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育平台运营需依法取得《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其办理流程涉及资质审核、课程合规、技术保障等多环节。本文从基础材料、师资力量、教学内容、平台技术四大维度梳理办理要点,助力机构高效完成申报。
线上教育平台运营需依法取得《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其办理流程涉及资质审核、课程合规、技术保障等多环节。本文从基础材料、师资力量、教学内容、平台技术四大维度梳理办理要点,助力机构高效完成申报。
一、基础资质材料
机构设立证明
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需在民政部门完成注册,经营范围明确包含“线上教育”或“互联网教育”。
公司章程:需体现股东结构、出资比例及业务范围,加盖公章。
法定代表人资料
身份证复印件、无犯罪记录证明(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开具)、个人征信报告。
场地证明
办公场所租赁合同或产权证明,面积不低于200㎡(部分地区要求300㎡),且符合消防验收标准。
服务器托管协议:需明确服务器所在地(建议选择国内合规IDC机房),并附机房资质证明。
二、师资与课程材料
教师资质证明
教师资格证:所有授课教师需持对应学科教师资格证,外籍教师需提供《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证》。
劳动合同:需体现全职/兼职身份、授课科目及薪资结构,社保缴纳记录需与合同一致。
课程内容合规
课程大纲:需包含教学目标、课时安排、教材版本,禁止涉及超纲教学或应试技巧强化。
知识产权证明:自主开发课程需提供版权登记证书;引进课程需附授权书及出版社资质。
教学计划
年度教学安排表、学员评价制度、退费流程说明,需经教育主管部门备案。
三、技术平台要求
平台功能证明
ICP备案号:需在工信部完成网站/APP备案,公安网备编号同步公示。
等保三级认证:平台需通过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三级测评,附测评报告。
数据安全措施
学员信息加密存储方案、数据泄露应急预案,需符合《个人信息保护法》要求。
课程回放保存记录:需保留至少1年教学视频,以备抽查。
技术团队资质
至少2名网络工程师的《职业资格证书》,需提供劳动合同及社保记录。
四、合规审查要点
禁止内容排查
确保课程不涉及学科类培训(如语文、数学、英语等K9阶段科目),艺术、编程等素质类课程需明确标注。
2025年起,部分省份要求课程视频嵌入“教育备案号”水印,确保可追溯。
收费合规证明
预收费资金需存入专用账户,附银行托管协议及风险保证金证明(通常为学费的10%)。
年报数据一致性
提交至“全国民办教育信息管理系统”的电子数据需与纸质材料一致。
五、流程与时间节点
提交时间:通过“各省教育行政部门官网”在线申报,审批周期通常为30-45个工作日。
现场核查:重点检查师资真实性、课程合规性及技术平台功能。
公示与发证:通过后需在机构官网公示许可证信息,有效期3-5年。
注意事项
材料需按顺序装订成册,并编制目录页码;
外籍教师需同步完成外专局备案,禁止“挂靠”行为;
逾期未审将面临罚款(3万-5万元)并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建议机构建立合规自查机制,委托专业机构核查教师资质真实性及课程内容合规性。完整材料准备可缩短审批周期,避免因补正导致3-6个月延期。合规办学不仅是法律要求,更是提升平台公信力与用户信任度的核心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