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

  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出台《关于公布有关企业支持的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申报指南(2019年第一批)的通知》,北京公瑾科技有限公司(创业萤火)申报项目位列其中,成为今年首批获得教育部批准的产教融合实施企业。推进产学合作,开创财税人才培养产教融合新模式,是创业萤火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部分,也是创业萤火财税服务全产业链布局的组成部分。创业萤火将积极履行规范项目管理,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同时持续助力财税领域专业人才培养,推动财税服务行业健康发展。

  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机制创新,对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衔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旨在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深入推进科教合作、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并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将社会优质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为企业和高校合作搭建平台。为响应国家人才战略,创业萤火积极申报教育部产学合作项目,并成功获批。

  作为2019年第一批产学合作项目实施的落地企业,创业萤火将围绕“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主题,以培养“互联网+财税”专业人才为核心,以高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师资培训、实践基地建设等为内容,深入开展“教学做”一体化和提升岗位职业能力研究,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实践教学质量,持续助力财税领域人才培养,成为产教融合实践中的领军企业。

  随着我国互联网财税行业的高速发展,大量全新的财税服务应用已经融入企业运营业务中,市场对院校的育人模式、财税人员专业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创业萤火有责任肩负起新时代的使命。

  在创业萤火财税服务全产业链布局中,人才战略是创业萤火高速发展的重要前提。近两年来,创业萤火陆续与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唐山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等全国各地的高校达成合作,通过实习培训、共建学院、师资培养、课程建设等方式,共同培养输出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同时,创业萤火还为各地财会、税务、等专业大学生提供实战演练和就业指导,实现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共赢。目前,创业萤火校企合作项目已覆盖全国数十个城市,与全国数百家高校保持长期深度合作,开创财税人才培养产教融合新模式。

  在过去的近4年时间里,创业萤火基于中小微企业财税管理的服务需求,采用“智能财税SaaS平台+落地服务”模式,打造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互联网财税服务体系,获得了良好的信誉和行业口碑。

阅读全文>>

  近日,创业萤火与唐山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正式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共同构建“互联网+财税”人才基地,培养输出高素质和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开创财税产业人才产教融合新模式,进一步推动财税服务行业健康发展。

  校企深度合作、共享资源、互利共赢,已经成为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水平,助力企业更高水平发展的重要举措。据了解,创业萤火和唐山科技职业技术学院采用全新的校企合作模式,通过实习培训、共建学院、师资培养、课程建设等方式共同培养财税专业人才。同时,创业萤火还为唐山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财税专业大学生提供实战演练和就业指导,解困学生求职难的局面,实现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共赢。

  签约仪式后,创业萤火校企合作负责人为高校财税专业的学生呈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互联网+财税人才共建校企项目报告会”,从师长和专家的角度给学生们提出了建议,帮助会计专业学生进行职业定位,并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唐山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杨金表示:“产教融合是一种改革,更是一种创新,双方的深度合作将有利于学生的专业与市场的对接,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

  随着我国互联网财税行业的高速发展,大量全新的财税服务应用已经融入企业运营业务中,市场对院校的育人模式、财税人员技术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创业萤火有责任肩负起新时代的使命。在创业萤火财税服务全产业链布局中,人才培养战略是创业萤火高速发展的重要前提。在领先的技术和运营模式支撑下,创业萤火持续拓展财税产业人才产教深度融合的新模式,通过财税专业课程升级、培训流程优化、职业文化建设、校企联动机制建设,助力高校财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为学生高质量的实习和就业赋能,推动财税服务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在过去近4年时间里,创业萤火基于中小微企业财税服务需求,采用“智能财税SaaS平台+落地服务”模式,打造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互联网财税服务体系,获得良好的信誉和行业口碑。权威数据机构易观在2018专题分析报告显示,创业萤火在融资总额、互联网财税服务能力、互联网财税服务覆盖面、互联网财税服务市场占有率等多个方面,稳居行业第一。

阅读全文>>

       暑假里,上海大学微电子学院的十余位研究生格外忙碌,他们每周5天在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的“超越摩尔”8英寸中试线实习,学习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在导师指导下参与创新项目。

      今年6月,上海微技术工研院宣布将8英寸线每年四分之一的总机时资助给上海大学,用于微电子学院教学实践,为期5年。“8英寸线一年的运营费近1亿元,工研院相当于每年投入价值2000多万元的机时,用于微电子学院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上海微技术工研院首席技术官、上海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古元冬博士说。

       古元冬带教的博士研究生杨继业感慨道:“我硕士是在德累斯顿工业大学读的,德国大学非常重视产教融合,但我们学院的产教融合程度超过了德国大学。”

     考核标准以产业需求为导向


        上海大学微电子学院成立于2019年11月,由上海大学和上海微技术工研院共同发起,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嘉定区政府、集成电路创新型企业共建,面向集成电路产业。“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我们正在全力打造准工业化、国际化的一流微电子学院。”上海大学微电子学院执行院长张建华教授说。

        作为学院发起和共建单位,上海微技术工研院是一个连接科技界与产业界的平台。这家新型研发机构由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创办,致力于“超越摩尔”技术和物联网应用的创新和产业化。2017年9月,工研院的“超越摩尔”8英寸研发中试线投入运营,成为国内首条、国际领先的微机电系统(MEMS)中试线。“芯片制造是中国大陆集成电路产业的一块短板,我们学院要通过产教融合,培养一大批来之能战的制造工艺人才。”古元冬表示,工艺经验的巨大商业价值,决定了工艺专家积累的经验往往不会通过论文广而告之。这就要求高校在高端工艺人才的培养模式和考核标准上不能“唯论文”,而是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学生科研成果以用户评价、市场检验和第三方评价为主。


    把工艺技能传授给研究生


         如今,十余位上大研究生在8英寸线学习、研发制造工艺。硕士研究生季宇成告诉记者:“我们组5个同学相当于上班了,这里每天都有客户送来的片子,需要做定制化工艺研发。师傅研发工艺时会抽出时间给我们讲解,这些实用知识在教室里是很难学到的。”

         季宇成所说的师傅,是工研院的工艺工程师团队。他们都毫无保留地把工艺技能传授给研究生,让他们能早日上手,具备自主研发的能力。作为研究生导师,8英寸线副总经理王诗男博士要求小季等同学每天晚上写学习日志。完成各个区域的初步学习后,研究生要选择一个领域进行深入研究。“我们会在这里待到毕业,这样不仅完成了硕士学业,还相当于有了两年的一线实战经验。”季宇成笑着说,“这对找工作是非常有利的。”


   舍得投入收获创新成果


       博士研究生杨继业已在8英寸线工作一年,负责制备氮化铝薄膜。将这种材料沉积到晶圆上后,可制造声学传感器、5G射频芯片等器件。经过一年摸索,他取得了技术突破。

        取得技术突破的原因是什么?他做了一番对比:“我在德国读硕士3年间,导师总共给我8片晶圆来研究工艺,但工研院一次性就给我25片晶圆。为了研发高质量氮化铝薄膜的生长工艺,我已用掉200多片晶圆,终于找到了比较好的工艺窗口。”据介绍,一片晶圆的成本是500—600元,工研院为了支持研究生参与创新项目,十分舍得投入,也因此收获了创新成果。

        作为在德国留学10年的海归,杨继业也为上大微电子专业的产教融合点赞。“进入8英寸线后,我发现这里的工艺都是向研究生开放的。导师和工程师都很耐心地指导我们,让我们很快成长起来。”杨继业说,“没想到在上大读博士,可以与产业界联系得这么紧密。”制备出单层氮化铝薄膜后,他打算研发双层氮化铝材料和5G射频芯片,为产业界提供高质量的集成电路材料和器件。

阅读全文>>
创业萤火
创业萤火
创业萤火
Copyright 2021 yinghuod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0017053号-1
安徽萤火点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栢悦中心2412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1-63844003举报邮箱: jubao@yinghuod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