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部门

  税务部门核查企业注册地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税务部门随机抽查企业经营地址;

  2、企业纳税出现问题,例如:漏税、欠税等行为;

  3、企业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一直没有开发票,但是,近期需要开具发票时,税务部门可能会核查注册地址;

  4、税务部门接到相关举报,需要核查注册地址。

  当企业不能配合核查时,企业可能会被税务部门列入异常名录。

  如何解决税务核查地址问题

  1、配合税务部门要求,提供地址相关材料,税务部门会对企业信息进行审核;

  2、使用虚拟注册地址的企业,需要找一个能配合税务部门核查的注册地址。

  上述内容为“税务部门核查注册地址是怎么回事?如何解决?”的介绍,如果存在其他问题,或者需要创业萤火帮您解决地址核查问题,可联系创业萤火工商财税人员,我们会为您提供解决方案。

阅读全文>>

  公司购置税控器时,税务部门要求提供地址租金发票怎么办?对于有实际经营地址的企业来讲,直接提供租金发票即可;但是对于使用虚拟注册地址的企业来讲,某些时候即便提供地址,也不能购置税控(仅限于北京地区),因为,只有符合要求的虚拟地址,才能申请税控。这是为什么呢?接下来,创业萤火为您整理介绍:

  虚拟注册地址是否能用于申请税控?

  答案:部分虚拟地址可以申请税控。虚拟注册地址主要用于注册公司、地址变更使用,即:仅用于企业工商及税务登记,不用于办公;此外,虚拟注册地址分为小规模企业注册地址和一般纳税人企业注册地址,其中一般纳税人注册地址能用于申请税控;而部分小规模地址是不能用于申请税控的。

  那么,哪些小规模注册地址可以申请税控呢?

  一般集中办公区、写字楼及园区地址是可以申请税控的;孵化器以及部分价格较为便宜的地址则不能用于申请税控。

  当税务部门要求提供发票时怎么办?

  企业可联系物业或者企业服务公司开具,如果已经无法联系到原来的物业或企业服务公司,则建议更换一个注册地址,然后申请租金发票,更简单的操作是:委托工商财税代办公司直接申请税控。

  上述内容就是有关虚拟注册地址申请发票及税控的介绍,如果您存在疑问,可及时咨询创业萤火工商财税顾问,我们会随时为您解决注册地址、税控问题。

文章网址:https://www.yinghuodd.com/newsInfo_10023.html

阅读全文>>

据国家税务总局网站消息,日前,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公布废止的税务部门规章目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明确,根据《规章制定程序条例》有关规定,国家税务总局对税务部门规章进行了清理。清理结果已经2023年5月23日国家税务总局2023年度第1次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将《废止的税务部门规章目录》予以公布。

阅读全文>>

  税务部门核查企业注册地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税务部门随机抽查企业经营地址;

  2、企业纳税出现问题,例如:漏税、欠税等行为;

  3、企业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一直没有开发票,但是,近期需要开具发票时,税务部门可能会核查注册地址;

  4、税务部门接到相关举报,需要核查注册地址。

  当企业不能配合核查时,企业可能会被税务部门列入异常名录。

  如何解决税务核查地址问题

  1、配合税务部门要求,提供地址相关材料,税务部门会对企业信息进行审核;

  2、使用虚拟注册地址的企业,需要找一个能配合税务部门核查的注册地址。

  上述内容为“税务部门核查注册地址是怎么回事?如何解决?”的介绍,如果存在其他问题,或者需要创业萤火帮您解决地址核查问题,可联系创业萤火工商财税人员,我们会为您提供解决方案。

阅读全文>>

近日,“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机制秘书处发布了《中国税收营商环境改革发展研究报告(2016-2020)》(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16年-2020年,中国新增减税降费规模超过7.6万亿元。


近年来,“减税降费”已成为积极财政政策中的一大热词。2017年4月,国务院推出“1+4+6”六大减税举措;2018年深化增值税改革、个人所得税改革、小微企业普惠性政策、支持科技研发等优惠政策相继落地;2019年,国家实施了历史上超大规模的减税降费……连年增长的政策红利,让减税红利落到实处,更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记者梳理发现,2016到2020年期间,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设置了具体的减税降费目标。


“今年将比改革前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5000多亿元。”——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


“进一步减税降费,全年再减少企业税负3500亿元左右、涉企收费约2000亿元,一定要让市场主体有切身感受。”——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全年再为企业和个人减税8000多亿元,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着力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


“确保减税降费落实到位。减税降费直击当前市场主体的痛点和难点,是既公平又有效率的政策。全年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


“预计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要坚决把减税降费政策落到企业,留得青山,赢得未来。”——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


数据显示,2016年到2020年,我国新增减税降费规模逐步扩大,2019年和2020年都保持了2万亿元以上的强度,五年累计规模超过7.6万亿元。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没有提出减税降费的规模目标,而把重点放在优化和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上。对此,国务院研究室党组成员孙国君表示,经过多年财税体制改革,已经实施的减税降费政策,以制度性减负为主,这些政策是长期执行的,随着经济规模扩大,其减税降费效应会越来越明显。同时,今年针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出台了新的更加精准的减税政策,在鼓励企业研发投入方面,也加大了税收优惠力度。


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有效减轻企业负担,释放了发展潜能,成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从供给侧看,增值税税率降低,制造业、小微企业受惠,有效减轻了实体经济负担,真金白银的减税“红包”为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实现转型升级注入动力;从需求侧看,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叠加专项附加扣除这两步改革,直接让普通百姓钱包鼓起来,有效激发了居民消费潜力。


在我国各地,税务部门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逐步兑现减税降费“红包”,有效激发地方经济发展活力。


在新疆,减税降费政策有效帮助广大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减轻负担。从制定出减税降费具体落实意见到出台支持新疆“十大产业”发展17条措施,税务部门结合区域发展实际,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轻装前行。


在河北,税务部门在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中,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和大数据作用,拓展建立稳定、广覆盖和交互式的推送渠道,丰富推送内容,在电子税务局添加服务定制功能和政策享受提醒功能,将减税降费政策精准推送给匹配纳税人,促进市场主体充分享受政策红利。


在山东,税务部门通过建立税收专家顾问制度、推行“一户一策”一揽子税费解决方案,对企业“一对一”“点对点”开展服务,确保减税降费政策红利落到实处。


在吉林,税务部门用税费收入“减法”换来企业效益“加法”。国家税务总局吉林省税务局党委书记刘虎表示,必须牢牢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在创新征管方式、优化税收服务、推进减税降费等方面持续加力,最大限度地释放改革红利,不断增强税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西南财经大学教授、西财智库首席研究员汤继强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五年,我国新增减税降费规模超7.6万亿元,税收作为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持续发挥作用,为广大市场主体发展赋能。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则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指出,近年来,我国税收征管体制不断完善,税收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减税降费政策红利激发了市场主体发展活力,推进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阅读全文>>

近年来,税务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形成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动力,积极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税务总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军。

一、请问,在促进公平竞争方面,税务部门可以发挥哪些作用?

答: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促进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为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企业创造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些要求落到税务部门,就是要想方设法把名义税率降下来,想方设法把实际征收率提上去,想方设法把偷逃税行为打击掉,想方设法把税费服务优化好,以促进形成各类所有制企业、大中小各种规模企业竞相发展、良性互动、规范提升的局面。

二、您刚才提到想方设法降低名义税率。请问,近年来,我国在降低名义税率、减轻市场主体负担,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答:近年来,税务部门积极参与税制改革和税费优惠政策制定,推动名义税率、费率不断降低,确保大规模减税降费落地生效,积极支持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

一方面,多税种改革切实降低了名义税率。不仅通过实施营改增改革消除了重复征税,而且连续两次大幅降低增值税税率,将17%的标准税率降至13%,并阶段性将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由3%降至1%。小型微利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不断加力,带来实际征税率已降至2.5%。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从20%降至16%,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社保缴费负担有实质性下降。

另一方面,大规模减税降费明显降低了宏观税负。“十三五”时期,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合计超过7.6万亿元,其中减税4.6万亿元,带动我国宏观税负由2015年的18.13%,降至2020年的15.2%,降低近3个百分点。

减税降费不但注重了普惠性,还侧重了针对性。比如:从不同企业类型看,科创企业是受惠主体。随着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持续加力,全国享受该政策的企业户数由2015年的5.26万户提升至2020年的42.7万户,五年间增长7.1倍。从不同所有制看,民营企业是受惠主体。今年1-8月份,民营企业新增减税降费3044亿元,占比超过七成。从不同企业规模看,小微企业是受惠主体。今年1-8月,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新增减税合计1402亿元,占新增减税总额的45.2%。从不同收入水平看,中低收入群体是受惠主体。综合与分类相结合及六项附加扣除的个税改革几乎使所有人都减了税,其中年收入20万元以下的纳税人减税幅度最大。最新数据显示,这部分纳税人缴纳的个税占比已从2018年的47%下降到2020年的17.5%,大大减轻了上有老、下有小、自己收入尚不高、正在爬坡过坎需要学习充电的这一庞大群体的个税负担。

三、我们注意到,近年来,税务部门不断健全税收监管体系,持续加大偷逃税打击力度,能否详细介绍一下具体措施和成效?

答:税收监管十分复杂,科学监管任务更重。近年来,我们探索的路径是,区分情况,有效施策,想方设法堵漏增收,把实际征收率提上去,想方设法严查快查,把偷逃税行为打击掉,以公正监管促公平竞争。

第一,对没有主观故意的轻微违规行为,我们优化税务执法方式,推行有柔性、有温度的执法。比如,今年4月,推出首批包括10项内容的税务行政处罚“首违不罚”清单,半年来,已有超过6万户纳税人受益。明年一季度,我们将推出第二批“首违不罚”清单。

第二,对一般性涉税违规行为,我们利用税收大数据持续健全动态“信用+风险”监管体系,强化精准监管,提高监管效率。对高信用低风险的纳税人不打扰、少打扰;对低信用高风险的纳税人严管理、严监督。“十三五”时期,税务部门分析应对的风险纳税人户数年均下降22.1%,而户均查补税款年均增长29.7%,这一方面反映了精准监管的成效,另一方面也说明纳税人的风险意识、法治意识在不断提升,税法遵从面和遵从度在不断提高。

第三,对不法分子恶意偷逃税行为,我们坚决严厉打击,一点也不手软。2018年8月至今年9月底,税务总局、公安部、海关总署、人民银行联合开展持续精准打击“假企业”“假发票”“假出口”骗取退税及税费优惠的三年专项行动,查处涉嫌违法企业44.48万户,破获涉案金额十亿元以上的案件325起、百亿元以上的案件39起,配合公安机关对28363名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打得5841名犯罪分子主动投案自首。最近,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国家外汇管理局支持我们,加入进来,6部门联手共建了常态化长效性打击“三假”工作机制。

四、优化服务是法治公平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请问,近年来税务部门在提升税费服务水平、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方面,主要有哪些具体措施?

答:纳税人缴费人是税务人的衣食父母。在政府部门中,我们的服务对象最多,有几千万企业纳税人,还有十多亿纳税缴费的自然人。我们的服务频次最高,与一个服务对象打交道,一年少则几次,多则几十次,回答政策咨询有的要达几百次。“十三五”时期,税务部门服务对象和服务频次都增加了好多倍,但服务投诉数量2020年比2015年却减少了百分之五十以上。今年,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我们开展了“我为纳税人缴费人办实事暨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推出了100项服务措施,前三季度服务投诉数量又比2020年同期减少了17.8%。

概括地说,我们优化税费服务的工作重点主要体现为“三个转变”:

首先,从线下服务为主向线上和线下服务并重转变。目前,214项业务中203项可全程网上办,近90%的涉税事项、99%的纳税申报可网上办理,刚转到税务部门征收的企业和个人缴纳的社保费,也在今年6月份基本实现了网上办、掌上办。

其次,从共性服务为主向注重个性服务转变。我们依托税收大数据,将税费优惠政策与纳税人缴费人数据进行关联,建立了全国统一的9大类4层级4219个税费标签体系,“点对点”精准推送。今年以来,已精准推送47批次税费优惠政策,惠及纳税人缴费人5.13亿户次。

再次,从注重程序性服务向更加注重权益性服务转变。比如,近年来,为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我们构建起“16+10”长三角一体化税收支持体系,推进区域内执法标准统一。今年10月1日起,我们又在京津冀区域内施行统一的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统一了7类53项税收违法行为的处罚标准,切实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

由于税务系统点多、面广、事项杂,仍有一些服务不到位、有差错的地方,我们将坚持“知道了就改,违规了就纠,失责了就查”,努力使税费服务越做越好。

中办、国办于今年3月份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为“十四五”时期税收现代化确立了总体规划。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力争经过5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建成以税收大数据为驱动力的智慧税务,实现从经验式执法向科学精确执法转变,从无差别服务向精细化、智能化、个性化服务转变,从“以票管税”向“以数治税”分类精准监管转变,全方位提高税务执法、服务、监管能力,更好营造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


阅读全文>>
创业萤火
创业萤火
创业萤火
Copyright 2021 yinghuod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0017053号-1
安徽萤火点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栢悦中心2412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1-63844003举报邮箱: jubao@yinghuod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