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牌

过去的几年里,上海绿牌成为了很多人眼中的香饽饽。无论是创业者还是投资者,都希望能够注册一家公司并将其过户为上海绿牌,从而享受到更多的政策优惠和便利。然而,这其中却隐藏着许多曲折和套路,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真正深刻体会到其中的艰辛和困难。

注册公司:第一步的艰辛

注册一家公司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首先,申请人需要提供大量的材料,包括身份证明、住址证明、财产证明等等。不仅如此,还需要持续不断地与各种部门沟通,填写各种表格,遵守各种规定。这对于没有经验的人来说无疑是一场“考试”,很容易迷失方向。

其次,注册公司还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这些费用包括了工商注册费、税务登记费、财政审查费等等。对于初创企业来说,这无疑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有时候,还需要寻找专业的会计师或律师来帮助解决一些繁琐的问题,这又增加了额外的费用负担。

公司过户:绿牌的套路

一旦成功注册公司,接下来的一步就是将公司过户为上海绿牌。虽然在政策上对于绿牌的过户有一些相关规定,但实际操作中,却有很多套路和曲线。首先,你需要找到一个靠谱的代理公司或律师事务所,他们会帮助你完成所有的手续和文件。这个过程中,你需要交纳一定的费用,并提供一些必要的材料。

其次,你需要遵守一些规定和要求。比如,你需要拥有一定的注册资本、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并按照规定进行资产评估等等。这对于一些初创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一旦不符合这些要求,整个过户的过程将会变得举步维艰。

小心陷阱:申请绿牌的麻烦

一旦公司过户为上海绿牌,接下来的就是享受一系列的政策优惠和便利。然而,这其中也存在着许多陷阱。首先,你需要定期向政府报送各种资料和报表,如纳税申报、资产负债表、进出口贸易数据等等。这需要有专业的团队来协助完成,否则很容易出现错误。

其次,你需要遵守一些限制和规定。比如,你不能随意调整公司的注册资本、股权结构等等,否则将会受到一定的惩罚。同时,你需要注意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避免被竞争对手或不法分子利用。

总结

注册公司过户上海绿牌的过程固然充满艰辛和曲折,但只要坚持下去,最终会取得成功。在这个过程中,你需要找到靠谱的代理公司或律师事务所,遵守各种规定和要求,小心避开陷阱和风险。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享受到上海绿牌带来的诸多好处。

当然,这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但是对于那些胸怀远大梦想的人来说,这只是一个很小的挑战。相信只要保持耐心和坚持,最终会迎来成功的一天。

阅读全文>>

友们看到这个标题估计刀已经提起来了,但这还真不是哥在胡诌。

因为不久前,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说,乘联会已经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了建议,未来合并汽车的蓝绿牌

虽说只是建议,但分量不小。因为这哥们的建议,一向都挺准。就比如他曾在 2016 年建议给新能源汽车多一点政策扶持。后来,新能源汽车就迎来了爆炸式增长。。

那合并又是啥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油电同权。

像是现在新能源车不限行、不用摇号还能免征很多税费,合并以后就都没了,总之就是在政策上和油车完全平等。

这个政策,估计两年时间就能落地。

要知道我们的绿牌政策可是 2016 年底才决定实行的,大伙吐槽绿牌难看,好像也就是不久前的事。

这才多久,绿牌咋突然就要变成时代眼泪了?

虽然确实有些突然,但其实近几年来绿牌优惠政策的减少是一个明显的趋势。

就比如那个曾让无数品牌疯狂、直接推动了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

真金白银的补给车企,有点类似于网约车平台刚起步的时候,砸钱鼓励大家当司机。

根据工信部的统计数据,从 2010 年开始到现在的 13 年里,新能源国补的总金额预计缴超过 2000 亿元。在补贴力度最大的 2018 年,数额更是高达 471.1 亿元

但在 2018 年之后,国补就开启了崩盘式的下滑。2019 年不到三百亿, 2020 年只剩下 152.9 亿,到了现在,大家也知道,彻底归零了。

而且除了现金补贴以外,新能源车的牌照政策也在慢慢收紧。

像是插电式混动车型,从绿牌政策推行开始,它就和纯电车型一样买车送牌。就算在上海这种限购摇号的大城市,也是果断的随车赠送。能加油还不限行,香的不行。

但从 2023 年 1 月 1 日开始,上海取消了插混车型的送牌政策,目的是推进纯电车型的发展。以后在上海买插混,就得和油车一样参加竞拍,有种被踢出新能源群聊的感觉。。。

这里肯定有差友说了,插混得烧油,不算新能源!纯电是真の新能源为什么也要和油车同权?

其实呢,乘联会的本意也很简单,就是给国内野蛮生长的新能源市场降个温。因为绿牌政策实行到现在,已经产生了不少问题。

就比如很多一线城市都有的限行政策。虽与其说是为了环保,更主要还是为了缓解早晚高峰的交通拥堵。但绿牌就能不受限行的影响,便利性拉满,买的人也就多了。

以上海为例,去年年底,上海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就已经超过了 53% 。这表示每两个要买车的人里,就有一个想买新能源车。而上海的新能源车也已经超过了 94 万辆,几乎占了汽车总量的 1/5 。

这么多车都不用限行,早晚高峰肯定该堵还是堵。

再比如说加油,差友们可能不知道,油车加油一直有 “ 一箱油,半箱税 ” 的说法。就是油车加一箱油,里头增值税、消费税、城建税、教育附加税等等加起来能够占到近五成。

而因为电车不用加油,这些税电车车主就都不用交了,这么看还真有点油车加油养电车的意思,油车车主自然是不乐意。

所以,取消绿牌的权益,多少也是有点顺应民心那味儿了。

不过在我看来,除了解决社会难题,取消绿牌更多还是因为,当初推行绿牌政策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了。

2009 年,工信部发布了《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寄产品准入管理规则 》。这玩意基本就是中国能源汽车开始发展的标志了。里面有这么一句话:

总而言之,三个目标:搞环保、搞技术、培养牛逼的企业。环保暂且不谈,后面两个和汽车直接有关的目标,现在其实已经完成了。

技术上,新能源车最核心的就是电池。而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现在已经是全球电池的扛把子了

不信?上数据。

根据 SNE Research 统计, 2022 年这两家总计贡献了全球动力电池近 50% 的市场份额,妥妥的 T0 

而论企业,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车早就已经和油车打得有来有回了。像是比亚迪,已经把 dmi 混动的价格打到 10 万以内,燃油车最后的价格阵地怕是也坚持不了太久了。

有了技术,有了龙头企业,国产新能源汽车就相当于顺利度过了开荒期,出了新手村了。这时的主线任务就不应该是快速升级,而是去和传统油车 PVP ,去和世界范围内新能源车打大战场了。

对于龙头企业来说,怎么把价格优势和产品优势搞起来,将会是绿牌取消以后最主要的任务。而对那些吃满政策红利却没有核心技术的车企而言,要是还不把硬实力提上来,

恐怕就得掰指头过日子了。

而从我们买车的角度看,实现油电同权后,两者在政策层面将不再有区别。再加上已经有消息说,未来电车的养路费将通过里程或是电价收取,税费和用车成本上的差异也很快会被抹平。

是选油车还是电车,以后肯定会变的更纠结。。

不过,虽然这件事短期来看对电车是非常不利的,但从长远来看,电车只会变得越来越香。

因为这个油电体验趋近统一的时间,已经是油车百年来的技术顶点,却只是电车发展的开端。

四轮独立电机这种从前所未有的驱动方式已经开始出现,油车时代的顶尖技术在被一个接一个的取代;超高压充电桩、固态电池等技术也正在逐渐铺开,电车体验上的短板正在一个接一个补齐

前一段时间,欧洲通过了在 2035 年停售燃油车的提案。虽然遭到了德国反对,但也已经表明了国际大环境对于油车的退出历史舞台的坚定态度。

取消绿牌看似限制了电车的市场,却也在暗地里推了它一把,推向了油电之间最后的决战。

至于胜者会不会是电车,还真的是挺让人期待。

当然,如果真的要合并蓝绿牌,能不能把现在绿牌的设计配色换一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阅读全文>>
创业萤火
创业萤火
创业萤火
Copyright 2021 yinghuod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0017053号-1
安徽萤火点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栢悦中心2412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1-63844003举报邮箱: jubao@yinghuod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