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白酒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消费者对品质要求的提高,国家对白酒生产和标识的规范也日益严格。国家市场监
2025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与工信部联合发布《白酒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25版)》,对白酒生产许可证的申请、审查及监管提出更严格规范。本文结合政策原文及行业实践,系统梳理新规核心变化,助力企业合规生产。
一、分类管理:细化品类许可
新规首次将白酒生产许可划分为三大品类:
固态法白酒(类别编号1501-1):需具备传统固态发酵工艺所需窖池、蒸馏设备及陈酿设施,仅允许粮谷类原料(如高粱、小麦)。
液态法/固液法白酒(类别编号1501-2):明确要求标注食用酒精来源,禁止以固态法白酒冒充液态法产品,分装行为仍被禁止。
调味白酒(类别编号1501-3):作为新增品类,允许以固态法白酒为基酒,添加符合规定的食品添加剂,但需单独申请许可。
二、工艺与原料刚性约束
1. 原料管控升级
粮谷优先:固态法白酒必须使用粮谷原料,薯类、代用原料被明确排除,配料表需标注具体粮谷品种(如“高粱、小麦”而非“粮谷”)。
酒精溯源:液态法白酒需提供食用酒精采购合同及质检报告,禁止使用工业酒精或来源不明酒精。
2. 工艺真实性要求
固态法白酒:必须具备完整的制曲、发酵、蒸馏、陈酿记录,窖池使用年限需与申报信息一致。
液态法白酒:生产记录需明确区分糖化、发酵、蒸馏工序,禁止与固态法生产线混用。
三、监管趋势:从准入到事中事后全链条
1. 飞行检查常态化
市场监管部门将通过“双随机+重点监管”模式,对高风险企业(如年份酒生产企业)开展突击检查,重点核查:
原料库房与申报信息一致性
工艺流程是否符合许可类别
陈酿时间是否达标(如“5年陈酿”需提供基酒入库记录)
2. 标签与广告合规性强化
年份酒标注:需标注基酒真实年份及比例,如“基酒5年(80%)+老酒10年(20%)”。
地理标志保护:未获得“中国白酒地理标志”的产品,禁止在标签或广告中使用“原产地”“老窖池”等模糊表述。
四、企业合规建议
自查生产记录:确保原料采购、工艺流程、陈酿时间等数据可追溯,避免因记录缺失导致许可被撤销。
分类申请许可:根据产品类型(如固态法、调味白酒)单独申请对应许可,避免“一证多用”风险。
关注地方细则:如贵州省对酱香型白酒窖池数量、四川省对浓香型白酒发酵周期的额外要求,需提前与地方监管部门沟通。
结语
2025年白酒生产许可证新规通过分类管理、原料刚性约束、全链条监管三大核心变化,推动行业向规范化、透明化发展。企业需摒弃“重许可轻管理”的旧思维,建立从原料到成品的全流程合规体系,方能在政策收紧背景下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