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税罪是指故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包括个人和扣缴义务人以及企事业单位和外资企业等负有纳税义务的
偷税罪是指故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包括个人和扣缴义务人以及企事业单位和外资企业等负有纳税义务的主体。这种行为是违法行为,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偷税罪涉及到的主体包括两类:一是负有纳税义务的个人,二是负有纳税义务的国有、集体、私有企事业单位以及外资企业、中外资企业等法人或单位。此外,扣缴义务人,即依照法律或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也属于偷税罪的主体范围。
偷税罪涉及哪些主体?
偷税罪是指纳税人故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偷税罪涉及以下主体:
1. 纳税人:指依法应当纳税的单位和个人,包括个人和单位。
2. 扣缴义务人:指依法代为扣缴应纳税款的单位和个人,如雇主、代购代缴个人所得税等。
3. 纳税担保人:指在纳税人逾期未缴或少缴税款时,愿意承担担保责任并承担赔偿的单位和个人。
4. 单位: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组织。
5. 个人:指自然人,如个人纳税人、个人代办扣缴义务人等。
偷税罪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对损害了国家财政收入、侵犯了税收法律法规的公正性和严肃性、破坏了社会公平正义等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对于偷税罪,我国刑法采取了高压打击的态度,对数额较大的违法行为予以严惩。同时,也呼吁广大纳税人诚信纳税,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稳定和繁荣。
偷税罪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涉及到负有纳税义务的个人和单位,以及扣缴义务人和纳税担保人等。我国刑法对数额较大的违法行为予以严惩,同时呼吁广大纳税人诚信纳税,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稳定和繁荣。
《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