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商品是否就是侵权商品?

来自创业知识 内容团队
2025-07-01 11:06:59

侵权商品包括未经许可使用相同或近似的商标、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伪造或擅自制造注册商标标识、

侵权商品包括未经许可使用相同或近似的商标、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伪造或擅自制造注册商标标识、更换并投入市场等行为。假冒商品则是指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商品,并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侵权商品与假冒商品有所区别。侵权商品指的是侵犯注册商品专用权的商品,而假冒商品则是指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那具体又包括哪些情形呢?

根据商标法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

(二)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

(三)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四)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五)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六)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的;

(七)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而下列属于假冒商品: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侵权商品与假冒商品的区分

侵权商品与假冒商品的区分主要涉及到知识产权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两个方面。

在知识产权法中,侵权商品是指未经授权,擅自使用、复制、传播、销售或者进口他人知识产权的商品,包括假冒商品和侵权复制制品等。假冒商品则是指使用伪造、变造、盗用、假冒他人的知识产权,或者以其他方式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商品。

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侵权商品是指生产、销售、进口和使用未经授权或者超过授权范围的商品,包括假冒商品和伪劣商品等。假冒商品则是指使用伪造、变造、盗用、假冒他人的知识产权,或者以其他方式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商品。

因此,侵权商品与假冒商品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涉及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如果商品涉及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则可以认定为侵权商品;如果商品仅涉及非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则应认定为假冒商品。无论是侵权商品还是假冒商品,都应受到法律的制裁和打击,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侵权商品与假冒商品有所区别。侵权商品指的是侵犯注册商品专用权的商品,而假冒商品则是指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根据商标法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的;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而假冒商品则是指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商品。区分侵权商品与假冒商品的关键在于商品是否涉及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无论是侵权商品还是假冒商品,都应受到法律的制裁和打击,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商标法》第六十七条,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文章关键词:
创业萤火
创业萤火
创业萤火
Copyright 2021 yinghuod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0017053号-1
安徽萤火点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栢悦中心2412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1-63844003举报邮箱: jubao@yinghuod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