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腾讯深夜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已决议向不少于25700位奖励人士授予合共4410829股奖励股份。
12月1日,腾讯深夜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已决议向不少于25700位奖励人士授予合共4410829股奖励股份。
据悉,奖励人士将包括雇员、 行政人员或高级职员、董事、专家、顾问或代理。
公告显示,此次发行的目的旨在嘉许奖励人士所作出的贡献并吸引及挽留本集团持续经营及发展所需的人才。“奖励人士将包括雇员、 行政人员或高级职员、董事、专家、顾问或代理。”
截至12月1日港股收盘,腾讯的股价为468.8港元/股。据此计算,腾讯此次奖励股票的总价值约为20.67亿港元。 按照25700位奖励人士计算,人均可获得超8万港元。
对此,有网友称,别人家的员工福利就是好。也有网友感叹:又是别人家的公司。
实际上,这并非腾讯今年以来第一次给员工“发股票”。
早在今年2月,腾讯曾在年终奖中,对有“特别贡献”员工发放每人100股奖励。按腾讯当日股价计算,100股腾讯股票市值在7.4万港元左右,折合人民币约6.1万元。今年7月,根据股份奖励计划,拟向不少于3300位奖励人士授予合共2,403,203股奖励股份。根据腾讯公告当日港股收盘价计算,240万股腾讯股票约合人民币11.21亿元,3300名员工平均每人能获得34万元人民币。
从公司的角度来说,这叫股权激励。
公司搞股权激励,是为了激励公司员工们为公司业绩的增长目标去奋斗。此外,并不是人人都有机会获得股权激励,股权激励是企业优先给核心员工的福利。
其次,这样做也有效稳住了骨干员工,减少了跳槽的风险。只有拿到了股票,员工才能从一般的“打工仔”上升到“资本家”。才能真正把公司当自己的事业来干,毕竟真银白银不会说谎,这是可以直接拿到市场变现的。
对公司来说,推行股权激励表面上只是印了一些股份,不需要支付一分钱,能够节约公司的现金流。
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为得到员工的服务,原本可以高价卖给投资人的股份,却低价卖给员工,中间的差价不会无缘无故消失,损失得公司承担。
如果公司把价值100万的汽车以10万的价格卖了,就得确认90万的损失,当期的利润因此减少90万。公司把价值100万的股票低价卖给员工,同样也要确认损失。
对股东来说,如果公司发放给员工的股权是增发的,那么公司的总股份数将会增大。原本一个蛋糕10个人分,现在11个人分,每个人分到的蛋糕都会变小。
另一方面,员工拿到股权后,如果推动公司进一步发展,相当于整个蛋糕变大了,股东分到的蛋糕会变多。
最终,股东是否受益于员工的股权激励计划,要看公司发展与股权稀释谁的作用力更大。
对员工来说,公司的股权其实不好拿。
以拼多多为例,期权全部解锁需要7年时间,期间如果员工离职了,期权会被公司收回。
2017年,拼多多给员工授予7856万股期权,收回985万股期权;
2018年,拼多多给员工授予3.6亿股期权,收回224万股期权;
2019年,拼多多给员工授予7666万股期权,收回794万股期权。
图源:拼多多2018年二季报
数量较少的2018年,有两百万多股期权被收回,目前市场价值40亿美元。
有人继续等待期权变现的那天,也有人撑不下去,选择离职。
竹篮打水一场空,并不是最惨的。赔了夫人又折兵,才是最惨的。
股权激励毕竟与公司挂钩,如果公司不靠谱,蜜糖也会变成砒霜。
总的来说,从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实际效果来看,股权激励晕一把双刃剑。执行得好、就能带来很多好处;执行得不好,则会为公司带来许多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