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汽车

自动驾驶同样具备颠覆汽车产业的力量,历史也很精彩,但发展路径和长期商业前景有待观察。

最近几个月,自动驾驶大佬们离职跳槽的流动信息,似乎又多了起来。

比如去年中和今年初,小鹏汽车的自动驾驶系统总监--肖志光、理想汽车CTO--王凯相继离开原单位,去向不明。

有人则选择跳槽。比如原小鹏汽车自动驾驶产品总监--黄鑫在去年中离职后,加入蔚来。

还有人选择创业。前两天,有几家媒体报道,蔚来汽车自动驾驶副总裁--章健勇,将于近期离职,参与一个芯片项目创业。

对于大佬们的变动,市场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就认为,这是正常的人员流动;但也有人担心,自动驾驶的推进,可能会遇到困难。

自动驾驶该如何做观察?本文,我们从历史出发,试图为各位梳理下面几个问题:

1)自动驾驶是怎么诞生的?

2)为什么互联网公司、车厂们拼命发力自动驾驶?

3)自动驾驶将形成哪些商业模式?

4)自动驾驶当下将遇到哪些挑战?


一次尴尬的比赛

自动驾驶技术能起步,离不开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的助推。

DARPA是个神奇的组织,在这里设立的项目都瞄准军事用途,不但要求技术最先进、有新功能,更重要的是五年内产品化。

这些项目随便拿出个,就能吓人一跳,比如今天连接所有人的英特网,就是这家机构搞出来的。

而自动驾驶,则来自这家机构组织的三场比赛。

911事件后,美军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执勤时,士兵伤亡严重,不是遇到简易炸弹,就是遭到土炮袭击。为了应对大量伤亡,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项法案:要在2015年,至少有1/3的军用车辆可以自动驾驶。

不过,DARPA自己的技术人员虽然努力研发,但进展甚微,造出的样车又笨又慢。于是,2004年在洛杉矶东北方的沙漠,DARPA举办了一场机器人汽车比赛。而这,也成为了如今各势力角逐的起点。

这场比赛任何人都能参加,规则也很简单:谁能在10小时内,使用无人驾驶的方式,到达240公里处的终点,谁能赢得100万美元的奖金。

比赛万众瞩目,多家媒体跟进,但最终收获的却是类似《DARPA,一个浪费钱的官僚机构》、《沙漠中的惨败》的负面报道。

原因很扎心,这一场比赛中,参赛的21支队伍全军覆没。成绩稍好的来自卡内基·梅隆大学冠军团队,也只跑了12公里。


2004年第一名: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参赛车辆


虽然结果有些惨淡,但通过这次比赛,我们能借此了解无人驾驶的雏形。

比如,冠军团队的策略,就是粗制地图和细节地图一起用,配合雷达与摄像头收集的视频信息。

所谓粗制地图,就是由车上的GPS提供信号,让车辆在正负几十米范围的粗线条里沿着赛事方给的路线前进;

而细节地图,是比赛前几个月在大沙漠里收集到的特征地貌。赛前几个月,冠军团队会驾驶一辆SUV,在沙漠里尽可能多的道路上缓慢行驶。用一个类似于自拍杆的东西架好摄像头、伸出车窗,捕捉地面图像,岩石的样子、陷坑的样子、稀疏草坪的样子……典型特征都记录下来。这其实就是谷歌街景的雏形。

当赛事方给出比赛线路后,利用仅有的两个小时,用安装在车上的台式机计算会进行一通计算,得出一条最优路线,然后照此行驶。

而输出的路线,主要包含两个简单要素:一,往哪个方向走;二,行驶速度是多少。

直到今天,这还是自动驾驶要直面的两个问题。


小资本,撬动大智慧

可能是为了不让自己太尴尬,第一次比赛草草收场后,DARPA宣布,一年后继续举办第二次挑战,不仅如此,奖金翻倍,达到200万美元。

这一次DARPA算是扳回了面子,总共有5辆车完成了全程,第一名的成绩是6小时54分,第二名是7小时14分。


2005年第一名:斯坦福大学名为“Stanley”的车辆


需要注意的是,之所以这次有队伍取得成功,是因为新加入了一批从事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研发的科学家。

这些人将研发的核心,从如何控制机械,转向了如何写代码。他们将导航的问题,完全视为软件问题和数学问题。

两次比赛,只花了300万美元,竟然动员出民间如此大的创造力,这是DARPA起初没想到的。

为了继续花小钱碰撞出更大的惊喜,DARPA宣布,两年后,将举办第三届比赛。

和前两次的区别是,这三次的比赛场地换到了城市,距离是100公里,目标是6小时内走完,并且不能违反当地的交规。

同时,这次比赛的保密程度更甚,只透露会在路上增加几个职业司机来干扰自动驾驶。

如果我们将第三届比赛,和前两次挑战赛做个对比会发现,这次的参与者不仅背景更丰富,而且资本也进来了。

比如,有人在研究地图数字化这个比赛分支任务时,组建了自己的创业公司,开发手机上的街景软件;有人看到高端激光雷达是关键设备,就想当卖铲子的,组建公司做代理,卖给其他创业团队。

同时,这批参与者开始频繁接触风投,而红杉资本、基准资本等也冲了进来,这使得不少项目的种子轮的价码,从500万美元直接跳升至1500万美元。

此外,谷歌另外一个创始人布林也和佩奇一起,拜访了他们相中的冠亚季军研发主力,同时在比赛前就全资收购了其中一只队伍,这支队伍后来成为了谷歌街景团队。


2007 年,卡内基梅隆大学与通用汽车和卡特彼勒合作夺得第一


4年前还是个远在天边的技术,4年后就变得有些眉目,不禁让人感叹,市场机制“自我生长,公平淘汰”的伟大。

不过,这场比赛游戏很短暂,就在大家以为第四次自动驾驶挑战赛就要来临时,美国国防部官员泼了盆冷水说,这就是最后一届了,今后都不会有了。

美国防部的判断很朴素,他们认为这项技术离实用还差得远,之前指定的2015年有1/3以上的军车采用无人驾驶的目标不太可能实现。根据他们当时的判断,真正的无人驾驶最快也要10年,或许二三十年才能实现。

其实,从现在来看,美国国防部的不仅判断准,而且老谋深算,原因有二:

首先,以当时的技术水平诞生的车辆,实用性很低。

因为车里要搭载传感器、雷达、电脑等太多设备,这些设备不但很脆弱,同时很占地方车,根本没法装军用物资。

其次,自动驾驶的星星之火已经点起来了。

在当时的军方看来,自动驾驶这个细分专业已经出现,同时大资本已经开始介入。剩下的完全可以交给市场,等技术成熟了,再杀回来征用可行的技术即可。而且,4年多的时间,军方点火的成本,总共耗费也就900多万美元,可谓相当划算,此时不撤更待何时?

但正如很多人没猜到DARPA的自动驾驶比赛只有三次,更多人没想到,这次比赛暂停,成为了自动驾驶的第一波高峰。

后续自动驾驶逐步冷却,并没有成为全球车企砸钱研发的领域。


两种技术路线

传统车企不砸钱,或许是因为他们过于传统。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传统车企在技术上是极致的,在机构的臃肿度上也是极致的。

这意味着,如果一个工程师,有些志向,想在汽车企业搞什么创新,那可就困难了。光是把创新所用的零部件买齐,各种申请、审批、采购,没有2个月搞不定,创新的热情早早就消磨在臃肿的系统里了。

创新成本很高,因此自动驾驶很难出现在体量巨大的汽车企业之中。

但这也给谷歌、特斯拉以及国内造车新势力等等一批科技公司留下的机会。

今天我们看到的自动驾驶,可以分成两大路线:

一个是以谷歌自动驾驶为代表的高感知+高处理能力的方式;另一派是以特斯拉为代表的低感知+高处理能力的方式。

先来看谷歌的模式。

所谓谷歌模式的高感知,离不开先进的传感器。车上能用到的传感器,总共分四类--摄像机、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其中,激光雷达既是感知的关键,也是区分是否为谷歌模式的关键。

激光雷达虽然重要,但功能很简单,就是判断距离。它的原理是,激光雷达发出一束光,射到障碍物后会反射回来,然后接收到反射信号,中间的时间差乘以光速的一半就是到障碍物的距离。

如果用公式解释就是“速度×时间=距离”。

由于上述原理,激光雷达能做到150米半径内任何物体的轮廓都不会被错判。即便车开在碎石路上,前车如果崩起来碎石子,激光雷达也能精准捕捉其朝后车飞行的速度和位置。

不过,激光雷达好是好,但是特别贵。比如谷歌在2010年测试的那辆车,顶棚上就安装着激光雷达,像顶着一个蒸锅一样,非常难看,但那个东西售价8万美元,比那辆测试车普锐斯贵好几倍。

目前,这条赛道的上的企业,除了谷歌,还有百度的Apollo、优步、福特与通用汽车的人工智能驾驶部门。

总体来看,这类企业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算法、数据立本的互联网企业,一类是共享出行企业,最后一类是传统车企。

需要注意的是,互联网企业,看上去和造车很远。但实际上,车辆的自动驾驶,其实就是在要求程序员写代码,写长长的优质的代码。

一套成熟的自动驾驶系统,代码大约在几千万行到几亿行的规模,和电脑上 Windows 10 操作系统的规模相当。而这些调整、同步、优化的编程任务是传统车企无法胜任的。

说完了谷歌模式,我们再看看特斯拉模式。

之所以特斯拉站在另一条赛道,核心原因是,它拒绝用激光雷达。

特斯拉CEO马斯克觉得,用摄像头做主要的感知,配合毫米波雷达就够了。他的理由简单粗暴:人和动物都是这么做判断的。

不过,这个理由需要一定的前提,即人和动物是有脑子的,大脑的视觉加工水平极高。只要不同激光雷达,那么“感知”这个任务,就不可能100%完成,很多意外情况则难以避免。

特斯拉就出过类似事故,比如把白蓝配色的厢式货车误认作蓝天白云,或者道路上方的指路牌,然后就直接保持原来的速度撞了过去。

而这背后的根本原因,是感知不灵。毫米波雷达没有那么精确,距离判断会失误,而摄像头在逆光下看到的东西,失真也比较严重。

不过,这一点也有方法弥补。方法和刚刚的逻辑类似,就是通过高水准的图像识别技术,哪怕逆光,哪怕和其他物体很像,也能认出这是厢式货车,然后执行刹车。但这就考验特斯拉程序员的水平了。

为什么马斯克这么较劲,不安激光雷达?主要是节约成本,毕竟在产业爆发期,低价抢占市场是第一位。另外,也有观点认为,马斯克只是暂时性,一旦激光雷达成本下降,会快速倒戈。

而对于国内“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来讲,不同车企及相关车型都使用了不同的技术。比如蔚来和小鹏在部分车型配置了激光雷达,而一些车型则没有配置。


那么,技术路线确立了,真正的自动驾驶是不是就快来了?恐怕要再等等。


自动驾驶的机遇和挑战

在今年3月底召开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谈到,安全是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前提。

在苗圩看来,当下的智能网联车,依然有不少安全隐患,具体来看有三点。

第一是机器设备的不安全。

比如地图的精度、定位的精度不高,再比如光线过强和过暗时,摄像头等设备探测不到。

第二是算法的缺陷。

发达的人工智能需要投喂海量的数据。有人测算,必须要开到177亿公里,才能做到行云流水。比如特斯拉就发动全世界100多万用户,每天在世界各地搜集各种路况,训练系统。

最后是人为因素。

目前,国内将自动驾驶分为6个等级,其中L0级为应急辅助,L5则为完全自动驾驶。

其中实现L4、L5最难,这是因为处于自动驾驶状态的汽车会判定,只要手接触方向盘,就将认为接管。而现实却是,有时是真接管,有时只是人不自主地将手搭在方向盘。这时,如果前方突然窜出人或车,则会发生碰撞。



因此,目前的所谓自动驾驶,只能称为辅助驾驶。

那么,既然自动驾驶短期实现起来仍有困难,为什么近几年各互联网公司、造车新势力还要躬身入局呢?

背后的原因是,空间巨大。

谷歌无人驾驶汽车项目的顾问--劳伦斯·伯恩斯在其《自动时代》中曾做过一个测算:

如果无人驾驶技术成熟了,通过无人驾驶进行共享的车辆,因为没有司机,可以做得更小,提高出行效率。尤其是,利用电动车技术,在不影响出行体验和效率的情况下,可以将每英里的成本降到0.2美元,而现在私人车辆的每英里成本是1.5美元,下降了86%!

这意味着,无人驾驶真正普及后,大概率将会削减汽车市场规模。对于整车厂而言,如果没有自动驾驶能力,未来很有可能掉队,最终沦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的车辆提供者,处处受制于人。

但即便如此,汽车出行服务依然是个巨大的市场。

以美国为例,如果按美国人平均工资4.3万美元一年、城市平均车速40公里每小时算,拥有一辆车并且长期驾驶它的总成本是每公里1美元。又因为美国人全年总行驶里程大约是4.8万亿公里,所以美国全国司机驾驶的总成本每年就是4.8万亿美元,和每年联邦政府的预算相当。这是一笔惊人的数字。

在这样的背景下,能提供无人驾驶出行服务的企业,还是能在这千亿美元的市场规模中分一杯羹,这是对不少创业者依然具有不小的诱惑。


如果自动驾驶无法彻底落地

当然,即便L4、L5级别的自动驾驶无法实现,对于车企而言,参与自动驾驶,也是件有意义的事。因为自动驾驶将改变车企的商业模式,而商业模式的改变,将影响企业在资本市场的估值。

今年3月26日,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在百人会论坛上提出,汽车厂家的商业模式正在由“制造”转变为“制造+服务”,而服务的收益占比会逐步增长。

我们都知道,传统汽车的收入,主要是购车费用,近似一锤子买卖。而随着汽车智能化普及,车厂和车主的联系,开始变得紧密--如果车主想升级、解锁新功能,可以直接通过OTA(Over The Air在线升级)付费升级,这意味着车企的盈利将变得可持续。

陈清泰也在会上指出,智能汽车时代,厂商和用户的关系是全生命周期的合作关系,即“用户不断提供数据、厂商不断扩展服务”。

事实上最早探索出这种卖软件收费模式的是特斯拉。2019年4月,特斯拉在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功能)的基础上推出FSD(Full Self-Driving,完全自动驾驶功能)。

不过,特斯拉的FSD还名不副实,并没有实现完全自动驾驶。特斯拉中国官网的显示,目前特斯拉、提供两种系统选装方案,其中,Autopilot价格为3.2万元,FSD价格为6.4万元。

国内新势力方面,小鹏、蔚来汽车也均提供了类似智能驾驶服务,同时蔚来为了差异化还提供了服务无忧、能量无忧以及灵活换电等付费服务。

但要注意的是,对于自动驾驶真的能提供带来利润?目前市场其实有分歧。

乐观者认为,软件收入粘性强、毛利率高、边际成本低,随着智能汽车保有量进一步增加,未来服务盈利或将超越卖车利润。

偏悲观者,如中金证券则认为,如果头部企业在部分特殊场景(比如高速、园区、码头等)都能实现差不多的高级别自动驾驶能力,但在受制于法规开放程度城区,都无法实现高级别自动驾驶,那么会形成这样一种尴尬局面:

各家车厂的自动驾驶底层能力看起来有差异,但实际落地时差异并不明显,各家为了争取客户,很可能会陷入囚徒困境,纷纷放弃收费。

也就是说,靠自动驾驶收费,很可能只是中期现象。

长期来看,中金认为,对于车企而言,更应该学习苹果,收“渠道费”。

我们都知道,苹果手机自带的地图、音乐软件等功能并不收费,但苹果会向app开发者收取抽成(或者叫渠道费、苹果税)。

之所以苹果选择这么做,不是因为苹果发善心,而是所有手机品牌都能提供相似的软件服务,因此占据更多用户,完成收税大业,才是根本策略。

这意味着,未来很有可能有车企成为“汽车界的苹果”。而从卖车的制造型公司,到卖自动驾驶的服务性公司,再到卖渠道成为平台型公司,也将改变电动车企的估值。

所以,自动驾驶的命运会如何?总体看,由于现实的约束,它的推进,或许并不平坦,商业模式也可能出现从收费到不收费的变化。

但从商业的逻辑的来看,我们有理由相信,自动驾驶的发展大趋势不会改变。因为自动驾驶的终极诉求,是利用人工智能提升出行效率,降低出行者的出行成本。而提升效率始终是商业发展的根本。

正如投资人朱啸虎曾说--任何一个商业模式,它必须是提高效率的,提高效率的商业模式,才真正符合商业逻辑。

阅读全文>>

在市场的长期铺垫下,奔驰、宝马、奥迪成为中国市场主流的豪华品牌,三者被并称“BBA”。

“BBA”中到底孰强孰弱,车主们有不同的答案,奔驰有豪华内饰,宝马有超强操控,奥迪有数一数二的科技感。在中国高端市场上,“BBA”一直有较强的统治力,以至于其他厂商的高端品牌进入中国后,只能屈居二线,更有甚者匆匆败北。

不过,2021年起,“BBA”市场风向发生了一些新变化。


拼销量:2021年宝马赢了奔驰、奥迪

2021年,宝马在全球市场上销量为2213795辆,同比增长9.1%,达历史新高,超过奔驰位居第一。而奔驰在2021年全球销量为2093476辆,同比下跌5%。奥迪在2021年全球销量为1680512辆,同比下滑0.7%。

在中国市场,2021年,宝马集团在华销量为846273辆,同比增长8.9%,其中MINI品牌全年交付量为30546辆。据奔驰汽车母公司戴姆勒公布的信息,2021年奔驰在中国市场共交付新车758863辆,同比下降2%。大众汽车也公布了奥迪在华销量表现,2021年奥迪在华销量为701289辆,同比下滑3.6%。

2022年1月,华晨宝马依旧是为数不多的销量同比增长的几家厂商,1月零售量为89083辆,同比增长20.4%,可谓是“开门红”。虽然有传闻称,因为2021年的任务完成后,宝马将部分订单压到2022年交付,但这些无法掩盖宝马销量的一骑绝尘。

从乘联会公布的1月厂商销量排行榜单来看,华晨宝马排在第9位,而北京奔驰以76586辆的销量排在第14位,并且销量较2021年1月下降了13.1%。奥迪在1月份的销量没能进入前15,一汽大众公布的信息显示,一汽大众奥迪品牌(含进口)2022年1月销量为70088辆,2021年1月的销量为86888辆,同比下降近两成。

从销量上看,2022年1月,中国一线豪华品牌阵营“BBA” 中的奔驰和奥迪,的确被宝马稍稍拉开了差距。

不过,从产品上来说,“BBA”的产品阵营很相似:

在入门级产品中,宝马有1系轿车和SUV X1,奔驰有A级和GLA,奥迪有A1和Q2;

在奢侈品牌中,宝马有劳斯莱斯,奔驰有迈巴赫,奥迪有保时捷、宾利和兰博基尼。

在小型车领域,宝马MINI和奔驰Smart也存在竞争。

可以说,“BBA”在长期的发展中,几乎形成了全面的竞争关系。

但从2021年的销量结果来看,宝马赢了。


宝马赢在哪?

戴姆勒在解释奔驰2021年销量下降时表示,由于半导体短缺而延迟了车辆供应。

对此,大众汽车集团(中国)CEO冯思翰称:“2021年是我们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最富有挑战的年份之一。我们的订单量可观,但芯片供应短缺导致我们的产能无法满足客户需求,这也可以用来解释2021年奥迪在华销量下降的原因。”

但2021年全球车企都在受供应链短缺影响,宝马却可以逆势增长,其在供应链方面所展现出的优势已经很明显了。

因此,在公布2021年销量数据时,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称,“2021年依然是充满挑战的一年,但得益于各级政府的鼎立支持,以及经销商和供应商伙伴的通力协作,宝马在中国的业务又迈上了新台阶” 。这至少可以说明,宝马在供应链面临阻碍时是主动的。

2021年,宝马销量主力5系、3系和X3的销量均超过15万辆,其中宝马5系和宝马3系在2021年的销量分别是171852辆和170248辆,分列2021年轿车销量排行第13、第14位。2022年1月,宝马5系和宝马3系又以26092辆和24396辆的成绩,在轿车销量排行中分列第6、第8位。

来源:乘联会官网

2021年,宝马在这份榜单上的竞争对手还只是价位比它低很多的自主和合资品牌,宝马是仅有的豪华品牌。尽管2022年的第一个月,这份榜单上多了奔驰E级的身影,但奔驰E级排在第13位。在2021年1月份豪华品牌“统一放量”的时候,也仅是在SUV销量排行榜单上多了奔驰GLC、奥迪Q5。

整体上看,宝马车型在受欢迎程度上还是较奔驰和奥迪更高一筹。

此外,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信息进行统计,2021年的汽车召回信息中,奔驰合计召回2781204辆汽车,涉及车型几乎涵盖奔驰所有车型。奥迪在2021年召回439505辆汽车,涉及车型多集中在奥迪A6系列,宝马在2021年合计召回246123辆汽车,车型同样涵盖旗下所有车型。

从召回数量上来看,奔驰成为2021年召回数量最多的汽车品牌,奥迪和宝马分列召回数量排行榜的第6、第7位。宝马是“BBA”中召回数量最少的厂商,但不能“五十步笑百步”,从另一方面来说,奔驰和奥迪的大量召回也让宝马在口碑上稍稍赢了一些。

在备受关注的车企外资股比限制取消后,宝马也走在了奔驰和奥迪的前面。

2022年2月11日,宝马集团官方宣布,其在中国的合资企业华晨宝马的新合资合同正式生效。根据新合资合同,即日起,宝马集团在华晨宝马所持股份变更为75%。

来源:天眼查APP


“BBA”中谁能成为电动车领域的王者?

宝马的销量超越对手,不代表奔驰和奥迪差,宝马2021年销量甩开其他两家有实力也有运气成分,而且,完全有理由相信,未来,“BBA”竞争主战场还是在电动化领域。

2021年,“BBA”都已经提出了碳中和战略,三方在电动化转型上也都开始布局,从成果来看:

宝马2021年新能源车型在华销量超过4.8万辆,同比增长69.6%,纯电动iX3销量超过2.1万辆,这是“BBA”中唯一可以拿得出手的销量数据。

奔驰EQC2021年销量仅为5800辆,而奥迪e-tron销量还不到1000辆。

在中国市场上,虽然宝马iX3先下一城,但此时谈输赢还为时尚早。

不过,以“BBA”的招牌,如今的成绩可以说是有些“拉跨”。“BBA”的电动车价格很符合品牌的高端定位,但产品能否值得这个价格是消费者最怀疑的地方,这也是中国消费者对豪华品牌电动车开始重新审视的原因。

电动化趋势已经不可逆了,如今的宝马、奔驰和奥迪的利润来源还是依靠燃油车。

而中国作为三个品牌最大的单一市场,宝马、奔驰和奥迪能不能打赢这场新的市场争夺战?又是哪家会脱颖而出呢?

阅读全文>>

继“蔚小理”之后,零跑汽车或成为第四家登陆港交所的造车新势力。

3月17日,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零跑汽车”)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中金公司、花旗、摩根大通、建银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从去年开始,造车新势力第二梯队的威马、哪吒、零跑都在争抢第四张IPO门票,当时业内更多人认为声量更高的哪吒和威马会率先突围。然而,随着本轮IPO竞赛的推进,优势并不明显的零跑汽车悄悄地走到了前面。

零跑IPO进程的加速,其实从去年年底的时候就已经有端倪。

2021年12月17日晚间,大华股份发布公告称,朱江明先生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第七届董事会董事及董事会下属战略委员会委员职务,其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虽然对于朱江明离开大华股份,零跑汽车一直强调,“朱总更专注零跑业务,其他的不需要做过多解读”,但坊间普遍认为朱江明之所以离开大华股份,主要是零跑汽车即将在香港上市。

随着证监会披露零跑汽车递交IPO材料的信息被公开,这一猜测也得到佐证。


01 从零起跑

在众多造车新势力当中,零跑汽车是个怎样的存在?

2015年12月,杭州滨江高新开发区,由朱江明创立的大华安防及其主要创始人决定第三次创业,建立零跑汽车。在零跑汽车诞生之前,朱江明率领的大华安防,已在智能交通领域耕耘数十年。

背靠大华,让零跑汽车能够自研自产电驱、BMS、感知、计算、控制等多种电子部件,更容易做出差异化,且拥有更快量产和迭代速度,这是其造车的核心优势之一,也是不同于其他新造车公司的一大特点。

但对于造车本身而言,朱江明却是个不折不扣的“门外汉”。在刚想做汽车的时候,朱江明竟不知汽车生产和销售需要准入资质,以为造出来到中汽中心检测合格就可以卖,他也不知道汽车有哪些专业、要招哪些人。

经过两年蛰伏,2017年零跑在金华动工建设了占地551亩的AI工厂,并且在2018年正式投入使用;2017年11月,首款产品S01正式亮相;2019年1月,S01正式上市,同年6月开始交付。

从零起跑有多难?从2019年前三个季度不足700辆的交付量来看,至少说明零跑真的很难。

2019年6月S01上市后,朱江明满怀信心的对媒体说,“我们对这款车的销量很有信心,目标是2019年交付1万台,到2022年交付20万台。”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半年后的“2019全球未来出行大会”上,朱江明面对前6个月销量为零,第三季度仅交付509台,前10个月总销量只有692台的现实,不得不改口道:“想完成之前的既定目标难度太大,所以目前已经不将年度销量目标作为首要完成事项,而是做好当下的服务。”

从雏形想法到真车实厂,零跑汽车用了4年。而从“很有信心”到“难度太大”,零跑汽车只用了4个月。

与其他造车新势力一样,零跑的难,也在于面临资金短缺困境。相比“财大气粗”的“蔚小理”,零跑汽车的资金体量显得相当寒酸:2018年1月获得第一笔4亿融资;2018年11月获得第二笔25亿融资;2019年8月获得第三笔3.6亿元融资。

除开2016年未披露的天使轮融资金额,零跑汽车在2020年之前的总融资额不过32.6亿元,总估值也仅为71亿。

来自其母公司大华股份的财报显示,2018年度零跑汽车亏损3亿元;2019年亏损9亿元;2020年亏损11亿元;2022年亏损28亿元。而面对亏损的事实,零跑汽车也并未予以正面回应,只回复“公司运营情况良好”。

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或许自身拥有不错的融资能力,但在自身造血能力没有办法解决亏损的前提下,上市成为必由之路。


02 逆袭之路 

从2020年开始,零跑便一改往日的低迷。首款电动轿跑车S01上市后虽销量不佳,但第二款A00级小车T03则扭转了局面。

从2020年5月上市交付,T03全年累计销量达10266台。得益于此,零跑汽车2020年全年销量达到11391台。

对比来看,同年度蔚来汽车全年交付量为43728台,小鹏交付量为27041台。虽然零跑仍处于追赶者的位置,但较此前两年有了很大进步。

零跑汽车真正的转机出现在2021年。

2021年1月1日,零跑汽车第三款车型C11正式开启预售,相比前两款车瞄准的细分人群,定位5座SUV的C11将进入更大众市场。从2021年第三季度开始,零跑汽车的季度交付量首次突破1万辆,超过2020年全年交付量,并在随后的第四季度销量持续破万,达到17045辆。

我们查了一下,2021年全年,零跑累计交付43748辆电动汽车,同比增长443.5%,排在造车新势力第5位。且在今年1-2月,零跑汽车交付量已达11520辆,远超同期。

市场出现转机后,融资方面也迎来了“高光时刻”。

2021年7月14日,零跑汽车宣布已完成超45亿元Pre-IPO轮融资,由中金资本领投,杭州市政府参投,投资金额为30亿元。根据已公布的信息,截至目前零跑汽车已有7轮融资经历,至少完成了120亿元人民币融资。

手里有钱了,零跑便开始疯狂进击。

零跑汽车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年底零跑汽车的门店数量仅为49家,而这个数字在一年后达到了96家,翻了一倍。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零跑汽车的全国门店已经达到了291家,是2020年同期门店数的3倍之多。

根据规划,零跑汽车未来还将以每年一到三款车型的速度推进,于2025年底前推出八款新车型,涵盖各种尺寸的轿车、SUV及MPV。2022年将推出一款名为C01的纯电动中大型轿车,并于今年第三季度开始交付。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零跑汽车的第四款车型,零跑 C01将领先特斯拉成为首款搭载 CTC电池技术的量产车型。CTC 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将电池与下车身、底盘进行集成设计,让零部件数量减少20%,结构件成本减低15%,整车刚度提高25%,简化了总装工艺,高度集成化和模块化。

CTC 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的量产和装车,也将引领动力电池技术进入3.0时代。

而为了支撑新车与技术研发,充足的资金储备依然必不可少,此次向港交所提交IPO文件,也意味着零跑汽车已经进入了赴港上市的倒计时。

根据招股书介绍,此次IPO募资的40%将用于拓展智能电动汽车品类、扩大团队以及自动驾驶等智能技术的研发投入,其它则将用于提升生产能力和提升品牌知名度。

不过,眼下新能源车企估值不再那么高了,目前处于持续亏损中零跑汽车,市场会给个什么样的估值,仍是个未知数。

阅读全文>>
创业萤火
创业萤火
创业萤火
Copyright 2021 yinghuod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0017053号-1
安徽萤火点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栢悦中心2412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1-63844003举报邮箱: jubao@yinghuod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