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所得税缴纳时间是什么时候
企业所得税的缴纳时间是何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企业所得税以年度为周期进行征收。在分期缴纳环节,纳税义务人可选择按月度或季度进行预先支付。在此期间,企业应当在每个月度或者季度结束后的十五(15)个工作日内向税务机关提交预先支付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格,同时进行相应的税款缴付。在常规情况下,企业应当在每年度结束之后的五个(5)个月时间内,向税务机关递交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格,并开展全面的汇算清缴工作,以期将所有应缴和应退税款加以结算和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五条
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公式,有没有法律规定
根据我国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所定义,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可以概括如下:具体计算过程中,应该先确定应纳税所得额的金额,然后再乘以相应的税率,之后减去已享受的减免税额与抵免税额。其中,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方式是由年收入总额扣除允许扣除的项目后得出的。在整个计算中,我们需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的第六条来进行处理,该条款明确指出,企业取得的任何形式的收入,无论是通过货币收益还是非货币收益都被视为总收入,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销售货物所产生的收入;2.提供劳务而获得的收入;3.转让动产、不动产等资产所带来的收入;4.投资者因股票或股权等权益性投资所产生的收益;5.通过存款、贷款等利息性收益获取的收入;6.出租物业所获的租金收入;7.支付专利、商标授权使用费用所产生的收入;8.接受他人赠予的财物所形成的收入;9.其他类型的收入。同时,在总收入中还有一些特殊的收入被划定为“不征税收入”,根据该法则的第七条,这些收入包括:1.来自于财政部门的拨款;2.由政府机构按照法律法规收取且纳入财政财务统一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以及经过国务院批准的其他属于不征税的收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
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为收入总额。
包括:
(一)销售货物收入;
(二)提供劳务收入;
(三)转让财产收入;
(四)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五)利息收入;
(六)租金收入;
(七)特许权使用费收入;
(八)接受捐赠收入;
(九)其他收入。
三、企业所得税偷税怎么判
依照现行法律规定,关于企业所得税领域内的违法行为判定以及相应罚则,均需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来执行。对于违法行为的定罪环节,如果纳税人利用欺诈、隐匿等手段虚构财务信息,导致填报的纳税申报表不准确或故意不提交纳税申报表,且避税额巨大、占应纳税额达到了总额的10%以上,那么此类行为将构成逃税罪行。而在量刑标准上,对于初次违法者,在税务部门依法下达了追缴通知之后,如能及时足额地补交税款和
滞纳金,并已经接受了行政处罚,对其可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针对有过逃税行为记录的人,5年内因为逃避缴纳税款曾经受到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两次以上实施行政处罚的情况,除外。未能满足上述豁免条件的,将面临着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同时还需支付罚金;若是数额特别巨大且占应纳税额比例超过了30%以上,将面临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罚款。
企业所得税按年计征,可按月或季预缴,年终需汇算清缴。月/季终了后15日内需报送预缴申报表并预缴税款。年度终了后5个月内,需报送年度申报表并汇算清缴,确保税款多退少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