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垄断

在当今数字经济时代,一些科技巨头的垄断地位引发了广泛关注与讨论。为了重塑市场秩序,维护公平竞争环境,各国纷纷展开了反垄断调查。本文将揭开反垄断调查背后的真实面目,探讨其对巨头霸权的挑战和重建市场秩序的意义。

反垄断调查:重塑市场秩序的关键一步

反垄断调查是***机构对垄断企业进行调查、监管和惩罚的一种手段。通过对市场竞争的限制和垄断行为的打击,反垄断调查有助于重塑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公平竞争。

首先,反垄断调查有助于打破市场垄断,促使市场竞争回归正轨。在一些领域,少数巨头企业垄断了市场资源和渠道,限制了其他企业的发展和竞争。通过反垄断调查,***可以对垄断企业进行限制和惩罚,打破其霸权地位,为其他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其次,反垄断调查有助于保护消费者权益。垄断企业往往可以通过控制市场资源和价格,牟取暴利,损害消费者权益。通过反垄断调查,***可以限制垄断企业的行为,保护消费者的选择权和购买力。这有助于降低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提升消费者的福利。

再次,反垄断调查有助于促进创新和技术进步。垄断企业往往通过控制市场资源和技术标准,抑制其他企业的创新和发展。通过反垄断调查,***可以限制垄断企业的行为,鼓励其他企业的创新和竞争。这有助于推动技术进步,提升整个市场的竞争力和效率。

总的来说,反垄断调查是重塑市场秩序的关键一步。它有助于打破市场垄断,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创新和技术进步。通过反垄断调查,可以揭开巨头霸权的真面目,为市场的公平竞争和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危机与机遇:反垄断调查下的新商机

反垄断调查不仅带来了挑战,也孕育着新的商机。对于一些小型企业和创业公司来说,反垄断调查为他们提供了机会,打破巨头的垄断地位,实现市场份额的增长。

首先,反垄断调查为小型企业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机会。在巨头垄断的市场中,小型企业往往很难获得资源和渠道,限制了它们的发展。通过反垄断调查,***可以限制巨头企业的行为,为小型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这为小型企业提供了展示自身优势和实现市场份额增长的机会。

其次,反垄断调查为创业公司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在巨头垄断的市场中,创业公司往往面临着资源匮乏和竞争压力。通过反垄断调查,***可以限制巨头企业的行为,为创业公司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这有助于吸引更多的创新者和创业者,推动市场的创新和发展。

最后,反垄断调查为新兴行业带来了发展的机会。在一些新兴行业中,巨头企业往往垄断了市场,限制了其他企业的发展和竞争。通过反垄断调查,***可以限制巨头企业的行为,为新兴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这有助于推动新兴行业的创新和发展,促进经济的转型升级。

反垄断调查揭开了巨头霸权的真面目,为重塑市场秩序起到了关键作用。它有助于打破市场垄断,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创新和技术进步。同时,反垄断调查也为小型企业、创业公司和新兴行业带来了发展的机会。在反垄断调查下,我们需要继续加强监管,促进公平竞争,推动市场的健康发展。

阅读全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以公正监管保障公平竞争。

2021年11月18日,国家反垄断局挂牌。此次机构调整,为进一步完善反垄断体制机制,做好反垄断工作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反垄断执法机构调整的背景和主要内容是什么?当前反垄断监管执法面临哪些挑战?如何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记者专访了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国家反垄断局局长、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秘书长甘霖。

市场监管总局加挂“国家反垄断局”牌子,设立竞争政策协调司、反垄断执法一司、反垄断执法二司,分工负责反垄断相关工作,同时组建竞争政策与大数据中心,强化反垄断、竞争政策理论研究和技术支撑

记者:近年来,反垄断执法机构历经几次改革。可否介绍一下反垄断执法机构的历史沿革,以及此次机构调整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甘霖:2008年8月,我国《反垄断法》实施时,反垄断执法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和原工商总局分工负责,其中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查处价格垄断行为,商务部负责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原工商总局负责除价格垄断行为以外的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反垄断执法工作。

2018年2月,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作出加强和优化政府反垄断职能的部署。根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和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组建市场监管总局,负责反垄断统一执法,整合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原工商总局的反垄断职责,消除了此前存在的职责交叉、执法尺度不一等问题,优化了反垄断执法体制,提高了反垄断执法效能。同年12月,市场监管总局依据《反垄断法》,授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反垄断执法工作,建立起中央和省两级负责、优化协同高效的反垄断执法体制。

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对建设全国统一市场和保护公平竞争提出了更高要求。今年3月和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和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对充实反垄断监管力量、增强监管权威性作出重要指示。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下,市场监管总局加挂“国家反垄断局”牌子,设立竞争政策协调司、反垄断执法一司、反垄断执法二司,分工负责反垄断相关工作。同时,组建竞争政策与大数据中心,强化反垄断、竞争政策理论研究和技术支撑。这次机构调整,进一步充实了反垄断监管力量,为做好反垄断工作提供坚强保障。

今年“618”和“双11”期间,网络零售市场“二选一”行为基本停止,市场竞争秩序明显好转

记者:近年来,市场监管部门在强化反垄断、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方面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

甘霖:2018年机构改革以来,市场监管部门统筹发展和安全、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国内和国际,统筹监管执法和制度建设,统筹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和平等对待各类市场主体,强化反垄断、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保护和促进市场公平竞争。

完善公平竞争政策法规体系。持续完善反垄断法律制度体系,推进修订《反垄断法》,制定《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暂行规定》等5部规章,发布《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等8部指南指引,修订出台《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细则》,制定《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评估实施指南》,健全公平竞争审查规则,优化工作机制,基本建立起覆盖线上线下、日趋系统完备的竞争法律制度体系。

强化反垄断监管执法。围绕平台经济、医药、公用事业、建材、汽车等民生发展重点领域,查处垄断案件345件、审结经营者集中案件1920件。不断提升反垄断监管执法透明度,加强行政指导和执法信息公示,发布反垄断执法年度报告,督促引导企业自觉依法合规经营。在查处某医药垄断协议案中,当事人与一级经销商、二级经销商、连锁型药店等交易相对人达成固定和限定价格的垄断协议,导致药品价格显著上涨,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通过对当事人进行行政处罚,促使药品价格回归竞争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利益,减轻就医负担。

维护全国统一大市场。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废止和修订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文件近3万件。加大反垄断监管力度,及时查处指定交易、妨碍商品要素自由流通等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比如,对有的地方通过设置妨碍市场主体平等进入和退出条件、实行区别性歧视性优惠政策、指定交易等方式,实施地方保护和构筑区域壁垒进行立案查处,及时纠正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依法保护市场公平竞争。

记者:市场监管部门在强化平台经济反垄断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

甘霖:近年来,我国平台经济快速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同时,平台垄断、竞争失序问题逐步显现,不仅带来影响市场公平竞争、抑制创新活力、损害中小企业和消费者合法权益、妨碍社会公平正义等问题,甚至给数据安全、信息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安全带来风险。市场监管总局有力有序强化竞争监管,坚决反对垄断、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完善平台经济反垄断制度规则。加快推进《反垄断法》修订,修正草案已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发布《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对平台经济领域相关市场界定、市场支配地位认定等难点问题和“二选一”、算法共谋、大数据杀熟等典型垄断行为反垄断监管作出系统性规定,增强反垄断法律制度的可操作性和可预期性。

依法查处社会反映强烈的“二选一”行为。依法查处平台经济领域“二选一”垄断案,并发出行政指导书,要求涉案企业全面整改,对防止平台垄断、规范竞争行为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618”和“双11”期间,网络零售市场“二选一”行为基本停止,市场竞争秩序明显好转,平台内商家特别是中小经营者得到更广阔空间。

严格依法审查平台企业经营者集中案件,保护有利于创新的公平竞争环境。依法严格审查平台企业经营者集中案件,提升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效率,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今年1至10月,立案和审结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48.7%和50.4%,平均立案和审结时间较机构改革前缩短1/3以上。严格审查平台企业并购行为,防止“掐尖式并购”;依法责令解除广受诟病的网络音乐独家版权,重塑相关市场竞争格局。深入核查平台企业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案件线索,2020年以来对88件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案件作出行政处罚,处罚金额6000万元。

举报是目前发现问题线索的主要途径,反垄断执法机构采取五种措施调查涉嫌垄断行为。确定具体罚款数额时,综合考虑违法行为性质、程度和持续时间等因素

记者:可否介绍一下反垄断监管执法的相关程序?比如问题线索来源,反垄断执法机构对涉嫌垄断行为的调查主要采取哪些措施?如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甘霖:从监管实践看,反垄断执法机构主要通过依据职权主动发现、举报、上级机关交办、其他机关移送、下级机关报告、信访转办、公众留言等途径,发现垄断案件线索。据统计,举报是目前发现问题线索的主要途径,约占总线索数的三分之二。我们已建立起较为完备的线索核查处理规则,对线索实行闭环管理,以及时发现和制止垄断行为。

根据《反垄断法》《行政处罚法》《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等,反垄断执法机构调查涉嫌垄断行为,可采取以下五种措施:一是进入被调查的经营者的营业场所或者其他有关场所进行检查;二是询问被调查的经营者、利害关系人或者其他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要求其说明有关情况;三是查阅、复制被调查的经营者、利害关系人或者其他有关单位或者个人的有关单证、协议、会计账簿、业务函电、电子数据等文件、资料;四是查封、扣押相关证据;五是查询经营者的银行账户。反垄断执法机构采取上述措施需按程序进行。被调查的经营者、利害关系人或者其他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应当配合反垄断执法机构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拒绝、阻碍反垄断执法机构的调查。

根据《反垄断法》规定,反垄断执法机构确定具体罚款数额时,应当考虑违法行为的性质、程度和持续的时间等因素。反垄断执法机构依法对涉嫌垄断行为进行全面、客观、公正地调查,形成调查报告,提出行政处罚建议,并依法履行案件审核或法制审核、报批、行政处罚告知等程序后,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反垄断执法机构依法全面保障当事人的陈述申辩和听证等权利,确保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程序合法。目前正在修订的《反垄断法》,将进一步完善反垄断相关制度和法律责任,加大对垄断行为的处罚力度,强化反垄断权威和效能。

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对反垄断监管执法提出更高要求

记者:当前反垄断监管执法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

甘霖: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内超大规模市场已经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市场主体大幅扩容、线上线下市场加速融合,企业规模和产业集中度不断增加,市场力量的竞合关系和竞争程度发生深刻变化,部分领域垄断和竞争失序风险逐步显现。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对反垄断监管执法提出更高要求。

公平竞争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近年来,我国反垄断法律制度体系不断完善,但仍存在相关制度规定较为原则、对部分垄断行为处罚力度不够等问题。特别是随着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竞争方式与传统经济存在较大差异,竞争行为影响更加复杂,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反垄断法律制度。

反垄断监管效能有待进一步提升。反垄断涉及面广,监管执法政策性、专业性、技术性强。当前我国反垄断监管执法不断向纵深推进,对保护市场公平竞争、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监管专业技术支撑不足、监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监管协同性有待进一步增强等问题。必须统筹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加快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监管体系,持续提升反垄断监管执法队伍素质,加快推进科技赋能,综合运用相关法律和监管工具,不断提升反垄断监管执法效能。

公平竞争文化有待进一步培育。《反垄断法》实施13年来,我国企业公平竞争意识明显提高,竞争合规管理制度不断健全,全社会公平竞争理念不断增强,但与实现高质量发展等要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必须进一步强化公平竞争意识,引导全社会形成崇尚、保护和促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记者:反垄断工作下一步有哪些考虑?如何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

甘霖: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深改委第二十一次会议上,对强化反垄断、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提出明确要求,为做好反垄断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反垄断职能作用,当好公平竞争制度的建设者、市场公平竞争的保护者、消费者利益的维护者、全国统一市场的护卫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推动者。

完善反垄断法律制度,进一步筑牢法治根基。推动加快修订《反垄断法》,持续完善配套立法,不断健全市场准入制度、公平竞争审查机制、数字经济公平竞争监管制度、预防和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制度等。

加强反垄断监管执法,进一步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持续规范平台经济、科技创新、信息安全、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竞争行为,严格依法查处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垄断行为。持续加强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防止“掐尖式并购”和资本无序扩张。健全市场竞争状况监测评估和预警制度,加强垄断和竞争失序风险研判和识别预警。加强竞争法律制度和政策宣传培训,增强政策透明度和可预期性,督促企业提升合规意识和能力。

优化反垄断监管体制机制,进一步提升反垄断监管效能。加强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衔接、市场监管和行业管理协调、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协同,注重借鉴国际经验、加强开放合作、参与全球治理,不断提升适应和运用国际规则的能力。

阅读全文>>

2021年,是新商业大变局的一年,互联网红利趋于消失。

很多人感叹,甚至连字节跳动都停止了用户增长,移动互联网再难创造新奇迹。于是,互联网巨头悄然实施开源节流措施,“优化”和“末位淘汰”成为年末大厂的关键词。

与此同时,反垄断法的实施,移动互联网的孤岛效应正在解除;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出台,也对互联网最重要的营收引擎——广告业务造成重大影响;劳动保护法则更关注底层劳动者,外卖、快递等互联网服务人员的福利待遇受到更高的重视。

这些变化都深刻影响了2021年的10大风口行业:社区团购、即时购、小面、低度酒、元宇宙、直播带货、剧本杀、脱口秀、Web 3.0、硬科技……其中,社区团购和直播带货等风口是属于二次崛起,却又遭遇滑铁卢的行业,加之剧本杀、低度酒等7大行业风口则已经熄火。

2021年,存量做创新与新旧动能转换成为主题,哪些行业值得被关注?


01割韭菜的新概念为何受热捧

元宇宙已经被玩坏了。

2021年互联网行业中最火的概念当属“元宇宙”,元宇宙是什么?准确定义是利用科技手段进行链接与创造,与现实世界映射与交互的虚拟世界,具备新型社会体系的数字生活空间。

除了元宇宙这种还处于虚幻的概念外,最近又出现了一个名为“web3.0”的概念,被认为是“可读、可写、可拥有”的新一代网络媒体。

与之配套的VR、AR、区块链等行业,作为元宇宙、web3.0概念的聚集地,也受到了热捧。但这些技术和概念并未真正成熟,而“再不进入元宇宙时代就迟了”的焦虑,却似乎在互联网漫延开来。

比如,百度的元宇宙产品“希壤”、字节的“pico”等。同时,也让不少灰黑产的投机分子涌入,让元宇宙等概念成为了割韭菜的一场狂欢,而元宇宙也被这些割韭菜的人玩坏了。

除了此前被爆出10天收入160万元的元宇宙培训课外,最近又出现了一种新割韭菜方式,那就是炒作元宇宙中的虚拟房产。据一位“元宇宙炒房”人士透露,元宇宙炒房在国外非常火,一块地最高纪录能到43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700万元。此前,明星林俊杰表示在元宇宙游戏MANA买了三块虚拟土地,花费了约12万美元。

该人士向Tech星球透露,由于国外的火爆,让国内不少类似的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比如虹宇宙、大唐宇宙等。房子的价格在几十到上百元不等,购买地皮需要抽签,而且平台会通过拉人头的方式,让用户获得购买资格或平台注册资格,资格码在几十元左右,有些人通过倒卖资格码,一天收入可达万元之多。


此外,这些平台的房子是可以赠送的,这也让不少拥有首批购买房子的人,可以通过提高差价去赚二级市场的钱。该人士表示,他这几天就赚了两万元,大庄家估计会更多。目前,虹宇宙已经限制了相关功能,例如暂停用户修改手机号换绑以及赠送功能,以此来限制投机分子的炒房生意,但该人士表示,他们已经准备转战其他平台,继续去炒房,作为接盘侠的大有人在。

明知这种虚拟的元宇宙房产品存在风险,为何还有这么多人争先涌入。

主要还是因为元宇宙这种概念,被大部分人理解成赚钱的风口,存在投机的可能。庄家利用这种焦虑与投机心理,将各种新概念包装成能高收益的产品,售卖给绿油油的韭菜们。

元宇宙无论是背后的技术还是概念,都处于一个在完善的过程,概念和噱头大于实际应用。不可否认,元宇宙将会对互联网起着积极的作用,但对于大部分人而言,现在的元宇宙仍是一个未知的概念,成为赚钱的热门风口,而那些挂羊头卖狗的割韭菜事件也仍会发生,如何让元宇宙重回正确的道路,仍需要社会和企业共同去引导。


02社区团购成为史上最短烧钱大战

出乎意料的是,对比共享单车、外卖、网约车,社区团购大战几乎成为了史上最短的烧钱战争。从去年巨头一股脑扎进“买菜”以来,仅仅花了不到一年半的时间,行业就开始了大洗牌。越发趋严的监管、肉眼可见的亏损、丧失耐心的资本都使得从业者倍感艰难。

今年7月,同程生活的倒闭彻底撕下了行业的遮羞布,当初被挖过来的高薪从业者们被迫再次择业。就在年初,他们都定下了一个又一个令人惊愕的目标。半年过去了,巨头们不再疯狂追求GMV,而是寄希望于毛利率的提升。在财报电话会议上,美团CEO王兴和拼多多CEO陈磊不得不一次次回应投资者对于社区团购亏损的质疑。

在一些人看来,社区团购是最简单的生意——没有技术壁垒,没有运营难度,只要花点心思就可以小有成就。但过去一年的鏖战让从业者发现,这门生意的难度超乎想象。擅长运用资本武器的橙心优选迅速收缩,转向了团批业务;曾经风光无限的“老三团”中,十荟团和同城生活两家都日渐式微,他们被巨额补贴所吞噬;剩余的美团优选、多多买菜、淘菜菜则陷入亏损。真是不好过的一年。

到底什么才是社区团购的核心竞争力?是资本?是运营?是供应链?这个一开始就应该考虑清楚的问题,至今没有答案。

可以确定的是,任何一个赛道,没有足够的资金无法持续。从这个方面来说,大厂似乎天生比创业公司有优势。可是,作为仅存的创业公司兴盛优选已经5个月没有融到资了。明年,等待着它的将是一场更为艰苦的恶战,独自迎战阿里、美团、拼多多三大巨头。这场战争将会是社区团购决定性的一战。

2021年8月,美团优选悄然增加了“送货上门”选项。放弃“隔日提”的背后,是美团将发展重心从社区团购到即时购的举措,美团闪购在内部重心被视为战略要点。与此同时,在社区团购领域多线出击的京东,在10月份发布了即时零售品牌:京东小时购,与美团在本地配送领域正面碰撞。

多年后,当人们再回忆这场社会团购大战,会更深刻理解,那些在商业模式上缺乏足够创新、技术上没有足够大突破的赛道,不会使得任何一家公司从庞大走向卓越。而已经掌握了大量资金、人才和技术的互联网巨头们,应该去做一些更有价值的事情。

03涌动的新消费没有新故事

喝酒、吃面,是资本在今年新消费领域内里注入的一股力量。

面食赛道创立过半个月内4笔过亿融资的辉煌,还在不断的刷新融资金额和融资笔数;而酒类,更是狂奔,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超过30余家低度酒企业获得天使轮到A轮、B轮的融资,规模从几百万到数千万美元不等。

小面的市场火热备受资本瞩目的一大原因是,在这片市场上,消费者们不需要被教育,南方有重庆小面,武汉热干面;北方有兰州拉面、陕西油泼面、北京炸酱面,面这种自带国民属性美食,无需用力包装自己的故事,是在历史的积淀下赢得了大众的市场。

但新消费想讲的故事,是标准化、工业化和规模化,无论是浇头还是高汤,甚至同一颗葱花的尺寸都更加标准化,标准化意味着能够极速地复制和批量化生产,而这恰恰就是资本最爱的规模故事。

进驻高端购物中心拿地、豪华创新的装修,疯狂开店圈地,一碗面动辄40~50元,一定程度上,是消费者支付了潜在的溢价,但还有多少消费者能够做到持续支持高溢价的复购,还要打上一个问号。

而在无法拨开高端白酒巨头的面前,低度酒作为成瘾性的消费品,成为了资本的心头好,放眼二级市场,酒类企业,无论是基本面、估值方面,还是从“做时间的朋友”去考虑,投资者都在展现出长期成长性的看好。

但问题是,低度酒这门生意门槛并不高,所谓的新消费、新品牌更多的是代工贴牌模式,由于原料、配方、口感相似,产品同质化严重,而又爱搞营销,打速度战,最后往往沦为了重营销的“快餐生意”。

在街边小店或者社区内多年老店内吃一碗面,追求的是温馨和熟悉的味道,以兰州拉面为例,在程式上更讲究复杂的工艺和流程,汤底更是耗时耗力;而一杯好酒,讲究的也是气质和性格,对于讲究精细度和温情的美食,能否经得住高度标准化和工业化的考验,需要时间和消费者们共同回答。

一碗烟火气的面,一瓶与众不同的酒,或许才是新世代的消费者真正心向往之的产品,资本用高举高打的方式,迅速捶打消费者的内心和味蕾,在被高度凝练后工业化美食面前,没有忠诚度,品牌随意可替代,是连锁面馆和低度酒狂奔背后将要付出的代价。


04“讨好年轻人”的生意不好做

一个剧本,一位DM,一家店,有人年入百万,有人血本无归,2021年,百亿规模的剧本杀行业经历了最割裂且最魔幻的发展周期。

剧本杀无疑是今年最受年轻人喜爱的娱乐方式之一。美团日前发布的《2021 实体剧本杀消费洞察报告》显示,2021年剧本杀市场规模将达到154.2亿元,消费者人数有望达到941万人,其中超七成为30岁以下的年轻人群。

年轻人热情促成了一个新的创业风口。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超1万家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含“剧本杀、桌游”,且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和迁出的相关企业。单今年一年,我国新增剧本杀企业超5900家。对比去年,2020年我国新增剧本杀企业仅超过3200家。

从地域分布上看,江苏剧本杀相关企业数量最多,超1200家,辽宁和山西分列二三位。

但年轻人的兴趣,来得快消失得也快,剧本杀反复被证明并非一门好生意。今年剧本杀行业已经上演多轮倒闭潮,4月剧本杀门店倒闭数量翻倍,进入10月份,北上广多个城市剧本杀门店因存在消防隐患、低俗内容而被关停整改。

剧本杀野蛮生长,行业爆火与行业乱象齐飞,剧本盗版、抄袭现象泛滥;剧情色情、低俗等状况层出不穷;培训机构以培训创作者之名行“收割韭菜”之实。

剧本杀在政策监管下被迫从野蛮走向正规。今年剧本杀行业迎来最严监管年,赛道面临一轮重新洗牌。一线城市中,上海已率先对密室剧本杀实施备案管理。11月9日,上海市文旅局发布《上海市密室剧本杀内容备案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规定,剧本杀行业经营单位使用的剧本需交市文化旅游局或所在区文化旅游局备案登记,明确了剧本及故事情节中不得出现的十大类情形,及从业单位演职人员不得实施的四大类行为。

“剧本杀”偃旗息鼓,“脱口秀”则始终是一场小众的狂欢。

今年线上综艺《脱口秀大会》第四季爆火,年轻人的追捧将脱口秀行业推至新的高光时刻,呼兰、杨笠、徐志胜等脱口秀演员身价暴涨,脱口秀线下演出门票也被连带着一票难求。不少人乐观的表示,脱口秀的春天来了。

然而,春天真的来了吗?

随着《脱口秀大会》节目的收官,年轻人的注意力又被新的综艺抢占,譬如最近爱奇艺热播的米未新综艺《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接棒脱口秀成为新的流量密码。脱口秀的热度受限于线上节目的生命周期,一旦节目完播,行业光环便很快消散。

《脱口秀大会》作为综四代,节目疲态已现。豆瓣评分显示,《脱口秀大会》第四季评分为7.6分,而上一季为8.0分。

线上节目大量透支了脱口秀演员的创作能力。“一季节目几乎耗尽一个脱口秀演员一年的段子存量”。未来,脱口秀以线上带线下的出圈模式面临大考。

最为关键的是,一位业内人士告诉Tech星球,脱口秀很难称得上是一个行业,因为如果只有“北单立人,南笑果”一两家公司齐放,则很难被定义为一个行业。“太畸形,不健康”。脱口秀人才大量集中在超级头部公司,脱口秀演员选择空间很小,议价权很低。

一个估值30亿的超级头部公司撑起的行业天花板,似乎注定了,眼下脱口秀行业只能称得上是一场小而美的狂欢。“北上广没有靳东,四五线没有李诞”,除了北上广,下沉市场很难向上兼容脱口秀。


05万亿直播带货寻找新的生存法则

直播带货成为疫情之下各行各业的“救命稻草”,整个行业也在短短几年破万亿。但进入今年,直播的泡沫开始戳破,市场不再“神话”直播带货,回归理性。

去年,直播被赋予太多期待,明星直播、综艺直播、直播互动等等新模式同时涌现。去年618,淘宝推出300位明星进直播的口号,打造刘涛、汪涵等明星直播样板,京东也上演百位明星齐聚的盛况。今年,越来越多演员、歌手、主持人成为全职主播,但更多是在直播间卖力地喊着“9块9包邮”,上演和品牌方砍价的戏码。明星直播不再是去年平台包装的那样高大上,反而是明星们自己的滤镜碎在直播间。

从明星的转变就可以看到,直播这场围绕“人、货、场”的游戏终归还是回到电商的逻辑里。“直播就是个工具、渠道”的本质开始被人们接受。

去年年底,辛巴的“假燕窝”翻车事件后,很多被代运营、MCN机构坑惨的品牌主们开始亲自下场,将希望不再寄托在网红主播们,而是尝试品牌自播。鸿星尔克、蜂花、拉夏贝尔等传统品牌,今年都靠直播带货再火了一把。

靠直播让品牌“起死回生”的故事依旧在上演,但想成为下一个李佳琦薇娅已经机会渺茫。

毫无疑问,“严监管”将成为今年行业的关键词。这场监管的入手处就是曾经拥有极高话语权的主播们。

从11月22日就偷税漏税微博致歉后的第19天,淘宝直播top3的头部带货主播雪梨,最终等来的是封号、闭店、消失的结局。雪梨事件还只是个开端,“查税”将成为直播行业近期的重点。

而淘宝直播top1和top2的头部带货主播李佳琦和薇娅,尽管未爆出税收问题,但双十一欧莱雅价格事件也足以动摇其“根基”。头部主播拥有绝对话语权的时代正在被消解,也意味着整个行业逐渐回归正常的运转循环。

直播带货没有机会了吗?

答案是否定的。作为新的变现方式,直播带货依然吸引着玩家进入。“淘抖快”三足鼎立的格局看似已经成型,但今年B站、斗鱼、豆瓣等新兴平台也依然跃跃欲试。新东方、格力也都乐在其中。

此外,今年年底,人社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发布了互联网营销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带货主播正式成为新的职业。这意味着带货主播也将朝着规范化,正规化方向发展。同时,这也是释放信号—直播带货将步入正轨。


05资本瞄上的硬科技的春天还有多远

当A股市值的风向标,从“茅指数”转向“宁指数”,传导到市场端的风向标变化,便使硬科技企业成了香饽饽。

12月3日,新能源巨头宁德时代全资子公司四川时代在宜宾开展招聘,现场人山人海的情形,仿佛春运一般。都说现在年轻人不愿意进工厂,但宁德时代却让年轻人趋之若鹜。据悉,是因为这次宁德(四川)时代在宜宾的待遇,仅次于当地国企五粮液。

而宁德时代之所以能高薪招聘工人,也来源其在二级市场的火爆。过去三年中,宁德时代和隆基股份上涨了780%,虽然贵州茅台也上涨了300%,但上涨幅度并没有宁德时代等新制造企业夸张。股价暴涨背后,宁德时代拟定增募资582亿元也引起争议。

争议是对其操作目的,并不改变宁德时代“吸金”的本质。而宁德时代等新制造企业受热捧背后,是国内资本与市场更关注“硬科技”的标志。

不仅在新能源领域,在新造车领域,二线梯队的威马、哪吒和极氪等纷纷获得Pre-IPO融资,2021年已经停止接受订单(也即卖爆了)的极氪,据内部消息正在研发4座和6座新车,继续抢占市场。VC也继续赌下一个“蔚小理”,梅花创投就是投资了理想,又投资了牛创汽车,而且投资商务2家新造车企业的创始人都姓李。

蔚来的李斌,理想的李想,牛创的李一男,“新能源造车为什么姓李Li 有优势,可能因为需要用锂(Li )电池”,号称创投圈段子手的梅花创投创始合伙人吴世春笑称。

芯片与造车一样,此前都是国内硬科技短板,如今也迎来转机。12月14日,OPPO也发布了首款自研芯片——专为影像处理的NPU。鲜为人知的是,OPPO 芯片产品高级总监姜波在走下发布舞台后,一直偷偷抹泪。2年时间的潜心研发,终于在芯片领域突破一步,姜波的感慨也是时代变化的生动注脚。而且不止OPPO,预计小米松果和vivo也将在2022年推出自研ISP芯片。

从NPU等AI芯片起步,众多企业正在向GPU和CPU等核心芯片领域进发。

而在产业领域,工业机器人、建筑机器人、物流机器人等逐步商业化。2021年11月,蔚建科技和大界机器人分别完成新一轮投资,其中一方投资人告诉Tech星球:“并不是融资时间巧合,而是投资人发现建筑机器人领域成熟后,就会争相布局。”

在消费端,智能音箱仍未迎来普及,但健身镜、扫地机器人等领域还是受到关注。当然,坊间对起步价超2000元的健身镜,和市值超1000亿的扫地机器人企业,存在是否都是泡沫的讨论。

以台积电33%的净利润率,晋升亚洲市值第一企业的发展结果看,硬科技的长期价值还未被充分挖掘。台积电33%的净利润率,晋升亚洲市值第一企业的发展结果看,硬科技的长期价值还未被充分挖掘。

阅读全文>>

记者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获悉,11月18日,国家反垄断局正式挂牌。国家反垄断局的正式亮相,意味着我国反垄断执法将迎来新格局。


201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将原先分别由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承担的反垄断执法工作统一归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局成为专门负责反垄断执法的机构,同时承办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日常工作。


“国家反垄断局正式挂牌,是继201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反垄断执法统一之后的又一重大举措。”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专家组成员、清华大学法学院竞争法研究中心主任张晨颖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国家反垄断局的成立,进一步健全完善反垄断执法的体制机制,提升反垄断执法工作的统一性、权威性。


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反垄断局官网介绍,反垄断局拟订反垄断制度措施和指南,组织实施反垄断执法工作,承担指导企业在国外的反垄断应诉工作;组织指导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承担反垄断执法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承办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日常工作。


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专家咨询组成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竞争法中心主任黄勇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国家反垄断局正式挂牌成立,是我国反垄断执法体制的一次重大改革与进步,为我国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奠定了更坚实基础。


“公平竞争是市场的基本原则。”在张晨颖看来,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构建自由、公平的经济秩序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内在要求。国家反垄断局的成立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反垄断执法、维护开放公平的竞争秩序的决心。充实反垄断监管力量,将加大对社会普遍关注的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垄断执法力度。


黄勇指出,国家反垄断局执法的专业性和复杂案件的分析、博弈能力将进一步增强。他特别指出,数字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案件是全球公认最具复杂性的,如何能够通过专业、公正的执法,促进我国数字产业依法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加快产业数字化进程,占据未来产业和技术高地,并为百姓带来更多的选择、更低的价格、更好的服务、更便利的生活,需要反垄断执法机构以权威、专业的执法予以回应。


“未来,国家反垄断局还将在协调国内竞争、产业、财政、就业等政策方面以及在国际市场竞争的衔接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张晨颖说。

阅读全文>>

自7月“音乐版权反垄断处罚”消息出台已三月有余,在各种猜测和期待中,腾讯音乐娱乐集团(下称“TME”)于11月9日凌晨发布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

从Q3财报整体来看,禁令影响显著,但得益于TME加大了对内容优化和平台建设的投入,表现仍优于预期。

与此同时,行业内暗流涌动。一方面垂直竞争领域的数字音乐平台纷纷向外寻求版权上的合作,以弥补失去版权独断带来的正外部性;另一方面它们需要面临与短视频平台因交互方式雷同而产生的竞争,不得不加强包括“歌手”“平台”“用户”在内的全部环节的抗压能力。

在失去版权独断的“后版权”时代,数字音乐平台的竞争逻辑已经由“绝对强势平台”的垄断式版权竞争转向“相对弱势平台”的服务式体验竞争。

平淡财报

近几个月反垄断禁令发力,作为国内数字音乐平台龙头老大的TME受到了些许影响,多项数据同比下降;但得益于较早就开始了对平台和内容建设的投入,财报成绩仍优于预期。TMEQ3营收78.1亿元,同比增长3%,相比上季度同比增长16%来看,增速放缓;而归属股东净利润7.4亿元,同比下降35%。

由于失去版权独断,市场竞争加剧,营收增速的放缓与社交娱乐业务的收入减少也有一定关系。在营收大头社交娱乐业务上,Q3总营收49.2亿元,付费率依旧稳定在5%左右,环比略有下降;月活自今年以来一直呈下降趋势,同比减少13%;月度ARPPU(每付费用户平均收入)同比下降2%,环比上升7%,达到163.9元——这表明在轻度用户流失的同时,重度用户的消费意愿在上升。

与之相反的是,在线音乐业务月活、付费用户数均保持上涨趋势,付费率更是达到史高的11.2%,但结合不断下降的月度ARPPU来看,更大程度上可能是得益于力度不断增加的促销活动。很明显,在失去独断版权的强制吸引力后,如何在保持付费率不断增长的同时,提高月度ARPPU,需要数字音乐平台和用户在不断的磨合中寻找那个平衡点。

总体来说,本季度数字音乐行业经营环境突变,竞争难度加大,但TME大体保持了过往经营的趋势不变。其核心业务的细节变化说明,TME愿意以让利换取更大更牢固的基本盘,同时更注重核心用户的社交娱乐体验;而用户群体则对音乐和社交娱乐具有越来越强的刚需,但对在线音乐的付费能力和付费意愿还有待长期的考证。

“一体两翼”承担重任

发布财报当日,TME宣布与Apple Music达成授权协定,双方将通过TME音乐云进行授权音乐作品的全球发行与推广。对此,TME表示“此次与Apple Music的音乐授权合作,将会助推更多优质中国音乐内容的海外传播,不断实现音乐作品的全球价值。”

对于TME来说,这项合作更大的意义在于,自6月内部整改升级以来,TME“一体两翼”战略在内涵上又向前走了一步。

TME越来越清楚,在失去版权壁垒后,继续前进的道路离不开“内容”与“平台”的有机结合,只有构建能够有效对接“音乐人—听众”的机制,才能让“听关转评买”变成像看视频发弹幕一样自然。

在内容方面,TME视线下移,加强了对中下部音乐人的扶持,不再把注意力过度集中在头部明星身上。此次与Apple Music的合作就“有望一站式为音乐人提供完整的海内外音乐分发服务”。依靠平台谋利的门槛变低了,同时也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中小音乐人可以心无旁骛地展示自己的个性与才华,恰好与口味愈发多元化的听众们不谋而合,是双赢的好买卖。

在平台方面,TME更加注重用户的个性化差异和社交娱乐体验,以及增强了腾讯旗下泛娱乐平台之间的联动。例如QQ音乐将“直播”提升为一级入口;进一步强调社交功能,新增可以同步用户听歌状态的“乐心”功能,和支持多人共同创建的“互动歌单”等;同时增加了和腾讯旗下游戏、动漫、影视、微信之间的锚定互动,以求向生态内索取用户增长。

但问题还是存在的,比如说用来应对短视频平台的“直播”和“MV”板块是否在功能上与“音乐平台”的调性不合?这种生硬模仿短视频平台的“以彼之矛,攻彼之盾”的做法是否可以提升用户黏度,还是个未知数。总的来说,要想增强“音乐+社交”对用户的吸引力,还是需要在算法推荐和平台功能上继续用心打磨。

音乐平台做视频,视频平台做音乐

TME的危机感不仅来源于版权,还来源于包括数字音乐平台和短视频平台在内竞争对手们的频繁动作,这些动作主要集中在了“内容”和“平台”两方面。

在内容的完善上,各家都希望尽可能收集大而全并且可持续发展的曲库,因而一方面要么买版权、要么买版权公司,另一方面加大力度培养自己的原生版权库。

版权拦路虎的消失不见,使得曲库中的重复部分不再是竞争焦点,各方逐渐倾向于扶持和制作能够体现差异化的音乐内容,于是对音乐人的扶持力度逐渐增加。

完全离不开BGM的抖音和快手在脱离野蛮生长的阶段后,开始自己的版权完善之路。TME的“亿元激励计划”已经迭代到第4个版本;网易云音乐也推出与之对标的“云梯计划”。仅就数字音乐平台来说,拥有独特社区氛围的网易云无疑对音乐人具有强大吸引力。

在平台的建设上,数字音乐平台与短视频平台的同台竞技遭遇下风——从传播媒介来看,这是视频对音频在信息容量上的碾压——因而不得不加入其他元素以增强竞争力,例如视频和直播。所以我们看到现在QQ音乐像抖音,网易云音乐像微博,其中视觉内容的展示多于听觉内容。

还不止,TME失去版权独断后的一系列连锁反应,还表现在短视频平台开始做音乐平台了。此前有消息称,字节跳动或将推出“飞乐APP”,快手也有相对应的项目“小森唱片”APP。虽然二者进军音乐领域都是辅助和补全生态的性质,但结合自身平台的庞大流量,也许将是数字音乐行业的过江龙。

但与音乐平台做视频属于“不得已”相反的是,短视频平台做音乐,属于顺势而为——毕竟音乐本就是视频这种媒介的组成部分。所有的一切都在表明,音乐必须与其他媒介、平台、产品相结合,才能更好的发力。

只做音乐没有未来

TME最怀念的时代,可能是禁令来临之前的版权时代。那时他拥有超过80%的音乐版权,彼时在社交上搞得火热的网易云音乐不过是“雷声大雨点小”,而短视频平台那时还很单纯。

但现在形势变了,前有垂直赛道的同行们紧追不舍,后有已成气候的短视频平台们弯道超车——形成了TME“向下+向外”两个方向的竞争局势。TME不光要面对在版权方面失去最大枷锁的友商们,还要和短视频平台们争夺用户们不多的休闲时间。

这一切都在说明数字音乐行业的竞争逻辑已经由“绝对强势平台”的垄断式版权竞争转向“相对弱势平台”的服务式体验竞争。

对TME尤其如此。此前,版权曲库对数字音乐平台的影响举足轻重,因而各家不断在版权上加重筹码以阻止用户流失,据统计2013年以来的数字音乐平台仅版权成本就飙升了50多倍,极大地增加了运营负担。

现在,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正在深刻地改变人类的娱乐方式,事实证明,短视频更容易与自媒体结合,更容易让普通人也参与到内容生产中去,这是音乐平台天生的劣势:有数据表明,短视频行业用户时长占比达29.8%,抖音、快手人均日使用时长突破110分钟,远高于在线音乐APP(人均月使用110分钟)。

以上种种都在说明,只做音乐根本不够——TME的未来在于体验式服务,以及由此延伸出的辅助功能。

从微观层面讲,失去版权独断,其行为逻辑必然改变;同时,因为失去局部领域的优势地位,腾讯音乐也必然增加对音乐人和使用体验的投入,以期用“服务”替代“版权”重新建立因反垄断令失去的正外部性。

从宏观层面讲,腾讯音乐不会孤立存在,而是作为腾讯集团泛文娱生态的一环,在宣传游戏、影视等方面与其他部门相互配合,在共同的目标下有机联动。

总体来看,不是人们不再爱音乐,只是在手机第一次播放短视频的那一刻起,属于音频这种媒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阅读全文>>

市场监管总局网站消息,11月12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站公布了该局对于“防止大型互联网公司利用网络团购形成市场垄断进入市县基层地区,严重影响群众利益”建议的复文。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称,人大代表对社区团购存在问题的认识,以及提出的关于“用严厉执法、强力监管为无序竞争的社区团购降温”和“对相关问题尽早界定、科学规制,依法约束有垄断倾向的资本扩张,让技术优势与消费需求、实体经济科学融合”等建议,对于我们健全平台经济监管法律制度,完善监管机制,提高监管效能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我们十分赞同。

一、社区团购存在问题和潜在风险

随着各大互联网平台企业大举进入社区团购市场,规则不健全、秩序不合理、操作不合法等问题也日益显现,引起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强烈担忧。

一是破坏了现有供应链产业正常发展。以备受媒体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武汉社区团购“百团大战”为例,在传统零售端,被迫打价格战造成相关企业销售额和利润率双双负增长。在供应端,低价倾销引发品牌供应商遭遇跨省串货、低价外采、无发票竞价采购等乱象,伊利、可口可乐、金龙鱼等多品牌曾要求经销商对社区团购停止供货。

二是低价倾销扰乱市场价格秩序。社区团购平台存在巨额补贴、低于成本价销售商品的情况。例如,某社区团购平台黄心土豆两斤售价1.29元,进货价为2元。同时,部分社区团购平台还存在采用价格欺诈手段诱骗消费者的情况。

三是挤压小摊主、小商贩等群体的就业空间,影响社会稳定。互联网平台企业利用资金、数据、流量等优势进军社区团购,以补贴低价形式抢占市场,容易对农贸市场、社区便利店等线下社区经济带来巨大冲击。线下社区经济经营者多为农民、社区群众,风险承受力较低,受困于年龄、文化程度等因素无法快速转换角色从事其他行业,可能导致失业人数增加,影响社会稳定。

二、已经开展的主要工作

针对上述情况,去年以来,市场监管总局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战略部署,积极会同有关部门,系统谋划、综合施策,周密制定工作措施方案,强化平台经济领域监管执法,治理成效逐步显现。

(一)强化平台领域反垄断执法。

一是依法查处平台企业“二选一”行为。2020年12月,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阿里巴巴集团实施“二选一”等涉嫌垄断行为立案调查。2021年4月10日,市场监管总局对阿里巴巴集团在中国境内网络零售平台服务市场滥用支配地位实施限定交易行为作出行政处罚,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2019年中国境内销售额4%的罚款,计182.28亿元。同时,向阿里巴巴集团发出《行政指导书》,要求其全面整改。该案作为国内外第一起网络零售平台服务领域垄断案件,对防止平台垄断、规范竞争秩序具有重要标杆意义和示范作用。4月26日,对美团实施“二选一”等涉嫌垄断行为立案调查,对社会反映强烈的外卖平台“二选一”问题作出有力回应,进一步彰显严格规制互联网平台“二选一”行为的态度和决心。

二是依法查处平台经济领域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的行为。对阿里巴巴投资收购银泰商业股权案等22起平台经济领域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案件作出顶格处罚并向社会公布,落实平台企业并购行为依法申报义务,规范行业健康发展,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三是严格开展平台企业并购行为反垄断审查。依法加强平台企业经营者集中案件的反垄断审查,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见,及时提出竞争关注,预防和制止可能妨碍市场竞争和创新发展的并购行为,保护平台经济创新动力。

(二)强化平台领域综合监管治理。

一是依法查处唯品会不正当竞争案。1月14日,对唯品会强制平台内经营者退出其他平台的行为立案调查,2月8日,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唯品会处以顶格罚款300万元。

二是依法查处平台企业不正当价格行为。对2020年“双十一”期间京东、天猫、唯品会等3家平台企业虚假促销、诱导交易等行为各处以50万元罚款,规范平台企业促销行为。

三是依法查处社区团购企业不正当价格行为。2021年3月3日,依法对橙心优选、多多买菜、美团优选、十荟团、食享会等5家企业的低价倾销、价格欺诈行为,共计处以罚款650万元。5月27日,再次对社区团购平台“十荟团”的低价倾销、价格欺诈行为顶格处罚150万元,并责令其停业整改。

四是加强行政指导。2020年6月,召开维护平台经济良好市场秩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座谈会,组织20家互联网平台企业共同签署承诺书。2020年“双十一”前,会同中央网信办、税务总局组织召开规范线上经济秩序行政指导会,督促企业依法经营,履行主体责任。2020年12月,联合商务部组织召开规范社区团购秩序行政指导会。2021年4月,会同中央网信办、税务总局召开平台企业行政指导会,分析指出平台企业强迫实施“二选一”等一系列问题,要求有关平台企业全面自查,逐项彻底整改。

(三)构建平台经济领域公平竞争长效机制。

一是完成《反垄断法》修订草案。把明确反垄断相关制度在平台经济领域的适用规则作为修改的重点,增设平台经济反垄断监管专门条款,明确监管原则和思路,完善监管制度。有利于预防和制止平台经济领域垄断行为,保障平台经济相关市场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二是制定有关反垄断指南。2020年9月,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印发《经营者反垄断合规指南》,为提升经营者合规经营意识和能力提供有力指引。2021年2月,印发《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充分考虑平台经济领域特点,准确把握监管尺度和标准,针对社会各方面反映突出的“二选一”、“算法共谋”、“大数据杀熟”等问题作出系统规定,为市场主体明确底线,为行业发展建立规矩。

三是完善部门协同配合工作机制。增加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公安部和最高人民法院为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成员单位,组织召开反不正当竞争部际联席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加强部门会商和信息共享,强化执法司法和行业监管协同。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持续强化平台经济监管执法。依法查处平台经济领域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排除限制竞争、低价倾销、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有力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保持创新动力和发展活力。全面落实平台企业并购行为依法申报义务,依法严格审查平台企业实施的抑制创新的并购行为,及时制止“掐尖式并购”,保护有效竞争格局。

二是完善平台经济监管制度体系。加快推动《反垄断法》修订工作,完善相关配套立法,细化平台经济领域垄断行为规制规则。推动出台《禁止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若干规定》,完善新业态新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制定,研究数据开发利用的法律边界,防范数据垄断,防止数据滥用,健全与新业态相适应的监管规则。

三是全面提升平台经济监管效能。积极配合中央改革办、中央编办充实加强反垄断监管执法力量,增强监管权威性。探索建立平台经济监管的信息共享和联合执法机制,建设国家网络交易监管平台,强化平台经济监管专业技术支撑,提升监管效能。充分发挥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反不正当竞争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全面规范平台经济领域市场竞争秩序。推动行业监管、竞争执法和司法保护统筹,汇聚平台经济监管的强大合力。

四是全面压实互联网平台企业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强对平台履行责任的日常监管,加强合规教育和引导,督促平台企业加强自治,针对平台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开展行政指导,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阅读全文>>

强化反垄断、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市场监管总局作为我国竞争监管机构,在强化反垄断、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又是什么?记者采访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张工。

  市场经济越发展,公平竞争的重要性就越凸显

  记者: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强化反垄断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的意见》,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哪些重要意义?

  张工:强化公平竞争政策实施和竞争监管,是世界各国特别是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通行做法。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国特别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都高度重视竞争监管,不断强化立法、执法和司法举措。这充分说明,市场经济越发展,公平竞争的重要性就越凸显。

  党中央、国务院对强化公平竞争政策基础地位、健全公平竞争制度、加强和改进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执法等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有利于在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推动中国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促进经济行稳致远;有利于健全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更好地贯彻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支持和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创业的发展动力和活力;有利于强化公平竞争政策的基础地位,进一步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更好地发挥和更充分地释放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为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企业创造广阔的发展空间;有利于更好地维护消费者利益、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更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初见成效,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稳步向好

  记者:在强化反垄断、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方面,市场监管总局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张工:近年来,市场监管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统筹监管执法和制度建设,统筹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和平等对待各类市场主体,统筹强化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保护和促进市场公平竞争。

  一是着力完善公平竞争法律制度体系。两次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推动出台电子商务法,加快修订反垄断法,制定9部规章、6部指南等,基本建立起覆盖线上线下、日趋系统完备的竞争法律制度体系。二是着力强化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监管执法。2018年以来,查处垄断案件345件、不正当竞争案件3.7万件、价格违法案件11.8万件、审结经营者集中案件1920件,有力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三是着力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审查新出台政策措施文件85.7万件,纠正违反审查标准的文件4100件;清理存量政策措施文件189万件,废止和修订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文件近3万件。

  随着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实落地和竞争监管执法日益强化,我国公平、透明、可预期的竞争环境不断优化。公平竞争法律制度和政策体系日趋完善,法律规则的针对性、透明性和可预期性进一步增强,不断厚植公平竞争的法治土壤,促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监管效能日趋显现,部分领域社会反映强烈的垄断和竞争失序行为得到纠正,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初见成效,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稳步向好;促进公平竞争的鲜明导向有利于推动大中小企业良性互动、协同发展良好格局日渐形成,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了更大空间。

  坚持发展和规范并重,坚持鼓励创新、平等保护、包容审慎、防范风险

  记者: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强化反垄断监管,我国的监管实践体现了哪些特点?下一步,强化反垄断、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有何安排?

  张工: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是市场经济国家的通行做法。当然,由于制度、国情、发展阶段不同,各国的监管实践也有差异。市场监管总局深刻把握中央战略意图,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推进中国特色的公平竞争监管实践。一是更加注重发挥和彰显我国制度优势。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决贯彻“两个毫不动摇”,平等对待各类市场主体;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通过优化竞争规制推动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实现共同富裕。二是更加注重统筹把握多元化监管目标。坚持立足我国市场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国内和国际,兼顾当前和长远,推动经济发展行稳致远。三是更加注重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企业创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规范健康发展提供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竞争环境。四是更加注重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持续破除地方保护、市场分割等行政性垄断问题,维护全国统一大市场、畅通国民经济大循环。

  贯彻落实好《关于强化反垄断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的意见》是下一步市场监管部门的重要任务。一是着力完善公平竞争制度,进一步筑牢法治根基。推动加快修订反垄断法,适时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持续完善配套立法,不断健全市场准入制度、公平竞争审查机制、数字经济公平竞争监管制度、预防和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制度等,为市场主体明确规则、划出底线,设置好“红绿灯”。坚持发展和规范并重,坚持鼓励创新、平等保护、包容审慎、防范风险,健全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公平竞争治理规则,夯实公平竞争的法治基础。二是着力加强竞争监管执法,进一步保护公平竞争。加大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监管执法力度,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健全市场竞争状况监测评估和预警制度,增强监管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持续规范平台经济、科技创新、信息安全、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竞争行为,严格依法查处垄断行为,立规矩儆效尤,以公正监管促进公平竞争。持续加强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防止“掐尖式并购”,推动形成大中小企业良性互动、协同发展良好格局。加强竞争法律制度和政策宣传培训,增强政策透明度和可预期性,督促企业提升合规意识和能力。三是着力健全监管体系,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加快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监管体系。持续提升竞争监管队伍素质,加快推进科技赋能,综合运用相关法律和监管工具,不断提升竞争规制专业化、科学化、系统性水平。

阅读全文>>

生活离不开电,电离不开插座。

在生活中,人对电的需求是巨大的,照明、充电、燃气灶打火等等,哪一样离了电都无法正常运行,在今天信息化时代里,没有电,生活就会瘫痪,而没有插座,电也可能瘫痪。

插座是居民用电的必需品,在居住环境中,房间内需要插座与开关两种电器设备来充当电源输出与控制的节点,因此插座虽小,却十足重要。

然而正是这个既重要又不起眼的商品,闹出了垄断的劣迹。

9月27日,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中显示,公牛集团(以下简称公牛)因涉嫌违反了《中华人民反垄断法》被处罚2020年中国境内销售额3%的处罚,即处罚2.9481亿元。

面对反垄断处罚降下,公牛集团的品牌形象骤然下降,同时公牛集团股价也跌落至千亿左右,那么如此困境,公牛将如何面对市场的质疑呢?

从插座,到公牛

插座的历史,始于国外,兴于国内。

据历史相关记载显示,因为房东太太一次触电事故,Philip F.Labre在1928年发明了带保护地线的3芯插头/座,尽管在1904年方便的2芯插头/座早已问世,但是后世对插座的需求不断变化也催化了不同种类的插座。

通过定义来看,插座的本质还是为了安全用电并让电气设备更可靠的运行。

现代公牛的创立是创始人阮立平无意间发现亲友进货的插座三十个中有十个都是坏的,看到商机后阮立平果断辞去工作开始创业,也就是目前我们熟知的公牛电器。

公牛电器起家于插座接线板,并且闻名国内外,但是最初生产了高质量插座的公牛也曾面临过没有销售途径的难题。面对市场的无人问津,阮立平决定在发展线下渠道商,并且达成与渠道商的“门店宣传”的合作方式来进一步提升品牌力,直到现在,很多线下五金店的门牌上仍旧有公牛的品牌logo。

这种合作最主要的还是“让利”,据公开信息显示,当时公牛让利经销商使其利润率高达53%,企业本身利润率仅有25%,此举让很多经销商看到了与公牛合作的利处,因此线下经销商对公牛的认可增加,而公牛的曝光率也迅速提升。

公牛抓住了营销就是销售的策略,并且结合市场上竞争者还不多的现状,迅速拉拢经销商到自己的品牌下,与线下渠道形成巩固的“联盟”关系,这也是公牛能够稳居国内插座行业前列的重要因素。

铸就品牌除了产品、营销,最重要的还是市场需求(以下特定称为“居民需求”),在笔者看来,居民对插座的需求有二,一是安全需求,二是品质需求。

安全需求,顾名思义就是插座作用于保护居民的用电安全方面。据公开数据显示,国内每年因触电发生意外死亡的人数超过8000人,受到伤害的人或许数量更多,因此在居民看来,不能保护用电安全的插座没有任何价值。

品质需求是消费升级后居民对插座的质量要求,也可以说是对插座的使用寿命期望延长。居民认为,在各家插座大同小异的情况下,插座的使用寿命、使用体验包括插座的便捷优势等都是判定一款插座是否值得消费的根本原因。

笔者认为,公牛的发展史有效的结合了行业发展的缺口、市场消费需求等特点才能在国内插座市场占据“龙头”位置,但行业发展可不是一家独大就能够为所欲为,在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出具有关公牛集团垄断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后,插座市场的竞争必然不会平静。

第一宝座最难坐

被爆出垄断劣迹的公牛品牌形象大跌,被监管部门罚款处罚仅是市场直白的处罚,更严重的是品牌形象对市值造成的影响导致公牛股价漂浮,市值迅速跌落,二级市场、消费者不看好,最重要的还是下级经销商对公牛的看法。

据排行榜123网统计数据显示,公牛在其品牌榜、新锐榜、好评榜和投票榜上都占据一席之地。新锐榜、好评榜公牛都位列第一,在客观评价方面,公牛让投票的大部分消费者都能够折服。品牌榜公牛位列第三,投票榜甚已经位列第八,由此看来,消费者主观上对公牛的认可度并没有达到与商品同步的程度。

其实不管哪一个行业,第一的宝座都是最难坐的。

在行业中排名第一并不完全是优势,可能规模、营收在行业中无人超越,但是面对深后所有的竞争者,第一名反而有更大的压力,因为第一名一旦排名变化就会引起二级市场质疑,销量变化可能会被认为内部管理不善或外部交易出现问题等,而公司内部的一些管理一旦出现蛛丝马迹的不适用,甚至可能会影响公司股价的浮动。

第一难坐,但是第一最有吸引力,所以公牛背后都是虎视眈眈的竞争者。

公牛旗下的业务大概可以分为四类,一是转换器领域,二是数码配件领域,三是LED照明领域,四就是主业墙壁开关插座领域。在转换器领域公牛的竞争对手有飞利浦、小米等企业,在数码配件领域有华为、品胜等企业,在LED照明领域有欧司朗、雷士等企业,而最大的竞争者大概就是主业墙壁开关插座领域的松下、西门子、施耐德、正泰和欧普等竞争对手。

在公牛插座领域竞争对手中,松下成立于1918日本,作为世界五百强,并且冠名专营电器制造的企业,在电器研究方面有着公认的实力,同时也是公牛最强的竞争对手之一。而施耐德是成立于1920法国,同样有着不容忽视的实力。

在国内外同行业品牌的虎狼围攻下,垄断成了公牛即优又忧的劣迹。

一般有资格垄断的都是行业翘楚,比如阿里巴巴、美团、滴滴等都是行业中的头部企业,阿里与美团因涉嫌垄断被罚的经历与公牛相似,这些似乎都是头部企业才有资格犯的错。

既然行业已经处于头部的位置,为什么又要搞垄断这套呢?或许是公牛的野心,也或许只是决策错误。要知道,仅仅国内市场对插座的需求就非常大,餐厅、娱乐场、商场、家庭几乎每个地方都离不开插座的供给,而公牛的产品还出口海外,不断扩大自身的市场规模,想要做的更好更大,或许就是公牛的野心。

在第一头衔的压力与巨大利益之下,被曝垄断劣迹的公牛,确实有很大的压力。

“牛也不牛”

作为行业头部有不良行为确实给企业本身带来了不好的影响,包括品牌形象下降、市值跌落等等,但不可否认的是,公牛仍是插座行业的大品牌。

在垄断事件发出并证实后,公牛被市场监管部门处罚2.9481亿元,市值跌落几百亿元,这都是垄断带来的直接影响,而后续的影响甚至会扩散到市场竞争、行业格局变化、综合市场的态度/看法等问题。

市场竞争,是行业最本质的竞争,处于国内插座第一的宝座,同行眼馋这个位置,虽然像小米通过研发自带USB接口插座,但是仍撼动不了公牛的份额,可通过这次垄断事件公牛在市场中处于低落阶段,小米、松下等竞争者难保不会突然冲刺第一的位置。

市场多变,行业的格局很可能因为竞争发生变化,未来公牛能否持续处于第一位置,就要看市场多方竞争因素。

从综合市场来看,经销商、消费者对公牛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当公牛市场垄断的消息确认并传出后,很多消费者对公牛开始“嗤之以鼻”,认为公牛就应该大罚特罚才能长记性,不可否认,处罚确实是有效的管理手段之一,但是肃清市场的不正之风,需要的则是自觉、自律。

消费者对公牛开始产生“不屑”的情绪,正是公牛品牌形象下降的体现,而这种劣势,就会造成很多消费者因为愤愤不平抛弃公牛,转而选择松下、小米、施耐德等竞争品牌。要知道消费者是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口碑变差,很容易影响市场销量。

除了消费者,经销商也是消费闭环中无法或缺的一方。据处罚书中显示,公牛集团对经销商售卖的产品进行价格管控,通过强化考核监督、委托中介机构维价、惩罚经销商等措施来实施强化固定价格和限定价格协议,此次公牛垄断市场针对经销商,那么经销商与公牛的矛盾也在扩大,甚至需要及时补救。

总的来说,公牛集团的功成名就建立在抓住市场时机,但是最初让利经销商才是迅速打开市场大门的因素,但经过长期发展的公牛本该与经销商保持友好合作的关系,但是垄断事件却让经销商认清了公牛的野心,对公牛未来的发展不利,但依照市场现状来看,说好说坏的比比皆是,消费者并不完全否认公牛插座的品牌,经销商也仍旧需要与公牛互利互助,所以未来市场的格局,仍旧需要公牛自己来书写。

阅读全文>>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小鲁日前表示,数据垄断的成因与后果都相当复杂,要以包容审慎的原则来评估数据垄断问题,而不能仅以一个企业的市场份额来简单认定。

刘小鲁周三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举办的活动上说,随着大数据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重要性也在日益提高,但同时也引发了很多新的问题,比如权益纠纷、数据安全问题和反垄断规制方面的问题。

关于权益纠纷,他以微视和微信的关系举例说,微视是腾讯旗下的一款APP,当用户在使用微信登录微视APP的时候,会给微视做一个授权,允许微视获取该用户的微信好友相关信息,并将这些好友发布的视频推送给用户。

“那么这个时候就会产生一些纠纷,比如说有用户就认为他用微信的账号来登录微视APP,仅仅是授权的一个登录服务,并没有允许微视去收集他的好友信息,这就产生了一个个人信息上的纠纷。”他说。

对于数据安全,刘小鲁说,在日常驾驶车辆的过程中间,滴滴等产品会自动收集相应的路况信息,此类大数据采集往往会涉及到一个数据安全的问题。“特别是当这个数据面临跨境流动问题的时候,数据安全问题就会变得更加敏感。”他说。

之所以会产生上述问题,刘小鲁说,主要原因在于数据要素的五大特征。首先是非竞争性,即数据所蕴含的知识和信息,可以同时被多个人使用,基于此,数据应该被充分地流通和共享。

其次是衍生性,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数据之间的相互关联,只有把足够多的数据汇集在一起进行大数据分析,才能够产生更大价值;二是数据的价值只有在采集、加工、存储分析的过程中才能被充分地发掘。

第三个特征是复杂的外部性,所谓外部性是指数据的采集、流通和应用涉及到很多相关主体的权益。比如,上面提到的权益纠纷就是外部性的一个很典型的表现。

第四个特征是多样性,包含来源的多样性和用途的多样性。来源的多样性是指同样的数据信息,可能会从不同的来源得到;用途的多样性是指同一个数据可以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用途。

第五个特征是时效性,市场的动态变化有可能会导致数据的失效。“这就类似于资本的折旧,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市场形势的变化,那么过去的数据的价值它可能会打折扣。”他说。

正是由于数据的这五大特点,刘小鲁说, 数据垄断的成因、行为以及后果都很复杂。比如,由于数据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同样的一个信息,我们既可以从消费者的身份证里去获取,也可以从其他渠道去获取,那么这个数据是否真的会导致垄断,其实还取决于数据之间的替代性。再如,由于时效性的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现有的数据的价值会慢慢消失。此外,隐私规制有可能加剧市场的垄断程度,也有可能会限制这些企业在数据采集上的行为。

他强调,要以包容审慎的原则来评估数据垄断问题,不能单纯地以一个企业的市场份额来认定垄断。首先,在平台经济和动态效率问题上,单纯依赖于市场认定,很多情况下是不可靠也不可行。其次,结构和动态效率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线性的,所以不能通过一个企业的市场份额来简单认为它会损害市场的利益,这种可靠性是有限的。

“反垄断规制应该侧重于评估企业目前的市场地位和市场行为有没有对市场进入,有没有对潜在的竞争,有没有对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和社会福利以及消费者福利产生负面的影响。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更加侧重于对事实结果的认定,而不是必须要依赖于市场结构。”刘小鲁说。

除了垄断成因与后果的复杂性外,他表示,数据要素市场建设面临的另一大挑战是外部性问题的复杂性。一方面,数据充分使用、数据相关主体权益和数据安全难以兼顾,需要考虑三者平衡;另一方面,如何在个人、企业、平台之间合理分配权利,形成资源的最优配置。

“这些互联网平台平常会收集我们大量的个人信息,这个过程中间会涉及到一个权利的分配问题。在经济学中间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定理叫科斯定理,科斯定理认为初始产权的分配是不重要的,我们只需要做到产权清晰,比如说所有数据的权利都是归个人和消费者,这就是一个非常清晰的产权界定。”他说。

202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其中提到要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提升社会数据资源价值,以及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和安全保护。

刘小鲁说,目前我国数据要素市场整体规模较小,根据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中心的测算,2020年,我国数据要素市场的规模大约是在545亿元,虽然规模不大,但增长速度非常快,在“十三五”期间(2016-2020年),年平均增长率超过30%。刘小鲁表示,照此速度,预计到2025年,我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会达到1700亿元左右。

对于数据要素市场的建设路径,刘小鲁表示,首先要完善数据的立法和数据的确权。目前我国数据的立法呈现出一种从分散立法到统一立法的趋势,但是权利的划分仍然不够清晰。

其次,因为隐私问题和数据安全问题的复杂性,不可能对任何市场行为都用一套简单的规则进行规范。所以隐私和安全规制主要是明确数据要素市场的基本红线,对于其他问题则应该采取开放的态度,来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创新的作用。

第三,通过单一产权界定没有办法兼顾多个目标,所以应该构建多元化的数据产权体系。第四,数据确权的核心是产权配置,通过产权在个人、企业等相关主体间的分配,来平衡数据充分使用、数据相关主体权益和数据安全这三者的目标。第五,在企业数据的保护上,要分类提供商业秘密外的更为全面的权利保护。第六,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和数据技术来推动数据的流通与共享。

阅读全文>>
创业萤火
创业萤火
创业萤火
Copyright 2021 yinghuod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0017053号-1
安徽萤火点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栢悦中心2412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1-63844003举报邮箱: jubao@yinghuod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