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民法典》最新规定:非营利性法人

来自创业知识 内容团队
2023-04-12 15:38:36

导读:法人制度是民事法律的一项基本制度。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新的组织形式不断出现,法人形态发生了较大变化。那么最新的《民法典》对非营利性法人做出了哪些规定?小编在下文为您解答!


一、什么是非营利法人?



为公益目的或者其他非营利目的成立,不向出资人、设立人或者会员分配所取得利润的法人,为非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包括
事业单位
、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等。



二、怎么设立非营利法人



(1)具备法人条件,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供公益服务设立的事业单位,经依法登记成立,取得
事业单位法人
资格;依法不需要办理法人登记的,从成立之日起,具有事业单位法人资格。



(2)事业单位法人设理事会的,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理事会为其决策机构。事业单位法人的
法定代表人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产生。



(3)具备法人条件,基于会员共同意愿,为公益目的或者会员共同利益等非营利目的设立的社会团体,经依法登记成立,取得社会团体法人资格;依法不需要办理法人登记的,从成立之日起,具有社会团体法人资格。



(3)设立社会团体法人应当依法制定法人章程。



社会团体法人应当设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等权力机构。



社会团体法人应当设理事会等执行机构。理事长或者会长等负责人按照法人章程的规定担任法定代表人。



(4)具备法人条件,为公益目的以捐助财产设立的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等,经依法登记成立,取得捐助法人资格。



依法设立的宗教活动场所,具备法人条件的,可以申请法人登记,取得捐助法人资格。法律、行政法规对宗教活动场所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5)设立捐助法人应当依法制定法人章程。



捐助法人应当设理事会、民主管理组织等决策机构,并设执行机构。理事长等负责人按照法人章程的规定担任法定代表人。



捐助法人应当设监事会等监督机构。



捐助人有权向捐助法人查询捐助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并提出意见和建议,捐助法人应当及时、如实答复。



捐助法人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或者法定代表人作出决定的程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法人章程,或者决定内容违反法人章程的,捐助人等利害关系人或者主管机关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该决定,但是捐助法人依据该决定与善意相对人形成的
民事法律关系
不受影响。



三、非营利法人的终止



为公益目的成立的非营利法人终止时,不得向出资人、设立人或者会员分配剩余财产。剩余财产应当按照法人章程的规定或者权力机构的决议用于公益目的;无法按照法人章程的规定或者权力机构的决议处理的,由主管机关主持转给宗旨相同或者相近的法人,并向社会公告。



以上就是小编详细介绍的关于《民法典》对非营利性法人等的相关的内容,相信应该也会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还有什么法律问题需要帮助解决的话,欢迎咨询律师,为你进行专业的解答。

文章关键词:
创业萤火
创业萤火
创业萤火
Copyright 2021 yinghuod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0017053号-1
安徽萤火点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栢悦中心2412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1-63844003举报邮箱: jubao@yinghuod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