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新势力

2023年伊始,零跑汽车就迎来当头一棒。

2月1日,各大造车新势力像往常一样公布了1月新车交付量。喜欢早早交卷的零跑,这次硬是拖到了晚饭时间才发布。

结果不出意料,1139辆的成绩直接打了个“脚踝折”,环比下降86.59%,同比下降85.9%,刷新了21个月以来交付量的历史新低。

虽然说1月本就是汽车市场销售淡季,再叠加春节假期导致车企有效卖车时间有限,但出现如此严重的下滑情况,仍在意料之外。

为了提振销量,零跑曾于去年12月发文称,国补取消,零跑C01维持原价。然而,从1月数据看,该策略效果并不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零跑去年12月8493辆的交付成绩,就已经出现明显的环比下滑;加上今年1月,这是零跑汽车自去年9月末港股上市以来,连续出现销量回落情况。

创始人朱江明在2023年初直言,如果说零跑2023年销量数字上不去,那后面希望就没了,那就该被淘汰了。

如今1月销量数据的出炉,也更让零跑意识到,当下确实到了背水一战之时。

都是涨价惹的祸?

从月销近万暴跌至堪堪过千,这对于任何一家车企来说都绝非偶然,零跑也不例外。

业内主流的说法是,零跑销量暴跌有部分原因,来自行业的挑战。早在去年底新能源补贴政策退潮后,就有不少对相关人士对零跑产生质疑。当下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本就达到一个瓶颈阶段,在补贴政策退市后,对于零跑等依靠中低端车型的车企来说,更会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上市后的零跑,月销量连续下滑,甚至引得不少投资人质疑,此前为了上市,销量是否存在水分?

当然,这可能只是大众莫须有的猜测,在「科技新知」看来,零跑销量下滑比较客观的因素,还是消费者对当下市场的价格敏感所导致。

1月1日,官方宣布零跑汽车旗下的T03和C11两款车型将调整售价。其中,零跑T03全系价格上调3000元,调整后售价区间为8.25万-9.95万;零跑C11全系价格上调6000元,调整后售价区间为18.58万-23.58万。

事实上,零跑C11虽然是2020年底公布的售价,但其真正交付时间是2021年10月份。如今,短短一年多时间车价就上涨了2.6万之多。而这样的问题在零跑T03身上也是一样,从最初落地只需6.5万左右,到现在低配裸车就要8万多,差距同样非常明显。要知道,零跑T03在去年8月才刚刚上调过价格。

反差的是,零跑上调两款主力车型售价的同时,特斯拉、小鹏等车企打起了“降价第一枪”。在15万的小鹏G3i、18万的小鹏P5,以及25万左右就能提走的Model 3、Model Y面前,零跑确实没太大吸引力。

对于中低端代步车市场而言,最核心的竞争力其实就是价格优势。随着价格上涨,零跑的性价比显然不再突出。

造成零跑上调价格的核心原因,有可能是多年连续亏损,以及始终无法抬高的毛利率。

财报显示,去年Q3零跑营收42.88亿元,同比增长398.5%,净亏损13.4亿元,而上年同期净亏损7.2亿元,亏损几乎翻倍。2019年-2021年,三年累计亏损更是高达48.47亿元。

毛利率方面,零跑汽车去年前三季度分别为-26.6%、-25.6%和-8.9%,是目前唯一毛利率为负的造车新势力。对比同行,蔚来、理想等毛利率水平一般在10%-20%左右,特斯拉能达到30%左右,即便是售价同样低廉的哪吒汽车,毛利率也有5%。

业内人士表示,毛利率转正,意味着车企可通过出售新车来赚取利润,并逐渐补贴其他战略方向。零跑持续负毛利率,主要就是定价较低,销量又难形成规模效应、有效覆盖成本的缘故。

另外根据一位零跑顾问透露,从去年12月开始,零跑基本上只卖已经到库的车辆,厂商那边似乎不接新订单了,明年3月之前也不考虑生产现款车型,为增程版C11让道。

该顾问还表示,目前零跑C01珊瑚橙已经不再接受新订单,还没生产的需要顾客改配,补偿能量积分;去年下半年开始,T03停产珊瑚橙,C11也很久没有这个颜色了。「科技新知」从官方预定渠道也发现,三款车型的珊瑚橙配色均显示暂无库存。

对于是否停产一事,「科技新知」也向零跑相关人员进行了咨询,但目前尚未得到回复。如果该消息属实,那么暂且按下此前车型订单,为增程版C11让出产能,似乎也可以当作1月销量扑街的一个因素。

面对销量下滑、连年亏损,基于成本端的优势,C11增程款一直被认为是零跑2023年的助推剂,但要想实现逆风翻盘,也并不容易。

增程版C11,难翻盘

虽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增程技术被冠以“落后”之名,但理想ONE的热销带动了各个车企对增程式技术的重新审视。岚图、问界等品牌旗下车型纷纷推出增程款;并且受动力电池成本影响,一些二线品牌也开始推出增程款车型,零跑就是其中之一。

在2022年底跳票后,近日零跑官宣C11增程版将于2月9日开启预售,并计划将于今年一季度上市交付。

根据此前信息来看,新车将搭载理想ONE的1.2T三缸发动机作为增程器,其最大功率为96kW。电机额定功率为85kW,峰值功率200kW,电池将由中航锂电提供的三元锂组成的动力电池组,电池电量为43.74kWh,CLTC工况纯电续航里程为285公里。

其他方面,预计与纯电版相比不会有太大变化,依旧会配备无框车门,隐藏门把手,前排隔音玻璃,后排隐私玻璃等,并且在辅助驾驶领域,配备28个感知硬件,预计售价在16万-20万之间。从配置和参数来看,零跑C11增程版性价比并不算差,只是1.2T三缸发动机曾经颇有争议。

不过还是那个老问题,C11增程版的出现,一定是需要为零跑带来正向利润,而想要盈利就需要更好地控制成本。40多kWh的电池,成本已经非常高昂,再加上各种配置的堆叠,选择1.2T发动机的原因也就浮出水面。

对于三缸发动机,国内汽车消费者一直都是报以排斥的心态。尤其是在燃油车时代,很多传统合资品牌甚至豪华品牌在国内尝试过三缸发动机以后,均未取得较好的表现,甚至很多明星车型因此丧失了火爆的市场。日产奇骏就是最典型的案例,当下的理想ONE,也宣布停用三缸发动机。

而三缸的用户心理,能否用绝对的性价比掩盖?那就要看零跑C11增程版,能否带给用户更多惊喜了。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消费者并非只按低价越级的逻辑购车,零跑C11增程版即便存在一定价格优势,也不一定能够大卖。不然,同在18万价格区间的爱驰U5、奇瑞大蚂蚁也就不会无人问津了。

车质网公布的2022年三季度部分新能源车型的投诉销量比显示,零跑C11的投诉销量比高达万分之25.3,比三季度新能源车万分之19.2的平均值还高出6个点,四季度更是直接跌出榜单。如果C11不提升品质,仅靠低价的增程款或许能够割一波韭菜,但终究难以扭转乾坤。

降本增效,短期能够带来利润,但想要长远走下去,技术才是关键。

安防行业跨界过来的零跑掌门人朱江明,甚至比一些资本更清楚这一事实。所以一直以来,“全域自研”都是朱江明和零跑引以为傲、不断强调的关键词,并将此作为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宣传。

但投入七年未见显著成果,让人不仅起疑,零跑的全域自研到底成色几何?

全域自研,野心还是“大饼”?

所谓“全域自研”,即自研自制智能电动汽车核心系统及电子部件的所有关键软硬件。硬件结构从电阻开始打造,软件从代码开始写起,而目前其他造车新势力的硬件更多是依靠第三方。

上市前的招股书显示,零跑的电芯和内外饰是外购,其余的算法、软硬件、电子电气架构等都是自研。

据了解,截止到2022年3月7日,零跑汽车研发人员占了总员工的33.9%。同时,公司在中国注册专利1105项,申请专利485项,注册商标304项,注册软件著作权18项,注册著作权4项,C01就是这些数字下的产物。

根据官方透露的产品信息,零跑C01上将搭载一系列自研成果:AI芯片凌芯01、Leapmotor 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CTC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

全域自研一方面展现的是野心,但另一方面也不免被质疑是“大饼”。

从零跑实际的研发投入来看,2019年到2022年一季度,研发费用投入共计16.3亿元。期间每个财年的研发开支占总营收比例分别为306.4%、45.8%、23.6%。

对比同行而言,财报显示特斯拉2019年-2022年研发投入分别为93.69亿元、97.29亿元和169亿元、209亿元;与“蔚小理”三家相比,财报显示在2021年,蔚来、小鹏、理想单单是2022年三季度的研发费用都达到了30亿、15亿以及18亿元,差距明显。

对比之下,零跑自诩的研发能力,如何令投资者以及消费者信服?

去年3月,中汽研发布了零跑C11的CCRT测试结果,这款号称主打全智能的产品,在智能化方面的得分仅为42.6分。对比之下,特斯拉Model 3为76分,国内新能源车企中,蔚来EC6、小鹏P7和比亚迪汉EV的智能化得分都超过80分。

即便是零跑C01,其所搭载的自研凌芯01芯片,算力为8.4 TOPS,而同时期其他携手英伟达、地平线等供应商的车企,芯片算力早已突破30TOPS。

再看CTC一体化技术。零跑汽车当前的CTC,属于打了技术宣传的“擦边球”,其并没有严格遵循CTC原理中电芯直接集成在底盘上的概念,而是选择加入部分电池模组,这种模式是否能够成功,仍需要更长时间的市场验证来沉淀。

当下对于既缺乏利润回血,又暂无品牌沉淀的零跑而言,这种硬核技术营销路线,显然不是最优解。但上市后的零跑,为争取资本支持不得不讲一些带有夸大色彩的故事,而在兑现之前,也只能踉踉跄跄地拼命奔跑。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阅读全文>>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以“蔚小理”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一直是关注焦点。

但背靠广汽的埃安,一直热衷于蹭上新势力的标签,不仅宣称要把“蔚小理”变成“埃小蔚”,最近更是喊出要超越特斯拉。主要的目的就是提升品牌知名度,为IPO提升估值造势。

销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广汽埃安也被质疑依靠广汽自家的如祺出行通过网约车市场自产自销,其每月的交付量和上险量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与此同时,虽然享受着广汽的各种资源支持,广汽埃安依然处于连年亏损状态,每卖一台就要亏损超1万元。

为了改变中低端品牌形象,广汽埃安甚至专门推出了售价高达百万的超跑产品,步子迈得有点大。要想走向高端,这家会营销、会讲故事的传统车企子品牌,还需要拿出真正的品牌和技术实力来证明自己。

频蹭新势力热点,销量靠网约车?

1月初,各家造车新势力纷纷公布了2022年12月以及全年的交付量。

不过,在媒体的排名中,却出现了两张2022年造车新势力交付量榜单,区别就在于是否包含了广汽埃安。如果算上广汽埃安,那么其就成为了2022年造车新势力交付量榜首;而如果不算上,那哪吒汽车就成为了榜首。

实际上,背靠广汽集团的广汽埃安到底算不算造车新势力,业界一直没有明确的界定,但广汽明显希望将自家的广汽埃安归入造车新势力阵营。过去数年,以蔚小理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吸引了大量的关注,上市后也收获了极高的市值,这也是广汽埃安想要的。

在2022年年初的广汽集团年报发布会上,谈及广汽埃安的目标,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就直接表示,至少要把现在的“蔚小理”变成“埃小蔚”。

蹭上造车新势力的热点,确实让广汽埃安的受益良多。2022年10月,广汽埃安宣布完成A轮融资,融资总额182.94亿元,释放17.72%股份。以此计算,广汽埃安的投后估值高达1032.39亿元,与母公司广汽集团的市值已经不相上下,不得不让人觉得估值虚高。

高估值背后,确实也有交付量作为支撑。根据广汽埃安公布的数据,其2022年12月交付30007辆,同比增长107%;2022年累计交付27.1万辆,同比增长126%。

不过高交付量背后,广汽埃安也面临着依靠B端网约车走销量的质疑。

在广汽埃安成立初期,其销量增长主要来自B端市场,主力车型Aion S一直是网约车市场的常客。广汽埃安在B端网约车市场的优势是,广汽集团旗下的如祺出行成为主要的自产自销渠道之一。上险量数据显示,2021年广汽埃安总销量中,仍有43%来自B端市场,其中销量最高的Aion S有63%来自B端。Aion Y和Aion V的B端销量则为20.33%和2.58%。

为了摆脱外界质疑,广汽埃安一直在调整销量结构。在2022年3月的广汽集团投资者关系活动上,广汽集团披露,广汽埃安销量中网约车占比约为12%,其中2%通过大客户渠道销售,约10%为个人购买后作运营用途。

不过,在广汽埃安2022年27.1万辆的总交付量中,网约车的占比是升是降,就不得而知了。一个参考数据是,广汽埃安公布的2022年11月交付量为28765辆,而当月广汽埃安上险量为19255辆,相差了9510辆。

均价不到15万,却推高端品牌卖百万

虽然面临着销量结构的质疑,但广汽埃安给出的交付量预期依然保持着迅速增长势头。

2020年,广汽埃安交付量6万辆,同比增长43%;2021年超12万辆,同比增长119%;2022年则超27万辆,同比增长126%。

而在近日的广州车展上,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又喊出了新的目标:2023年保50万挑战60万辆,2025年争取到100万辆,2030年达到150万辆。

面对外界对这个目标是否过高的质疑,古惠南又展现了广汽埃安十分会营销的风格,“我认为是有点保守的,只是一个小目标。”他说,广汽埃安在混改之后拥有更强的主观能动性,研发端、产业链布局、体制支撑等是广汽埃安的强项。

不过,在交付量上涨的同时,广汽埃安“高端智能电动车品牌”的定位并没有实现。

埃安的主销车型集中在10-20万元价位段。数据显示,2019-2021年广汽埃安营收分别为52.34亿元、76.1亿元、172.65亿元,这意味着广汽埃安的单车均价最高时也仅为14万元左右。这与广汽埃安要对标的蔚小理差距巨大。

为了扭转网约车以及中低端的品牌标签,广汽埃安再次采取了激进的举措。

2022年9月,广汽埃安推出了定位高端的全新品牌Hyper昊铂,并发布了Hyper昊铂首款产品纯电超跑Hyper SSR,起售价直接高达128.6万元。并对外喊出了“中国第一超跑”“我的对手都在500万以上”,被不少网友质疑“飘了”、“违反广告法了吧”。

在近日的广州车展上,广汽埃安再推出了Hyper昊铂的第二款产品纯电轿跑Hyper GT。这一次,广汽埃安将营销的目标瞄准了特斯拉。广汽埃安副总经理肖勇表示,“Hyper GT从产品、性能、颜值、做工等全面超越Model 3。在30万级别纯电高端轿车领域,我们很有底气地说我们比TA贵,但是你们会选我们。”

但口号是口号,现实是现实。

2022年,广汽埃安最为畅销的两款车型依然是售价20万元以下的Aion S和Aion Y,要在产品定价以及品牌定位上对标蔚小理和特斯拉,广汽埃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卖一台亏一万 冲刺IPO能否如愿?

“目前除特斯拉之外的新能源整车厂都是亏损的,因为动力电池成本占到汽车总成本的40%-60%,我现在不是给宁德时代打工吗?”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在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的吐槽一度引发热议。

与此同时,广汽埃安副总经理肖勇也在中国汽车营销首脑风暴杭州峰会上吐槽,“华为也是大牌的供应商,它的价格比较高,也不受控,我们想跟华为合作,会发觉基本上没有议价能力”。

这些吐槽,一方面是广汽埃安在造车成本过高上的担忧。

数据显示,2019年-2021年,广汽埃安净亏损分别为6.21亿元、6.88亿元、13.89亿元,呈逐年扩大趋势。以此计算,2019年-2021年,广汽埃安每卖出一辆车分别亏损1.48万元、1.15万元、1.16万元。

虽然背靠广汽集团的研发、人才、产业链等诸多资源,但广汽埃安目前依然未摆脱赔本赚吆喝的尴尬局面。

另一方面,这些吐槽也显示出广汽埃安在新能源汽车的一些核心技术上还未实现自主。

2022年10月,由广汽埃安、广汽乘用车、广汽商贸联合投资,并由广汽埃安控股的因湃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总投资109亿元,开展电池自研自产产业化建设以及自主电池的生产制造和销售。

与此同时,当月,由广汽集团、广汽埃安、广汽乘用车联合投资,并由广汽埃安控股的锐湃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也注册成立,该公司重点围绕IDU电驱系统进行自主研发及产业化,预计未来几年将投资21.6亿元。

通过自研自产电池、电驱等核心部件,确实能够让广汽埃安加强供应链的自主性和安全性,但对于当前仍未摆脱亏损的广汽埃安来说,无疑也增加了财务压力。

广汽集团也在大力推进广汽埃安的独立上市。日前,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透露,目前公司正在向证券监管机构上报首次公开募股申请的相关材料,拟冲刺新能源汽车科创板第一股,预计在2023年年底或2024年初IPO上市。

不过,目前车企尚未有登陆科创板的先例,此前吉利汽车、威马汽车等提交了科创板上市申请,但因种种原因均撤回了申请。此前曾有消息称,科创板IPO审核趋严,上交所相关负责人则回应称,“交易所敞开大门搞监管、搞审核,欢迎大家来上市。第一要培养公司向高质量方向发展,第二是推动高质量的上市公司尽快上市。但如果不是高质量的(企业),要缓一缓,把功课做足、做好。”

存在诸多隐忧的广汽埃安,能否如愿成功在科创板IPO,仍是未知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阅读全文>>

2021年绝对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大放异彩的一年。

根据乘联会公布的最新数据,2021年11月份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37.8万辆,同比增长122.3%,1-11月份,我国新能源车零售累计达到251.4万辆,同比增长178.3%,新能源乘用车的国内零售渗透率也是达到了创纪录的20.8%。

这份亮眼成绩的背后,是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百花齐放”的结果。不同于特斯拉在海外市场一家独大,国内市场既有以“蔚小理”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也有比亚迪、长城这些以制造能力见长的传统车企,还有小米、百度这些“跨界选手”的积极参与。

图/哪吒汽车官微

其中,结合了互联网与硬科技的造车新势力备受市场关注。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哪吒汽车品牌母公司合众新能源正考虑赴港IPO,预计筹资约10亿美元。若上市成功,哪吒汽车将成为继“蔚小理”之后第四家上市的国内造车新势力。

今年下半年以来,哪吒汽车以“横空出世”的姿态,多次入围造车新势力交付量TOP3,对“蔚小理”组成的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带来了冲击。对比“蔚小理”,哪吒汽车多少显得有些“异类”,其“自下而上”的产品路线也是独树一帜。

作为哪吒汽车的投资人,360创始人周鸿祎曾表示,希望能够在未来推出10万元左右的新能源汽车,并且人机交互体验与200万的迈巴赫毫无区别。

愿望固然美好,但对于哪吒汽车来说,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是突破10万元价位桎梏,但在强手环伺的中高端市场中,要实现这一目标并不简单。


01 销量冲入第一梯队

如果单看销量数据,哪吒汽车已经与“蔚小理”组成的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看齐,这是不争的事实。

根据哪吒汽车在官网披露的数据,11月哪吒汽车共交付10013辆车,同比增长372%,环比增长24%,已连续10个月创下交付纪录。同时,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和蔚来汽车在11月的交付量分别为15613、13485、10878辆,哪吒汽车紧跟第一梯队的“蔚小理”之后,同样达到了万台的销量级别。

事实上,今年5月、8月和9月,哪吒汽车曾跻身“造车新势力”月度交付量TOP3。今年1-11月,哪吒汽车的累计交付量已经达到了59547台,同比增长393%。

业内人士认为,哪吒汽车销量的反超并非常态,主要还是同业自身的变化。由于芯片短缺,蔚来、理想在8月和9月订单交付被延迟,蔚来在10月又遭遇工厂升级改造,产能受较大影响。


02 “以价换量” 受质疑

而对于哪吒汽车发展前景的质疑,更多的是来自于技术层面。

业内人士认为,哪吒U Pro、哪吒V以及哪吒V Pro起售价都在10万元以内,与理想ONE、小鹏P7、蔚来ES6、EC6等中高端新能源车型比较交付量并不“公平”。

在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看来,“10万以下只能叫电动汽车,不能叫智能电动汽车”。沈晖认为,智能电动汽车在硬件上需要高可靠性的感知与执行体系来支持,且“软件+算力+数据处理”也需要高昂的研发成本才能保障运转效果,加之目前电池价格仍难以快速下降,所以10万元以下难以打造真正的智能电动汽车。

针对10万元以内的智能电动汽车,小鹏汽车CEO何小鹏也曾发表过类似观点,“电池成本和智能化软硬件的成本短期内不会有大幅下降,高等级自动辅助驾驶的成本甚至还会提高,智能电动汽车想要做好、做到有毛利,15万是入门和基础价……10万元以下的电动车智能二字无从谈起。”

目前,补贴后售价区间为5.99万~7.59万元的哪吒V是哪吒汽车的主力产品,根据乘联会公布的2021年前十个月销量数据,哪吒V的销量为37339辆,占哪吒整体销量的75%。

“我们会先做电动车,再做智能电动车。”哪吒汽车创始人张勇也十分坦诚。据了解,直到2020年3月,L2+级的智能辅助驾驶功能才出现在哪吒汽车的中高配车型哪吒U中。

因此,虽然哪吒汽车销量爆棚,但或许更多的是“以价换量”带来的结果。

值得关注的是,智能电动汽车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成本和包括芯片在内的零部件成本,维持技术和产品的领先性,如果坚持10万元以下的产品路线,这并不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

哪吒汽车也早已意识到低价策略带来的弊端,也开始逐渐发力中高端市场。

在不久前的2021广州国际车展上,哪吒汽车发布了高端智能的轿跑车型哪吒S,其计划于2022年底正式上市。对哪吒汽车来说,未来要做大做强,高端化是必经之路。


03 短兵相接,哪吒汽车期待“向上而生”

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曾表示:一个电动车企业走到量产至少需要200亿元,而这一数字也几乎成为了行业共识。

自2017年7月到今年10月27日,哪吒汽车共计融资超过120亿元,但对比同业,哪吒汽车的“火候”似乎还不够。截至2021年3月,蔚来汽车募集资金总额96亿美元,小鹏汽车募集资金总额为77亿美元,理想汽车募集资金总额为31.6亿美元,即便是第二梯队的威马汽车,2020年9月22日的D轮融资金额就达到100亿元,总融资金额至少200亿元。

同时,哪吒汽车自身的造血能力也不足。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哪吒总资产净额38.23亿元,营收16.32亿元,亏损6.93亿元,相较于2020年13.21亿元的亏损有收窄趋势,不过盈利能力仍然不强。

目前,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已经于港股进行二次上市,并募集了大量资金,现金流充裕,新一轮的人才争夺和技术创新之战已越演越烈,哪吒汽车手中的现金流并无优势。

图/哪吒汽车官微

幸运的是,今年以来,哪吒汽车成功引入了优质投资方,对公司带来了资金的支持和产品层面的赋能。今年4月,奇虎360领投了哪吒汽车的D轮融资。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认为,哪吒汽车造了一辆不错的电车,“所缺少的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包括互联网基因,互联网思维以及整个车载安全都由360来提供。”

今年11月,哪吒汽车宣布宁德时代参与了其D2轮融资,并达成战略合作。宁德时代在为哪吒汽车动力电池提供核心保障外,还将与哪吒汽车共同研发新能源汽车创新集成技术。

对哪吒汽车而言,要扭转低端化的品牌形象绝非一蹴而就,要想“向上而生”,就需要打造更高端的智能汽车,这就需要更多的资金能够投入研发,进行持续的技术升级,这也是哪吒汽车冲击行业第一梯队的关键。 

阅读全文>>
创业萤火
创业萤火
创业萤火
Copyright 2021 yinghuod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0017053号-1
安徽萤火点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栢悦中心2412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1-63844003举报邮箱: jubao@yinghuod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