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作为中国科技创新之都,对软件产业发展始终保持高力度政策扶持。2025年,深圳软件公司注册可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免、增值税返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多重税收优惠,叠加最高5000万元的落户奖励、
深圳作为中国科技创新之都,对软件产业发展始终保持高力度政策扶持。2025年,深圳软件公司注册可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免、增值税返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多重税收优惠,叠加最高5000万元的落户奖励、首版次软件推广补贴、产业链关键环节项目资助等资金扶持,形成从企业设立到技术研发、市场推广的全周期政策支持体系。
税收优惠政策: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深圳前海合作区对符合条件的软件企业实施企业所得税优惠,主营业务收入占比超60%的企业可按1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这一政策延续至2025年底。针对软件产品增值税,企业销售自研软件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可享受即征即退政策,有效缓解现金流压力。此外,企业在特定园区注册可获增值税地方留存部分50%-80%的返还,进一步降低税负。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覆盖深圳全市软件企业,2024年全市加计扣除金额达3798亿元,重点支持科技创新领域。高层次人才方面,外籍、港澳台居民及前海认定的紧缺人才可获15%个人所得税财政补贴,境外高端人才个税差额补贴最高达500万元,吸引全球技术精英汇聚。
资金扶持政策:推动技术突破与市场拓展
深圳市工信局发布的《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项目扶持计划》明确,软件企业落户最高可获5000万元资助。其中,产业链关键环节提升项目按项目审定总投入的50%给予最高1000万元资助;首版次软件推广应用项目按销售额30%给予最高1000万元资助;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最高资助2000万元。2024年首批资助计划已下达1.6亿元,支持首版次软件推广、产业链关键环节提升等108个项目。
企业资质认定与市场拓展同样获得政策倾斜。获得“国家鼓励的重点软件企业”认定的企业最高奖励500万元,通过CMMI/CSMM四级以上认证的企业奖励30万元。在市场应用端,人工智能软件应用示范项目按项目总投入30%给予最高1000万元资助,软件云服务采购用户单位可获采购额5%的补贴。
人才政策:构建多层次人才生态
深圳对软件人才实施“引育留”全链条支持。骨干人才方面,获得NPDP、PMP、系统架构设计师等资质认证的人才可享子女入学、医疗保健、安居保障等专项政策,龙华区对持有华为HCIE、思科CCIE等证书且年薪超60万元的技术人才最高奖励240万元。高层次团队引进上,承担工业软件、基础软件攻关的核心团队可获1000万至1亿元资助,顶尖团队“一事一议”支持。
各区还推出特色化人才措施:南山区对“5G+工业互联网”标杆项目最高资助1亿元,福田区对通过DCMM二级以上评估的企业奖励30万元,龙岗区对主导制定国际标准的软件企业奖励50万元,光明区对全国软件百强企业落户最高奖励5000万元。
注册便利化与融资支持
深圳前海已取消500万元注册资本限制,2024年8月起实施新政,外地投资者无需数字证书即可注册公司。前海企业可享受跨境人民币贷款,利率仅3%-4%,远低于传统融资成本。此外,港资企业在前海注册可获租金补贴,实际租赁面积超150平方米且租期超一年的总部企业,每月每平方米补贴60元,连续3年,港资企业补贴标准上浮20%。
深圳通过税收减免、资金扶持、人才激励、注册便利化及融资支持五大维度,构建起软件企业发展的政策闭环。企业可结合自身业务方向,申请从数十万到亿元不等的政策红利,加速技术创新与市场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