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知道一家公司的成立需要员工和法定代表人组成的一个整体。而法定代表人也就是公司法人,公司的某些法律责任都是需要公司法人来承担的。那么公司法人被法院起诉是否还能继续担任吗?这方面的知识很多人不太了解,接下来就由小编为您整理的公司法人被法院起诉是否还能继续担任吗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一、公司法人被法院起诉是否还能继续担任吗?
被起诉的人是否能当企业法人,要看被起诉的原因才能确定。
法定代表人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有企业所在地正式户口或临时户口;
3、具有管理企业的能力和有关的专业知识;
4、从事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
5、产生的程序符合国家法律和企业章程的规定;
6、符合其他有关规定的文件。
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不得担任企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1、因违法经营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原法定代表人,自决定吊销营业执照之日起未满三年的;
2、因经营管理不善被依法撤销或宣告破产的企业的负有主要责任的法定代表人,自核准注销登记之日起未满三年的;
3、刑满释放、假释或缓刑考验期满和解除劳教人员,自刑满释放、考验期满或解除劳教之日起未满三年的;
4、因从事违法活动被司法机关立案调查,尚未结案的;
5、各级机关(包括党的机关、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在职干部和军队在职现役军人;
6、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不能担任企业领导职务的。
申请登记时,企业和主管部门应如实向登记主管机关报告法定代表人的真实情况。 对于不符合本规定要求的,登记主管机关不予核准登记。在申请登记时向登记主管机关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应按有关规定处理。
二、被起诉的法人能解散公司吗?
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法人和法人代表是没有权利解散公司的。解散公司属于股东的权利。股东要解散公司,可以按如下方法操作:
1、根据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要求公司解散。
2、可以通过召开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解散。
3、在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情况下请求法院判决公司解散。具体是指股东提议召开股东会,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股权的多数股东形成决议,同意解散公司。股东会决议形成以后,公司自行组成清算组,结清公司债务,剩余财产按股权所持比例分配。再有就是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因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而向法院提起的请求解散公司的诉讼。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
第一百八十条 公司解散原因 公司因下列原因解散:
1、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
2、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解散;
3、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
4、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
5、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一百八十二条的规定予以解散。
第一百八十二条 请求法院解散公司 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三、法人被起诉有什么后果?
根据《
企业法人法定代表人登记管理规定
》第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担任企业法定代表人,企业登记机关不予核准登记:
1、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
2、正在被执行刑罚或者正在被执行刑事强制措施的。
3、正在被公安机关或者国家安全机关通缉的。
4、因犯有贪污贿赂罪、侵犯财产罪或者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五年的;因犯有其他罪,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三年的;或者因犯罪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满未逾五年的。
法人被起诉,也不一定就会判刑处罚,也可能无罪释放的,所以被起诉之后,公司应该立刻拟定一个针对性的方案,保证公司之后的运营能够正常。
如果公司法人代表兼总经理被判刑的,公司应当按照公司章程产生新的法定代表人,然后到工商机关办理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即可。
以上就是由小编为您整理的公司法人被法院起诉是否还能继续担任吗的相关内容,我们从中了解到按照我国公司法当中的相关要求,公司法人被法院起诉后是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再看是否继续担任,然后再根据因什么事情导致起诉的。这方面的知识有点复杂但也是比较重要的,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的,欢迎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