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5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03号公布的《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规定》正式施行,标
2025年7月15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03号公布的《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规定》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进入全新阶段。此次新规聚焦"放管服"改革,通过数字化升级、流程再造和制度创新,为创业者打造更便捷、更规范的营商环境。本文从六个维度解读政策核心要点,助力市场主体精准把握政策红利。
一、登记流程数字化革命
新规全面推行"全程网办"模式,依托"福建省网上办事大厅"和"闽政通"APP等平台,实现个体工商户设立、变更、注销全流程线上办理。以福州市鼓楼区为例,申请人通过手机端完成信息填报、电子签名、材料上传后,营业执照可邮寄到家或自助打印,办理时间压缩至15分钟内。厦门市更创新推出"个转企"一件事服务专区,整合公安、税务、公积金等6部门审批系统,实现"五险一金"同步办理,转型效率提升70%。
二、跨区域经营自由度提升
针对经营者关心的迁移问题,新规建立"跨区迁移登记"机制。个体工商户经营场所迁移至其他登记机关辖区时,只需向迁入地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迁入迁出机关自动对接档案,保留原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及成立日期。漳州市龙海区郭先生的实践案例显示,从材料提交到完成迁移仅耗时2个工作日,较传统模式节省80%时间成本。
三、经营权传承制度突破
新规首次明确"直接变更经营者"政策,允许个体工商户在家庭成员间或第三方间直接变更经营者,无需注销原执照。变更后保留原名称、信用代码和成立日期,老字号品牌得以延续。厦门市海沧区某理发店通过政策顺利完成三代传承,母亲将经营权变更给儿子时,仅需提交变更申请书、清税证明和双方签署的承诺书,手续简化率达60%。
四、线上经营合法化路径
针对电商从业者,新规允许将电商平台提供的网络经营场所登记为经营场所,并在经营范围标注"(仅通过网络开展经营活动)"。杭州市余杭区某跨境电商企业通过该政策,将淘宝、拼多多等5个平台店铺统一登记,解决了多平台经营地址模糊的监管难题。值得注意的是,从事食品生产等需前置审批的行业,仍需实体地址备案。
五、税收优惠精准覆盖
配套实施的税费政策形成组合拳: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200万元部分个人所得税减半征收,"六税两费"减半政策延续至2027年。海南省更推出自贸港专项优惠,符合条件的个体工商户可申请核定征收,服务业税率低至0.25%,较内地累进税率降低90%。
六、材料规范与风险提示
新规对住所证明材料提出新要求:自有房产需提供房产证或购房合同,租赁场地需提交租赁合同及出租方产权证明,虚拟地址需附加水电费缴纳记录。西安市文欣财务管理有限公司提醒,身份证复印件必须标注"与原件一致"并签字,避免被用于非法用途。特别要注意,跨省通办材料需调用政务共享数据,异地注册无需重复提交社保、户籍信息。
此次政策调整通过"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制度设计,预计每年可减少市场主体办事成本30亿元以上。建议创业者重点关注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发布的操作指南,充分利用"一网通办"平台,在享受政策红利的同时规避合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