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饮行业

本周,位于广州城投大厦的喜小茶门店即将关闭,这是仅剩的最后一家喜小茶,也是广州的第一家。

这个曾被视为喜茶专攻下沉市场的子品牌,一直没有正式走出过珠三角地区,如今随着喜茶的降价下沉,似乎也的确失去了其差异化定位优势。

至于“断臂”的喜茶,在新茶饮行业整体增速放缓的当下,仍然靠着拿到更好的IP联名来斩获流量。从今年热播的《梦华录》、《苍兰诀》到“国民宫斗剧”《甄嬛传》,新茶饮头部品牌将寻找IP的眼光拓展到了影视领域。

事实上,由于新茶饮行业的技术门槛较低,因此一直面临着同质化竞争严重的难题。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寻找小众水果、开发应季新品是新茶饮行业的一大内卷方向。但一来研发成本高,二来效果不一定好,因此内卷的方向渐渐朝着疯狂联名转移。

可经历了挥刀降价、联名输血后,新茶饮头部品牌也还是面临着第二梯队品牌甚至新茶饮品牌的多方围剿,这场战事的走向,仍是未知。

没有新故事的头部品牌,需要联名“奶一口”?

10月31日,两大头部新茶饮品牌前后脚上新。喜茶宣布与“潮流教父”藤原浩联名的爆品“酷黑梅桑”回归,同一时间,奈雪的茶推出与52TOYS联名的奈雪熊猫奶茶以及熊猫榛宝书签、熊猫榛宝茶宝等周边产品。

从早期的芝士水果茶系列到后来的小众水果茶创新,再到跨界咖啡、瓶装饮料赛道,喜茶与奈雪的茶之间的暗自较量一直没有停止过。然而,两者也同样面临着发展变缓的困境。

喜茶与奈雪的茶同一天返场/上新联名款

两年前,两者一同涨价,带领新茶饮品牌迈入“30元时代”。两年后,两者却又纷纷降价,喜茶称“经过在供应链上的积累和深耕,可以将价格下调,让‘品质高也不贵’成为可能”,奈雪的茶则推出9至19元的新茶饮轻松系列,并承诺每个月都至少上一款新品。

降价的策略的确带来了一波利好,喜茶在降价后迎来了爆单时期,奈雪的茶股价连续上涨。但也同样带来了许多非议,“加倍果肉成了喜茶降价后的正确打开方式了,所以说降价了,但又没完全降”“以前很爱喝芝芝绿妍,降价后味道淡了很多,不想喝了”“轻松系列的味道都很淡,几乎没有水果的清香和新鲜度,很失望”……诸如此类的评价在社交平台上比比皆是,降价后的喜茶与奈雪的茶,隔三差五就会被诟病“变了味”。

不仅味道受到争议,不少消费者对这两大头部新茶饮品牌的定位认知也开始模糊。“以前和朋友约饭基本都会再去买一杯喜茶,拍照打卡也是每次都会进行的一套流程,但是现在已经很久没有这种非喜茶不可的想法了。”“00后”郑依炆是位资深“奶茶星人”,从喜茶铁杆粉丝转变为如今的“百家皆可”,也不过才一年时间。

在郑依炆看来,以前的喜茶、奈雪的茶用料扎实、口味独特,而且在周边创意上也是独一份的,但自从降价之后,或许是发展的重心变了,总之品牌形象和产品力都发生了变化。“其实像今年喜茶和《梦华录》、《甄嬛传》的联名也挺火的,但对我就没有吸引力,相比以前的联名款,这两年的联名总给我一种创新黔驴技穷,然后靠联名吸新粉的感觉。”郑依炆对锌刻度谈到。

据财经无忌报道,“近半年来,新茶饮行业集体开启了联名内卷,据不完全统计,仅2022年上半年,联名就超过了30起,而其中喜茶就占据了13起,平均1月两起。”

靠联名快速制造爆款已是新茶饮圈的常规操作,可随着头部品牌降价下沉,其与中端品牌的混战却还面临着更多考验,联名带来的流量也并非持续稳定。

价格下探后,多方位的内卷却来了

从这几年的双十一动态来看,喜茶和奈雪的茶步调同样是惊人的相似。2020年,两者同时首次开启天猫双十一活动,并且主要售卖气泡水和袋装茶。

那时的两大品牌尽管同样进行着高密度、不定期的IP联名,但也将目光投向了更多市场。但随后的两年,当初高歌猛进的步伐却变缓了。

从喜茶和奈雪的茶微信公众号观察到,今年双十一,两大头部新茶饮品牌的参与感似乎并不是很强。相较两年前的初登场,如今不仅产品类别没有什么更新,参与双十一大促的优惠套餐也不多。具体来说,喜茶主推柠檬茶、果汁茶、轻乳茶等瓶装饮料,奈雪的茶则主推一周好茶、冷泡水果茶等茶包。

尽管在这些有限的品类中,也有部分套餐能够单平台销量破万,但对于头部品牌来说,或许没能体现出其强大的研发创新水平。反观其他新茶饮品牌,两年的时间成为了他们迎头赶上的好时机。

曾经偏居一隅、“足不出湘”的茶颜悦色在这两年先后进驻武汉、重庆、南京,开出了全新咖啡品牌“鸳央咖啡”。不过,这两步举措相较喜茶、奈雪的茶来说仍是滞后的。真正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茶颜悦色目前在全国的门店布局仍不多,但对其充满好奇的消费者却数不胜数。为了俘获这部分消费者,茶颜悦色研发推出了自摇奶茶系列,让消费者用冻干茶粉、牛奶、糖浆、喷射稀奶油、坚果碎自制一杯茶颜悦色。

茶颜悦色称“受时间、贮藏、手法等因素影响,短时间内很难在‘80分的口感’上继续向上跨越”,但这一研发突破已经给茶颜悦色带来线下门店之外的更多消费者。并且相较于喜茶、奈雪的茶在线上主攻的瓶装饮料、袋泡茶等产品,茶颜悦色的自摇奶茶系列更具有差异化特点,也就更容易产生吸引力。

再说说近两年发展势头正猛的腰部奶茶品牌,自头部品牌降价之后,新茶饮行业似乎进入了另一场价格内卷中。15元以内的奶茶选择变得更多,头部新茶饮品牌的自播直播间里也时常推出9.9元的秒杀产品。

但也正如前文所提及的,降价后的头部品牌被消费者诟病口味发生了变化,低价系列并没有如期待般抢走腰部奶茶品牌的生意。加之古茗、书亦烧仙草、茶百道等品牌此前通过加盟的方式在全国实现了快速扩张,覆盖了更广阔的下沉市场。从这一层面来说,比头部品牌更具优势。

还有区域性的奶茶品牌也在向外突破,如霸王茶姬走出云南、沪上阿姨走出上海、茶话弄走出西安,还有“为你我从新疆来”的西琳姑娘、“香料做茶,国风做媒”的郑州眷茶……

在头部品牌增速放缓的这两年,其他品牌却在各自的领域走得越来越稳,未来的新茶饮市场会变成什么样,还很难说。

未来的战斗,不止于新茶饮赛道

头部新茶饮品牌的式微,一方面与大环境有关。据《中国餐饮品类与品牌发展报告》数据显示,未来2到3年内,新茶饮增速阶段性放缓,调整为10%-15%。整个2022年上半年,新茶饮赛道6个月内的融资数量共有16起,融资金额近14亿元,相比于2021年上、下半年,融资金额和数量双降。

基于此,新茶饮品牌之间的竞争变得越发白热化,开店数量、研发速度、创意水平到品控、价格,都需要做得更好。近期新茶饮头部品牌们接连推出新品或返场爆品的情况,也体现了头部品牌联名的频率与花样越来越多。联名款自带1+1大于2的“BUFF”加成,因此也成为了新消费品牌发展的一步捷径。

但普华永道也在《茶饮市场洞察报告》中提到,相较第一阶段的飞速增长期,新茶饮赛道已进入竞争红海阶段,消费者对新品的敏感度降低,包括头部玩家在内的新茶饮品牌打造爆品的速度和声量远不及以前。

至于腰部品牌,则更多依靠融资或加盟的方式迅速扩张,尽快地占山为王,再以频繁地推新和优惠的价格吸引消费者。换句话说,各品牌之间的差距仍然存在,但在抢占消费者心智这件事上,已经很难有绝对的强者了。

另一方面,新茶饮赛道之外的世界同样精彩,也同样在向内施压。首当其冲的是新咖饮赛道,如今咖啡味的奶茶和奶茶味的咖啡越来越多,奶茶与咖啡之间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争抢消费者手中那一杯位置的品牌,已不再局限于新茶饮赛道。

生酪拿铁一经推出迅速出圈

同样乐于联名活动的瑞幸咖啡,今年与《JOJO的奇妙冒险:石之海》的联名新品“生酪拿铁”单日销量突破131万杯。从过去与悲伤蛙、LINEFRIENDS、“Craig&Karl”到今年的椰树椰汁、《JOJO的奇妙冒险:石之海》,瑞幸借着联名可谓是一次比一次出圈。

新茶饮市场的洗牌还在加速,做好供应链和数字化品牌,才有机会在内卷时期弯道超车。与此同时,餐饮品牌主营品类的边界正逐渐弱化,绝对的技术壁垒很难产生,所以如何打造品牌影响力,在获取流量之后高效地完成激活与留存,仍然是追求商业化发展后维持品牌长期生命力的重要因素。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阅读全文>>

如果从2012年芝士奶盖茶推出算起,新茶饮行业已经发展了近十年,如今看似行业格局已经稳定,但如果仔细观察依旧能够发现其中的暗潮涌动。

表面上新茶饮双巨头格局已经确立,但近年来下沉市场中又涌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对手,与此同时,地方市场、细分市场均不断在出现新的玩家入局,长沙本地品牌、南京本地市场、柠檬茶细分品牌、水果茶细分品牌……等一系列品牌都已经获得了用户的认可。这不难看出新茶饮行业的竞争激烈,但同时也说明新茶饮战事远未到达终局,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实际上,线下零售市场本身就是一个集中度较低的行业,这也意味着巨头品牌或许永远无法获得绝对意义上的强势地位,正是这个特性,便给予了大量本地品牌、新兴品牌生存空间,以及弯道超车的市场机遇,而在2021年末的今天,T COMMA便是其中值得关注的一个品牌。

11月在南京十三家门店同步试营业开业之后,T COMMA立刻获得了大量用户的追捧。值得一提的是,十三家T COMMA门店均聚集在南京新街口商圈,门店之间的最短距离甚至不足5米。而据T COMMA透露,未来将在南京新街口不足0.28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开设54家门店,其门店密度可想而知。

T COMMA的饱和式开店打法很难不让人联想到“长沙模式”,甚至其在门店密度规划上有过之而无不及,若T COMMA在南京市场的门店扩张符合预期,那么T COMMA也将成为近年来新茶饮行业最值得关注的一匹黑马。


01. 把饱和式开店打法做到极致

目前T COMMA的线下门店均聚集在南京新街口商圈,但根据T COMMA品牌负责人方杰透露,在未来三年内,T COMMA计划仅在南京一城就开设400家门店。仅从开店密度来看,可以说“南京模式”不仅仅是“长沙模式”的简单复制,更是将后者推向极致。

在饱和式开店的推进过程中,T COMMA自然需要找到自身的独特价值,以吸引用户对品牌的持续认可。相比于其他新茶饮连锁企业,T COMMA在产品及品牌调性上做出了全方面的升级。

首先是产品层面,不同于面面俱到的头部新茶饮品牌,T COMMA主要聚焦于水果茶领域,并且在食材原料上只选择鲜果现切的制作方式,来保障水果茶的新鲜口感,拉开品质差异化。根据方杰透露,T COMMA的芝芝鲜莓莓一杯售价为18元,原材料成本就高达11元,品质超过30元的竞品,食材用料方面十分扎实,甚至可以说是市场上最具性价比的新茶饮产品。

实际上,在新茶饮行业近十年的发展后,新茶饮品牌确实也在呈现不断细分化的趋势,越来越多垂直品类从综合茶饮中单独分离出来,形成更加鲜明的消费者心智认知,此前柠檬茶茶饮品牌的大火便是例证,而T COMMA专精水果茶品类的打法也符合行业长期发展趋势。

更值得关注的是T COMMA整体品牌调性打造。早年间成立的新茶饮品牌在多年发展后大多遇到了品牌老化的挑战,而T COMMA的门店设计让人耳目一新,整体采用极简风格,匹配当下年轻消费者的审美偏好。方杰表示,T COMMA打造的是轻奢大牌范品牌风格,在门店的设计上对标香奈儿等国际奢侈品大牌,用超越时代的设计风格来吸引并引领消费者。

除了门店设计和品牌包装外,在用户服务层面T COMMA也保持自己的调性。例如遇到门店排队较长的情况,T COMMA会主动劝退排队用户,不让用户过久等待,同时也能够维持品牌的价值感。

在消费者面对当下千篇一律的新茶饮品牌时,T COMMA确实更形成耳目一新的品牌印象,其简约轻奢品牌调性和颇具性格的服务体系,或许更能够匹配当下年轻用户对品牌的期待,以及对个性化消费的追求,这或许就是T COMMA走红背后的关键密码。


02. 新茶饮的背后,是一场IP生意

在饱和式开店、提供高性价比产品的同时,如何才能平衡成本与收益,这实际上是过去新茶饮品牌所面临的一大难题,而T COMMA尝试跳出“卖奶茶”这件事来全局规划,实现对现有新茶饮“卖奶茶”商业模式的跨维打击。

根据方杰透露,T COMMA未来“可以在卖奶茶上不赚一分钱,而从整个IP运营上获得利润”。从中可以看出T COMMA商业规划设计思路与其他新茶饮品牌的较大差异,对于T COMMA而言,门店中线下现制产品相当于引流工具,在前期积累品牌势能,以便为后期IP变现、零售产品销售打下基础。

实际上,如今T COMMA在营的十三家门店已经获得了超出团队意料的市场反馈,这也为其未来商业规划提供了更好的基础。根据方杰透露,T COMMA在没有花一分钱营销费用的情况下,试营业第一周每家门店的日均销量就达到了100多杯,而运营至第四周时,每一家店的日均销量已经达到500多杯,门店员工都在超负荷运转。

根据业内人士透露,小店模型日均400杯销量,是中国咖啡店、茶饮店的天花板,现制饮品业中,芝士水果茶制作难度通常大于奶茶和咖啡,开业第四周T COMMA日均销量就达到500杯,这个业绩让人感到惊喜,但T COMMA团队仍然不止步于此。

目前,T COMMA试营业门店日均产能设计和设备配置为400杯,除了日常销售情况超出T COMMA团队最初预料外,方杰表示如今周六、周日每家店最高销量达到600杯。为了满足门店销量的持续增长,T COMMA正在计划将第一批13家门店停业进行形象升级及产能扩建,未来将会以日销1000杯的规模进行门店产能设计。

对于IP衍生品(非现制饮品)的零售商业规划,T COMMA将会在前50家门店日均销量达到400杯时正式启动。按照方杰的规划,T COMMA前50家门店依旧会聚焦于南京市场,等到日均销量达到约600杯时,T COMMA品牌便已经成为了“超级大IP”,届时T COMMA衍生品牌连锁店将陆续试营业,而等到日均销量达800杯时,T COMMA衍生品牌也将进入发展成熟期,长期来看,T COMMA预计IP衍生品收入将占整体销售比例达80%左右。

整体来看,T COMMA的商业模式更像是一个IP运营企业的逻辑,前期通过良好的品牌、产品、服务吸引用户流量,形成IP势能后,商业变现和运营则放到后端高利润率的IP衍生品市场。


03. 再造一个现象级新茶饮品牌

如今T COMMA依旧尚处于试营业阶段,门店也将在试营业阶段不断打磨迭代,预计明年5月份左右进行正式营业。

当然,站在今天的视角上去预测T COMMA的未来走向还为时尚早,但对于整个新茶饮行业中确实也出现了弯道超车的发展机遇,而其机遇点或许也就在IP运营的层面上。

实际上,“长沙模式”的出现已经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新茶饮IP模式的可行性,而从T COMMA的选址、门店设计、产品包装、用户服务等各个方面来看,其所有规划设计都围绕着品牌最大程度的露出而进行。根据品牌官方透露,T COMMA目前主要聚焦于南京新街口商圈,但随着品牌IP势能的逐步积累,会逐渐实现门店的对外扩张,最终渗透至购物中心、街边店,乃至社区商业中。

值得注意的是,通过目前试营业的用户试饮数据,T COMMA发现消费者的购买率达到98%以上,同时用户自发地形成口碑裂变传播,持续推高回头客、复购率的提升。而随着T COMMA门店的开设,门店周边的其他新茶饮品牌均开始促销打折进行应对。

方杰认为,T COMMA能够实现超预期的效果,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持续让用户感动。在内部团队的思考框架中,更关注的是如何才能让品牌领先时代十年,因此也更加关注多变时代中“不变的本质”,例如T COMMA产品就以优质食材为核心,反而有意淡化产品的其他层面,因为对新鲜优质的好食材才是水果茶产品永远不变的竞争力所在。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如果说其他新茶饮品牌是发现用户需求-迎合用户需求而成长,那么T COMMA便是通过前瞻性的认知来引领用户需求及未来消费趋势。

在今天这个时间节点上,经历十年风雨的新茶饮战事显然还远未到终局,T COMMA们的出现让这个行业变得更加多元和精彩,同时也加入了更多商业变数。T COMMA的故事还在继续,新茶饮行业的故事也将再次书写。

阅读全文>>

下半年以来,喜茶、蜜雪冰城等茶饮巨头密集布局产业链上下游,释放了茶饮赛道进入塔尖争夺战的信号。

喜茶,正在努力向海底捞靠拢。 

为什么这么说? 

新式茶饮的上半场,是一场跑马圈地之争,拼的是门店规模、营销策略、用户活跃度与复购率等围绕茶饮品牌本身的竞争。 

随着茶饮行业的极度内卷,几家头部茶饮品牌已经不能单靠讲茶饮故事去维持在资本市场的话语权。 

尤其是进入到2021年以后,奈雪的茶上市,蜜雪冰城进入上市辅导,喜茶估值大涨,头部品牌间的竞逐更加白热化。 

下半场,头部茶饮品牌拼的不仅仅是在C端市场的影响力,更是深入到餐饮产业链上下游,试图向上打通供应链,向下复制更多不同细分领域的玩家,以扩大自身的商业版图。 

而海底捞之所以在餐饮行业的地位难以撼动,除了为人称道的服务之外,其核心竞争力正是在于其打通了产业链,在火锅赛道成为名副其实的“爸爸”。 

今年下半年以来,喜茶也加速了在茶饮产业链的布局。 

7月,喜茶入股精品咖啡“Seesaw”;8月,喜茶成为柠檬茶品牌“王柠”持股70%的大股东;9月,喜茶向植物基品牌“野生植物YePlant”注资,该品牌是全国第二大的她to B燕麦奶供应商;10月以来,喜茶又接连对下沉市场水果茶品牌“和気桃桃”、低度酒品牌“WAT”、定位高端的分子果汁品牌“野萃山”出手。 


喜茶持股70%的茶饮品牌王柠某上海门店 

仅仅3个月内,喜茶这一新晋“VC”共投了6家茶饮相关公司,横向投资了咖啡、柠檬茶、燕麦奶、酒饮、分子果汁等细分赛道;纵向补齐了高端市场与低线市场的区域短板。

喜茶如此密集地谋篇布局,释放了茶饮赛道进入塔尖争夺战的信号。 


01  茶饮赛道被资本市场看低

喜茶之所以在今年有这一连串的动作,一方面,是不想步奈雪的茶的后尘:上市之后,被二级市场的投资人一路看跌。

事实也的确如此,奈雪的茶在近日发布的三季度运营情况及盈利预警公告指出,预计2021年全年收入的同比增幅将低于预期,且受到新开店数量、门店成本等影响,预计今年三季度经调整后的业绩将由盈转亏。2019年,奈雪营收额为25.01亿元,亏损0.4亿元;2020年,营收额增至30.57亿元,但亏损也进一步扩大至2亿元。 

表现在二级市场,奈雪的茶自上市以来股价就一路下跌,截至发稿,每股股价不到10港元,而其上市首日报19港元。 

奈雪的茶12月13日收盘后股价,来源:雪球 

目前,奈雪门店数已经超500家,在同等类型的品牌中门店数仅次于喜茶,但规模效应并没有多大体现,原材料与人员的单店成本依然居高不下。 

除此之外,高端网红茶饮中,乐乐茶、茶颜悦色的日子也并不好过,今年以来,关店的消息络绎不绝。 

这在外界看来,都是“新式茶饮进入寒冬”的表征。行业如此,即便已经坐稳头部位置,喜茶也不能独善其身。 

另一方面,新式茶饮市场正在进行内卷消耗,尤其是高线城市的茶饮品牌,竞争十分激烈。

据艾媒咨询《2021年中国新式茶饮行业分析报告》显示,新茶饮消费者49.8%分布在一线城市,22.7%分布在二线城市。按照《2020年新式茶饮白皮书》预估,2021年新茶饮消费者数量在3.65亿人左右。 

由此预估,在一二线城市,新式茶饮的消费人数、铺店密度以及市场规模,都几乎到顶,难以有突破式的增长。 

因此,站在IPO门前,喜茶势必要讲出更好的故事,以抬高自身的估值。 


02  头部企业竞争进入下一阶段

战略上,喜茶在创业阶段的标的是奈雪的茶;如今在发展阶段,喜茶的标的转向了海底捞。 

事实上,即便喜茶没有成为“第一股”,但风头却比“第一股”奈雪的茶更盛。从2016年至今的六年时间里,喜茶共获得了5轮融资,其估值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实现了从160亿元到600亿元,超3倍的跃升。 

更有市场传闻称,喜茶将在港股上市,最新估值已经达到1500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200亿元)。 

对比行业其他竞争对手,蜜雪冰城估值为200亿元、茶颜悦色估值为130亿元,奈雪的茶市值为129亿元。 

那么,假如喜茶是以600亿估值上市,那么届时1个喜茶相当于4.6个奈雪的茶。如何撑起600亿,甚至是1200亿的高估值?这考验到了喜茶讲故事的姿势。 

早在2019年,喜茶创始人聂云宸就透露过对于喜茶的未来规划:“我们这种消费类行业只有两种壁垒 , 要么最终成为一个轮子一直转,不断反向影响上下游,从而进一步扩大自身规模,最终实现强者恒强的超级平台,像美团、天猫、京东、亚马逊 ;要么成为一个品牌本身就是壁垒的超级品牌,像可口可乐 、星巴克 、麦当劳 ,又或是那些奢侈品牌。” 

喜茶创始人聂云宸

如今看来,喜茶选择了前者,迈进“成为一个轮子”的轨道。 除了向下投资了一大批不同类型的茶饮品牌,向上砸下贵州梵净山自建茶园,广西桂林共建槟榔芋种植基地、燕麦奶供应商等供应链。 

这与海底捞的“轮子策略”非常相似。众所周知,海底捞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兄弟企业叫颐海国际,张勇夫妇是实际控制人。 

早期,颐海国际的主要任务就是专门给海底捞提供火锅底料和蘸料加工,在供应链上实现了标准化。越往后,颐海国际不单单只是给海底捞供应火锅底料,还给其他火锅品牌提供服务。 

在2019年,火锅底料市场排名前五的企业占比达到了41.6%,排名前三的企业占了34.8%的市场份额,而颐海国际一家就占了20.8%。这不难理解,在超市火锅货架上,排面最大的,当属海底捞。 

这是什么概念?这相当于其他品牌还在拼口味、拼服务、拼门店数量的时候,海底捞已经联手颐海国际打通了火锅赛道上下游。 

火锅赛道跟奶茶赛道一样,都面临内卷的消耗。喜茶做高估值的办法,已经不能在局限于开更多喜茶的店铺,而是立足行业,不断拓宽自身的边界。 

这不失为一种战略选择。如今,新消费头部品牌调转航向转投资,不仅仅是喜茶一个,泡泡玛特从2020年至今,投资项目高达10余起,布局主要为艺术馆、潮流买手店、电商、文化艺术商贸公司、内容公司等,布局IP生态的产业上下游。 

而元气森林的创始人唐彬森 创立的挑战者资本对外投资品牌接近70家,包括美妆、咖啡、中式烘焙、低度酒等新消费领域。 

这也使得这些头部企业,在行业中逐渐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壁垒。 

不过话说回来,在茶饮赛道,学习海底捞的不止喜茶一家,蜜雪冰城和茶颜悦色在上下游布局意图也十分明显。 

今年8月,重庆雪王农业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为5000万人民币。该公司由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100%控股,主要经营范围是农产品 收购和加工。日前,重庆雪王农业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5000万增至1亿元。 

截图来源于天眼查 

同时,蜜雪冰城在今年10月还专门成立了创投公司,投资了一家广东茶饮品牌“汇茶”。 

而茶颜悦色也在下半年成立了湖南省湘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500万人民币,主营茶叶的生产和加工。同时,茶颜悦色开始物色并投资潜在网红茶饮品牌,今年7月,投资了“果呀呀”。 

因此,在行业影响力方面,喜茶、蜜雪冰城、茶颜悦色等品牌不仅要比自身的品牌影响力,还要比上下游的产业布局谁更快、更强。

可以肯定的是,从做高估值这一目标来看,喜茶当前选择的这条路无可厚非。 

但是由于其出手的目标多为初创品牌,这也意味着,喜茶在他们身上的资本回报周期将会拉长,甚至是失败。 

据了解,近期喜茶投资的野萃山就翻车了,因涉嫌虚假宣传的违法行为被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立案查处。 

接下来,如何在自身主营业务和投资战略上找到平衡点,如何平衡自身主营业务的营收和投资支出,是喜茶在IPO之前面临的重要挑战。 

阅读全文>>
创业萤火
创业萤火
创业萤火
Copyright 2021 yinghuod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0017053号-1
安徽萤火点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栢悦中心2412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1-63844003举报邮箱: jubao@yinghuod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