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面包

最近,桃李面包又上热搜了。

这次不是因为食品安全事件,而是一件令它粉丝大跌眼镜的事情:2022年同比又少赚了1个亿。

毕竟2021年桃李面包就因为比2020年少赚1亿,引发争议。

论地位,在短期保鲜界,桃李是当之无愧的面包老大,最高年收入破100亿。

在东北的市场占有率高达60%,无人能敌。

超市里经常能见到的低价的醇熟面包,一大袋不到8块钱能吃2-3天,它们是学生党和白领的最爱。

B站上无数up主开始晒桃李的经典爆款:红豆面包、乳酪面包、蔓越莓面包、鸡蛋香松面包……

就是这个东北人民热爱的老字号,却从前年开始进军南下后屡屡受挫。

江苏、浙江很多分公司从建立到现在都是亏损状态。

桃李面包武汉等地的工厂更是产能利用率不到一半,处于半停工状态。

很难想象,一个曾估值300亿的企业已经蒸发了100亿。

面包老大怎么就劲敌环伺南下受挫了?

01 面包老大之痛:越南下越卖不出面包

如果说中国东北谁是无可替代的面包大王,那一定非桃李面包莫属。

1995年,已经60岁的吴志刚从学校退休,在家做起了面包。

吴志刚发现,90年代中国市场上面包大多保质期长,需要添加防腐剂,不好吃更不健康。

街边小店有更新鲜的烘焙面包,但不卫生经常被查出指标超标,价格也贵。

看准了短保质期的面包市场后,吴志刚开始着手布局。

吴志刚先把面包卖到了早餐店,因为独立包装方便携带,桃李面包受到了很多人好评。

为了让桃李面包尽快走出东北,吴志刚复制了“工厂+批发”的模式。

即先在各地建立工厂,再辐射周围200km范围,核心地区直接工厂配送,一般3点货车备好货5点就必须送到。

凭借不添加任何添加剂、成本低、性价比高,从丹东出来的桃李面包,不到10年占据了大片江山。

为了提高顾客消费频次,桃李打造出了醇熟系列爆品。

这款可谓巩固了桃李的“江湖地位”。全年的销售额曾达到25亿,占到了桃李销售总额四分之一。

按照这个发展速度,桃李面包在东北市场应该是如日中天。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国际市场大宗商品面粉、油脂在2019年下半年最高上涨了30%,导致2019年下半年开始桃李面包利润变薄了。

很多东北人发现2021年桃李面包超市打折力度比以前更狠了。

但中国市场一向如此,只要没有壁垒,名不见经传的白牌靠模仿名牌走红市场,只是时间问题。

桃李只能尽快打开新市场,比如南方市场。

但是南方市场越开越亏。

桃李面包有37家子公司,其中前年就有11家亏损,大部分亏损的公司位于南方地区。

亏损最多的3家子公司为合肥桃李、浙江桃李和海南桃李。

长沙桃李分公司更是早在2017-2019年,连续3年累计亏损1200万。

不过桃李面包并不在意外界对其南拓市场的评论,依然加大南方市场投入。

2021年上半年就增加了华南西南的各20多家经销商,可见桃李战略上对南方市场的野心可见很大。

不过,资本越热情,越有人想早点套现,桃李家族在2015年公司上市后,不到3年套现超过24亿元。

高管董事们着急离场也是有原因的:变数太多。

比如好不容易盈利的上海市场,因为浙江等周边省份的投入,也由赚钱变成亏钱了。

02 供应链之伤:没有工厂 10万吨面包运不到店

激进南下的桃李,确实给自己挖了一个坑。

产能跟不上和竞争对手的打压,把桃李陷于被动地位。

比如桃李面包全国的平均产能利用率为81.39%,但西南地区和华南地区只有70%多,湖北武汉工厂甚至只有50%。

这就意味着生产同一批面包,可能北方8成都卖出去了,只有2成浪费了,但南方3-5成被浪费了。

出现这样的局面,首先是桃李对经销商的政策和以前不一样了。

以前经销商卖不完的货都可以退,桃李回收后作为猪饲料再卖给农场。

但是现在经销商是以产定销,每天卖不出去的商品自行处理。

这就让很多经销商的损耗很大,赚的钱不如以前多了。

尤其小地方的经销商,本来就是给县城、农村的小超市供货,有时候 小店要货不多,也得跑腿配送。

大型商超的店员对面包的陈列也不会放在心上,还要顾及很多商品的摆放。

经销商需要经常把桃李面包,摆在显眼的位置,不然很快会被同行扔在角落里。

精力本来就不够用,如果卖不掉的面包再不退款,成本未免太高了。

雪上加霜的是桃李面包自己生产的节奏严重拖沓。

桃李面包如果工厂网点分布密集,效率提高,就能缩减工厂到超市的配送费用降低支出,有更多利润。

但是到了去年,南方的工厂还有将近10万吨产能未能投产。工厂明明建了但是不使用,这使得很多城市商超的商品运输费用,依然居高不下。

常年的原地踏步给了对手达利集团可乘之机。

达利集团本来在中保和长保的赛道上是常胜将军,比如大众熟悉的达利园蛋黄派、好吃点等等已经耳熟能详。

但是讲求激进扩张的达利,怎能看着短保这块肥肉放手呢?

所以达利2019年创立了美焙辰,美焙辰所有的包装、用料和市场定位和桃李几乎一模一样,明摆着要争夺桃李的市场。

美焙辰能模仿桃李到什么程度?

桃李面包有醇熟系列,美焙辰有汤熟系列;桃李面包有天然醇熟面包,美焙辰有天然汤熟面包;桃李面包有红 豆起酥面包,美焙辰也有红豆起酥面包。

美焙辰无论外观还是包装可以说跟桃李一模一样,且定价均低于桃李面包。

这次南下,桃李和美焙辰算是兵刃相见了。

一位经销商朋友告诉刀哥。国内的短保跟大型商超签的都是排他性协议 。

接受了这家供应商就不能接受那家。

美焙辰会引导经销商签长期协议,并且承诺过期的面包给退款。交易额上还给经销商更多提点。

比如桃李给经销商20%-30%,美焙辰就给更多。

经不住亏损的很多经销商放弃了桃李,迅速签约达利。

如果只是一些经销商的影响,桃李大可不必担心,可以签新的商家。

相比之下在南方的战略布局才更重要,谁先占领市场,谁就是赢家。

但是达利恰恰横了一刀,早就把大本营扎到了福建 ,让桃李根本没有机会在福建建厂打开市场。

除此之外,为了抢占先机,美焙辰还打出了一套组合拳,专门请来了杨紫等明星站台,打出名气。

这招效果也不错,杨紫的一大批粉丝都来买美焙辰。

面对强势的达利,桃李先天的优势完全被打掉了。

03 北方老字号,为何南下困难?

像桃李面包这样的老字号,南下屡屡失败并不罕见。很多老字号都碰到过类似的问题。

比如好利来在南方开店“小心翼翼”,根据不同城市特点落户类型各异主题店。

即便如此依然没有打开局面,福建、广西、广东、浙江好利来都没有开店。

老品牌们屡屡失手,既有客观原因也有自己的问题。

1、吆喝不够 酒香也怕巷子深

要说桃李面包是性价比之王,没有人会反对。价格加高频次消费就能直接提高收益。

桃李为了加大复购率也是在打折促销上下足了功夫,10元2袋的吐司面包经常能在南方超市见到。

高性价比就是桃李的金字招牌,连广告都不需要做就可以口口相传,但在南方却不灵了。

首先消费者的选择面更广。

全国的烘焙企业有将近16万家,广东就有 6万多家,江苏有将近2万家,南方省份牢牢占据很大一部分市场。

选择面宽了,消费者自然对品牌忠诚度更低,加上买面包6成的顾客为女性,就更注重消费体验了。

这也是为什么南方市场尤其华南,是烘焙市场消费频率和消费档次最高的区域之一。

其次网红品牌林立,更抓眼球。

这两年南方成为了“网红经济”的摇篮之地。喜茶、奈雪、茶颜悦色、超级文和友……无不从南方市场起家。

烘焙的消费人群中,年轻人的占比达到了一半。

即便桃李面包已经是成立了26年的老品牌,面对铺天盖地的网红宣传,也很容易淹没在其中。

面对叫好不叫座的局面,桃李也只能默默接受。

奈雪每年都要花上亿元打广告。能拿得出这笔钱因为毛利率在43%,能覆盖营销成本。

但是桃李的毛利现在只有23%左右,在业界都很低,根本没有多余的费用来宣传。

2、后来居上,反应速度太慢

虽然好利来已经成为网红品牌,但是线下的布局依然很局限。

好利来在北京、天津、沈阳拥有三座国内一流的大型现代化食品工业园。

这些工业园区不仅可以供货好利来门店,新品牌的供应链也可以配套。

但是在南方好利来就没有很多这样特大型的园区。

一来终端零售的网点太少了没有必要建设,二来市场变化太快,工厂建设在哪里更需要花费时间。

即便已经建成,产能能否高效利用是个问题。

南方市场更加多变,每天卖多少货量变化幅度更高,无法适应更快速的铺货节奏。

桃李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一是虽然已经在南方建厂,但由于还有嘉顿、宾堡等等的竞争。

二是进军南方不到8年,和经销商磨合度也不够,怎么配货配送多少都成为问题,工厂的产能严重不饱和。

面对知名度出不去的局面,桃李面包也不是没做改变,已经在试图推出自己的鲜食品牌。

不过现在看来未免太晚了,南方市场已经形成万店群雄逐鹿的局面。

要想稳住地位,出圈的速度和硬实力一个都不能少。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阅读全文>>

短保面包已经不好卖了。

桃李面包昨日披露2022年业绩快报,这家东北企业仍没从增收难增利的阴霾中走出,业绩降速反而较上年继续扩大。

疫情、成本上涨以及汇兑、理财收益减少等成为公司业绩失速的主要原因。不过,这只是表面因素,自2015年上市之后,公司在全国各地急速推进产能扩张,业绩增速持续下滑,直至2021年归母净利润出现首次负增长。

作为中国包装面包市场龙头,桃李面包虽然仍保持着市场优势,但近年来在对手围剿之下,表现出的疲态,远没有被遏住。

这是二代接班之后,公司遭遇的新问题。

业绩再降

桃李面包(603866.SH)终是逃不过增收难增利的魔咒,继2021年首次业绩失速之后,去年再尝苦果。

昨日,披露的业绩快报显示,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86亿元、归母净利润6.4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54%、-15.11%。业绩降幅与上年的13.54%比,进一步扩大。

个中原因错综复杂。一是来自成本费用提升,主要表现在疫情、部分地区夏季限电以及终端配送服务等费用增长;二是部分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毛利率下降;另外,汇兑收益、理财收入减少,购买商品期货合约也产生了投资损失。

在去年第一季度,公司经营疲软就已显端倪,该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43%,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80%。随后,增收不增利的趋势延续,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其实,桃李面包如今的业绩疲态,在公司的快速扩张中就早已埋下伏笔。公司2015年上市后,在资本助力之下,全国各地跑马圈地,远超过去20年的发展速度。

这一时期,公司盈利能力却续疲软,毛利率从2016年的36.13%一路降至2021年的26.28%,2022年前三季度降至23.90%。

据太平洋证券研报,公司在去年第三季度提价4%-5%应对成本压力,以提振盈利水平。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公司主要是短保面包产品,由于保质期短,对去化要求较高,当销售跟不上生产以及退货率、折让率提升,盈利必然受损。

在二级市场,公司股价同样表现疲软。据公开数据,2021年、2022年各自下跌超过20%。昨日收盘,股价收报15.23元,总市值203.03亿元。

东北失速

中央工厂+批发模式、短保面包产品,成就了桃李面包,公司得以冲出山海关,成为东北地区鲜有的消费白马股并走向全国。

东北作为大本营市场,时至如今,依然是公司收入重要来源。

2021年,来自东北的收入达28.80亿元,在公司收入中占比45.46%。随着这几年公司由北向南迅速推进,东北市场收入所占比重逐年下行,截至2022年6月,已降至42.14%。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从数据上来看,来自东北市场的收入增速的放缓,才让人触目惊心。

2015年至2019年,东北地区收入增速均在双位数之上,之后戛然而止。2020年至2022年上半年,其收入增速分别为5.14%、2.82%和2.04%。

尽管在一定时期里,东北市场还能撑起公司的门面,但如果还想通过东北实现增长,恐怕已经不太现实。

短保面包生意,更大的市场在华南。无论是人口稠密度,还是消费购买力和市场活力,未来华南市场对公司至关重要。而这同时,冥冥之中也预示着,桃李面包与宾堡、美焙辰们终有一战。

当然,比起现在的东北市场,华南还是公司的软肋。截至2021年,华南地区实现营业收入5.09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的8.53%。

但这并没有打消公司向南推进的积极性,公司去年在佛山拿地,相当于昭告了对华南的野心。

在佛山那宗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的土地上,未来公司还将砸下20亿元投建华南生产基地,预计面包年产能达到6.8万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阅读全文>>

烘焙,在A股中算是一个较为小众的赛道。上市公司市值不足1000亿,也较少出现在资本市场的热点中。但如果看行业增长速度,烘焙是“食品饮料”行业中少数仍能保持两位数增长的子行业。

受益于行业的增长,龙头股“桃李面包”近年也同样保持较快的增长,但让这家曾被誉为“面包第一股”的上市公司被更多人所熟知的事件,却是实控人连续多次的大幅度减持。

桃李面包,究竟是一家怎样的上市公司?

退休教师投身“面包烘焙”

20世纪80年代,烘焙食品从香港台湾地区引入大陆。90年代,外资厂商通过油脂、酵母和食品添加剂等原料生产技术的推广和销售进入国内市场,面包行业乘风而起,一批批国产面包厂商如雨后春笋般成立,桃李面包正是其中一家。

创始人吴志刚当时虽已年近六旬,但观察到东北地区居民对面包的偏好后,不甘教师退休生活的闲逸,乘着改革的浪潮毅然决定投身面包烘焙行业。成立之初桃李甚至都没有打广告,凭借“无添加”的“鲜”战略切入市场。“无添加”的产品保质期难免就得大打折扣,为了保证面包的新鲜程度,吴志刚每天凌晨3点就开始配送,6点前就把面包都送到街上门店的货架上。

有了亲历亲为的配送经历,吴志刚后来对企业的成本把控相当精细,为了减少中间环节,保持面包的新鲜度,桃李创立了“中央工厂+批发”(设立多个生产加工厂,围绕加工厂周围进行销售配送)的模式进行生产销售,大规模生产降低了生产和配送成本,这使得桃李面包较同行有了价格优势。为了保证产品的性价比,桃李面包仅将周边城市的中小客户交给经销商管理,其余大部分市场仍归为自营。产业链的精简让桃李面包的净利润较同行高出不少。

面包为主,节日食品为辅

产品方面,桃李面包旗下主要有两类产品。

第一类是烘培型面包,细分品种有酵熟切片面包、迷你豆沙包、天然酵母面包(有蛋羹、巧克力和红豆沙馅)、奶棒面包和起酥面包。酵熟面包和天然酵母就是常见的切片面包,很适合搭配果酱或炒菜作早餐,豆沙包、奶棒和起酥面包添加了如巧克力、豆沙和多种广受欢迎的水果馅料作配料。适合不做早餐外带食物的顾客。

第二类产品是节日食品,主要为中秋节月饼和端午节粽子,这两种产品受到节日销售特点的影响多为礼盒包装,只占桃李面包整体销售很小的部分。

除了以上列出的主要糕点种类外,桃李面包还推出了布朗尼蛋糕、南瓜吐司面包、枣沙蛋糕、铜锣烧和华夫糕点等多种产品来丰富自己的产品线。但在营收贡献上较小。

根据其历年销售数据统计,面包是其利润主要来源,节日产品如粽子和月饼利润占比不足2%。

品类聚焦,打造独特品牌

传统面包商的思维都是在保留面包的口感同时,尽可能延长产品的保质期。而桃李面包则认为要赢得消费者口碑,就必须通过保质期较短的面包来保障口味和质量,负责人甚至把面包的保质期缩短到一周以内。正是这大胆的举措让桃李面包在众多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新鲜的口感让其销量不减反增。

保质期的缩短势必要求桃李面包缩短生产和配送这两项环节所花费的时间。为了能完成一条完整的生产配送线,所有面包的制作、质量检查和运输都要在凌晨完成,随后在天还没亮前完成门店的分发。

在产品品类方面,烘焙行业产品更迭周期快,从蒸蛋糕、口袋面包、乳酸菌面包再到火热的脏脏包,市场热点品类一个接一个轮番登场,很多企业生怕自己错过一个品类风口,随着热点更替不断推出新产品,但口味的同质化却让很多面包厂逐渐退出市场。

反观桃李面包,成立至今20多年坚持少而精的发展路线,依靠大单品策略取得了市场突破,并借此在单品上培养了较高的消费者黏性。目前产品系列不超过5种,细分产品也不超过30个,其中奶棒、醇熟、天然酵母类产品销售收入均已达亿级规模。这种简单的运作模式反而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品牌经营方面,桃李面包的品牌投资上始终坚持渠道销售,即使到现在,我们仍难在互联网上看到桃李大范围的广告投放。有消费者问“为什么不见桃李面包在电视网络等渠道上打广告?”,官方回复道“公司始终坚持店面成列广告,更直观有效”。2020桃李面包“广告及宣传费用”仅为4000万,仅占当年销售费用的7.6%。相较于其他厂商动辄上亿的宣传费用,宣传成本的优势很明显。

每五年翻一倍的增长

受益于居民消费升级,桃李面包自2015年在A股上市以来,公司业绩表现非常优秀,营收和利润实现连续多年稳步增长。

根据其招股说明书和年报,桃李面包的营收和净利润均保持了每五年翻一番的高速增长。

2011年到2020年的十年间,桃李面包营收由12亿元增长到59.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9.5%,净利润从1.5亿元增长到8.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1.7%,利润增速高于营收增速。

根据桃李面包2021年第三季度季报,加权净资产收益率为11.99%,而去年同期为18.08%;营业总收为46.63亿,去年同期为43.72亿。虽然毛利率较去年同期下降16%至26.24%,但考虑到疫情的因素,这也仍然是一个盈利能力较高,增长稳定的行业。

销售模式如何创新突破?

从一家本地面包房成长为市值两百亿的上市公司,桃李面包的过去无疑是成功的。但随着生产经营模式及渠道的转变,桃李面包也不可避免的面临着如何继续保持增长的难题。

从国际烘焙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整个市场的大型烘焙企业规模呈扩大趋势,虽然门店式的经营模式仍然能长期存在,但工业化烘焙的经营模式正在逐步占领市场,并形成跨地区的企业。如何解决工业化和产品个性化、跨地区和产品口感的矛盾仍然是桃李面包未来需要解答的一大难题。

此外,桃李面包的经营模式比较依赖渠道和商超系统,没有自己的独立门店,在如今消费升级和线下体验的“新零售”浪潮下,顾客接触率势必会下降,这对桃李面包并不是好消息。如今,现场烘焙的面包房逐渐成为一种开店趋势,店铺通常选定在学校、商业聚集区等人流量大且确定性高的地点,产品也随季节更新,这对包装型的桃李面包无疑也是一种冲击。

同时,“中央工厂+批发”模式导致成本的居高不下,也制约着桃李面包盈利能力的增长。根据桃李面包年报数据,其营收和净利的增长主要来自于销量的增长,而销量的增加来源于配送点的覆盖,由此产生巨额的配送费用。由于面包保质期短,为了能第二天作为早餐出售就得半夜配送发货,且每个网点产品销量密度较小,反而加重了单品成本,配送费用占比逐年提升。反观销售收入和销量增长均呈下滑模式。

由于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的影响,面包这类有居家食用属性的产品普遍受到市场追捧,同期的发酵龙头安琪酵母的走势也印证了面包类食品陡增的销量。但从1月份开始的停工停产以及疫情期间的人工费用都为最后的利润蒙上阴影,预计2021年全年的配送费用仍会持续增加,但销量的增加或能弥补成本的上升。

扩张策略,水土不服

从一个地方性企业走向全国竞争的过程中,桃李面包也面临着多重竞争带来的困境。2020年报显示,桃李面包37家子公司中有17家亏损,其中集中在华东和华南地区。深圳桃李亏损1385万元,上海桃李亏损653万元,江苏桃李亏损973万元,其余城市桃李面包亏损金额在400万元-600万元之间。整体来看,南方市场亏损严重。

烘培行业市场竞争激烈。类似“中央工厂+批发”模式的还有国外的宾堡集团,宾堡是全球最大的烘培食品生产商,2018年以来,宾堡集团收购了曼可顿在北京、上海和广州多地的分公司,进一步与桃李面包争夺市场。此外还有华南本地品牌如达利食品、盼盼食品,也都在积极进入短保面包领域。

当然,不只是桃李面包,承德露露等众多北方企业南下的时候都遇到过不小的阻力。南北市场的差异让这些企业面临更大的扩张难题。

频繁套现的隐忧

除了营业报表上的“小操作”外,桃李面包近来最受诟病的莫过于在公司现金流充裕背景下大股东频繁的套现行为。

桃李面包自2015年上市到2020年,公司累计分红25.68亿元,吴志刚家族独得20亿元,加上从股市中套现得到的资金共计62亿元,而2015年到2020年公司净利润一共才35亿。目前减持人主要为吴志刚和盛雅莉夫妇,两位老人已经80多岁了。虽然公司实际经营者吴学群并没有套现,但对于面包这个涉及“吃”的优秀赛道而言,创始人大规模减持套现对中小投资者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阅读全文>>

当消费者点开订餐平台会发现,除了正餐之外,饮品与甜点也有独立的点餐板块,相较一顿正餐的价格,在甜品店随便点一点也要20元以上,如果再搭配一份饮品,30-40元也是正常情况。况且因为新鲜、高档、好吃等噱头,越来越多消费者走进现烤甜品店,在消费市场中,现制门店也不断增多。

据艾媒网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烘培食品市场规模预估达2600.8亿元,同比增长19.9%,疫情后烘培市场将保持10%左右的增长率,2023年其规模将达到3069.9亿元。

并且在新消费时代的影响下,现制饮品与点心成了市场的新宠,传统饮品与食品企业不得不另寻新的发展途径来奠定原有地位,而桃李面包一年的时间市值跌落超过百亿,传统面包(包括全麦、黑麦、吐司等各种品类,为方便统称面包)市场的状况再次引起市场关注。

遥想当年,不复往昔

东方财富显示,截至10月11日15:00收盘,桃李面包总市值为273.76亿元,与去年超400亿元市值相比整体跌落100多亿,而2021年1-9月份中国烘培食品行业共发生22起投资事件,超出去年整体情况。

在烘培行业如火如荼,并且行业“新人”增加的背景下,桃李面包的市值跌落必然迫切需要找到应对方案。

1997年成立的桃李面包已经称得上是面包行业的元老企业,在很多消费者的印象中,桃李面包应该是与盼盼食品、好丽友、达利园等老牌子争锋也不落下风的知名品牌,因为其知名度在全国也属前列。据桃李面包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桃李公司拥有37家子孙公司,已经在全国市场建立起26万多零售终端。

桃李面包在全国布局零售终端,显而易见是想要扩大产业规模,占领更大的面包市场,但尽管全国布局后,新消费市场的变化还是让桃李面包在竞争中失利。桃李面包大多是保质期为短期或者相对较长期的,但相比现烤面包却又失去了新鲜的感觉,很多消费者也是因为现烤面包的新鲜、高档等因素转而选择新商品,这也是造成桃李面包整体营收下降的重要原因。

艾媒网信息显示,2019年鲍师傅糕点共有89家店,而山寨门店最多的时候达到2000余家店。山寨门店多一是因为鲍师傅糕点的品牌力,对消费市场的影响具有优势,二是目前现烤面包对消费者极具吸引力。

另外,在2020年桃李面包销量达到远超400亿元,与疫情影响也脱不开关系,因为救灾援助、家中屯粮等,面包似乎都是不错的选择,而疫情减退,订餐行业恢复生机、堂食、自己做饭等等因素都在影响桃李面包(以及便于储存的这类食品)的销量。

结合消费市场现状来看,目前食品赛道细分化明显,整体市场以创新、营销为主,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可方式改变,所以造成了包括桃李面包在内的传统食品企业的困境。

市场创新以一些新品牌最争奇斗艳,糕点、面包等多会添加一些养生食品,例如红枣、核桃、杏仁等,据某品牌店面点师傅介绍,现烤面包的材料、成本都很高,一些材料甚至会用到进口的东西,而且糕点店的选址大多会选择商场内部或外部一些客流量较大的地方,很容易就获得客户,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消费者愿意到门店购买现烤面包,而不是到便利店购买可储存的桃李面包或者其他品牌的理由。

“高楼”耸立(竞争者很多),参差不齐(但水平不一样)

桃李面包现状改变,受到了多方面因素影响,除却新消费时代的变化,还有市场其他隐性竞品的影响以及区域差异造成的影响。

隐性竞品在不断瓜分桃李面包的市场占有率。若从食品市场来看,消费者的选择可以说五花八门,在传统企业中,盼盼、好丽友、达利园等都有短期可储存面包出售,是桃李面包的主要竞争对手,并且这三家在下沉市场的占比甚至远超桃李,而卫龙的辣条、旺旺的仙贝、洽洽的瓜子都能从侧面瓜分消费者选择权。

在国内市场中,并不是所有人都会认为面包会划分到主食品类,尽管有人将面包当作早餐的一种,但更多的消费者认为面包归属为休闲食品零食一类。除了吃食的身份,面包还能当作礼品。很多地区逢年过节走亲访友的时候,都会带上几箱礼品,比如面包、方便面、饮料等等。后来礼品行类中还多出了新兴的零食大礼包,而零食行业新兴三巨头三只松鼠、百草味、良品铺子以及传统品牌旺旺的大礼包尤为受喜爱。

花样多了选择自然也就多了,所以桃李面包的销量也就随之下降。而桃李面包的竞争对手远不止原本的零食企业,一些新入局的烘培品牌也成了瓜分传统品牌的吸流量机。

早期南北方面包文化差异颇大。北方面包多是纯面食,并且大多可以饱腹就行,而南方的面包更像是点心,样式多、更加精致,会搭配饮品食用。南北的文化差异导致面包市场的参差不齐,北方市场更容易量产,南方的供需则更偏向现制,但今天这种消费差异正逐渐减小,现制市场的扩大导致桃李面包这类的市场领地被缩小。

现烤面包的价格区间大多在20-40元之间,而桃李面包单价则在4-15元之间,两者最鲜明的除了价格之外,还有消费场景也有明显差异。现烤面包的竞争无非是在口味、竞品度上,消费者认为这个品牌的商品符合自己的口味自然会成为常客,但短期储存面包门槛低,很多店内都有不同品牌的可储存面包,而且消费者选择当作早餐的面包也是此类便宜、量大的,一些单独包装或者现制的面包很大几率会被排除在选择范围外。

面包市场错综复杂,除了消费者自身口味、喜好的影响,商品营销也是市场规模发生变化的原因。达利园、盼盼等都在电视上做过广告,但线下除了超市活动几乎很少能见到传统面包的身影,与之相反的是,现制面包店本就展示在消费者的第一视线内,味道上影响、价格促销等等似乎都比传统类的营销更高效。

从市场的价格、环境、竞品等影响上来看,桃李面包所在的销售环境非常激烈,而这些因素最后的导向也直指消费者。食品市场,消费者成为了最大的竞争诱因。

新人旧事,看客明理

现烤面包只是面包市场的新玩法,二级市场注意的还是哪个赛道更具有商业潜力,况且消费者有自己的需求导向,现烤面包与传统面包也会拉响价格战。

桃李面包身为传统企业的领跑者之一,在消费圈层已经有了固定的品牌影响力,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就足矣支撑在消费者心中的印象,更重要的是,桃李面包还有厂商这一层身份,要面对的不仅仅是上游(糖、面粉等材料)、中游(成品)的选择与创新,还有下游渠道商需要维护,所以要花费的经历也很多。而现烤烘培店除了制作者的身份,还担当起了下游渠道商的身份直面消费者,虽然少了一层关系维护,但也需要在连锁(直营)管理上下足功夫。

从新投资的案例来看,诸如墨茉点心局此类的现烤面包店似乎更受二级市场青睐,因为新市场更受消费者关注,但从实际占比来看,传统面包市场仍占大头。

而且看似“新人”新市场,不过也是面包市场的另一个细分赛道,玩法与现制饮品市场又大小不差。新人新故事,最后能说清哪个赛道更有优势的还是要看消费者的看法。

作为看客,消费者不在意二级市场对两赛道的评价,但对商品却又有独特的想法。笔者认为,二级市场更多的是关注现烤面包赛道在市场具有新鲜感,很容易受到消费者青睐,实际上现烤面包有很多优势确实能够吸引消费者,但是20-40元的消费区间让阻碍了一大批消费者尝试长期消费,所以当价格拉起帷幕时,两赛道的竞争偏重就会变得不同。

短期内虽然现烤面包会将20-40元这一区间的消费者拉走一批,对传统面包市场规模造成影响,但是食品市场的消费需求重叠本就是常态,当现烤面包市场真正稳固,那么两赛道也会形成平衡关系。

总的来说,桃李面包市值虽然在一年的时间发生改变,但是市场的变化已经成为必然,未来想要巩固自身的位置,或许可以从创新、营销等方面入手,又或者增加新赛道,从多方面进行增幅。虽然市场对多元化的说法好坏不一,但是增设新赛道业务确实是短期能够影响市场的方式,况且只要一些合理化进行,市场不会平白无故做出否定。

阅读全文>>
创业萤火
创业萤火
创业萤火
Copyright 2021 yinghuod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0017053号-1
安徽萤火点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栢悦中心2412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1-63844003举报邮箱: jubao@yinghuod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