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利弊之浅谈:在税法上,对增值税的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尽管小规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的税率是17%或13%
三、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各自的利与避:
1、假定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都生产同一种产品,所用的原材料一样,销售价格也一样;都是生产并销售含税40万的产品,主要材料成本占销售收入的80%。
2、首先看增值税负担率:小规模纳税人应交增值税=40/1.06*6%=22642元。
一般纳税人:增值额=40-(40*80%)=8万。应交增值税=8/1.17*17%=11624元。小规模纳税人比一般纳税人多交增值税11018元。关键是一般纳税人的购入原材料可以抵扣,即他的应交额=销项税-进项税=(40/1.17*17%)-(32/1.17*17%)=58120-46496=11624元,而小规模纳税人却按销售额纳税。
3、按含税销售额计算小规模纳税人的毛利比一般纳税人少11018,但是还没有算一般纳税人在购买原材料以外的支出还能取得增税发票还可以抵扣,如电费、税费、运费等,所以这样算来小规模的毛利就会更小。
4、另外由于小规模纳税人开的发票对方不能抵扣,这直接影响他的销售。
因此,发生同样购销业务,小规模纳税人的销售毛利率比一般纳税人低,增值税税负相对较重。特别是随着目前国内买方市场的出现,平均利润率降低,一般纳税人的税负可以其随着增值率的下降而降低,而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是固定不变的,与其利润率的升降无关,导致两类纳税人的税负差异加大。
总之,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在纳税方面各有利避,但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一般纳税人的税负比较轻。社会的发展促使着小规模纳税人向一般纳税人转变,但他们都是增值税的纳税主体,我们应该进行合理的税收管理。增值税作为我国较大税种,占税收收入的60%左右,在财政收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现行增值税仍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需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和可行办法,进一步对现行税制加以改进和完善,以便使增值税的功能和作用得到较大限度的发挥。
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的区别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票使用权不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可以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销货时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买货时可以索取增值税专用发票。而小规模纳税人则不能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销货时只能开出增值税一般发票。这意味着小规模纳税人销货时不能进行进项税额的抵扣。因为增值税专用发票是进项税额抵扣的重要凭证。由于小规模纳税人开具的是一般发票,所以其他单位购买小规模纳税人的东西也没办法抵扣税额,因此正规的大企业、单位一般都不会购买小规模纳税人的东西,因为他无法开具专用发票。当然,小规模纳税人也可以请税务部门代开专用发票,但是比较麻烦。所以如果你打算和大企业、单位做生意的话,建议你还是申请认定为一般纳税人。但是,小规模纳税人的税率要相对低一些,这是他的优势。如果你只是做一些零售生意的话,就选择小规模纳税人吧。
2、两者税率不同。一般纳税人的税率一般为百分之十七或百分之十三;小规模纳税人2009年调为百分之三,可以说两者之间的税负不同。但也不能说一般纳税人的税负一定要比小规模纳税人高,因为一般规模纳税人可以在销货时,用购进货物的增值税额抵扣销货的税额,所以有的时候他的税负甚至比小规模纳税人还低。当然这就需要你进行税收的筹划了。
2009年1月1日开始如果你的公司年销售额达到80万就可以申请一般纳税人认定了,不需要达到180万了。也就是说申请标准降低了很多了。当然还需要你有健全的会计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