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福

杨国福麻辣烫又一次向港交所发起了冲击。

近日,杨国福麻辣烫拟在港交所发行H股上市的申请近日获得了中国证监会的核准批复。

批复内容显示,核准杨国福发行不超过3.95亿股境外上市外资股,每股面值人民币0.1元,全部为普通股。完成本次发行后,杨国福可到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

早在今年2月,杨国福麻辣烫曾向港交所递交过一次《招股书》,并于8月末失效。

若此次冲击H股成功,杨国福麻辣烫将再一次领跑东北宾县,成为哈尔滨跑出的“麻辣烫第一股”。

约6000家餐厅,一年净赚2亿多

杨国福麻辣烫的创始人就叫杨国福,是张亮麻辣烫创始人张亮的远亲。

早年间,杨国福曾是哈尔滨宾县万发村一个贫苦家庭放的放羊娃,他15岁就已辍学,还曾一度靠捡破烂为生。

直到而立之年,33岁的杨国福第一次尝试做麻辣烫生意,后竟逐渐把品牌发展壮大,到如今店面已经约有6000家。

据此前提交的《招股书》披露,截至2021年9月30日,杨国福品牌旗下共有5783家餐厅,包含位于上海的3家自营餐厅,5759家加盟餐厅,以及21家海外加盟餐厅。

据了解,杨国福麻辣烫主要通过餐厅运营业务分部获得收入,加盟餐厅为主要收入来源,此外还有自营餐厅及其他。其中,加盟餐厅业务线的收入主要来自收取的加盟费和系统维护费以及向加盟商销售货品。

疫情严重的时候,杨国福还开展了零售业务。根据此前招股书显示,零售业务在2021年前三个季度营收占比3.2%。

业绩方面,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前三季度,杨国福麻辣烫分别实现营收11.82亿元、11.14亿元和11.63亿元;同期的净利润分别是1.81亿元、1.69亿元和2.02亿元。

毛利率也比较稳定,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前三季度,其毛利率分别为27.9%、28.7%、30.2%。

从东北宾县家门口,到成功晋级成麻辣烫“顶流”,杨国福麻辣烫只用了不到20年。

此后麻辣烫发展空间也很大,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0年,连锁麻辣烫市场按商品交易总额计算的市场规模为人民币251亿元,并预期于2025年达到约513亿元,2020年至202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5.3%。

麻辣烫的江湖

九十年代,大量生产力欠佳的中小型国企被淘汰,很多人丢掉了“铁饭碗”。作为老牌的重工业基地,东北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下岗潮来临,许多下岗职工开始自谋出路,不少人选择经营餐饮实现再就业。毕竟,餐饮属于技术和资金门槛比较低的项目。此时,来自四川的一人一碗,并且能解决日常温饱问题的麻辣烫,成为了许多人的最佳选项——不用请大厨,甚至连租店面都省了,一个三轮车就能走街串巷。在烹饪方法中,有了汤底,只要一口锅,任谁都可以做。

麻辣烫在东北落地生根后,免不了接受当地人的改良。牛骨汤在东北十分受欢迎,在天气寒冷的东北,一碗牛骨汤下肚十分暖身。不仅是骨汤来代替红汤,降低辣度和油腻,东北人的还加入了北方人独爱的“灵魂”——麻酱,而麻酱带来的热量又非常适合寒冷的北方补充能量。就这样,麻辣烫在东北盛行起来了。

新世纪初,开始做麻辣烫的宾县人杨国福,开创性地将东北特色牛骨高汤溶入麻辣烫。他甚至将奶粉和冰糖加入其中,得到了一份奶白色、咸中带甜的汤汁。2005年,当杨国福用自己的名字注册下商标的时候,年仅20岁的张亮也开始涉足麻辣烫行业。而从宾县走出的麻辣烫品牌可不止杨国福与张亮,秀海福、马玉涛大叔的麻辣烫、汆悦麻辣烫也都出自宾县。

这里面,杨国福是张亮姑姑家的表姐夫,汆悦麻辣烫创始人创始人的亲哥哥。外界曾有评论,杨国福带出了一个东北麻辣烫军团。

有意思的是,张亮麻辣烫的创始人,与模特张亮同名,许多人误以为模特张亮,就是张亮麻辣烫的老板。2020年8月,模特张亮在个人微博透露拍摄《中餐厅》的花絮,当时曾有网友在模特张亮的微博留言,“希望你专心管好自己的饭店”,对张亮麻辣烫大肆吐槽一番,模特张亮反手一句,“去吃杨国福啊…”。话题走热之后,杨国福麻辣烫还在微博表示,非常希望与张亮合作成为自己家代言人。

不过彼时,他们很清楚,由海量下岗工人撑起来的餐饮业,本地肯定消化不了,必须走出去,才有生路。随着东北大量的人口流出到全国,很自然地将本地的麻辣烫带到了各地。公开数据显示, 截至目前,我国共有麻辣烫相关企业17.66万家,东三省相关企业数量总和占到全国的27%。其中以黑龙江为最,达到2.17万家。

如今,麻辣烫这个赛道上堪称“双雄称霸”的格局。杨国福与张亮门店数量呈现压倒性优势,杨国福在海外5个国家,中国31个省市区拥有6000余家加盟店,张亮在全球连锁店面数量也超过5800家,覆盖各大中小城市,即便是在艰难的疫情期间,得益于品牌在行业的影响力,其加盟店的数量也一直保持稳步增长。

除了这两位寡头,能够广泛被业内认知并引起关注的品牌其实并不多。虽然也有一些麻辣烫的创新型品牌有着接近千家连锁的规模,比如觅姐、刁四、川天椒、吉阿婆等,但是相对两位寡头的存在还比较弱小。

还有一些品牌被投资人所青睐,2021年,6月7日,麻辣烫品牌“小蛮椒”宣布完成了由啟赋资本投资的千万元级的A轮融资。同一个月内,福客麻辣烫创始人郭亮接触的投资人也已达两位数。此外,就是更多自为战的麻辣烫小店,以夫妻店、小型创业店存在。

寡头注定针尖对麦芒?

2000年,杨国福尝试自己做麻辣烫生意,地点就是一间小小的地下出租屋,炒料全靠感觉摸索着来,从被顾客嫌弃“太难吃了”,到开始有了回头客,他用了三年。三年后,杨国福终于有了“杨记麻辣烫”的招牌。又过了两年,35岁的杨国福用自己的名字注册了商标,2006年正式对外开放加盟。

与此同时,走南闯北做了几年酒水销售的宾县人张亮,很喜欢冒菜的味道,感觉做起来也容易入门,也开始了走上了麻辣烫经营的道路。

宾县为何成为中国麻辣烫之乡?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其发展模式。

刚起步的时候,杨国福和张亮的扩张靠的都是在亲朋好友中裂变。他们最初的生意做起来以后,周围的亲戚朋友自然希望“帮忙安排一下”。杨国福曾说:“先送人一个牌子,反正都是亲戚朋友,都一起干吧,大家都是苦过来的。””两位老板都具有东北豪爽的办事方式,将品牌免费授权给这些人,这不仅让品牌在初期快速实现了野蛮扩张,形成了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这正如同,湖南新化的打印店、沙县人的小吃产业、莆田人的造鞋产业、浙江的“快递之乡”桐庐,都是这种发展模式下的产物。

不过两家公司在经营策略上还有所不同。有分析人士指出,杨国福偏向于重资产模式,办工厂、做商贸,收入来源较为多元;张亮采用轻资产模式,专心做一家管理公司。在接受《财经》采访时,张亮透露过,公司年收入约6000万元,主要构成是加盟费,净利润只有不到2000万元;而杨国福13亿元的营收中,加盟费只占了其中两成,多数收入来自商贸模块,即向加盟商销售调味料、食材、厨房设备、餐厅家具等。

虽然被外界成为麻辣烫届的“双雄”争霸,但宾县两寡头的竞争并非针尖对麦芒。

杨国福和张亮的竞争,实际上是对双方都有利,之前有网友曾吐槽张亮麻辣烫味道不好,杨国福借势营销,但实际上张亮麻辣烫一样获得了曝光量。逐渐让大众加深品牌印象的竞争。现在一提到麻辣烫,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杨国福与张亮,就像说到可乐,就必然想到可口和百事,提起肯德基自然想起麦当劳。

麻辣烫第一股,阻力在哪?

总之,杨国福的麻辣烫近日又迎来了新的机遇。

今年2月22日,杨国福曾在港递交过《招股书》,有望成为“麻辣烫第一股”。但排队半年后上市申请资料失效。

上市意味着企业面临更严格的监管和更大的获利压力,有行业分析人士指出,在杨国福跑马圈地的过程中,面临扩张过快导致的加盟商参差不齐、食品服务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内部管理和食品安全保障其实是存在不小的隐患。

2017年3月,有媒体报道在某外卖平台上,北京有27家杨国福麻辣烫存在问题,其中13家未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剩余14家店铺则存在信息更新不及时、公示不完整等问题。

2018年,杨国福麻辣烫又被爆出员工在厨房切肉时双脚放在案台上,脚趾多次触碰到肉。

2021年,有视频博主暗访杨国福麻辣烫,发现仓库内食材被老鼠咬后仍继续使用、厨房抹布既洗菜又洗鞋、猪肺不清洗直接水煮等食品安全及操作不规范问题,随后杨国福麻辣烫发布致歉声明。

黑猫投诉中,杨国福麻辣烫的投诉量有427条,主要指向卫生及吃出异物的问题。

图源:黑猫投诉

即使成功上市,当杨国福面对着更严格的监督,势必付出对更高的管理成本。并且稍有不慎,食品卫生安全问题产生的连带影响会越来越大,行业分析人士指出,这对杨国福来说,可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固然存在挑战,目前无论是杨国福还是张亮,他们的寡头地位都是难以短时间内所撼动的。

而对新入局的小玩家来说,做“大佬”的加盟商要准备少则几十万,多则上百万元的启动资金,入局门槛难度越来越高。另一方面,若自己来做,负担比较重,大部分被供应链制约了发展。比如麻辣烫SKU比火锅多很多,平均下来多达120种,很难形成品质化的连锁。

麻辣烫行业供应链能够标准化的主要是汤料、底料、酱料。冻货类产品,以有限的客单价又很难支撑高额的物流成本,尤其是品牌规模较小时更难实现,行业分析人士认为,杨国福的优势在于正在逐步打造自己的供应链体系,投资4亿在成都建立自己的供应链工厂。进行调味料研发和生产,进一步提高标准化程度。但这样的“大手笔”,是基于其已经有了数千家店、达到了相应的规模。对于其它零散的小品牌来说,根本不敢奢望。

餐饮作为现金流丰沛的行业,此前很多餐饮企业并不急于拥抱资本市场,但是经历了疫情的洗礼,越来越多餐饮老板选择走向上市,从乡村基、老乡鸡,到杨国福、和府捞面再到杨国福。但上市只是第一步,之后的路如何能行稳致远,对各家餐饮企业来说需要好好思考。

你喜欢吃杨国福麻辣烫吗?评论区聊聊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阅读全文>>

近期,餐饮品牌扎堆IPO。 

证监会国际部刚刚披露,上海杨国福企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提交《境外首次公开发行股份审批》材料。 

这意味着,一旦材料审批通过,杨国福麻辣烫极有可能成为“麻辣烫第一股”。 


01 站在加盟商的肩膀上,开出6000+店 

1998年,时年32岁的杨国福在哈尔滨的宾县做着小生意,卖过水果、烤过鱿鱼、也炸过臭豆腐,但都不怎么赚钱。 

彼时,街上仅有的两家麻辣烫店生意做得风风火火,杨国福心动了。 

由于麻辣烫起源四川,口味偏重辣,东北人吃不来这种辣。发现这一点后,2000年,杨国福租了一个半地下室的铺子,没有招牌,就这样边研究麻辣烫制作边做买卖。 

杨国福的“实验方法”是,将东北常见的用于暖身的牛骨汤融合进四川麻辣烫,然后再人为地减少麻辣感。 

通过在底料中添加冰糖和全脂奶粉,最终调制出脱胎于四川麻辣烫的东北麻辣烫。 

2003年,第一家“杨记麻辣烫”开张了。据说,开业不到半天就售光了,杨国福调制出来的口味大受欢迎。2005年,杨记麻辣烫在两年内通过亲戚朋友的加入,发展出二三十家的规模。彼时,还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加盟”,很多店都不收加盟费。 

到了2005年,杨国福用自己的名字注册了商标,2006年正式对外开放加盟。 

也正是这之后,打开了杨国福麻辣烫真正的财富密码。 

截至2021年底,杨国福麻辣烫的加盟门店数达到6000+,遍布全国31个省市,且覆盖到了新加坡、澳大利亚、韩国、日本、加拿大等5个海外国家。  

最初,杨国福麻辣烫的加盟费定在1000元至3000元不等,到2009年,杨国福靠加盟费一年能赚两三百万元。 

此后,杨国福曾告诉媒体,2019年公司营收预计将达到13亿元,而加盟费只占其中两成,多数收入来自商贸模块,比如向加盟商销售调味料、食材、厨房设备、餐厅家具等等。 

要知道与杨国福麻辣烫一同被称为“麻辣烫双雄”的张亮麻辣烫,目前门店也有5000+,但年收入仅6000万元,主要来自加盟费。 

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是,杨国福选择自建供应链,而张亮选择了轻资产模式的“外采”。 

2018年,杨国福的成都工厂投产,年产值约为2亿元。据悉,这家工厂配备调味料研发中心、智能厨房实验中心等,生产规模可以满足1.2万家加盟店的调味料需求量。 

自2010年起,杨国福还投资布局建立了哈尔滨、沈阳、北京、郑州、青岛、南京、上海、杭州、广州、成都十大常温物流配发中心。 

供应链的搭建,让6000+加盟商成为了杨国福的“大客户”。不过,眼下,加盟商已经喂不饱杨国福了,向C端进军是下一个增长目标。 


02 入局自热食品,第二曲线“生死未卜” 

2021年初,杨国福麻辣烫天猫旗舰店正式上线。 

旗舰店出售的产品主要有自热麻辣烫和火锅底料,包括麻辣牛腩、酸汤肥牛、番茄牛腩、番茄午餐肉、欧耶海鲜等不同口味,单盒价格在30-40元之间。 

自热火锅看起来似乎是一个不错的切入点。 

2020年2月以来,天猫上方便速食的整体销量同比增速接近700%,仅在京东平台上,“火锅自热”搜索显示结果多达7万多个。自热食品成为了消费者的“新宠”,而随着巨头的加入,赛道也越来越火热。 

2018年,颐海国际旗下的8款自热火锅产品的收入升至4.45亿元,同比增长626%。 

2020年10月28日,自热食品品牌自嗨锅宣布完成逾5000万美元C轮融资,从A轮融资到C轮融资,估值达到5亿美元,该品牌仅用了10个月时间。 

种种数据都在表明,自热食品赛道“钱途无量”。 

而本身有业务、供应链优势的杨国福,做自热食品,似乎再合适不过。但事实或许并非如此。 

一方面,自热食品的火爆是否经得起时间的推敲,还未有定论。 

伴随着越来越多企业进入,自热食品产品同质化、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逐渐突出,饱受消费者诟病。 

同时,自热食品的需求究竟有多大,也存在争议。有业内人士分析,自热食品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随着传统方便食品和外卖行业的不断挤压,自热食品恐怕很难维持激增的销量。     

对于杨国福推出的自热食品,就曾有消费者表示,“不如直接去店里吃”。 

另一方面,作为新入局者,杨国福自热食品的销量可谓“一般般”。伯虎财经发现,杨国福的天猫官方旗舰店自2021年1月上线至今,除了一款火锅底料月销有2万+,一款自热食品月销有3000+,其他产品的月销量都在300以下。比起“同行们”亮眼的数据,杨国福的自热食品要“黯淡”得多。 

随着麻辣烫赛道竞争的白热化,向自热食品进军显然是杨国福不错的第二选择。但眼下,自热食品能否扛起增长大旗,还是个未知数。 


03 上市,是走向王者还是“加速坠落”? 

杨国福VS张亮,谁是中国麻辣烫之王? 

杨国福比张亮大15岁,两人都来自宾县万发村,且属于远房亲戚。 

由于两家麻辣烫一直紧追紧赶,门店数几乎不相上下,也都在业界赫赫有名,因而一直被称为“麻辣烫双雄”。张亮也曾回应,“谁是第一的问题交给时间。” 

但随着杨国福上市,这种格局极有可能迎来戏剧性的变化。  

从2021年底,餐饮业迎来了一波上市潮,中式快餐老乡鸡、海鲜餐厅七欣天、面食和府捞面皆提交了招股书。 

对此,有分析师表示,“企业为了保持竞争优势,会加入上市大军。”一方面融资、补充现金流为后疫情时代做准备;另一方面,通过上市,把企业上升到集团化运作。  

值得注意的是,杨国福计划到2025年,国内外门店数量总和达10000家。  

有观点认为,与此次扎堆IPO的乡村基、七欣天等连锁餐饮企业一样,提速开店将是杨国福上市融资后的重点计划,“如果基础设施搭建好,一旦有资本介入,就可以快速扩张,与竞争对手拉开差距”。 

那么,上市会助力杨国福成为“王者”吗?不一定。 

上市,意味着要面临更严格的监管、更大的盈利压力。而食品安全、加盟商管理将是两座“大山”。 

据企查查数据显示,在杨国福相关风险一栏中,光是关联企业敏感舆情就达52条,其中不乏“被通报”、“存在食安问题”等字眼。 

杨国福也曾多次因食品安全相关问题登上热搜,被监管机构点名。 

1月15日,北京市消协根据市、区市场监管局发布的食安问题情况通报,整理了存在食品安全问题的餐饮企业,其中就包括杨国福麻辣烫。

伯虎财经查询发现,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在北京市餐饮大调查中,杨国福已累计有17家北京门店存在食品安全问题,按门店数位列第三,排在其后的张亮麻辣烫则有15家。 

食安问题对于餐饮业而言,至关重要。每一次的曝光,都是一次品牌力的消耗。 

此外,加盟店越多,对加盟管理的挑战就越大。而杨国福屡禁不止的食安问题,折射出的正是杨国福加盟管理的漏洞与不足。 

早在2010年,杨国福就曾经历一场“加盟危机”。当时,由于扩张速度太快、麻辣烫入门门槛太低、加盟商素质参差不齐,“有些加盟商对总部的态度非常差,电话一打通,上来就骂人”,店内环境也脏乱不堪。 

杨国福狠下心叫停了加盟,开始整顿筛选加盟商,整治加盟乱象。 

不过,这种“再来一次”的机会显然越来越少了。 

随着资本的进入,被放大的不仅是企业的规模,还有企业的短板与不足。而谁也不知道,杨国福这6000+加盟店,下一次又会在哪里“掉链子”,被抓包的代价是什么。 

这么看来,成为王者与加速“坠落”,都有可能。


阅读全文>>
创业萤火
创业萤火
创业萤火
Copyright 2021 yinghuod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0017053号-1
安徽萤火点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栢悦中心2412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1-63844003举报邮箱: jubao@yinghuod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