定分路、仅操控英雄”的MOBA游戏来说,在策略性和操作量上都远远超出。因此,从《星际争霸》发展起来的电竞业人才,在转行到其他游戏之后仍然能够保持竞争力。

在韩国LOL发展初期,大量职业选手和赛训工作人员都是星际项目转职,比如T1的三冠王教练Kkoma、JDG如今的教练Homme等等。

反观国内,在LOL项目开始风靡之前,虽有SKY这样的天才选手腾空出世,但没有任何可被称之为“体系”和“土壤”的存在。网吧里走出来的少年天才,可能在反应速度和操作速度上异于常人,但由于缺乏规范化团队的支撑,难以对游戏策略有更持续深入的研究。

直到LOL赛事开始风靡,国内LOL战队在得到资本注入后开始意识到本土人才的极度匮乏,于是进入了大引援时代。这其中,尤以S5时期的“三星十子来华”最为突出——S4时期分别获得冠军和四强的三星白和三星蓝,在第二年十名选手全部转会到了LPL赛区。

韩援的输入,带来的绝不只是实力强劲的选手,还有游戏理解层面的全方位提升。电竞选手Uzi曾经在直播中提到,S6时全联盟没有几个人是懂兵线的,前三星辅助Mata的到来教会了RNG队员关于兵线的运营。MLXG也表示,“以前他当选手的时候,就把教练的活给干了,赛后复盘都是他坐在那讲教练在旁边看着。”

国内的教练和赛训组,基本由退役选手和早期战队工作人员为主,他们更多时候起到的是调节队内气氛的作用,在BP等关键环节中话语权甚至不如选手。GodV就在前段时间的直播中提到,“S5的时候LGD的教练克里斯就是一个‘鸡汤哥’,管理层基本上只听韩国人的想法,韩国人觉得他没用就让他滚了,夏季赛的BP也基本都是我们自己做的。”

这样的情况直到S12也未见得有显著的转变。Bin在今年解说比赛时表示,他在比赛中的BP大部分时候还是自己说了算,教练只是给建议和参考。

因此,尽管LPL通过资本注入的方式让LCK在一段时间内饱受人才流失的痛苦,但这段时间内国内的人才体系仍未充分建设起来。高水平的本土教练、分析师仍然匮乏,更多的时候还是在靠天才型选手们自力更生。

LCK从前年开始推行的联盟制,缩小了选手和LPL的薪资水平差距。今年提出的新转会规则,要求合同到期的优秀本土选手在向海外俱乐部转会时必须先支付高额转会费。多管齐下后,LPL再想通过“买买买”实现弯道超车越来越困难了。

何处去寻年轻人

电竞始终是以游戏为土壤的。在S8夺冠之前,LOL在国内的玩家数据已经在走下坡路。此后四年中赛场上的优秀成绩,给这款游戏延长了生命力。如今,它需要面对的不再只是产品层面的竞争,而是载体层面的竞争。

键盘和鼠标,已经不再是中国年轻一代的主流选择了。根据《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61.0%的未成年网民会经常在网上玩游戏。其中,玩手机游戏的为 56.3%,而玩电脑游戏的仅为24.6%,还不到一半。

图片来自:《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

这在网吧遍地的年代里难以想象。智能手机设备的功能愈发丰富,对电脑的可替代性越来越强,不论是学习还是娱乐,如今的孩子们好像已经没有了一定要熟悉鼠标与键盘操作的必要性。

国内手游产业的发展一直以来都是世界领先。据Newzoo统计,2021年全球移动游戏市场规模达到932亿美元,而内地达到了300亿美元,占比30%,是排名第二的美国市场的两倍。

过于超前的手游市场带来的尴尬是,在大部分的移动电竞项目中,中国队伍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而国外的玩家和观众的热情又十分有限,仿佛又一个乒乓球项目。而端游的电竞项目却又有可能因端游人口的下降而逐渐丧失竞争力,与海外形成错位。

近在眼前,还有更严峻的形势,去年8月,《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下发,当中规定,“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

此规定一出,国内所有电竞俱乐部当即开始了合规审查,未满18岁的青训选手被遣散,并且未来也不能擅自招收未成年人进行训练。

并不是说接触职业太晚就一定没有希望,毕竟韩国也有不少选手是在高中学业结束之后才进入职业队的,二十六岁的Deft也用表现证明了电竞不一定是青少年制霸的运动。

但如果,一个人在18岁之前每个星期真的只摸三个小时的鼠标和键盘,那么其对于键鼠操作的熟练程度以及对游戏理解的触类旁通程度,或许就真的很难再达到职业水平的对抗了。

在今年的世界赛上,年仅18岁的韩国小将Zeus,几乎统治了上路。传奇如Faker和Deft或许终将有落幕的一天,但我们不知道还有多少Zeus在统治着未来。LPL的青黄不接初步展现,或许未来两年还会有天才新人的涌现,但时间再往后,这样的概率也将会越来越低。

未来的电竞究竟会长什么样,现在还不好说,但“暴发户”的心态,该收一收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阅读全文>>
创业萤火
创业萤火
创业萤火
Copyright 2021 yinghuod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0017053号-1
安徽萤火点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栢悦中心2412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1-63844003举报邮箱: jubao@yinghuod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