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出行

转眼间,滴滴已经“回归”满一个月。

1月16日,滴滴出行发布微博称,经过一年多的全面整改,经报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同意,即日起恢复“滴滴出行”新用户注册。

这意味着,滴滴“补考”通过了。目前,在华为、小米、苹果等各大手机应用市场,都可以下载滴滴App。

滴滴解禁的时间点非常“微妙”。

彼时,疫情管控刚放开不久,又恰逢2023年春运,这给单量大幅下滑、赚钱难的平台和司机,带去了希望与曙光。

但头号玩家的回归,无疑会给本就明争暗斗的市场增添变数。

易观数据显示,滴滴的市占率已从巅峰期的90%左右下降至70%-80%。

饱经“风霜”的滴滴,还能夺回丢失的市场吗?

补贴重燃

恢复上线后,滴滴便再次祭出了补贴大招。

据网约车司机联盟消息,滴滴的“司机拉新项目”已经出台,将持续整个2月份。

具体规则是,司机带车拉新,推广员拉取一个司机最高可得490元。滴滴给新注册的司机设置了“新人营”活动,每个城市不同。例如,北京首次完单奖励33元,广州首次完单奖励31元。

对于老司机,滴滴也加大了补贴力度。滴滴司机任师傅告诉,以往早晚高峰,拉满5单有20元补贴,现在涨到了25元。此外,司机可以购买加速卡,在早晚高峰,每100元流水还可以返现20%。

在乘客端,刷朋友圈时,不经意间就能刷到滴滴推送的优惠券。

沉寂已久的网约车市场正在回暖。据交通运输部统计数据,1月共收到订单信息5.76亿单,环比上升14.1%。其中在订单环比增幅方面,滴滴出行的订单较上月增长了17.1%,在10家平台中排在万顺叫车和首汽约车之后,位列增速第三位。以滴滴的体量来看,17.1%的增长已经不低。

来源:交通运输部

与滴滴“强势”复出形成鲜明反差,司机、用户对此反应冷淡。

有滴滴司机表示,“我们日常也就拉活而已,不太关心滴滴公司的动态。”而在滴滴缺席的这一年半里,不少用户已经习惯了多平台叫车,滴滴回归与否,也不是什么太要紧的事。

表面上看,其他平台对滴滴的回归并不紧张。

有高德打车、美团打车司机表示,平台近期偶有补贴,力度和以往相比没有明显变化。曹操出行相关负责人告诉,今年不会针对市场变化调整补贴力度,重点在于做好服务体验,提升运营效率。T3出行相关负责人则表示,今年会重点关注出行服务质量,升级品牌效应。

和7年前不同的是,网约车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逻辑思维阶段,从烧钱大战到聚焦安全、合规。况且,滴滴再烧钱,也不可能回到以往拿钱随便“砸”的时代。

自2021年7月被审查以来,滴滴中国出行业务就在承压。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末,滴滴第四季度实现营收407亿人民币,较2020年Q4的467亿元下滑了12.7%。2021年全年,滴滴归属于普通股东的净亏损达到500亿元,较2020年106.8亿扩大了376%。

据报道,在滴滴重新上架后,滴滴的管理层对2023年抱有很大希望。滴滴创始人程维告诉2022年参加滴滴公司战略会的人,2023年的预期是好的,因为2022年实在太差了。

市场变了,增长难了

自2015年与快的、Uber中国合并后,滴滴曾长期占据网约车市场90%以上的份额,日订单一度达到2500万单左右,其他平台则在小几百万单徘徊。

2021年7月 ,因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滴滴出行App被下架。此后,美团打车、曹操出行、T3出行、高德打车等平台活跃起来,抢占市场。

面对窗口期,美团打车在北上广深等100多个城市重新上线打车业务,高德推出早晚高峰免佣金活动,以及新手奖、首单奖;曹操、T3也纷纷融资、地推,不亦忙乎。

整个7月,美团打车订单量环比增长23.8%,曹操和T3出行上涨了十几万单,高德平台日均单量上涨了100万单。

据极光大数据报告显示,到了2021年第三季度结束,曹操出行月活跃用户为1101.5万,T3出行为986.7万,比2021年一季度增长接近一倍。高德依靠聚合模式,订量单在400万-500万徘徊。

而滴滴的市占率开始下滑。据长桥海豚投研分析显示,滴滴下架不到10个月,市占率就从90%下降到80%-81%。

更关键的是,有“行业老二”之称的高德,对于滴滴的威胁愈发直接。

孵化于高德地图,高德于2018年以聚合模式切入,接入了100多家网约车公司。

所谓聚合模式,是指平台本身不配备司机团队,只提供流量入口,接入数量不等的网约车平台。用户端可以实现“一键下单,多平台叫车”。

过去一年多来,因市场单量低迷,司机供过于求,一些司机选择同时注册两个或多个平台一起跑,再加上地方性网约车公司兴起,也给高德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运力。2021年4月,高德打车的日均单量为230万单左右,到2021年末已接近600万单。

此外,虽然高德官方多次承诺,只做聚合模式匹配资源,不会下场做网约车运力。但去年10月,有细心者还是发现,高德自营的“火箭出行”悄然上线,提供包括经济型、优享型、六座商务、豪华型等用车服务。

眼看着运力和资源流向聚合平台,滴滴早在2019年7月便与广汽、东风、一汽等多家车企达成协议,也下场做聚合。滴滴阵营的打车平台——花小猪也接入多家供应商,与高德展开正面竞争。

滴滴仍是行业第一。根据易观分析数据,2022年9月,全国网约车总共接到5.54亿单,滴滴拿到4.04亿单,市占率为73%。

但第一的位置布满了针毡。

前有高德虎视眈眈,后有腾讯、华为、抖音等大咖入场,当下的网约车市场群雄并起、暗流涌动,滴滴再也不能轻松赢过任何一家企业。

滴滴的未来在哪里

网约车在中国经过十年发展,一二三线城市都较为饱和。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约车用户规模达4.53亿,占网民整体的43.9%。但到了2022年6月,我国网约车用户规模为4.05亿人,不增反降。

在这样一个存量饱和的市场,还不断有玩家来分蛋糕,回归后的滴滴,危机重重。

更关键的是,当前的监管环境也愈发严格,无论是网约车司机资质,还是车辆标准,都有严格的准入门槛。

几乎每隔一段时间,交通运输部都会对滴滴、T3、曹操、高德等平台进行约谈,敦促平台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不随意调整运营规则,杜绝潜在的安全稳定风险隐患。

虽然整改完毕,“合规”却始终是悬在滴滴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师陈礼腾表示,短期内,滴滴还是会专注在网约车领域“回血”。

对于滴滴来说,规模依旧是它目前的壁垒。经年积累的司乘数量,“滴滴一下,马上出发”的广告语,“打车=打滴滴”的心智基础,依然是滴滴的优势所在。

从长期看,滴滴的触角不会局限于网约车领域。

滴滴总裁柳青曾说过,滴滴在一个很纵深、立体的行业,这里有就业、环保、人的幸福指数。有跟互联网相关的大量应用,包括地图、支付;有司机生态维护,比如保险、买卖车等服务,是一个非常长的产业链。

“夯实基础,找到1.5曲线,也很重要。”柳青说。

但目前看来,滴滴依旧很迷茫。

在过去的一年半时间里,从两轮出行、社区团购、外卖、出海,乃至造车等业务,都成为滴滴发力的重点。

然而,滴滴外卖没做起来,曾经寄予厚望的社区团购平台“橙心优选”也宣告关停。滴滴与理想汽车合资的公司——桔电出行也于去年申请破产,负债逾5000万元。

互联网观察家丁道师表示,目前看来,滴滴的突破口可能是自动驾驶。

作为当下的风口之一,百度、曹操、T3等各大网约车平台,都在做自动驾驶。据麦肯锡预计,中国未来很有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市场,至2030年,自动驾驶相关的新车销售及出行服务创收将超过5000亿美元。

早在2016年,滴滴就开始布局该业务,2020年,滴滴在上海投入了一款L4级别的无人驾驶车,被业内评价为“秀肌肉”。此后,滴滴自动驾驶和广汽、北汽均有合作,直指Robotaxi运营。

在众多的玩家中,滴滴有数据、有落地场景,具备一定优势。

考虑到自动驾驶的技术门槛,进展或许没有想象中那么快,因此滴滴当下最关键的,还在于重新上市“输血”。

自2022年6月从美股主板退市后,滴滴的股价定格在2.29美元,相比14美元的发行价萎缩84%。粉单市场中,滴滴在去年10月底一度跌至1.25美元。近期滴滴股价有所回升,如今接近5美元。

2021年12月3日,滴滴官微表示,“经认真研究,公司即日起启动在纽交所退市的工作,并启动在香港上市的准备工作。”

但截至目前,港股尚未诞生一家网约车概念股。

陆正耀创办的神州租车曾在2014年登陆了港交所主板,但其创办的神州优车未能赴港上市,而是转向国内新三板,目前已被摘牌。

此外,主打顺风车的嘀嗒出行,两次赴港IPO不了了之。就在2月20日,嘀嗒出行又一次重启赴港IPO的步伐。

未来,在收复旧失地和开拓新业务之间,滴滴还要经受更多考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阅读全文>>

不到一周,大家心心念念,从年头就开始盼望的春节假期就要来了,大家抢好回家的车/机票了吗?

不说别的,今年我想应该最近几年最热闹的春节了,把以前没吃的、没玩的、没去的,统统都补一遍。

特别现在国内交通发达,距离真不是问题,再远、再偏的地方都能去到,哪怕不开车,随便打个车都能去到想去的地方。

不得不说,打车服务真的是现代社会的标志,也让很多人从开车的噩梦中解放出来。

那么说到国内的打车服务商,大家第一反应会想起哪一家呢?

国内打车服务的标杆,还是会给到下架已久的滴滴,在服务这一块,依旧没啥对手能撼动滴滴的体验。

至于为什么要在欢天喜地的日子提这个不太光彩的名字,其实是有大事发生了,从 2021 年 7 月开始被下架的滴滴,终于有望重新上架了。

今天,滴滴出行在微博宣布:经报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同意,即日起恢复 “滴滴出行” 的新用户注册。

既然新用户注册已经恢复了,那离滴滴全面复活已经不远了,这则公告也意味着这起持续一年多的滴滴事件,终于尘埃落定,国内打车平台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

至于大家关心的滴滴 App 什么时候重新上架,根据业内消息,滴滴有望在1 月 22 日春节前重新上架!

当然这个是乐观的推测,还有说法是滴滴会在春节后上架,无论如何,滴滴都会很短的时间内回归大众视线,届时大家还会选择滴滴打车服务吗?

确实滴滴犯了很严重的错误,不过在整改后,这一切的问题都得到整改,后续只要监管到位,滴滴肯定不会再出现从前的问题了。

而且出问题的是滴滴的管理层,这一切跟滴滴的司机和用户无关,过度的抵制最终损害的只是普通百姓的利益。

所以,看到滴滴能恢复注册,老狐还是很欢迎的,毕竟滴滴下架这么久了,国内能打的平台,依旧没有。

同样一个偏僻的地方,滴滴等 20 分钟总会有人接单,但其它平台挂上一天,也不见得会有司机理睬,这就是最直接的差距。

从市场上看,滴滴依旧是无可撼动的存在,根据易观数据,截止去年第三季度,滴滴的市场份额仍有 77%。

一年多以来,国内两百多家打车平台的穷追猛打,还没能从滴滴身上抢下多少蛋糕...

最后在最关键的价格上,滴滴回归后会给我们带来惊喜吗?

毕竟滴滴已经离开这么久了,搞一波回归优惠不过分吧?而且临近春节更加应该来一波补贴,抢占市场了。

而且其他平台看到大哥滴滴回来,是不是也要来一波补贴,以表敬意呢?

如果滴滴重新上架,确实大几率会有一波补贴,不过在这过后,打车平台估计会加倍从我们身上“割”回来...

去年 12 月底,有关部门约谈了滴滴等十五家出行平台,约谈的内容是大家最关心的安全以及运价问题。

临近春节,多关注安全问题没毛病,至于运价问题,是现在价格太高要降价吗?

恰恰相反,现在网约车市场太卷了,各大平台都打价格战,一味低价导致整个市场畸形发展,约谈的原因就是要平台重新做好定价工作,让打车价格回归理性。

这次约谈后,滴滴第一个响应,开启了新年的第一轮涨价,涨价幅度在 0.5-0.9 元的区间,涨价地区集中在一线城市。

根据网友爆料,广州滴滴工作日平峰期起步价从 8.6 元,涨到了 9.5 元,工作日高峰从 9.5 元,涨到 10.3 元。

既然工作日涨了,那肯定少不得休息日,广州的休息日平峰期起步价涨到了 10 元,休息日高峰期起步价涨到了 10.3 元。

预约单的基础费也从原来的 24 元,直接涨到了 30 元,这涨幅真不小。

广州隔壁的大城市深圳,同样没跑,平峰起步价从 9.6 涨到 10.1 元,高峰起步价从 11.3 涨到 12.2 元。

虽然涨价让经常打车的用户很难受,但为了行业的健康发展,适当的涨价是很有必要的。

截止至 2022 年 12 月,全国网约车平台数增至 293 家,网约车司机突破 500 万,被大家调侃的失业去跑滴滴,不再是中年人的尊严底线。

网约车现场已经进入车比单多的严重饱和状态,平台不控制司机数量以及运单价格,最终只会造成平台、司机、用户全输的局面。

希望滴滴的回归,能引导网约车市场往健康的方向发展,哪怕涨价,司机赚到钱了,服务自然提升,那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用户自身,这才是我们 2023 最想见到的事。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阅读全文>>

滴滴出行12月3日宣布,“公司即日起启动在纽交所退市的工作,并启动在香港上市的准备工作”,这引发了舆论的关注,解读的方向很多,有人甚至将之与司马南等人批评民营企业的声音联系起来。

这些观点当然是错误的,属于过度解释,并不符合当下的监管方向与目标。

理性一点看,滴滴由美股转向港股,印证的恰恰是中国精细化监管的新高度。监管首要的目的还是要规范企业,是给企业做一场系统化的“体检”,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最终,进行综合考量,促成形成水大鱼大的多赢局面。

作为平台经济,意味着上面是数百万司机的生计。所以,这轮检查对于监管机构和企业,压力应该都不小。但从目前来看,在疫情时发、竞争加剧的情况下,网约车行业没有出现动荡,显示了主管部门精细化监管的能力,也印证了高层之前传递的信号:“既加强对平台经济的监管,又要鼓励平台经济创新,培育有一流国际竞争力的平台企业”。

目前在A股上市,需满足诸多条件,比如,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3000万元;开业时间在3年以上,最近3年内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报告无虚假记载,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1亿元的等等。其中,“最近3年连续盈利”的要求,拦住了一众科技公司。

在目前的环境下,科技企业去香港上市就成为多方更容易接受的选择,也利于夯实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定位。同时启动美股退市和港股上市的决定,也维持了股市的流动性,是对用户的利益、小股东和散户股民利益的保护。

以往,不少人会担心监管沦为运动式执法,但结合最近一系列法律政策、指导意见的出台,监管正在登上新高度,就是既规范平台行为,也充分考虑平台经济的特点,建立一个包括司法、监管和自律等多维度、综合性的治理体系。

而从滴滴公司本身来看,当下是我国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数据安全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可以看出,网络安全这套治理体系既急需,又深谋远虑,是从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高度出发,明确规则,压实责任。既能消除网络安全隐患,也能规范企业,帮助企业找到盲点弱点,更是守住了国家数据安全。

过去一段时间,围绕互联网行业的监管动作不断,也不乏争议。但笔者认为,对此应该理性看待。互联网行业为中国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也在高速发展中积累了不少问题,需要得到及时的纠正。我们看到,监管方的出手几乎覆盖了行业的方方面面,可以认为,这不是针对某几家企业,而是为了全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为了结构性地提升整个经济的活力。

截止目前,通过下架整改来规范是恰到好处的震慑和处罚,没有打压企业,考虑到国际环境的变化,退市也在很多人的预料之中。而且,支持去香港上市,给了企业一条很不错的出路,这同样是大局观的展现。

数据安全的保护,是当下国际互联网治理的重要方向,在这一点上,中国在大数据治理方面的成就,体现了中国政府的决心、能力。中国企业自主的觉悟也在提高,普遍能够诚恳接受,加强自律,做负责任的大企业,兼顾经济目标与社会目标。

理性看待中国互联网治理的同时,也要防备有人把这种规范动作,错误解读成对互联网行业的彻底否定、对企业家精神的否定,甚至是对改革开放方向的质疑。

解铃还需系铃人。滴滴去美国上市引发的问题,从美国退市着手解决。期待犯错的滴滴能够参悟监管的良苦用心,珍惜成长进化的机会,早日完成整改。

阅读全文>>


这不是网约车玩家们第一次“围剿”滴滴。

4年前,顺风车安全事件时,市场也曾出现过短暂的空窗期。如今,空窗期再一次出现,只不过当时自主权在滴滴,而现在滴滴被动防御。

参与者的名单变得更多了。除去曹操出行、首汽出行、美团打车外,T3出行以及被高德聚合起来的100多家中小平台也来参战。出人意料的是,他们成为了这次大战的主角。

曹操出行和T3出行都获得了新一轮融资,且数额不菲。但是这只是少数资本的游戏。大部分资本异常谨慎,他们不再出手,理由是政策的不确定性太大了。

但是,没人能阻挡网约车平台的热情,这是他们最有机会动摇滴滴市场份额的时刻。他们拉拢司机和用户的方式并无创新,可是8月,滴滴的订单已经下降了20%。

所有人都关心的问题是,这些订单流向了哪里。

意料之外的第二名

两年前,几乎所有人都没有想到高德可以成为网约车市场的第二名,种子选手被认为是曹操出行、首汽约车,以及曾和滴滴短兵相接的美团。

但他们都缺乏竞争实力。和快的、Uber中国合并后,滴滴曾长期占据网约车市场90%以上的份额。滴滴的日订单一度达到2500万单左右,而其他平台大多在小几百万单徘徊。

没人能撼动滴滴的位置,哪怕是缩短和滴滴的差距。但现在一切有了可能。

Tech星球获得的一份数据显示,美团打车的司机活跃度在滴滴下架的第一周里暴增了2倍多。但是到了第三周、第四周司机活跃度便开始下降。

美团并没有接住流失的订单,虽然它上线了单独的App,并到处招人。一位美团员工称,现在的大头更多的是在社区团购上,美团没有更多的精力来做打车。

结果是导航系统不够准确,App故障频出,最终没能最大程度得留下司机和用户。

这几乎是大部分网约车平台的情况。根据全国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统计,截至2021年8月31日,滴滴出行的订单量较上个月下降了21.1%,花小猪则下降了2.6%。

这些订单更多的流向了及时用车、T3出行、阳光出行,在8月,他们的订单量环比分别上涨了113%、66.8%、33.8%。这是8月份订单还在上涨的为数不多的四个平台中的三个,还有一个是涨幅6.8%的如祺出行。在7月,90%以上订单量超过30万的平台其单量都在上涨。

涨幅最大的是此前名不见经传的“及时用车”。这是一家注册地址在山东的网约车平台,曾经获得国金汽车(一家新能源汽车研发商)的战略投资。

一位网约车平台内部工作人员告诉Tech星球,及时用车是高德非常核心的供应商,它的订单量已经超过了阳光出行和首汽约车了。今年7月,及时用车的订单首次超过30万单。上述知情人士透露,及时用车正在进行B轮融资。

高德已经是一款日活过亿的App,竞争对手预估明年它的日活很有可能过2亿。用户打开高德地图,搜索一下目的地,然后打车是一个非常自然而然的选择。

依靠聚合模式和免抽佣,高德已经是妥妥的第二名,其订单量在400-500万徘徊,背后有超过100家供应商。虽然高德表示订单数据不实。在9月的最后一天,T3出行公布了其最新成绩单,日订单峰值达到200万单。

呼声最高的美团还在大规模招人,美团打车缺乏的是带队人。Tech星球从一位长期服务于美团的猎头公司处获悉,美团打车现在更倾向于寻找L9级别的人,比如用户运营负责人等。这个级别待遇年薪百万。

但美团的岗位已经挂出来2个多月,依旧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

滴滴是网约车行业的人才聚集地。上述猎头表示,目前滴滴员工换工作的意愿并不是很强烈,美团现在更倾向于寻找高德和百度的人。这两家公司都有业内顶尖的地图技术,这是网约车平台提高效率的必需品。

服务参差不齐,投诉暴增

滴滴的招股书中,“风险因素”占了60页,这其中包括监管压力。就在上市后,其中一个风险便随即显现。这几乎是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的。

受到滴滴旗下App下架的影响,突如其来释放出的订单,冲击了几乎所有网约车平台。

网约车的业务模式天然决定了供给端比需求端更重要,因此,网约车平台最先想到的是笼络足够多的司机。一位汽车租赁公司员工告诉Tech星球,他们此前基本只做滴滴的供应商,现在他们则服务于美团和滴滴。

“这和地区有关,在我们这个城市,美团和滴滴是单量最多的平台。”上述员工补充道。

抢夺司机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服务就很难被满足。

据黑猫投诉统计,滴滴旗下App下架后,7月高德打车投诉环比增加168%,同比暴增1131%;T3出行投诉环比增加23.2%,同比暴增1162%;美团打车投诉环比增加68.9%,同比增加300%。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用户在高德、美团打到的网约车品质参差不齐,车内卫生环境也有待提高。消费者投诉最集中的是实际价格比预估价高、司机不按时来接、不按定位来接等。

需求没有被满足,品牌心智尚未建立,很容易造成用户流失。这是大部分网约车平台在今年7月经历的情况。

但想要建立起服务壁垒并不容易。

不少用户曾在社交平台反馈过高德打车的价格问题:高德打车默认的呼叫车型时便宜的、贵的都选择,但平台按照价格由低到高排序,这导致最先展示给乘客的是价格便宜的,而价格贵的由于排序靠后很容易被用户忽视。打到车后,并不显示这是什么价位的车型,高德自动扣的是运营商给出的价格,与预估无关。

作为日活过亿的App,再加上聚合平台,高德很容易在短期内获得规模优势。但高德作为一个聚合平台,并非网约车运营主体,不参与司机招募,要如何制定一套合适的定价机制、对违规司机的惩罚机制,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顺风车的安全事故,让滴滴深刻认识到安全服务体系的重要性。

滴滴成立了安全响应中心,客服每天面对近5000例冲突、失联、交通事故等安全投诉。滴滴还在专车和部分优享快车内普及了车载录像,同时启动了车载录音功能。这是其他网约车平台短期内都无法企及的。

最终竞争格局的不确定性

即便订单下滑了20%,滴滴仍以2000万的日订单量稳坐网约车市场的头把交椅。但这还不是最终的结果。

高德订单量增长迅猛,除去平台流量以及聚合了100多家网约车平台外,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是免抽佣。高德的免抽佣活动,包括工作日的早高峰以及节假日的全天,这让一直吐槽网约车平台抽佣过多的司机,多了一个更好的选择。

其他网约车则或多或少给了司机和用户补贴,比如T3出行给予新用户100元的补贴。

这一情景似乎回到了当初的网约车补贴大战。只是情况不同的是,当时网约车市场里玩家的单量对比并没有如此悬殊,而且监管较为宽松。

8月,广州、上海、天津等地的主管部门先后约谈了各大网约车平台公司,约谈的主要内容都是集中要求,各网约车平台不得采取大幅度降价、折扣等低于成本价的不当营销手段扰乱正常市场秩序的行为,以及严禁向未取得网约车驾驶员证的人员、未取得网约车运输证的车辆派发订单。

这意味着大战不可能像以前一样激烈,想要撼动滴滴的地位要比以前更难。

当然,滴滴也并没有坐以待毙。滴滴最大的优势是资金,在规定时间内,若该乘客未付车费,滴滴平台会全额垫付,这是司机没有大规模流失的原因之一。

同时,为了稳住司机,滴滴回归了早中晚以及意外高峰时段奖励,这让滴滴司机的收入有了小幅度提升。

“最危险的是换机的时候”,一位滴滴员工评价道。这也几乎是所有人的共识。目前,滴滴出行App已经从应用商店下架,一旦换手机,那么必然造成用户的流失。

更大的风险是监管。首先是网约车的合规问题。

网约车司机需要具备驾驶证、行驶证,还要考取网约车资格证。全国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8月31日,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352.6万本、网约车车辆运输证136.2万本,这样的速度远远不够。

合规需要巨大的成本,以北京为例,网约车司机要求京车京牌。

另一个是,对于滴滴的调查结果什么时候公布、处罚力度如何都是未知数。

在未知的市场空窗期面前,其他玩家在开足马力,瓜分网约车市场。在这场大战中,他们取得的份额越多,最终即便滴滴顺利回归,那想要恢复以前的单量面临的挑战也就越大。

一个疑问是,到那时,网约车市场的竞争格局将会如何?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沉寂了近4年的网约车市场,还会再热闹一阵。

阅读全文>>
创业萤火
创业萤火
创业萤火
Copyright 2021 yinghuod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0017053号-1
安徽萤火点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栢悦中心2412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1-63844003举报邮箱: jubao@yinghuod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