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公布了《省级政府和重点城市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调查评估报告(2019)》。报告显示,在省级政府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水平方面,广东省2018年的能力指数位居全国首位,为当地人民提供更加便捷的政务服务的同时,也为其他省市数字化政务发展提供了参考。
近日,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公布了《省级政府和重点城市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调查评估报告(2019)》。报告显示,在省级政府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水平方面,广东省2018年的能力指数位居全国首位,为当地人民提供更加便捷的政务服务的同时,也为其他省市数字化政务发展提供了参考。
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继续委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开展网上政务服务能力第三方评估工作。本次评估的对象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基础上,首次将计划单列市及省会城市共32个重点城市纳入评估范围。
评估报告显示,在省级政府方面,广东、江苏、浙江、贵州、上海、安徽6个省级政府的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指数为“非常高”(超过90),而在重点城市方面,深圳、南京、杭州、广州、宁波、合肥和青岛7个重点城市的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指数为“非常高”(超过90)。
从2016年位列全国第九名,到2018年跃升至全国第一,广东省级政府网上政务服务能力在两年间有了显著的提升,彰显了广东省政府深入贯彻实施“数字中国”战略,全力推进“数字政府”改革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广东正在成为全国省级政府数字化转型样板,为其他地区探索“数字中国”建设积累了经验。
报告中提到,广东省将“数字政府”建设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再创广东营商环境新优势的着力点和突破口,通过构建“政企合作、管运分离”的建设运营模式,以数据开放释放“数字红利”,从深度和广度上擘画“全省一盘棋”整体化“数字政府”的新蓝图。在数字政府改革大框架下,腾讯云作为数字化助手,为广东省“数字政府”的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面向百姓和企业,打造了“粤省事”和“广东政务服务网”等政务服务品牌,在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和企业群众办事体验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面向百姓,广东省推出了全国首个集成民生服务的微信小程序“粤省事”。其中,政府统一规划各部门间的服务,并借助腾讯云开放的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能力,构建了全流程一体化的在线服务,为群众解决办事难、办事慢等问题,用户只需动动手指,便可实现政务服务“指尖办”,提升百姓的幸福感。截至目前,“粤省事”小程序实名注册用户数超1003万,实现了公积金查询及转存、医保报销等607项高频便民服务事项办理,并推出身份证、社保卡、结婚证、残疾人证等53种个人电子证照,累计查询和办理业务量超1.3亿笔。
在改善营商环境方面,在政府部门统筹下,腾讯云携手数字广东将各个业务系统打通,助力广东省打造业务统一受理平台——“广东政务服务网”。通过打通各部门数据,“广东政务服务网”针对企业开办、多证合一、证照分离等进行了优化,减少办事所需证照数量,简化办事程序,降低办事成本,为企业及百姓提供一体化在线服务,减少群众跑腿次数。迄今为止,“广东政务服务网”全省事项进驻数总计199万项,便民利企专题服务25个,通过“广东政务服务网”新设立的企业已达4.9万家,“多证合一”系统已整合证照24个,办理量超过2100万笔。
此外,腾讯云还为广东省搭建了协同办公平台,通过在政务微信平台搭载业务系统,让所有公务员可以随时随需、移动化地处理公文流转、行政审批、督查督办和内务审批等事务,提升工作效率,政府运转更高效。
在党中央、国务院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政策支持下,全国各地的网上政务服务能力在过去几年飞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未来,以广东省为代表的各省市,也将继续以先进技术为支撑,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朝着更高水平发展,加速建设“数字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