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次级债券发行有哪些特点

来自创业知识 内容团队
2025-05-07 16:00:52

目前商业银行发行的都是标准形式的次级债券,即具有固定利率、固定期限、可赎回并具有加息条款、可流通的结

目前商业银行发行的都是标准形式的次级债券,即具有固定利率、固定期限、可赎回并具有加息条款、可流通的结构特征。而且,随着次级债券发行规模的不断扩大、设计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新的次级债券品种将面世,满足不同种类投资者的需要。

2、我国次级债券早期采取定向发行方式,具有私募性质

2004年6月之后开始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早期发行规模小,发行规律或连续性不太明显。次级贷款的主要功能是补充资本金。由于流动性不足,市场的约束作用难以充分体现。

3、金融机构互持次级债券的现象比较普遍

因为次级债券的发行对象全部为金融机构,且大部分为银行。银行通过发行次级债券来充实资本金,从而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将被削弱。因此,整个银行体系的风险没有合理地分散到金融体系中去。

4、次级债定价较低

次级债发行利率与市场上同期限的金融债利率相当,并没有充分体现次级债的风险溢价,使其市场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这主要是由于目前的发债主体具有隐形的国家信用担保,同期限品种的金融债供给又稀缺,有资产配置需求的投资机构会对次级债表现出较大的兴趣,而投机类机构很难从中获利。

5、发行次级债的成本相对较高

如2006年民生银行、北京银行、浦发银行发行的十年期次级债券其票面利率分别为3.68%、3.98%和3.6%,远高于十年期定期存款2.25%的年利率。如果再附加发行的手续费,对银行来说,成本不小。高的发行成本限制了金融机构的发行规模。

文章关键词:
创业萤火
创业萤火
创业萤火
Copyright 2021 yinghuod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0017053号-1
安徽萤火点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栢悦中心2412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1-63844003举报邮箱: jubao@yinghuod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