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为企业编制:如何实现事业单位向企业制度的转变?

来自创业知识 内容团队
2025-07-02 10:28:12

事业单位转为企业编制的步骤包括:验资、制定改制方案、决定企业形式、建立治理结构以及实行新型用人制度。

事业单位转为企业编制的步骤包括:验资、制定改制方案、决定企业形式、建立治理结构以及实行新型用人制度。适用范围包括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政拨款或支持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各类企业所属事业单位。

以下是事业单位转为企业编制的步骤:

1.依法开展改制公司的验资工作。

2.制定合法、合理的改制方案。

3.根据不同情况决定企业的形式。

4.重新建立完善的企业治理结构。

5.建立新型内部用人制度。

事业单位编制实施范围是哪些

1、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事业单位,包括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政拨款、部分由财政支持以及经费自理的事业单位,都要按照《试行办法》和本实施意见实施岗位设置管理;

2、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都要纳入岗位设置管理,岗位设置管理中涉及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的有关规定执行;

3、使用事业编制的各类学会、协会、基金会等社会团体工作人员,参照《试行办法》和本实施意见,纳入岗位设置管理;

4、经批准参照相关法律进行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各类企业所属的事业单位和事业单位所属独立核算的企业,以及由事业单位已经转制为企业的单位,不适用《试行办法》和本实施意见。

事业单位转企改如何操作?

根据我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企业改制登记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事业单位转企改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制定改制方案:首先,事业单位需要制定改制方案,明确改制目的、范围、方式、程序、资产处置、负债清偿等内容,并经相关部门审核批准。

2. 办理改制手续:改制单位应向相关部门提交改制方案和相关材料,办理改制手续,包括工商注册、税务登记、印章刻制、银行开户等手续。

3. 清理资产:事业单位应按照改制方案,开展资产清查,确保资产真实、合法、有效,并编制资产清单,明确账面价值和实际价值,为改制后的新公司提供资产基础。

4. 负债处理:事业单位应根据改制方案,制定负债清偿方案,明确债务清偿方式、时间和程序,并按照相关规定,开展债务清算和偿还工作。

5. 改制后管理:改制完成后,事业单位应依法办理工商变更登记,成为一家新公司,并依法进行管理。

6. 办理相关证照:根据改制情况,及时办理相关证照,如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等。

需要注意的是,事业单位转企改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改制过程的合规性。如有疑问,建议咨询相关部门或专业律师。

事业单位转为企业编制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和规定。首先,事业单位需要依法开展改制公司的验资工作,制定合法、合理的改制方案,根据不同情况决定企业的形式,重新建立完善的企业治理结构,建立新型内部用人制度。其次,事业单位编制实施范围包括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政拨款、部分由财政支持以及经费自理的事业单位,以及使用事业编制的各类学会、协会、基金会等社会团体工作人员,参照《试行办法》和本实施意见,纳入岗位设置管理。最后,在转企改过程中,事业单位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如有疑问,建议咨询相关部门或专业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九条【公司形式变更】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应当符合本法规定的股份有限公司的条件。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应当符合本法规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条件。

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的,或者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的,公司变更前的债权、债务由变更后的公司承继。

文章关键词:
创业萤火
创业萤火
创业萤火
Copyright 2021 yinghuod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0017053号-1
安徽萤火点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栢悦中心2412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1-63844003举报邮箱: jubao@yinghuod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