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债券不管对发行公司债券的公司而言,还是对政府监管部门而言,都是一件重大的事件。对于发行人而言,发
公司债券不管对发行公司债券的公司而言,还是对政府监管部门而言,都是一件重大的事件。对于发行人而言,发行公司债券属于向社会投资者出售信用、增加负债的重大社会融资行为,几乎所有国家的公司法都规定,发行公司债券需要公司决策机构,如董事会、股东大会等批准,公司经营管理层不得擅自决定发行公司债券,募集的资金不可以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对于政府监管机构而言,由于发行公司债券涉及到社会重大信用,对稳定社会经济秩序、维护投资者权益都有重大影响,因此几乎所有国家的公司法都规定,发行公司债券必须报经政府有关监管机构批准或核准,或者到政府监管机构登记、注册,否则,就属于违法行为。因此,依照法定程序主要包含两层含义:(1)需经公司决策层,如董事会、股东大会等批准,(2)需经政府监管部门同意。政府监管部门在同意发行公司债券的审查过程中,还通过有关法律法规在信用评级、财务审计、法律认证、信息披露等方面进行严格要求。
一、公司债券交易投资者应该把握哪些投资原则
投资公司债券既要有所收益,又要控制风险。根据公司债券的特点,投资公司债券的原则主要有:
1、收益性原则
不同种类的公司债券收益也不相同,投资者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例如信用评级高的公司债券收益一般低于信用评级低的公司债券。
2、安全性原则
投资公司债券相对其他投资工具要安全得多,但这仅仅是相对的。因为经济环境、经营状况、债券发行人的信用等级并不是一成不变。因此,投资债券还应考虑不同债券投资的安全性。
3、流动性原则
公司债券的流动性强,意味着能够以较快的速度将公司债券兑换成货币,同时以货币计算的价值不受损失,反之则表明公司债券的流动性差。影响公司债券流动性的主要因素是公司债券的期限,期限越长,流动性越弱,期限越短,流动性越强,另外,不同类型公司债券的流动性也不同。对于那些资信优良的大公司或规模小但经营良好的公司,他们发行的债券其流动性是很强的,反之,那些规模小、经营差的公司发行的债券,流动性要差得多。
二、发行主体的差别。
公司债券是由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发行的债券,我国2005年《公司法》和《证券法》对此也做了明确规定,因此,非公司制企业不得发行公司债券。企业债券是由中央政府部门所属机构、国有独资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发行的债券,它对发债主体的限制比公司债券狭窄得多。在我国各类公司的数量有几百万家,而国有企业仅有20多万家。
在发达国家中,公司债券的发行属公司的法定权力范畴,它无需经政府部门审批,只需登记注册,发行成功与否基本由市场决定;与此不同,各类政府债券的发行则需要经过法定程序由授权机关审核批准。