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形下非组织法人可以解散
来自创业知识 内容团队
2025-03-28 14:03:15
一、什么情形下非组织法人可以解散 非组织法人可以在以下情形下解散: 1. 章程规定的存续期间届满
一、什么情形下非组织法人可以解散
非组织法人可以在以下情形下解散:
1. 章程规定的存续期间届满或者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法人的章程如同其运作的基本规则,当规定的存续期限结束或出现特定解散事由时,法人应依法进行解散程序。
2. 法人的权力机构决议解散。权力机构作为法人的决策机构,其通过决议决定解散法人,是法人解散的重要情形之一,体现了法人内部治理的决策结果。
3. 因法人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当法人进行合并或分立这种重大的组织变动时,原法人的主体资格可能需要解散,以进行相应的整合与调整。
4. 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登记证书,被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这是基于行政管理的要求,当法人违反法律法规等情况时,行政机关有权作出此类决定,导致法人解散。
二、食品经营许可证的有效期是三年吗
食品经营许可证的有效期通常为五年。在有效期届满前,食品经营者应当向原发证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延续。申请延续应当提交相关材料,包括延续申请书、食品经营许可证正本、副本、与延续食品经营许可事项有关的其他材料等。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予以延续;不符合条件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或者改正后仍不符合要求的,注销食品经营许可证。所以,食品经营许可证的有效期一般为五年,但需注意及时申请延续等相关事宜。
三、法人和法定代表人有什么不同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法定代表人是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代表法人从事民事活动的负责人。
二者主要有以下不同:
1. 概念本质不同:法人是组织,是法律上拟制的“人”;法定代表人是自然人,是法人的代表。
2. 产生方式不同:法人通过设立登记等法定程序产生;法定代表人由法人的章程或法律规定确定,通常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经理等担任。
3. 权利义务不同:法人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义从事活动,其行为后果由法人承担,但法定代表人自身也可能因职务行为而承担相应责任。
以上是关于什么情形下非组织法人可以解散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