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市场

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丁26号的金阳大厦,一周以来已经成为打卡新“景点”——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的石碑上方,崭新的“北京证券交易所”几个金色大字闪闪发光,楼体电子屏上的红色海报分外醒目。11月15日9时30分,北京证券交易所正式开市运营,截至11月19日,首批上市的81只股票交易合计成交额达212.49亿元。其中,71只平移股票累计成交130.1亿元;10只新股全部上涨,平均上涨123.91%。


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表示,北京证券交易所正式揭牌开市,是继去年7月正式推出精选层后深化新三板改革、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又一重大创新举措;也是新三板市场运营8年多来,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资本市场普惠金融之路的新起点。


从设立之初,北交所的定位就十分明确——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如何建设好、发展好北交所?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和专家。


北交所聚焦“更早、更小、更新”,81家首批上市企业质地优良


“创新型企业是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北交所将给创新型企业带来政策红利和制度红利。”作为上市公司代表,三元基因董事长程永庆在北交所揭牌暨开业仪式上说。


首批上市企业包括10家新上市企业、71家存量精选层平移企业。这81家企业一周来格外引人关注,虽然所处行业不同,但它们共同体现了北交所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截至11月19日,北交所81家公司剔除极值影响后,平均市值、去年平均营收分别为22.89亿元、4.83亿元,明显低于沪深上市公司水平。比较来看,科创板上市公司平均市值、去年平均营收分别为166.40亿元、15.26亿元,创业板注册制下上市公司平均市值、去年平均营收分别为94.86亿元、20.61亿元,沪深主板上市公司平均市值、去年平均营收分别为243.25亿元、164.63亿元。


“与同样服务于创新企业的科创板和创业板相比,北交所聚焦‘更早、更小、更新’。”中信建投证券投行委委员、董事总经理李旭东介绍,更早——这些企业大多处于产业化的早期,业务模式存在较大拓展空间;更小——成长性较好,但经营规模偏小;更新——首批上市企业展现出很强的创新性,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战略新兴产业等占比87%。


能够从7000多家新三板公司中首批脱颖而出,这些企业都是经营状况稳健、成长性较为突出的“优等生”,涵盖25个国民经济大类行业,大部分属于行业细分领域的排头兵,17家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而且创新属性突出,平均研发强度为4.2%,平均研发支出2536万元。


从投资端看,北交所坚持合适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个人投资者准入的资金门槛为50万元。截至11月12日,累计有超过210万户投资者预约开通北交所合格投资者权限,开市后合计可参与北交所交易的投资者超400万户;机构投资者准入不设置资金门槛,目前已注册8只北交所主题公募基金。


“从一周交易情况看,整体市场交易的活跃度符合预期,流动性较精选层明显改善,后市值得期待。”相关人士介绍。


提升市场与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契合度和适配性,推动形成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北交所的生命力在于特色。形成特色的关键,是在多层次资本市场框架下,准确把握市场定位,不断提升市场与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契合度和适配性。”北交所董事长徐明在北交所开业仪式上表示。


“北交所确实为创新型中小企业开辟了量身定制的新天地。”李旭东以其所在的中信建投投行保荐的锦好医疗为例,这家做助听器的企业以前以出口为主,随着国内养老服务需求不断增加,近几年开始将业务转向国内市场,但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研发资金来源不足、原有竞争格局难打破等问题。企业渴望更多融资支持,但此前又不满足IPO(首次公开募股)的条件。


北交所开市送来了资本市场“及时雨”。得益于北交所契合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差异化特点的发展环境,锦好医疗此次终于满足了上市条件,进入北交所首批上市企业名单。


契合的环境依靠适配的制度来搭建。经过短短两个多月的紧张筹备,证监会一共发布了6部规章、13件规范性文件,北交所形成了51件制度规则,勾勒出更包容、更灵活、更普惠的融资环境。


“比如包容精准的发行上市制度,兼顾不同类型、不同特征的中小企业。”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表示,北交所设置4套并行的上市标准,其中最低市值门槛是2亿元,相较于科创板和创业板10亿元的最低标准有大幅降低;同时,还包含了关注企业成长性、研发能力的上市标准,给予自主创新能力强和研发投入高的企业更多机遇。


同时,北交所实行注册制,即北交所审核+证监会注册,其中北交所审核时间为2个月,比同样试点注册制的创业板、科创板等审核时间缩短了1个月。


持续融资制度灵活多元,企业可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向特定对象发行等多元融资方式,引入授权发行、自办发行等灵活的发行机制,进一步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公司监管制度宽严适度,对企业现金分红比例不做硬性要求,鼓励根据自身实际“量力而为”;交易制度便捷高效,延续精选层以连续竞价为核心的交易制度,新股上市首日不设涨跌幅限制,次日涨跌幅限制为30%,体现中小企业股票波动较大的交易特点,保障市场交易稳定连续……“整体制度框架、众多业务规则细节,都体现了北交所的鲜明市场定位。”田轩表示。


这样的市场定位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形成补上了关键一环。平安证券新闻发言人高睿认为,北交所发挥了承上启下作用,一头与新三板基础层、创新层保持层层递进的市场结构,另一头与沪深交易所、区域性股权市场错位发展、互联互通,描绘出中小企业“区域性股权市场—基础层—创新层—北交所—沪深交易所”的成长路径。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打造良好市场生态


当前,市场各方都认为,持续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是北交所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北交所有关负责人表示,作为新生的交易所市场,北交所将结合自身市场定位及市场特征,从三方面提升上市公司质量。


把好市场“入口关”。落实注册制试点,坚持以信息披露为中心,各项安排与科创板、创业板总体保持一致,上市条件保持对中小企业的适应性、精准性和包容性。上市审核中,压实各方责任,严防企业“带病上市”。


夯实“关键主体责任”。在公司治理、信息披露等方面全面接轨现行上市公司主要监管安排,在持续监管中进一步压实保荐机构等中介机构责任,明确上市公司为规范运作第一责任人的主体地位,增强其提高自身质量的内生动力。


畅通市场“出口关”。既充分包容中小企业天然存在的业绩易受外部影响等特点,也坚决出清重大违法、丧失持续经营能力等极端情形的公司。“值得一提的是,北交所退市公司符合相应条件的,鼓励其挂牌基础层或创新层继续发展,不符合挂牌条件的转入退市公司板块,实现对退市风险的分类纾解、充分缓释。”该负责人表示。


吸引高质量上市公司进入,还要打造良好的交易所市场生态。“中小企业本身的成长过程具有不确定性,而创新也同样具有这个特点。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包容性精神和市场化机制,在把好市场‘入口关’的同时,不要设置多余的条条框框,吸引更多的优质公司到北交所。”李旭东认为,这样才能让真正拥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愿意来、发展好、留得住”。


田轩认为,未来北交所在探索推动制度、产品、服务创新过程中,要处理好加强监管、风险控制和改革创新的关系,针对创新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事前预研预判,事中加强监管和监测,事后稳妥处置化解,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阅读全文>>

在融资类信托与通道业务继续压缩、房地产信托规模被有力管控的背景下,信托资金的投向正不断向证券市场倾斜。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投向证券市场的资金信托余额为2.8万亿元,同比增长35.39%,环比增长15.17%。

  信托资金向资本市场“搬家”的现象仍在延续。

  中国信托业协会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投向证券市场的资金信托余额为2.8万亿元,证券市场已成为资金信托投向的第二大领域。此外,得益于证券市场信托的持续发展,信托资产规模在今年二季度迎来资管新规颁布后的首次回升,行业总体规模达20.64万亿元。

  

       信托资产规模企稳回升

 

      经历了较为艰难的转型阶段后,随着资管新规过渡期临近结束,信托行业的业务转型已取得一定成效,信托资产规模的变动渐趋平稳。中国信托业协会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自2017年四季度末的高点开始持续滑落后,信托资产规模在今年二季度企稳回升,达到20.64万亿元,与今年一季度末相比,环比增加0.26万亿元,增幅为1.28%。

  具体来看,就资金来源而言,截至今年二季度末,集合资金信托规模为10.37万亿元,同比增长0.76%,其占比为50.23%,同比上升1.89个百分点。而单一资金信托规模为5.6万亿元,同比下降23.98%,其占比为27.15%,同比降低7.48个百分点。

  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所长翟立宏表示,信托业转型的成果可从信托资产来源的占比变化得以窥见。“资管新规颁布以来,在信托资产规模持续压缩的背景下,以通道类业务为主的单一资金信托的规模和占比经历了长时间的连续下降,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单一资金信托的规模已不足2017年末高点时的一半,集合资金信托的规模整体保持平稳,且占比持续提高。”

  

       证券类信托“吸金”能力强劲


  在融资类信托与通道业务继续压缩、房地产信托规模被有力管控的背景下,信托资金的投向正不断向证券市场倾斜。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投向证券市场的资金信托余额为2.8万亿元,同比增长35.39%,环比增长15.17%。证券市场成为资金信托投向的第二大领域,证券市场信托在五大投向领域中的占比升至17.52%,同比上升了5.82个百分点。

  “作为监管提倡的转型方向,证券类信托业务成为眼下信托业大力推进的重点业务。”沪上某信托公司资产管理部人士透露,“和去年类似,今年以来投向资本市场的信托资金量提升很快,信托资金将持续流向资本市场已成为共识。”

  而在翟立宏看来,产品的标准化是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能够使金融资源得到更高效合理的配置,进而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信托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对非标资产的投资比例做了明确限制。在政策的引导下,预计证券市场信托的规模和占比将持续提升。”

 

   “固收+”产品更受青睐


  据中国信托业协会最新统计,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投向股票、债券和基金的信托资金规模分别为0.65万亿元、1.91万亿元和0.24万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3.07%、51.83%和2.24%。数据显示,证券市场信托的增长部分主要投向了股票和债券资金信托产品,尤其是投向债券的资金信托产品同比大幅增长。

  “由于信托客户的风险偏好属于相对稳健的类型,因此部分客户不太接受直接投股市的产品,更倾向于购买固收类品种。”华中地区某信托公司人士向记者透露。当前,虽然其所在公司正积极推进与公募基金等机构的合作,但最受青睐的还是主投债券的证券类信托产品。

  而华北地区某信托资管部门人士也表示,其所在公司的重点发力方向是TOF等主动管理类证券信托产品。“但我们也会和一些专注固收领域的私募合作,或投资公募的固收类专户产品。因为传统的信托产品需要有替代品,‘固收+’策略可以通过资产配置方式为客户增厚收益、减少风险,满足其投资需求。”

阅读全文>>
创业萤火
创业萤火
创业萤火
Copyright 2021 yinghuod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0017053号-1
安徽萤火点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栢悦中心2412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1-63844003举报邮箱: jubao@yinghuod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